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专业资料
微信QQ群
考生网QQ群

群号:517231281

扫码加群
点击二维码加群

考生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zikaosw

课程试听
最新资讯

手机端访问

1、直接输入www.zikaosw.cn
2、扫描左侧二维码

登录 | 注册
登录/注册后,可享受
  • 课程免费试听
  • 试做在线题库
  • 学习提升指导
自考生网
当前位置 自学考试 > 自考考试大纲 > 文章详情

公文写作与处理自考大纲下载_江苏自考2023年10月00341教材大纲

来源:自考生网 时间:2023-11-07 13:27:52 编辑:自考生网编辑

2023年10月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自考大纲在哪里看?江苏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自学考试大纲怎么查?其实,江苏教育考试院每年都会在考试开始前公布当年或当期考试使用的教材及大纲版本目录,同学们可以去官网查看。另外,大多数统考课的考试大纲在统考教材上就有。自考生网为了同学们复习方便,已将公文写作与处理自考大纲以及大纲下载链接整理如下,供同学们学习使用。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自考考试大纲(2004版)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学分大纲名称教材/推荐用书名称主编出版社版次
公文写作与处理003416公文写作与处理自学考试大纲公文写作与处理饶士奇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注:1、本目录内的课程学分含实践性环节学分。

点击下载: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自考考试大纲

《公文写作与处理》考试大纲

第一章公文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公文的含义、公文产生与发展的基本线索;认识公文的特点及其在国家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公文分类的意义、方法以及我国现行的公文文种。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公文概述

一、公文的含义

公文的概念。从公文形成的主体、公文形成的条件、公文的法定效办、规范体式与公文作为国家实施管理的重要工具等方面来理解公文的概念。

二、公文的产生与发展

公文产生的社会条件。阶级、国家、文字的出现与公文的关系。我国古代公文的产生:结绳记事、书契、甲骨文书。甲骨文书产生的时代及意义。我国最早的公务文书汇编本—《尚书》。《尚书》的主要内容、文种。秦汉以来封建社会公务文书的演变线索,近现代公务文书的演变线索。公文演变与国家政权更迭的关系。

三、文书、文件与公文

文书、文件与公文的基本含义。文书、文件与公文三个概念在机关日常工作中互为通用和在不同情况、不同场合下分别使用的情况。文书、文件与公文三个概念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产生和演变的过程。

第二节公文的特点与作用

一、公文的特点

公文作为国家机关与社会组织行使职权、实施管理的重要工具,具有很强的现实效用,其主要特点:有法定的作者;有法定的权威;有特定的效用;有规范的体式;有规定的处理程序。法定作者与行文单位的概念。法定作者与对外行文资格的关系。公文法定权威的含义,公文法定权威与公文法定效力的关系。公文规范体式的依据。公文应有一定处理程序的意义。

二、公文的作用

公文在机关日常公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领导与指导工作、规范行为、传递信息、联系公务并作为公务活动的凭据记载等方面。从公文的重要作用看公文在机关工作中的地位。

第三节公文的分类与文种

一、公文的分类

公文分类的意义。常见的公文分类的方法:从公文的来源来划分:对外文件、收来文件和内部文件;从公文的行文关系来划分: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从公文的阅读范围和涉密程度来划分:秘密(秘密、机密、绝密)文件、普通文件、公布文件;从公文制发机关的性质来划分:法规、规章(法律、法令、行政法规和规章)文件、行政文件、党的文件;从公文的内容和作用来划分:指挥性公文、规范性公文、报请性公文、知照性公文、记录性公文等。

二、公文的文种

公文文种的概念。确定公文文种的依据。正确使用公文文种的意义。建国以来国家对统一公文文种所作的一系列工作。我国现行的党政机关的公文文种。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文种为13种:①命令(令);②决定;③公告;④通告;⑤通知;⑥通报;⑦议案;⑧报告;⑨请示;⑩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党的机关公文文种主要有14种:①决议;②决定;③指示;④意见;⑤通知;⑥通报;⑦公报;⑧报告;⑨请示;⑩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法定公文与非法定公文的概念。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公文

1.识记:①公文的含义;②对公文含义的理解。

2.领会:公文与国家管理活动的关系。

二、公文的产生与发展

1.识记:①公文产生的社会条件;②我国古代公文产生主要线索;③我国古代公文的演变。

2.领会:公文产生的社会意义。

3.简单应用:分析说明文书、文件与公文三个名称在现阶段同时存在的原因及在不同情况、不同场合下使用的区别。

三、文书、文件与公文

1.识记:文书、文件与公文的基本含义。

2.领会:文书、文件与公文三个名称在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

情况。

四、公文的特点

1.识记;①公文的主要特点;②法定作者与行文单位的含义。

2.领会:①公文的法定作者与公文的法定权威与效用的关系;②公文体式规范的意义;③公文规定处理程序的必要性。

五、公文的作用

1.识记:公文的主要作用。

2.领会:①公文的作用与机关工作的关系;②公文的领导指导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③公文的规范作用与社会稳定的关系;④认识公文在机关信息传递与公务联系中的重要性。

3.简单应用:举例说明公文是机关公务活动的历史记录。

六、公文的分类

1.识记:①常见的公文分类的方法;②对外文件、收来文件、

内部文件的含义;③秘密文件,普通文件及公布文件的含义;④法

规规章文件的含义。

2.领会:公文分类的意义。

七、公文的文种

1.识记:①公文文种的含义;②确定公文文种的依据;③我国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的主要文种;④中国共产党机关的公文主要种类;⑤法定公文与非法定公文的划分。

2.领会:①公文文种与公文内容的关系;②正确使用公文文种的意义。

第二章公文写作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公文写作的重要性,公文写作的特点和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明确公文写作的一般步骤、方法以及公文写作人员应具有的素质修养。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公文写作概述

一、公文写作是代机关立言

公文写作的概念。公文写作是指公文的起草与修改,是公文作者代机关立言,体现机关领导集体的意图和愿望的写作活动。公文写作包括起草初稿、讨论修改形成送审稿的整个过程。

二、发挥公文效用,把好公文质量关

公文质量主要体现在公文的思想内容与文字表达两个方面。公文质量与公文效用的关系。

三、机关领导要亲自动手撰写重要公文

党和国家领导历来十分重视公文撰写工作。领导干部亲自动手起草重要公文是领导工作中的原则性问题。

第二节公文写作的特点与要求

一、公文写作的特点

公文写作的主要特点:被动写作,遵命性强;对象明确,针对性强;集思广益,群体性强;决策之作,政策性强;急迫之作,时限性强;讲求格式,规范性强。

二、公文写作的要求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公文的内容在政治上的正确性;在业务上符合客观规律;在文字表述上符合语法与逻辑;符合统一规定的体式与程序;注意选用书写材料。

第三节公文写作的步骤与方法

一、明确发文主旨

发文主旨的概念。公文主题和发文目的所包含的主要内容。

二、收集有关材料

收集材料的必要性,收集材料的途径,收集材料的过程是写作的酝酿过程。材料的收集必须做到:真实、典型、适用、时效。

三、拟出写作提纲,

拟写提纲的必要性。一般文件写作提纲的写法,重要文件写作提纲的写法。

四、认真起草正文

正文是文件的主体,正文的结构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导语、正文主体、结束语。起草正文应当注意的问题。

五、反复检査修改

公文草稿反复修改的必要性。修改文稿的方法。

第四节公文写作人员的修养

一、公文写作人员加强修养的重要性

公文写作人员加强修养的重要性。公文写作人员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二、公文写作人员应具有修养

公文写作人员的素质修养应体现在:政治素质好;有一定的政策和理论水平;熟悉业务和机关工作情况;有较宽的知识面;有较好的文字功底。

三、公文写作人员加强修养的途径

公文写作人员加强修养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完善自我,勇于创新;博览群书,增长知识;深人实践,勤学苦练。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公文写作的重要性

1.识记:①公文写作的含义;②公文写作的过程。

2.领会:①公文写作体现机关领导意图的重要性;②公文质量与公文效用的关系;③强调机关领导亲自动手撰写重要公文的意义。

二、公文写作的特点

1.识记:①公文写作的主要特点:②公文写作过程群体性的含义。

2.领会:①公文写作与文学写作在写作意图上的区别;②公文写作的时限性与公文效用的关系。

3.简单应用:举例说明领导机关的公文具有方针政策性强的特点。

三、公文写作的要求

1.识记: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2.领会;①保证公文内容在政治上正确性的意义;②公文写作要实事求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必要性;③公文写作讲求时限的重要性;④公文在起草过程中要符合统一规定的体式与程序的含义;⑤公文起草要注意选用书写材料的必要性。

3.简单应用:比较公文写作与文学写作在文字表述上的不同要求。

4.综合应用:分析公文写作中不尊重事实违反客观规律的事例及其危害。

四、公文写作的步骤与方法

1.识记:①公文写作的一般步骤;②公文主旨的含义;③正文的一般结构;④公文写作收集材料的主要途径。

2.领会:①围绕发文主旨收集材料的必要性;②拟写公文写作提纲的必要性;③在公文的正文写作中写作主体与写作客体的关系。

3.简单应用:分析说明对文稿反复检査修改的必要性及检査修改的主要步骤。

4.综合应用:例析在公文写作中收集材料、调查研究的必要性。

五、公文写作人员的修养

1.识记:①公文写作人员应具有素质修养;②公文写作人员加强自身修养的途径。

2.领会:①公文写作人员应具有一定的素质修养的重要性;

②政治理论水平与公文写作的关系;③熟悉本部门本单位业务和工作情况与公文写作的关系。

第三章公文的体式与稿本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公文体式的含义及文体特征;理解并掌握公文结构各要素的含义及其在文面上的格式安排,了解并熟悉公文的外观形式及装订要求;理解公文在写作过程中所形成的文稿与文本的含义及其作用。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公文的体式

一、什么是公文体式

公文体式的概念。建国以来,党和国家有关部门对公文体式所作的一系列规定及采取的改革措施。

二、公文的文体特征

公文文体特征的概念。公文写作一般采用的三种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三种表达方式的概念、特点及其在公文写作中的具体运用。公文语言运用的特点及具体要求。

第二节公文的构成要素与文面格式

一、公文的构成要素

公文构成要素的概念。

二、公文的文面格式

公文文面格式的概念。公文文面上三个部分的划分。公文眉首部分各要素的概念、作用、标注位置及注意事项;公文主体部分各要素的概念、作用、标注位置及注意事项;公文版记部分各要素的概念、作用、标注位置以及注意事项等。保持公文文面格式完整的意义及应采取的措施。

第三节公文的排版形式与装订要求

一、公文的排版形式

公文排版形式的概念。排版形式与公文外观形式的关系。公文排版形式所包括的内容、具体要求及注意事项等。

二、公文的装订要求

公文的装订要求及注意事项。

第四节公文的稿本

一、公文的文稿

公文的文稿包括草稿和定稿。草稿的概念。初稿、讨论稿、征求意见稿、修改稿、送审稿的形成及作用。定稿的概念。定稿的形成过程及其作用。定稿与草稿的区别。

二、公文的文本

公文的文本包括同一文件根据它们的不同用途所形成的正本、副本、存本、修订本,一些法规、规章类文件的试行本、暂行本和同一内容文件使用的不同文字所形成的不同文字文本等。正本、副本、存本、修订本、试行本、暂行本、不同文字文本的概念、特点及用途。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公文的体式

1.识记:①公文体式的含义;②建国以来,党和国家有关部门对公文体式所作的一系列规定及所采取的改革措施。

二、公文的文体特征

1.识记:①公文文体的含义;②公文写作中经常运用的三种表达方式;③公文语言运用的具体要求。

2.领会:①叙述、说明、议论三种表达方式的特点及其在公文写作中的具体运用。②语言是公文的第一要素的内涵。

3.简单应用:分析公文的语言运用与公文效用的关系。

三、公文的构成要素

1.识记:公文构成要素的含义

2.领会:公文的构成要素与公文写作的关系

四、公文的格式安排

1.识记:①公文格式安排的含义;②公文文面上三个部分的划分;③公文眉首部分各要素的名称、含义、作用及标注位置;④公文主体部分各要素的名称、含义、作用及标注位置;⑤公文版记部分各要素的名称、含义、作用及标注位置。

2.领会:①公文文面格式划分为三个部分的作用;②保持公文格式完整性的意义。

3.简单应用:分别说明公文的眉首、主体、版记部分的公文要素构成及其作用。

4.综合应用:以一份格式不全或有错误的公文为例,指出其错误之所在并提出修改办法。

五、公文的排版形式与装订要求

1.识记:①公文排版形式的含义;②公文排版形式的具体要求;③公文的装订规范与方法。

2.领会:公文讲求排版形式与装订规范的必要性。

六、公文的稿本

1.识记:①公文稿本的含义;②公文文稿的含义及其分类;③公文文本的含义及其分类。

2.领会:①公文草稿与定稿的用途及其相互关系;②公文正本、副本、存本的用途及其相互关系;③公文的修订本、试行本、暂行本、各种文字文本的用途。

第四章公文的行文规范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公文行文规范所包含的内容;理解公文行文关系的含义,熟悉并掌握确定机关之间的行文关系的基本原则;理解公文行文方向与行文方式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行文方式;理解并掌握公文行文规则的具体内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公文的行文关系

一、确定行文关系的基本原则

公文行文关系的概念。确定机关之间行文关系的基本原则,机关的组织系统、领导关系和职权范围。国家行政机关的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由《宪法》的有关条款所规定;党的各级组织的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由《党章》的有关条款所规定。

二、机关之间行文关系的划分

根据机关之间行文关系的基本原则,可将机关的行文关系划分为四种情况:上级领导机关与所属下级机关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与下级对口业务部门之间的业务指导与被指导关系;同级机关之间的平行关系;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的平行关系。

第二节公文的行文方向与方式

一、公文的行文方向

根据机关之间的行文关系,行文可分为上行、下行、平行三个方向。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的概念,常用的文种及应注意的问题。

二、公文的行文方式

根据不同的行文方向,正确选定行文方式。机关之间常用的几种行文方式:逐级行文、多级行文、直达基层的行文、联合行文的概念,联合行文应注意的事项。在特殊情况下越级行文的使用要则。

第三节公文的行文规则

一、注意隶属关系,尊重机关职权

确定机关之间行文关系的重要前提。直接领导关系的机关之间和业务指导关系的部门之间的行文要则:同级机关之间和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的行文要则:有双重领导关系的机关之间的行文要则。

二、大另精减文件,严格控制发文数量和范围

精减文件的必要性。行文关系和发文范围的关系。控制发文数量和范围应采取的措施。

三、在一般情况下,党政机关不得越级行文

控制越级行文的必要性。特殊情况下越级行文应当注意的问题。

四、牵涉到几个部门的问题,部门之间要先协商一致或经上级裁决然后向下行文牵涉到几个部门的问题协商行文的必要性。

五、行文必须正确确定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

行文正确确定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的必要性。确定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应当注意的问题。

六、主送机关与公文文种要相互呼应

主送机关与公文文种相互呼应的必要性及应注意的问题。

七、关于联合行文问题

联合行文的几种情况,联合行文应当注意的问题。

八、关于“请示”的行文问题

“请示”行文的主送与抄送,“请示”的上报程序,“请示”行文应注意的问题。

九、关于各级办公厅(室)的行文问题

各级办公厅(室)向下直接行文,必须把握好职权范围和授权范围。

十、经批准公开发布的公文,应视为正式公文依照执行

经过批准在报刊上发布的公文,应当视为正式公文依照执行,发文机关可不再行文。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行文规范

1.识记:①公文行文规范的含义;②确定公文行文规范的依据。

2.领会:①公文行文规范的主要内容;②确定公文行文规范的意义。

二、行文关系

1.识记:①公文行文规范的含义;②党政机关行文关系的基本原则;③确定我国党政机关行文关系基本原则的依据;④我国党政机关行文关系的划分。

2.领会:①确定我国党政机关行文关系基本原则的意义;②划分我国党政机关行文关系类别的必要性。

3.综合应用:以省政府的某一个厅(局)为例,说明它的几种行文关系的划分。

三、行文方向与行文方式

1.识记:①行文方向与行文方式的含义;②逐级行文、多级行文、直达基层的行文、在特殊情况下的越级行文、联合行文的含义。

2.领会:①确定公文行文方式的意义;②公文行文关系与行文方式的关系;③在上行文中坚持逐级行文的必要性。

3.简单应用:比较上行文与下行文在行文方式上的特点。

四、行文规则

1.识记:①行文规则的含义;②公文行文规则的主要内容;③精减文件的主要措施。

2.领会:①依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行文关系的意义;②正确确定公文的主送机关与抄送机关的必要性;③正确使用文种的重要性;④部门行文对有关问题应协商一致的必要性;⑤行文关系与发文数量和范围的关系;⑥控制越级行文的必要性;⑦各级办公厅(室)的行文要则。

3.简单应用:分析在机关日常工作中“请示”文种使用不当的种种情况并提出解决的措施。

4.综合应用:从提高行政效率的角度分析严格控制发文数量和范围的意义。

第五章机关法定公文的写作(上)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命令(令)、议案、决定、决议、指示、意见这几类机关法定公文的概念和特点,明确它们的适用范围,掌握这几类公文的写作要求和写作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命令(令)

一、命令(令)概说

命令(令)的概念。命令(令)的形成和发展。

二、命令(令)的特点

命令(令)体现领导意志。命令(令)的特点:权威性、指挥性、强制性。

三、命令(令)的类型

命令(令)的适用范围。发布令的含义。行政令的含义。嘉奖令的含义。

四、命令(令)的写作

命令(令)的写作要求。发布令的写法。行政令的写法。嘉奖令的写法。

第二节议案

一、议案概说

议案的概念。议案的形成和发展。

二、议案的特点

议案的特点:行文关系及办理程序的法定性;行文内容的单项性和可行性。

三、议案的类型

议案的适用范围。由国家机关提出的议案。由人民代表提出的议案。

四、议案的写作

议案写作的注意点:提出的问题重要且已具备解决的条件;要注意提出的权限和时限;要注意行文格式和办理程序。

第三节决定决议

一、决定

1.决定概述

决定的概念。决定的来源。

2.决定的特点

决定的特点:内容重要;政策性强;有约束力。

3.决定的类型

决定的类型。指挥型;个案型;知照型。

4.决定的写作

决定的格式。指挥型决定的写法。个案型决定的写法。知照型决定的写法。

二、决议

1.决议概述

决议的概念。决议的来源。

2.决议的特点

决议的特点:表达群体意志;有权威性和约束力。

3.决议和决定的异同

决议和决定都是指挥性下行文,主要不同在于:形成程序、内容范围、发布形式上有区别。

第四节指示意见

一、指示

1.指示概述

指示的概念。指示的来源。

2.指示的特点

指示的特点:针对性、原则性。

3.指示的类型

指示的两种类型:涉及全局问题带普遍性的指示;涉及局部问题带特殊性的指示。

4.指示的写作

指示的格式。指示要以政策把握^^向,内容要明确扼要,条理要清晰。

二、意见

1.意见概述

意见的概念。意见的来源。

2.意见的类型

意见分为两种类型:直接指导型,批转执行型。

3.意见的写作

意见的格式。意见要注意内容的政策性、原则性,对下级的要求要明确具体。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命令(令)

1.识记:①命令(令)的概念;②命令(令)的类型。

2.领会:①命令(令)的特点;②命令(令)的写作要求。

3.简单应用:分析说明能够发布命令(令)的机关及其法律依据。

4.综合应用:嘉奖令的写作。

二、议案

1.识记:①议案的概念;②议案的类型;③议案的书写格式。

2.领会:①议案的特点;②议案写作的注意点。

3.简单应用:分析议案的使用及其依据。

4.综合应用:议案的写作。

三、决定

1.识记:①决定的概念;②决定的类型。

2.领会:①决定的特点;②决定的写法。

3.综合应用:个案型决定的写作。

四、决议

1.识记:决议的概念。

2.领会:①决议的特点;②决议和决定的异同。

3.综合应用:决议的写作。

五、指示

1.识记:①指示的概念;②指示的类型。

2.领会:①指示的特点;②指示的写作要求。

3.综合应用:指示的写作。

六、意见

1.识记:①意见的概念;②意见的类型。

2.领会:意见的写作要求。

3.简单应用:分析“意见”这一文种的形成过程。

4.综合应用:意见的写作。

第六章机关法定公文的写作(中)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公告、通告、公报、通知、通报这几类机关法定公文的概念和特点,明确它们的适用范围,掌握这几类公文的写作要求和写作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五节公告通告公报

一、公告、通告

1.公告.通告概述

公告的概念。通告的概念。公告、通告的来源。

2.公告、通告的特点和差异

公告、通告的特点:发布的公开性;事项的重要性;操作的严肃性。

3.公告、通告的类型

公告、通告的两大类型:涉及法定事项的公告、通告;知照性公告、通告。

4.公告、通告的写作

符合权限、一事一告;内容明确、语气庄重;注意格式。

二、公报

1.公报概述

公报的概念。公报的来源。

2.公报的类型

常用的三种公报:会议公报;统计公报:外交公报。

3.公报的写作

会议公报因发布目的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写法;统计公报必须由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或国家指定的机构发布;外交公报行文要十分准确和庄重。

第六节通知

—、通知概述

通知的概念。通知的来源。

二、通知的类型

通知一般分为:发布性通知:转发性通知;批转性通知:指示性通知;任免性通知;事务性通知。

三、通知的写作

通知的格式。不同类型通知的不同写法。

第七节通报

一、通报概述

通报的概念。通报的来源。

二、通报的特点

通报的特点:周知性;指导性。

三、通报的类型

通报的三种类型:表彰先进型;批评错误型;传达事项型。

四、通报的写作

通报的格式。不同类型的通报的不同写法。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公告

1.识记:①公告的概念;②通告的概念;③公告、通告的类型。

2.领会:①公告、通告的特点;②公告、通告的差异;③公告、通告的格式;④公告、通告的写作要求。

3.综合应用:①公告的写作;②通告的写作。

二、公报

1.识记:①公报的概念;②公报的类型。

2.领会:公报的写作要求。

3.综合应用:会议公报的写作。

三、通知

1.识记:①通知的概念;②通知的类型。

2.领会:不同类型通知的不同写作要求。

3.综合应用:①指示性通知的写作;②事务性通知的写作。

四、通报

1.识记:①通报的概念;②通报的类型。

2.领会:①通报的特点;②通报的格式。

3.简单应用:分析不同类型通报的不同写作要求。

4.综合应用:①表彰先进通报的写作;②批评错误通报的写作。

第七章机关法定公文的写作(下)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条例、规定这几类法定公文的概念和特点,明确它们的适用范围,掌握这几类公文的写作要求和写作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八节报告

一、报告概述

报告的概念。报告的形成和发展。

二、报告的特点

报告的特点:重陈述;有主见。

三、报告的类型

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

四、报告的写作

报告的格式。报告的写作要求:陈述事实要清楚扼要;表达观点要精炼清晰;语言要简洁朴实。

第九节请示

一、请示概说

请示的概念。请示的来源。

二、请示的特点

请示的特点:超前性;说明性;单一性。

三、请示的类型

请示的三种类型:请求批准类;请求帮助类;请求批转类。

四、请示的写作

请示的写作要求;要遵守行文规则;理由要充分,要求要合理;格式要正确、语言要得体。

第十节批复

一、批复概述

批复的概念。批复的来源。

二、批复的特点

批复的特点:针对性;指导性。

三、批复的类型

批复的类型:指示性批复;表态性批复。

四、批复的写作

批复的写作要求:要先回应后批复;态度要鲜明,措辞要明确;批复要及时。

第十一节函

一、函概述

函的概念。函的来源。

二、函的特点

函的特点:灵活方便;务实性强。

三、函的类型

函的分类。商洽函;问复函;请准函;知照函。

四、函的写作

函的写作要求:直陈其事;语言平实、亲切、自然。

第十二节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概述

会议纪要的概念。会议纪要的来源。

二、会议纪要的特点

会议纪要的特点:纪要性;约束性;知照性。

三、会议纪要的类型

会议纪要的类型:决议性会议纪要;协议性会议纪要;研讨性会议纪要。

四、会议纪要的写作

会议纪要的格式。会议纪要的正文:观点鲜明,主题突出,内容充实,不可出现重要缺漏。

第十三节条例规定

一、条例

1.条例概述

条例的概念。条例的来源。

2.条例的类型

条例的类型:党的中央机关制定的条例;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条例;地方权力机关制定的条例。

二、规定

1.规定概述

规定的概念

2.规定的类型

规定的类型:由党的领导机关制定和发布的规定;由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和发布的规定;由非党政机关制定和发布的规定。

3.条例和规定的写作

条例和规定的格式。条例和规定的制定应根据《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的要求办。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报告

1.识记;①报告的概念;②报告的类型。

2.领会:报告的特点。

3.简单应用:分析报告的写作要求。

4.综合应用:报告的写作。

二、请示

1.识记:①请示的概念;②请示的类型。

2.领会:请示的特点。

3.简单应用:①分析请示与报告的区别;②分析请示的写作

4.综合应用:请示的写作。

三、批复

1.识记:①批复的概念;②批复的类型。

2.领会:批复的特点

3.简单应用:分析批复的写作要求

4.综合应用:批复的写作。

四、函

1.识记:①函的概念;②函的类型。

2.领会:函的特点

3.简单应用:分析函的写作要求

4.综合应用:函的写作。

五、会议纪要

1.识记:①会议纪要的概念;②会议纪要的类型。

2.领会:会议纪要的特点

3.简单应用:分析会议纪要的写作要求

4.综合应用:会议纪要的写作。

六、条例

1.识记:①条例的概念;②条例的类型。

2.领会:条例的特点

七、规定

1.识记:①规定的概念;②规定的类型。

2.领会:规定的特点

第八章机关其他常用文书的写作(上)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章程、办法、实施细则、计划、总结、调查报告这几类法定公文之外的机关常用公文的概念和特点,明确它们的适用范围,掌握这几类文种的写作要求和写作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规章类文书

一、规章类文书概述

规章类文书的概念。规章类文书的种类。规章类文书的特点:内容的规范性;执行的强制性;制定的程序性。

二、规章类文书的写作

1.办法

办法的概念。办法的写作要求:具体、周全、便于操作。

2.实施细则

实施细则的概念。实施细则的写作要求:必须与法律、法规的有关条款相对应,要具体、便于操作。

3.章程

章程的概念。章程的类型:组织章程、办事章程。章程的形式:章条式;条款式。

四、章程

(一)识记:章程的概念。

(二)领会:章程的格式。

(三)综合应用:章程的写作。

五、守则

(一)识记:守则的概念。

(二)领会:守则的写作要求。

(三)综合应用=守则的写作。

六、计划类文书

(一)识记:1.计划类文书的概念;2.计划类文书的作用;3.计划类文书的特点;4.计划类文书的类型。

(二)领会:计划类文书的写作要求。

(三)综合应用:计划类文书的写作。

七、总结

(一)识记:1.总结的概念;2.总结的作用;3.总结的特点;4.总结的类型。

(二)领会:总结的写作要求。

(三)综合应用:总结的写作。

八、调查报告

(一)识记:1.调查报告的概念;2.调查报告的特点;3.调垄报告的类型。

(二)领会:1.调査报告的格式;2.调査报告的写作要求。

(三)综合应用:调査报告的写作。

第九章机关其他常用文书的写作(下)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讲话类、记录类、简报类、建议类机关常用文书的概念、特点、明确它们的适用范围,掌握这几类文书的写作格式及写作要求。

二、课程内容

第五节讲话类文书

一、讲话类文书概述

讲话类文书的概念。

二、讲话类文书的类型

讲话类文书的主要类型:讲话稿;开幕词、闭幕词;欢迎词、欢送词、答谢词。

三、讲话类文书的特点

讲话类文书的特点:口头性;直接性;针对性;情感性。

四、讲话类文书的写作

讲话稿、开幕词、闭幕词、欢迎词、欢送词、答谢词的写作格式及写作要求。

第六节记录类文书

一、记录类文书概述

记录类文书的概念。记录类文书主要有:会议记录、会议纪要、电话记录、接待记录、大事记等。

二、记录类文书的特点

记录类文书的特点:内容的纪实性;材料的直接性;语言的实录性。

三、记录类文书的写作

会议记录、电话记录、接待记录、大事记的格式及写作要求。

第七节简报类文书

一、简报类文书概述

简报类文书的概念。简报类文书的作用。

二、简报类文书的类型

简报类文书的主要类型:会议简报;工作简报。

三、简报类文书的特点

简报类文书的特点:简;快;新。

四、简报类文书的写作

简报类文书的写作格式及写作要求

第八节建议类文书

一、建议类文书概述

建议类文书的概念。建议类文书主要有:议案、提案、建议等。

二、建议类文书的特点

建议类文书的特点:建议性;说理性;委婉性。

三、建议类文书的写作

提案的写作格式及写作要求。建议的写作格式及写作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讲话类文书

1.识记:①讲话类文书的概念;②讲话类文书的种类。

2.领会:①讲话类文书的特点;②讲话类文书的写作要求。

3.综合应用:①讲话稿的写作;②开幕词、闭幕词的写作;

③欢迎词、欢送词、答谢词的写作。

二、记录类文书

1.识记:①记录类文书的概念;②记录类文书的种类。

2.领会:①记录类文书的特点;②记录类文书的格式及写作要求。

3.综合应用:①会议记录的写作;②电话记录的写作;③接待记录的写作;④大事记的写作。

三、简报类文书

1.识记:①简报类文书的概念;②简报类文书的种类。

2.领会:①简报类文书的特点;②简报类文书的作用;③简报类文书的格式及写作要求。

3.综合应用:①会议简报的写作;②工作简报的写作。

四、建议类文书

1.识记:①建议类文书的概念;②建议类文书的种类。

2.领会:①建议类文书的特点;②建议类文书的格式及写作要求。

3.综合应用:①提案的写作;②建议的写作。

第十章公文处理工作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公文处理工作的含义。了解并熟悉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具体内容以及如何组织好各类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熟悉并掌握公文处理工作的原则、方法及具体要求。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公文处理工作概述

一、公文处理工作及其特点

公文处理工作的概念及其理解。公文处理工作的主要特点。

二、公文处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公文处理工作对机关工作起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机关领导的助手,联系工作的纽带,日后工作的査考依据等方面。

第二节公文处理工作的任务与组织

一、公文处理工作的基本任务

公文处理工作的基本任务是:科学地组织机关的文书工作,及时准确地处理机关的往来文件,有条理地、安全地运转文件,完整地保管文件,充分发挥文件的作用,以推进机关工作。其具体内容包括:公文的制发;公文的办理;公文的管理与利用;整理会议、电话和重大活动记录;处理人民来信;为机关领导准备资料和完成交办的文书工作。

二、公文处理工作的组织

公文处理工作的组织包括组织机构,组织领导和组织形式三个方面。大、中、小机关单位文书工作机构的设立。文书工作的领导与指导关系分析。文书工作组织形式的类型:集中形式与分工形式;不同类型的机关对两种组织形式的选择。

第三节公文处理工作的原则与要求

一、公文处理工作的原则

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准确、及时,安全、保密,加强集中统一管理,坚持实事求是,按发文机关要求和公文处理规定来进行。公文处理工作原则提出的依据。

二、公文处理工作的要求

根据公文处理工作的原则精神,对公文处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准确周密,确保质量;及时迅速,注重时效;安全可靠,保守机密;集中统一,加强管理;实事求是,遵规守纪;精减文件,提高效率。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公文处理工作

1.识记:①公文处理工作的含义;②公文处理工作的主要特点;③公文处理工作对机关工作所起的重要作用。

2.领会:①公文处理工作四个方面工作环节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②公文处理工作的政治性、机要性、时限性、规范性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③公文处理工作的作用与公文的作用的区别;④发挥公文处理工作的助手、纽带和査考作用的意义。

3.简单应用:举例说明公文处理工作对机关工作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公文处理工作的任务

1.识记:①公文处理工作的基本任务;②公文处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2.领会: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基本任务。

3.简单应用:分析公文处理工作的具体内容与提高机关工作效率的关系。

三、公文处理工作的组织

1.识记:①公文处理工作的组.所包括的三个方面;②公文处理工作组织领导关系的特点;③机关秘书长或办公厅(室)主任对本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应负的主要职责;④公文处理工作组织形式的两种类型。

2.领会:①大中小机关设立公文处理机构应遵循的原则;②比较公文处理工作与档案工作的领导指导关系;③选择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组织形式的原则和应结合考虑的几种情况;④大中小机关对公文处理工作组织形式类型的选择。

3.综合应用:分析说明我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公文处理工作的领导与指导关系。

四、公文处理工作的原则与要求

1.识记:①公文处理工作的基本原则;②公文处理工作的具体要求。

2.领会:①规定公文处理工作原则的意义;②提出公文处理工作具体要求的必要性;③公文处理工作加强集中统一管理的意义。

3.综合应用:例析机关在公文处理工作中不注重质量所造成

第十一章公文办理程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什么是公文办理程序,理解并掌握收文办理阶段的签收、登记、审核、分办、拟办、批办、承办、催办、查办、注办和发文办理阶段的拟稿、审核、签发、印制、用印、登记、封发等程序的概念、办理原则、方法及要求等。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公文办理程序概述

一、公文办理程序

公文办理程序的概念。《办法》和《条例》对公文办理程序的有关规定,各类机关单位都应按照公文办理的科学流程办理公文。

二、公文办理程序示意图

收文办理和发文办理的各个环节按办理顺序作图表示。

第二节收文办理程序

一、签收、拆封和登记

签收的概念,签收的作用与范围,签收的任务与要求;拆封的概念,拆封的范围、任务与要求;收文登记的概念,收文登记的作用与范围,收文登记的形式与要求。

二、审核、分发与传阅

收文审核的概念,收文审核的重点;分发的概念,分发的原则与要求;传阅的概念,传阅的方式、原则与要求。

三、拟办、批办与承办

拟办的概念,拟办的作用与范围,拟办人与拟办要求;批办的概念,拟办的作用与范围,批办人与批办要求;承办的概念,承办机构与承办人员,承办的任务、原则与要求。

四、催办、査办与注办

催办的概念,催办的作用与范围,催办的种类、方式与要求;査办的概念,查办的作用与方式,查办的程序与要求;注办的概念,注办的作用、内容与要求。

第三节发文办理程序

一、拟稿、审核与签发

拟稿的概念,拟稿人与拟稿要求;审核的概念,审核人及其职责,审核的重点、内容与要求;签发的概念,签发人、签发权限与签发要求;会签的概念,会签的步骤与要求。

二、核发、印制与校对

核发的概念,核发的内容与要求;印制的概念,印制的要求;校对的概念、校对的方法与要求。

三、用印、登记与封发

用印的概念,用印的作用与要求;登记的概念,登记的形式与要求;封发的概念,封发的任务与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公文办理程序

1.识记:①公文办理程序的含义;②公文办理程序示意图。

2.领会:①建立公文办理的科学流程的必要性;②公文办理程序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3.简单应用:按照公文办理的科学流程将公文办理各个环节划分为收进、阅办、撰制、发出四个阶段。

二、收文办理程序—签收、拆封与登记

1.识记:①收文办理程序的含义;②收文办理程序的构成;

③签收的含义;④签收的范围与要求;⑤拆封的概念;⑥拆封的范围、任务与要求;⑦收文登记的形式。

2.领会:①公文签收作到“四査清”的必要性;②收文登记的作用与原则。

3.简单应用:将收文登记的项目划分为文件的自然特征记载和公文办理记载两个部分。

三、收文办理程序审核、分办与传阅

1.识记:①收文审核的含义;②分办的含义;③分办的原则;④传阅的概念;⑤传阅文件的方式。

2.领会:①公文分办坚持“三先三后”原则的必要性;②采用“轮辐式”传阅公文的必要性。

四、收文办理程序—拟办、批办与承办

1.识记;①拟办的含义;②拟办的范围;③批办的含义;④批办的范围;⑤承办的含义;⑥承办公文的机构与人员。

2.领会:①拟办的作用与要求;②批办的作用与要求;③拟办与批办的关系;④承办的任务与要求。

3.综合应用:调査分析公文承办环节常见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收文办理程序催办、査办与注办

1.识记:①催办的含义;②催办的范围;③催办的种类与方式;④查办的含义;⑤查办的程序与方法;⑥注办的含义。

2.领会:①催办的作用;②查办的意义;③催办与査办的关系;④履行注办手续的重要性。

六、发文办理程序—拟稿、审核与签发

1.识记:①发文办理程序的含义;②发文办理程序的构成;③拟稿的含义;④审核的含义;⑤审核公文的重点;⑥签发的含义;⑦会签的含义。

2.领会:①公文拟稿中对计量单位、数字、引文的使用要求;②公文审核中“六査”的内容;③公文签发与公文形成的关系;④公文签发的权限与要求;⑤公文会签的必要性。

3.综合应用:调査分析公文在审核、签发环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七、发文办理程序—核发、印制与校对

1.识记:①核发的含义;②印制的含义;③校对的含义;④校对的主要方法。

2.领会:①公文核发的作用;②公文核发的内容;③公文印制的要求;④公文校对的作用与要求。

八、发文办理程序—用印、登记与封发

1.识记:①用印的含义;②发文登记的含义;③发文登记簿的种类;④封发的含义。

2.领会:①公文用印的作用与要求;②发文登记的作用;③封发文件的具体要求。

第十二章公文的整理(立卷)与归档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公文整理(立卷)工作的含义及其意义。认识以“件”为单位进行归档文件整理是对过去立卷工作的重大改革。了解并熟悉归档文件整理工作的组织、归档文件整理的原则与质量要求;理解并掌握归档文件整理的基本概念、归档文件整理方法、工作步骤、具体操作要求以及归档范围、归档时限与归档要求等。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归档文件整理工作概述

一、归档文件整理工作

国家档案局2000年12月颁布的《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指出,归档文件整理是指“将归档文件以件为单位进行装订、分类、排列、编号、编目、装盒,使之有序化的过程。”《规则》以“简化整理、深化检索”为宗旨,对传统的立卷方法进行了重大改革,取消“案卷”,推行“文件级”管理,免除了繁杂的组卷过程,简化了整理工作中的手工操作,为归档文件整理手段创新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归档文件整理工作的意义

对归档的文件进行整理,对机关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其意义主要是:能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便于文件的查找利用;能维护文件的完整与安全,便于文件的保管;能为档案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节归档文件整理(立卷)工作的组织

一、建立和健全文书部门整理(立卷)制度

文书部门整理(立卷)制度的概念。新中国建立以来,文书部门立卷制度的确立与推行的主要线索。文书部门整理(立卷)的优越性在于:有利于提高归档文件的质量和整理工作的效率:有利于归档文件的齐全完整和保守国家机密:有利于文件的平时査阅、收集与管理;有利于提高机关档案管理的水平。

二、公文整理(立卷)环节的选择

公文整理(立卷)环节的概念。选择整理(立卷)环节应考虑的相关因素。各类机关单位对整理(立卷)环节的不同选择:集中式、分散式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

三、明确公文整理(立卷)的范围

公文整理(立卷)的概念。确定公文整理(立卷)的指导思想。应该整理(立卷)的文件材料范围;不需要整理立卷的文件材料范围

第三节归档文件整理的原则与要求

一、归档文件整理的几个基本概念

归档文件的概念及其理解:归档文件整理的概念及其理解:件的概念。

二、归档文件整理的基本原则

归档文件整理的基本原则是: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分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

三、归档文件整理的质量要求

归档文件整理的质量要求:归档的文件应当齐全完整,已破损的文件应予修整,字迹模糊或易褪变的文件应予复制;整理归档文件所使用的书写材料、纸张、装订材料等应符合档案保护要求。

第四节归档文件的整理方法与归档

一、归档文件整理方法的改革

归档文件以“件”为单位进行整理是我国文书档案工作的一项重大改革。以“件”为单位的整理方法同传统的“立卷”整理方法相比较的主要不同点是:取消“案卷”,实行文件级管理;界定“件”的概念;分类方法固定为年度、保管期限、机构(问题);以“件”为单位进行装订;文件排列方法强调按事由排列,时间、重要程度作为参考因素;对归档章的项目进行了调整;以“件”为单位编归档文件目录;无需编页号,目录改设“页数”项;归档文件直接装盒保管;只填写盒脊;档案盒的项目设置有较大变化。

二、归档文件整理方法的推行

推行以“件”为单位的归档文件整理方法应做好以下工作:更新观念,增强改革意提高人员素质;加大对现代化基础设施的投人注意做好新旧整理方法的衔接。

三、归档文件整理工作的步骤

归档文件整理分为装订、分类、排列、编号、编目、装盒六个步骤进行。装订的概念,装订时应做好的工作;分类的概念,归档文件的分类方法;排列的概念,归档文件排列的具体方法;编号的概念,归档章的项目及填写要求;编目的概念,归档文件目录的项目及填写要求;装盒的概念,档案盒的作用,档案盒的项目及填写要求,归档文件装盒的具体要求;备考表的作用,备考表的项目及填写要求。

四、公文归档

归档的概念。归档制度的内容:归档范围、归档时限及归档要求。

三、考核知识与考核要求

一、归档文件整理工作

1.识记:归档文件整理工作的含义。

2.领会:归档文件整理工作的意义。

二、文书部门整理(立卷)制度

1.识记:①文书部门整理(立卷)工作的含义。

2.领会:①文书部门整理(立卷)制度确立的过程;②实行文书部门整理(立卷)制度的优越性。

三、公文整理(立卷)环节的选择

1.识记:公文整理(立卷)环.的含义2.领会:①正确选择机关公文整理(立卷)环节的必要性;

②选择整理(立卷)环节应考虑的相关因素。

3.综合应用:以某省教育厅和某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为例,分析这两个机关单位在选择公文整理(立卷)环节上各应采用什么形式比较恰当。

四、公文整理(立卷)的范围

1.识记:①公文整理(立卷)范围的含义;②应当整理(立卷)的文件材料范围;③不需要整理(立卷)的文件材料范围。

2.领会:确定公文整理(立卷)范围的指导思想;

五、归档文件整理的原则与要求

1.识记:归档文件的含义;②归档文件整理的含义;③“件”的含义。

2.领会:①归档文件整理的基本原则;②归档文件整理的质量要求。

六、归档文件整理的方法步骤

1.识记:①装订的含义;②分类的含义;③排列的含义;④编号的含义;⑤编目的含义;⑥装盒的含义;⑦“件”内文件的排列方法;⑧归档文件的分类方法;⑨年度分类法;⑩保管期限分类法;11.机构分类法;12.问题分类法;13.归档文件排列的具体方法;15.档案盒的含义;15.备考表的含义。

2.领会:①以“件”为单位的归档文件整理方法与传统的立卷方法相比较的不同之处;②推行以“件”为单位的整理方法应做好的几项工作;③归档文件装订的作用;④将归档文件进行分类的作用;⑤对归档文件按事由进行排列的意义;⑥对归档文件进行编号的目的;⑦编制归档文件目录的作用;⑧档案盒的作用。

3.简单应用:①用年度分类法对归档文件进行分类时,那些跨年度的会议和案件形成的文件材料如何确定其年度;②对归档文件按事由进行排列时对同一事由(一个作者或一个问题)的文件材料的排列方法;③归档文件的装盒要求。

4.综合应用:①按照要求绘出归档章的式样并说明各个项目的填写要求;②按要求制定归档文件目录的式样并说明各个项目的填写要求;③按照要求列出档案盒盒脊上的项目并说明其填写要求;④按照要求列出备考表的项目并说明其填写要求。

七、公文归档

l.识记:①归档的含义;②归档制度的内容;③归档范围的含义。

2.领会:①文件材料整理归档的意义;②将归档时限定在第二年上半年的作用;③归档的具体要求。

2023年10月江苏自考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考试大纲免费下载链接已在本文开头提供,下载后即可查看。若提示下载错误,可联系客服咨询。手机下载后如打开显示为乱码,请在手机下载WPS或QQ阅读之类的文档阅读APP。江苏公文写作与处理考试大纲是自考复习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请同学们务必仔细阅读。如公文写作与处理大纲调整、变动,以江苏考试院最新公布为准。更多大纲相关内容请关注“江苏自考大纲”栏目。

温馨提示: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参考,考试政策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更多优惠课程课程推荐
资料套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