《自考视频辅导课程》轻松易懂,助你拿证!点击试听,综合优惠低至69元/科!
下面是“江西中医药大学最新药学、中药学本科专业自考毕业论文参考题录”相关内容,请考生仔细阅读:
新技术、新方法、新应用等研究进展
1. XXX剂型研究进展
2. 粘膜给药制剂研究进展
3. XXX中药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可任选之一;大黄、黄连、黄芩、人参、黄芪、丹参、当归、黄柏、甘草、附子等)
4. XXX制剂中XXX药物成分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5.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及其在XXX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6. 色谱联用技术在XXX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7. XXX药材XXX成分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8. 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研发的应用
9. 微球技术在药物制剂研发的应用
10. 固体分散技术在药物制剂研发的应用
11. 环糊精包合枝术技术在药物制剂研发的应用
12. 中药中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应用概括
药事管理参考选题目录
一) 药事法规方面的研究选题主要有:
1.我国的药品管理立法及其发展研究;
2.我国现行的主要药事法规运行状况研究;
3.国外药品管理立法对国内药事管理的影响研究
4.药物政策对我国医药行业发展影响程度的研究;
5.药事法规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6.国内外药事立法状况与比较研究;
二)药品质量管理方面的研究选题主要有:
1.药品质量监督管理现状与问题的研究;
2.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3.试论国外药典对制定我国药品标准的借鉴作用;
4.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制度的必要性研究;
5.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在我国发展现状与趋势的探讨;
三)药事伦理学方面的研究选题主要有:
1.医患关系矛盾及解决办法的研究;
2.医药人员职业道德现状的调研分析;
3.执业药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的探讨;
4.药品推销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的探讨;
5.药品监督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探讨;
6.国内外药学从业者职业道德状况的比较分析。
四) 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管理方面的研究选题主要有:
1.药品的储存和养护工作的研究;
2.中药材销售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
3.医院药房托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探讨
4.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之后的管理现状;
5.药品GMP认证促进我国制药行业发展的作用;
6.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探讨;
7.药品经营质量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探讨;
8.中药材专业市场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探讨;
9.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社会价值研究;
10.GSP论证过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五)药品的使用管理方面的研究选题主要有:
1.处方调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药品采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3.药品保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4.配制制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5.医院药品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6.特殊药品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7.药品采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8.审方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及其处理办法
六)药品广告和价格管理方面的研究选题主要有:
1.药品说明书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药品价格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3.药品广告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4.药品包装标明价格对药品价格虚高现象的影响。
七)药品知识产权方面的研究选题主要有:
1.国外的药品知识产权保护状况与借鉴;
2.中药品种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比较研究。
中药制剂中黄芩苷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关键词: 黄芩苷; 定量分析; 研究进展
摘要:黄芩苷具有抗菌消炎!降压利尿等作用,是中药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黄芩苷几乎不溶于水乙醚!苯!氯仿,难溶于甲醇!乙醇!丙酮,微溶于热冰乙酸!碳酸氢钠,易溶于N,N-二甲基甲酸胺、吡咯。测定黄芩苷含量常在中药制剂中作为质量控制标准之一。本文综述了中药制剂中黄芩苷常用的含量测定方法,供药学工作者参考。
1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是中药制剂中含量测定中最常用的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但由于中药制剂中成分复杂,共存组分常干扰测定,需要先对制剂进行分离再进行测定,此外还可以应用双波长!导数分光光度法等消除干扰组分的影响。要注意应用这些方法不经分离直接测定中药制剂中主要成分的含量时,必须要有被测成分标准品及空白群药(干扰组分),然后分别制备其吸收曲线。
1.1 薄层洗脱 紫外分光光法 该方法是将样品用薄层层析分离,常光或紫外灯下确定斑点位置刮取斑点所处的固定项,用一定的溶剂洗脱,离心取上清液于紫外分光光度计中测定其吸收度。薄层分离可采用硅胶GF254、硅胶H或聚酰胺薄膜。陶涛等[1]用薄层-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双解口服液(黄芩、大黄、葛根、薄荷等14味中药)中黄芩苷的含量用硅胶H作固定相,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为展开剂,样品液直接点样,刮下斑点后用50%乙醇洗脱,同时做空白,在岛津UV2100,278nm处测定其吸收度,标准曲线为Y=18.871X+0.437(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2%。该方法优点是样品液不必经过分离直接点样,简单,快速。但该方法主观因素很多,容易造成较大误差,重复性差所以现已较少使用。
1.2 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 将中药制剂分离得到的样品液直接在单波长或双波长双光束紫外分光光度计中测定,分别测定参比波长A1和测定波长A2处黄芩苷的吸收度,其中参比波长A1为样品中黄芩苷的最大吸收波长,测定波长A2为样品中干扰成分与黄芩苷等吸收处的波长。由于参比波长A1和测定波长A2处黄芩苷的吸收度与其浓度成一定的函数关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为线性关系,这样可通过测定A1和A2的差值A,由标准曲线计算出黄芩苷的含量。该方法能消除制剂中复杂成分对黄芩苷干扰吸收,能够解决普通分光光度法不能解决的问题。同时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孟蕾蕾[2]用双波长 等吸收点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小儿安金丸(黄芩、百部、川贝母等11味中药组成)中黄芩苷的含量,在以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TU-1901下测定,参比波长为250nm,测定波长为278nm,结果标准曲线为C=0.619+23.754vA(r=0.9994,n=9),平均回收率为99.80%,RSD=1.23%。
1.3 一阶导数 分光光度法 闫雪生等[3]用柱层析 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感冒止咳口服液中黄芩苷(黄芩、金银花、葛根等9味中药)的含量,测得黄芩苷在波长288~306nm处振幅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可消除其他成分的干扰,平均回收率为98.33%,RSD=1.29%。
2 薄层扫描法
该方法是将含有黄芩苷的制剂在薄层板上经层析分离后,直接在薄层扫描仪中测定,由回归方程计算出含量,不受其他成分干扰,方法简便,准确。颜耀东等[4]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牛黄清胃丸中黄芩苷(大黄、牵牛子、黄芩、牛黄等)的含量,样品用甲醇提取,在聚酰胺板上用醋酸-乙醇(6:1)二次展开分离后,在岛津CS930双波长薄层扫描仪中以LR=280nm,XS=207nm进行扫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8.19%,RSD=1.47%。应用该方法测定牛黄清胃丸中黄芩苷含量,分离效果好,结果准确。卢劲伟[5]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凉膈散中黄芩苷(大黄、黄芩、芒硝、甘草、山栀子仁、薄荷、连翘组成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样品用50%乙醇提取,在聚酸胺薄膜上用30%醋酸展开,在岛津CS930双波长薄层扫描仪中以测定波长KS=282nm;参比波长KR=360nm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8.9%,RSD=1.03%。本法采用聚酸胺薄膜,对黄芩苷分离效果好,不用特殊处理就可将干扰成分与欲测成分分离方法简便,灵敏,可作为凉隔散黄芩苷质量控制手段之一。
3 极谱法
黄芩苷的化学结构中含有羰基,在酸性条件下可在滴汞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生成CHOH,于-1.55V处出现的导数极峰的原理,可采用极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王增理等[6]采用二阶导数差示脉冲法对药材黄芩中有效成分黄芩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扫描范围为-0.60~2.40v,扫描速度为50mV/s,电流灵敏度为50tA/V,脉冲振幅为20mV标准曲线为Y=2.20201X+1.5459,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9.69%,RSD=0.57,表明该法精密度较高。
4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由于中药制剂成分复杂,很难对其进行较好的分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就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制剂可不用进行分离就可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中测定其有效成分的含量。2005版药典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疗法就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47:53:0.2),检测波长为280nm,理论塔板数按黄芩苷峰计算不低于2500。
张玲莉等[7]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一清颗粒(黄芩、大黄、黄连)中黄芩苷的含量,色谱柱为DC18(319mm@150mm,5L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47:52:0:2),检测波长为278nm,样品用甲醇超声下提取,结果表明黄芩苷在0.1~1.0u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形关系,标准曲线为Y=4198@107X-1174X104(r=01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2%,RSD=213%(n=5)。宋卫青等[8]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芩喑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甲醇-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样品用70%乙醇提取,结果表明黄芩苷在0.193~0.772L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标准曲线为Y=2697.88983X-14.45476,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RSD=1.84%(n=5)。罗世江等[9]采用HPLC法测定四通感冒茶(黄芩、葛根、柴胡、枳壳等)中黄芩苷的含量,在KFC18(250mm@416mm)上,用甲醇-水-磷酸(4:53:0.2)为流动相,流速110mL/min,检测波长278nm,室温下进行测定,用外标法定量;样品用甲醇超产提取,结果表明黄芩苷对照品线性范围为0.093~0.46Lg,标准曲线为
Y=-8431.2+54153.33X,r=0.9997,平均回收率100.6%,RSD=2.21%。
5 讨论
(1)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制剂中黄芩苷含量,需要对黄芩苷进行分离,一般采用薄层色谱法,但该方法精密度底,重复性较差;为了消除制剂中其他成分的干扰,现在一般采用计算分光光度法,如双波长!导数分光光度法。
(2)薄层扫描法是2000版药典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较紫外分光光度法简便,避免了人手刮取斑点洗脱的缺点,但该法精密度较低,而且回收率较差。
(3)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中药制剂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样品不用事先进行分离,简便,准确,重复性好,是目前黄芩苷定量分析方法中较为优越的的方法,也是质量控制中较常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陶涛,钟慧绮。薄层-紫外法测定双解口服液中黄芩甙含量[J].广东药学,2001,2:38
[2]孟蕾蕾。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用于小儿安金丸中黄芩苷的定量分析[J].山东医药工业,2003,22(2):19
[3]闫雪生,于宗渊,孙仲凡。柱层析-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感冒止咳口服液中黄芩甙的含量[J].时珍国药研究,1996,7(5):279
[4]颜耀东,裴颖,黄晓洁,等。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牛黄清胃丸中黄芩甙的含量[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13(5):277
[5]卢劲伟。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凉膈散中黄芩苷含量[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6(2):43
[6]王增理,梁云爱,景志坚。二阶导数差示脉冲极谱法用于黄芩中黄芩苷的定量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4,19(9):554
[7]张玲莉,彭燕,吕翼。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一清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J].中国药,2003,6(10):628
[8]宋卫青,倪艳,王瑞明,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芩喑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J].时珍国医国药,2004,15(1):4
[9]罗世江,唐冰。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四通感冒茶中黄芩苷的含量[J].淮海医药,2003,21(4):333
[10]冯淑华,乔卫。黄芩及其制剂中黄芩甙含量测定方法[J].中草药,1995,26(7):38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配方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
关键词: 黄芩配方颗粒; 黄芩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
摘要:将单味中药水提后减压真空浓缩!喷雾干燥,制成配方颗粒,方便患者使用,已在部分医院使用,而关于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不多"本文以黄芩配方颗粒为研究对象,研究其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
1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系统包括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515); P200高压泵; Waters2487紫外检测器及GJ605型高压六通进样阀;色谱柱(HanbangC218);数据采集及处理采用HS色谱数据工作站V4.0+(杭州英谱科技)
1.2 试药 黄芩苷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07152200302);黄芩配方颗粒(100011);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1] 色谱柱HangBangC18(200mm@416mm,5Lm);甲醇2水磷酸(47B53B012)作流动相,使用前以0145Lm微孔滤膜减压过滤,检测波长280nm,流速为1.0mL/min;定量环体积为10uL。此条件下黄芩苷峰与相邻峰分离度>115,理论塔板数按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0.01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蒸馏水100mL,超声使溶解,滤过,弃去初滤液,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2.3 线性关系 精密称取黄芩苷对照品5.80mg,加甲醇溶解,转于100mL容量瓶中,加无水乙醇至刻度,得0.058mg/mL对照品溶液,精密量取上述储备液0.25、0.50、1.50、2.50、3.50、7.00mL,分别置10mL量瓶中,用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各取10u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以峰面积对黄芩苷浓度回归计算,结果表明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分别为:A=276 128.6C-6690.0(r=0.9997),线性范围分别为0.0014~0.0406mg/mL。
2.4 加样回收率 取已知含量的样品(8份),精密称定,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对照品溶液,按样品处理测定,计算加样回收率。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7.49%,RSD=1.63%(n=5)。
2.5 精密度试验 取同一浓度的对照品溶液,重复进样8次,测定峰面积积分值相对标准偏差为2.14%。
2.6 重现性试验 取同一样品8份,分别处理,测定8次,样品含量相对标准偏差为0.87% 。
2.7 稳定性试验 取对照品溶液进样后,贮存于冰箱,分别于不同时间,进样10uL,分别测定峰面积,48小时峰面积积分值,相对标准偏差为1.93%。
2.8 样品测定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u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计算样品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见表1
表1 HPLC测定黄芩配方颗粒的含量结果
批号 黄芩苷含量(%)
040114 28.7
040208 32.47
040516 29.80
040525 30.92
040705 29.19
040913 31.79
3 讨论
(1)根据所测4批样品的含量结果,黄芩配方颗粒中黄芩苷的平均含量为30149%,因此可规定黄芩配方颗粒中黄芩苷不得少于28%。
(2)黄芩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是由药材经水提浓缩喷雾干燥而成,因此含量测定方法中样品的处理选用了以水作为溶媒溶解直接测定。
(3)建议加强和重视对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248
”江西中医药大学最新药学、中药学本科专业自考毕业论文参考题录“由自考生网收集整理。
全专业电子资料、题库、学位、网课
最高直省2344元
上千+科次精品网课
买网课即送全真模考题库
五千+科次教材资料
电子资料满三件9折
五千+科次在线题库
全真呈现历年考试试题
自考生题库
专业智能,巩固提分
历年真题
真题全景再现
进入做题
模拟考场
海量题随机做
进入做题
考前点题
部分科目押题
进入做题
章节练习
章节专项突破
进入做题
错题收纳
试题收藏复习
进入做题
易错题
高频易错习题
进入做题
微信公众号
网课试听
教材大全
做题闯关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资料大全
免费题库
无需下载

扫描小程序码 领免费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