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专业资料
微信QQ群
考生网QQ群

群号:517231281

扫码加群
点击二维码加群

考生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zikaosw

课程试听
最新资讯

手机端访问

1、直接输入www.zikaosw.cn
2、扫描左侧二维码

登录 | 注册
登录/注册后,可享受
  • 课程免费试听
  • 试做在线题库
  • 学习提升指导
自考生网
当前位置 自学考试 > 自考毕业论文 > 地理教育自考毕业论文 > 文章详情

自考地理教育毕业论文:自然地理教学备考策略研究

来源:自考生网 时间:2019-08-23 15:40:40 编辑:铭
免费试听

《自考视频辅导课程》轻松易懂,助你拿证!点击试听,综合优惠低至69元/科!

以下是自考生网为考生整理提供的“自考地理教育毕业论文:自然地理教学备考策略研究”,仅供参考。更多自考地理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可查看本站自考地理教育毕业论文栏目。

自然地理教学备考策略研究

关键词:山东新高考;自然地理;教学备考策略;大概念

一、自然地理教学备考中的困惑

1.自然地理是“深耕”还是“博采”

按照《指导意见》的指令,原课标地理1被拆分重组成必修《地理1》和选修Ⅰ-1《自然地理基础》。值此,学校课堂出现了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深耕”,即延续老教材老教法,追求知识的系统性,不仅教学容量大,而且因涉及地理原理导致学习内容难而深;另一种是“博采”,即接受新指令新方法,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学习目标主要定位在合格考层次。基层调研发现,多数教师对自然地理的教学采取“深耕”还是“博采”模式,都心存疑虑。

2.教材缺失内容是重构还是跳过

依据新课标《指导意见》在《地理1》增加了“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说明其景观的主要特点”“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两项新要求,因为没有现成的教材,让教师一时不知所措。此外,教师对指导意见内容标准的某些表述也心存疑惑,像“3~4种地貌”到底指哪几种?“常见自然灾害”到底指哪些灾害?这些内容应该学到什么程度?对此,许多学校依靠集体智慧,精心研制出与之匹配的课程资源,学生反映极佳;某些教师在沿用老教材的同时,加入地貌景观,做简单“加法”,教学反响也不错;个别教师还采用“跳跃式”教学,等待新教科书出台。为此,对于教材缺失内容是重构还是跳过,教师们也感到十分困惑。

3.如何实现自然地理内容的有机整合与高位对接

虽然原课标必修1被拆分重组为两个模块,然而学生一旦进入等级考备考期间,不仅要对相关联的内容进行整合,还要将地理1某些可以进入等级考要求的内容由合格考提升到等级考,实现与选修Ⅰ-1教学要求的高位对接。同时,还涉及如何对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区域发展进行整合融合,以及如何搞好自然地理与初中区域地理的有效衔接,并消除知识的碎片化,帮助学生形成知识间的立体架构。这一点对年轻教师而言存在诸多困难,由于缺乏课程观意识,不能站在地理的综合性高度去审视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4.学困生如何逾越繁难的自然地理

新高考下,伴随选课走班的实施,山东省选择地理学科学生的占比超过60%,虽然吸纳了一部分尖子生,但数量极少,学困生基数却十分庞大,一旦进入难点集中的自然地理模块,教学备考进度十分缓慢,学习效率极为低下。

二、自然地理的教学备考策略

1.老教材的“二度”开发

新高考下,老教材自然地理与《指导意见》要求成为一对矛盾体,即原本一册自然地理老教材,却被人为拆分成根本不存在的地理1和选修Ⅰ-1两个模块,让师生不知所措。笔者认为,老教材的“二度”开发是教学备考的最佳选择。高一上学期教学建议延续老教材,但是要回避对某些教学难点进行“深耕”,如“地球运动”“三圈环流”等学习难点,这样既保持了自然地理内容结构的完整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又避免学生对学习地理产生畏惧心理,同时也为等级考备考复习预留了时间和空间。高一下学期临界合格考的那段时间,地理教学须回归《指导意见》要求,巩固双基、落实基础,保证全体学生地理学业水平合格考的高及格率。高二上学期教学依然沿用老教材,但是需要搞好“深耕”和“高位对接”。即把地理1涉及等级考的内容,选择性“架高”与等级考教学实施高位对接。事实上,地理1中的某些内容只是为了迎合合格考的要求才降低难度的,其教学要求侧重于观察、识别、描述等行为层次,而作为知识本身以及能力要求方面均需要在高考复习时给以体现。例如,在复习大气的垂直分层时应补充逆温现象的原理,在复习水循环时应将各个环节的影响因素分析透彻,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这些知识本身的重要地理意义。同时,高三一轮复习要回归《指导意见》要求,致力于地理理论、教学观念、教学内容的创新,尤其要关注立德树人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训练,以提高学生等级考试的现场学习能力和现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借助新课标教科书,重构自然地理教学内容

新高考试点之初,地理1新增内容“地貌景观”和“自然灾害”,因为没有现成教材,给教师教学目标定位及内容选择与组合造成不确定性。随着2019年秋季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这一问题迎刃而解。目前,高中地理人教版、鲁教版、湘教版和中图版四个版本的教材在山东均有使用,教师可以借助这些新课标教科书,重构自然地理教学内容,修正完善之前这两项新增内容的缺陷与不足,使教学备考回归持续发展的轨道。

3.修复、完善自然地理与其他模块间的关系

自然地理绝非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地理2人文地理、选修Ⅰ-2《区域发展》、选修Ⅰ-3《环境保护》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为此,要注意修复、完善自然地理与其他模块之间或学段之间的关系。具体策略说明如下。(1)运用“大概念”策略,处理好自然地理与选修Ⅰ-2、Ⅰ-3的关系。从学科整体性的视角来审视各模块内容,借助大概念组织、整合课程内容,助推结构化课程,从整体上把握学科内容的结构性和关联性,避免孤立的、过细致的知识点复习,实现“认、知、用”互联互通,可以大大提高概括、分析、迁移、论述能力。这也是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理念。自然地理大概念有很多,像“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整体性”“差异性”等,基于大概念组织内容,并用以分析区域发展、环境保护,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选修Ⅰ-2《区域发展》的学习,离不开区域认知,其切入点是对区域特征的分析,而分析区域特征应该借助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的自然地理原理,从自然要素到自然环境、从自然要素到人文要素、从单要素到多要素等进行多角度、多维度分析,区域特征就有了在此基础之上的人文方面差异表现,进而为区域因地制宜发展的分析做好铺垫。如此,才能将经典的自然地理知识和原理,应用到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区域发展上。又如,选修Ⅰ-3《环境保护》从资源、生态、环境三个方面认识环境与环境问题,自然资源源于自然环境、生态也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因而在分析环境问题时一定离不开对自然环境特点的了解。将“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等大概念融于环保教学,能够自然而然地实现自然地理与其内容的衔接,有助于二者的融会贯通。(2)运用“整合”策略,把握好自然地理与初中地理的内在联系。初中的“地”承载着高中的“理”。因此在自然地理教学备考时,可运用整合策略,实现两个学段内容的衔接与能力的进阶。例如,初中学习“非洲的气候”内容时,只要求学生简单知道有哪些气候类型及分布情况,知识点显得“细而碎”。而通过高中自然地理的教学备考,学生应该能从整体性上理解非洲气候的成因及相应形成的景观,从差异性上分析非地带性气候类型的分布,从区域联性角度认知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对尼罗河径流量的影响等,与初中地理相比,更加突出知识的系统性和关联性,原理的应用性。又如,在复习大气环境、水环境、地质作用等专题时,可以整合初中地理相关知识,运用高中原理分析各种地理事项。可见,只有在自然地理的复习中嵌入初中内容,以初中区域地理为载体,整合高中地理原理,才能使高中的系统理论应用有依托,也为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的培养打下基础。

4.分层次教学,章法得当

针对选择地理学科的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的事实,在自然地理教学备考中要注意分层次训练、有梯度设计问题,既要使尖子生“吃得饱”,也要让学困生“吃得了”,特别是学习地球运动时,要注意难度的把握,不要使他们产生畏难情绪。自然地理教学备考,要有“章法”。一要注重地理过程的分析,复习时注意把握几个关键词“过程、尺度、平衡、循环”。二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科思维。基于自然地理“理科思维”特征明显,为此,在复习时应注重理科学习的认知方法、表达方式,可以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不同学科知识,通过数理分析、实验探究、逻辑推理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理科思维。

参考文献:

[1]韦志榕,朱翔.《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吕淑琦单位: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

以上“自考地理教育毕业论文:自然地理教学备考策略研究”由自考生网提供,更多自考相关毕业论文请查看本站毕业论文栏目。

小编推荐:自考地理教育毕业论文:初中地理教学下的情感教育运用

温馨提示: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参考,考试政策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更多优惠课程课程推荐
资料套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