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专业资料
微信QQ群
考生网QQ群

群号:517231281

扫码加群
点击二维码加群

考生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zikaosw

课程试听
最新资讯

手机端访问

1、直接输入www.zikaosw.cn
2、扫描左侧二维码

登录 | 注册
登录/注册后,可享受
  • 课程免费试听
  • 试做在线题库
  • 学习提升指导
自考生网
当前位置 自学考试 > 自考复习资料 > 西方经济学自考复习资料 > 文章详情

自考00139西方经济学笔记串讲(7)

来源:自考生网 时间:2019-06-10 09:48:36 编辑:西瓜

自考00139西方经济学笔记串讲(7)由自考生网为考生们整理、提供。

注:由于各省教材每年都有更新、变动,自考复习资料并不一定出于同一自考教材版本,但考生们仍可参考使用。

更多西方经济学复习资料可查看“自考西方经济学复习资料”栏目。

自考资料及真题购买请点击这里》》》

第五节货币与经济

一、中央银行的职能

中央银行是用以监督银行体系并控制经济中货币量的机构。

中央银行的职能,一种属于对银行体系的监管与服务,它保证了整个银行体系有序而正常地运行,防止了由于银行金融问题而引发的经济动荡。另一种职能是中央银行作为惟一的货币发行者可以控制经济中的货币供给量,并通过对这种货币供给量的控制来调节经济,即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

二、商业银行如何创造货币

银行创造货币就是银行通过存贷款业务使流通中货币量增加的作用。

银行能创造货币关键在于银行现在实行部分准备金制度,即银行不用把所吸收的存款都作为准备金留在金库中或存入中央银行,只要按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准备率(中央银行规定的银行所保持的最低准备金与存款的比率)留够准备金就可以,其他存款则可以作为贷款发放出去。客户在得到商业银行的贷款以后,一般并不取出现金,而是把所得到的贷款存入同自己有业务往来的商业银行,以便随时开支票使用。存款的增加就是流通中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这样,商业银行的存款与贷款活动就会创造货币,在中央银行货币发行量并未增加的情况下,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用公式表示为:D=R/r。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量与法定准备率成反比,与最初存款成正比。这说明法定准备率的高低决定银行能创造出的货币的多少。

银行所创造的货币量与最初存款的比例,称为简单货币乘数,它实际上就是法定准备率的倒数。用公式表示为:m=D/R。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的比例。

三、货币市场与利率的关系

(一)货币需求理论

个人与企业出于不同的动机而需要持有货币,这就形成货币需求。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有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交易动机是指人们持有货币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日常交易的方便,降低交易费用。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或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之同方向变动。

预防动机是为了应付意外事件而需要进行的支付,这种动机也可以称为谨慎动机。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或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之同方向变动。

投机动机是为了使自己的资产得到最合理的组合,持有货币可以随时灵活地转变为其他有利的资产形式。这种动机的货币需求与利率反方向变动。

总之,货币需求取决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和利率,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同方向变动,与利率反方向变动。

(二)货币供给理论

货币供给量就是流通中的货币量,由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活动、变动贴现率和变动准备率,改变基础货币,取决于货币乘数)和商业银行(通过创造货币的机制决定流通中的货币量)决定。

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工具主要是:公开市场活动、贴现政策以及准备率政策。这些政策也称为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活动就是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是为了调节货币供给量,买进有价证券实际上就是发行货币,从而增加货币供给量;卖出有价证券实际上就是回笼货币,从而减少货币供给量。

贴现政策包括变动贴现率与贴现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变动贴现率,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或放松贴现条件,会增加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相反,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或严格贴现条件,会减少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此外,贴现率作为官方利息率,它的变动也会影响到一般利息率水平,使一般利息率与之同方向变动。

准备率是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中用作准备金的比率。中央银行变动准备率则可以通过对准备金的影响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中央银行降低准备率会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相反,中央银行提高准备率会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

(三)利率的决定

利率由货币市场的供求决定,货币供求的变动都会影响利率。

四、IS曲线

IS曲线是描述物品市场达到均衡,即I=S时,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I是指投资,S是指储蓄。

五、LM曲线

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L=M时,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同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L是指货币需求,M是指货币供给。

六、IS—LM模型

IS—LM模型是说明物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决定的模型。

(一)用该模型说明投资变动对利率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

投资的变动会引起自发总支出变动,自发总支出的变动则引起IS曲线的平行移动,从而就会使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变动。这就是,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支出增加,IS曲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从而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上升;反之,自发总支出减少,IS曲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从而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下降。

(二)用该模型说明货币量的变动对利率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

货币量的变动会引起LM曲线的平行移动,从而就会使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变动。这就是,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增加,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从而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下降;反之,货币量减少,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从而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上升。

第六节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

一、周期性失业及其原因

周期性失业是短期中由于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之所以称为周期性失业,是由于它与经济周期的变动相关。凯恩斯认为,就业水平取决于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在短期内取决于总需求。当总需求不足,国内生产总值达不到充分就业水平时,这种失业就必然产生。凯恩斯用缺口紧缩性的概念来解释这种失业的原因。紧缩性缺口是指实际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总需求时,实际总需求与充分就业总需求之间的差额。

凯恩斯把总需求分为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他认为,决定消费需求的因素是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与边际消费倾向,决定投资需求的是预期的未来利润率(即资本边际效率)与利率水平。在国内生产总值既定的情况下,消费需求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因而消费需求不足。投资是为了获得最大纯利润,而这一利润取决于投资预期的利润率(即资本边际效率)与为了投资而贷款时所支付的利息率。凯恩斯用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说明了预期的利润率是下降的,又说明了由于货币需求(即心理上的流动偏好)的存在,利息率的下降有一定的限度,这样预期利润率与利息率越来越接近,投资需求也是不足的。消费需求的不足与投资需求的不足造成了总需求的不足,从而引起了非自愿失业,即周期性失业的存在。

二、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按照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以将其分为三类:

第一,爬行的通货膨胀,又称温和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低而且比较稳定。

第二,加速的通货膨胀,又称奔驰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较高(一般在两位数以上),而且还在加剧。

第三,超速通货膨胀,又称恶性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非常高(标准是每月通货膨胀率在50%以上),而且完全失去了控制。

另外还有一种受抑制的通货膨胀,又称隐蔽的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是指经济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但由于政府实施了严格的价格管制与配给制,通货膨胀并没有发生。一旦解除价格管制并取消配给制,就会发生较严重的通货膨胀。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物价指数。

(一)可预期的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可预期的通货膨胀是人们可以正确预见到的通货膨胀。如果通货膨胀率相当稳定,或者人们可以完全预期,那么,通货膨胀对经济影响并不大。因为在这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之下,各种名义变量(名义工资、名义利率等)都可以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调整,从而使实际变量(实际工资、实际利率等)不变。这时,通货膨胀的主要影响是人们将减少他们所持有的现金量。

(二)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是人们无法正确预期的通货膨胀。此时通货膨胀将影响收入分配及经济活动。因为这时无法准确地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各种名义变量,以及相应的经济行为。首先,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其次,在雇主与工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

三、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就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对于引起总需求过大的原因又有两种解释。其一是凯恩斯主义的解释,强调实际因素对总需求的影响。凯恩斯认为,当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表明资源已经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如果总需求仍然增加,就会由于过度总需求的存在而引起通货膨胀;其二是货币主义的解释,强调货币因素对总需求的影响。货币主义认为,实际因素即使对总需求有影响也是不重要的,由此所引起的通货膨胀也不可能是持久的。引起总需求过度的根本原因是货币的过量发行。与此相应,就有两种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理论。

四、供给拉动的通货膨胀

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是由于成本增加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引起成本增加的原因并不相同,因此,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又可以根据其原因的不同而分为以下几种:(1)工资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2)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3)进口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五、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

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在理解这个问题时要注意两种情况:第一,短期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短期内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交替关系,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第二,在长期中,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并不存在交替关系的曲线。

六、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及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经济学家在解释这一定义时强调:第一,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第二,经济周期是经济中不可避免的波动。第三,虽然每次经济周期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却有共同之点,即每个周期都是繁荣与衰退的交替。

经济周期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扩张阶段与收缩阶段。扩张阶段亦称繁荣,收缩阶段亦称衰退。繁荣是国内生产总值与经济活动高于正常水平的一个阶段。其特征为生产迅速增加,投资增加,信用扩张,价格水平上升,就业增加,公众对未来乐观。衰退是国内生产总值与经济活动低于正常水平的一个阶段。其特征为生产急剧减少,投资减少,信用紧缩,价格水平下跌,失业严重,公众对未来悲观。

以上“自考00139西方经济学笔记串讲(7)”由自考生网www.zikaosw.cn收集、提供。更多自考复习资料可查看我办“自考复习资料”栏目。

温馨提示: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参考,考试政策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更多优惠课程课程推荐
资料套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