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专业资料
微信QQ群
考生网QQ群

群号:517231281

扫码加群
点击二维码加群

考生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zikaosw

课程试听
最新资讯

手机端访问

1、直接输入www.zikaosw.cn
2、扫描左侧二维码

登录 | 注册
登录/注册后,可享受
  • 课程免费试听
  • 试做在线题库
  • 学习提升指导
自考生网
当前位置 自学考试 > 自考历年真题 >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自考历年真题 > 文章详情

2017年4月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历年真题及答案

来源:考生网小编 时间:2024-03-24 09:00:00 编辑:考生网编辑

自考生网为考生们整理提供了“2017年4月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历年真题及答案”,更多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真题内容可点击查看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真题及答案汇总。

注:不同省份、不同专业的自考历年真题及答案,只要课程代码和课程名称相同,都可参考使用。

2017年4月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历年真题及答案

1、小说《潘先生在难中》结尾处叙写潘先生赞颂军阀这一细节所反映的是

A.小市民苟且偷安的心理

B.普通民众淳朴宽厚的秉性

C.小市民爱憎分明的立场

D.普通人坚韧顽强的生存力

查看答案   模拟考场

2、穆旦所属的诗歌流派是

A.七月诗派

B.新格律诗派

C.九叶诗派

D.现代诗派

查看答案   模拟考场

3、诗歌《纤夫》采用的诗歌形式是

A.短行体小诗

B.新格律体

C.自由体长诗

D.散文诗

查看答案   模拟考场

4、在《十四行集·四》中,冯至通过描写其平凡渺小的生存过程来探求人生真谛的事物是

A.泥土

B.苍蝇

C.鼠曲草

D.常春藤

查看答案   模拟考场

5、诗歌《金黄的稻柬》将“金黄的稻束”视为“疲倦的母亲”的雕像,用来形容这一雕像且多次使用的词汇是

A.震颤

B.挣扎

C.痛苦

D.静默

查看答案   模拟考场

6、林语堂散文《言志篇》前半部分写的是

A.开篇明志说明自己的理想

B.讥讽常人言志的虚伪矫饰

C.盛赞个人理想对社会召唤的呼应

D.表明个人理想会随时代变迁

查看答案   模拟考场

7、构成冰心“爱的哲学”的三个要素是

A.童真、父爱、母爱

B.自然、美景、爱情

C.自然、童真、母爱

D.自然、爱情、亲情

查看答案   模拟考场

8、诗歌《采莲曲》描绘了采莲少女的劳动场景,诗人由此表达的情感是

A.向往平和宁静的生活

B.直面冷酷的人生

C.向往热闹喧嚣的生活

D.向往火热的战斗人生

查看答案   模拟考场

9、下列诗句,最能体现辛笛诗歌创作“思想知觉化”特色的是

A.“人民呵,/在辽阔的大地之上,/巨人似的,/雄伟地站起”

B.“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C.“将生命的茫茫,,脱卸与茫茫的烟水”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查看答案   模拟考场

10、散文《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中的“志”指的是

A.《语丝》

B.《论语》

C.《小说月报》

D.《新青年》

查看答案   模拟考场

11、散文《吃瓜子》对目人瞌瓜子技能的娴熟所持的态度是

A.嘲讽

B.认同

C.赞美

D.冷漠

查看答案   模拟考场

12、作品《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的文体是

A.诗化小说

B.报告文学

C.闲适小品文 

D.话剧

查看答案   模拟考场

13、话剧《上海屋檐下》的结构方式是

A.陡转式

B.蛛网式

C.横截面式

D.明暗双线式

查看答案   模拟考场

14、话剧《屈原》中逼迫太卜郑詹尹送毒酒给屈原喝的人物形象是

A.张仪

B.上官靳尚

C.南后

D.宋玉

查看答案   模拟考场

15、评剧《花为媒》和京剧《三打陶三春》的作者是

A.吴祖光

B.贺敬之

C.路翎

D.田间

查看答案   模拟考场

16、话剧《升官图》为了避免国民党当局的刁难,作者有意设置故事发生的时间是

A.民国初年

B.抗战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清朝末年

查看答案   模拟考场

17、下列选项,对小说《山峡中》中“野猫子”这一人物性格特征概括正确的有

A.机敏狡猾

B.木讷孤僻

C.善良温柔

D.凶狠泼辣

E.愚昧蠢笨

查看答案   模拟考场

18、诗歌《雨巷》十分注重音乐感,具体的表现有

A.音节优美

B.韵脚铿锵

C.每节押韵二到三次

D.使用了复沓的手法

E.运用了重复的手法

查看答案   模拟考场

19、阅读王力散文《劝菜》,结合作品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评论文章。
要求:(1)简要阐述作品的主题思想。
(2)简要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3)观点鲜明、分析细致、条理清楚、语言通顺、书写整洁。
(附《劝菜》原文)
劝菜
王力
中国有一件事最足以表示合作精神的,就是吃饭。十个或十二个人共一盘菜,共一碗汤。酒席上讲究同时起筷子,同时把菜夹到嘴里去,只差不曾嚼出同一的节奏来。相传有一个笑话。一个外国人向一个中国人说:“听说你们中国有二十四个人共吃一桌酒席的事,是真的吗?”中国人说:“是真的。,’那外国人说:“菜太远了,筷子怎么夹得着呢?,,那中国人说:“我们有一种三尺来长的筷子。”那外国人说:“用那三尺来长的筷子,夹着是不成问题了,怎么弯得转来把菜送到嘴里去呢?”那中国人说:“我们是互相帮忙,你夹给我-乞,我夹给你吃的啊!”
中国人的吃饭,除了表示合作的精神之外,还合于经济的原则。西洋每人一盘菜,吃剩下来就是暴殄天物;咱们中国人,十人一盘菜,你不爱吃的却是我所喜欢的,互相调剂,各得其所.因此,中国人的酒席往往没有剩菜;即使有剩,它的总量也不像西餐剩菜那样多,假使中西酒席的菜本来相等的话。
有了这两个优点,中国人应该踌躇满志,觉得圣人制礼作乐,关于吃这一层总算是想得尽善尽美的了。然而咱们的先哲犹嫌未足,以为食而不让,则近于禽兽,于是提倡食中有让。其初是消极的让,就是让人先夹菜,让人多吃好东西;后来又加上积极的让,就是把好东西夹到了别人的碟子里、饭碗里,甚至于嘴里。其实积极的让也是由消极的让生出来的:遇着一样好东西,我不吃或少吃,为的是让你多吃;同时,我以君子之心度君子之腹,知道你一定也不肯多吃,为的是要让我。在这僵局相持之下,为了使我的让德战胜你的让德起见,我就非和你争不可!于是劝菜这件事也就成为“乡饮酒礼”中的一个重要项目了。
劝菜的风俗处处皆有,但是素来著名的礼让之乡如江浙一带尤为盛行。男人劝得马虎些,夹了菜放在你的碟子里就算了;妇女界最为殷勤,非把菜送到你的饭碗里去不可。照例是主人劝客人,但是,主人劝开了头之后,凡自认为主人的至亲好友,都可以代主人来劝客。有时候,一块“好菜”被十双筷子传观,周游列国之后,-去又物归原主!假使你是一位新姑爷,情形又不同了。你始终成为众矢之的,全桌的人都把“好菜”堆到你的饭碗里来,堆得满满的,使你鼻子碰着鲍鱼,眼睛碰着鸡丁,嘴唇上全糊着肉汁,简直吃不着一口白饭。我常常这样想,为什么不开始就设计这样一碗“十锦饭”,专为上宾贵客预备的,倒反妥大家临时大忙一阵呢?
劝菜固然是美德,但是其中还有一个嗜好是否相同的问题。孟子说:“口之于味,有同耆也。”我觉得他老人家这句话有多少语病,至少还应该加上段“但书”。我还是比较地喜欢法国的一谚语:“唯味与色无可争。”意思是说,食物的味道和衣服的颜色都是随人喜欢,没有一定的美恶标准的。这样说来,主人所喜欢的“好菜”,未必是客人所认为好吃的菜。肴馔的原料和烹饪的方法,在各人的见解上(尤其是籍贯不相同的人),很容易生出大不相同的估价。有时候,把客人所不爱吃的东西硬塞给他吃,与其说是有礼貌,不如说是令人难堪。十年前,我曾经有一次作客,饭碗被鱼虾鸡鸭堆满了之后,我突然把筷子一放,宣布吃饱了。直等到主人劝了又劝,我才说:“那么请你们给我换一碗白饭来!”现在回想,觉得当时未免少年气盛:然而直到如今,假使我再遇到同样的情势,一时急起来,也难保不用同样方法来对付呢!
中国人之所以和气一团,也许是津液交流的关系。尽管有人主张分食,同时也有人故意使它和到不能再和。譬如新上来的一碗汤,主人喜欢用自己的调羹去把里面的东西先搅一搅匀;新上来的一盘菜,主人也喜欢用自己的筷子去拌一拌。至于劝菜,就更顾不了许多,一件山珍海味,周游列国之后,上面就有了五七个人的津液。将来科学更加昌明,也许有一种显微镜,让咱们看见酒席上病菌由津液传播的详细状况。现在只就我的肉眼所能看见的情形来说。我未坐席就留心观察,主人是一个津液丰富的人。他说话除了喷出若干吐沫之外,上齿和下齿之间常有津液像蜘蛛网般弥缝着。入席以后,主人的一双筷子就在这蜘蛛网里冲进冲出,后来他劝我吃菜,也就拿他那一双曾在这蜘蛛网里冲进冲出的筷子,夹了菜,恭恭敬敬地送到我的碟子里。我几乎不信任我的舌头!同是一盘炒山鸡片,为什么刚才我自己夹了来是好吃的,现在主人恭恭敬敬地夹了来劝我却是不好吃的呢?我辜负了主人的盛意了。我承认我这种脾气根本就不适宜在中国社会里交际。然而我并不因此就否定劝菜是一种美德。“有杀身以成仁”,牺牲一点儿卫生戒·条来成全一种美德,还不是应该的吗?
(选自《闲雅生活》,梁启超、胡适等著,朱丹编)

查看答案   模拟考场

更多本套试题及答案 >> 点此查看

温馨提示: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参考,考试政策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更多优惠课程课程推荐
资料套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