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专业资料
微信QQ群
考生网QQ群

群号:517231281

扫码加群
点击二维码加群

考生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zikaosw

课程试听
最新资讯

手机端访问

1、直接输入www.zikaosw.cn
2、扫描左侧二维码

登录 | 注册
登录/注册后,可享受
  • 课程免费试听
  • 试做在线题库
  • 学习提升指导
自考生网
当前位置 自学考试 > 自考毕业论文 > 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自考毕业论文 > 文章详情

自考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毕业论文:青藏高原经济开发模式探讨

来源:自考生网 时间:2019-04-03 10:42:40 编辑:fyt68
免费试听

《自考视频辅导课程》轻松易懂,助你拿证!点击试听,综合优惠低至69元/科!

自考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毕业论文:青藏高原经济开发模式探讨由自考生网为考生收集整理,以下毕业论文仅供参考。

更多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专业相关论文,可查看我办“自考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毕业论文”栏目。

如有论文需求,请点击这里》》》

青藏高原经济开发模式探讨

作者:未知

   摘 要:本文立足青藏高原地区的特殊区位条件,在分析高原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第一、二、三产业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指出高原当前经济开发的诸多弊端及某些不可持续性,分析借鉴充分相似地区较为成功的经济开发模式,突破习惯思维,探求适合青藏高原经济发展的新战略。即农业方面,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畜牧业;工业方面,考虑到高原生态环境的非凡意义,强烈建议高污染性企业退出高原;第三产业,以迪拜模式为鉴,全力打造西宁、拉萨为国际化的高端旅游、度假胜城。 
   关键词:青藏高原 经济开发 发展模式 高端旅游 
   
   从全国大局来看,青藏高原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对其经济发展予以高度重视:从经济层面上看,青藏高原是西部开发的重点区域,在东部飞速发展、中部迅速崛起的压力下,西部已成为我国经济格局中的薄弱环节,根据“木桶理论”,青藏高原地区经济的发展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从政治层面上来讲,青藏高原地区的经济发展事关我国西部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事关亚洲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安定问题;从生态层面上讲,有相关学者研究认为,青藏高原生态服务价值为9363.9×108元/年,占全国生态系统总面积的16.7%,占全球生态系统总面积的0.96%[1]。更有人夸张的说,如果“三江源头”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全国生态可能崩溃;如果青藏高原生态严重破坏,整个亚洲乃至世界都会感受到“蝴蝶效应”带来的巨大冲击。所以,本文就以保护生态为前提,以期为青藏高原的经济“起飞”探求一条“绿色通道”。 
   1.青藏高原经济发展现状 
   1.1 经济发展速度快,高于全国整体水平 
   改革开放30年来,青藏高原经济发展速度一直较快,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后,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增长。2000年以来,高原经济增速基本都保持在12%左右,见表1,而此时全国的经济增速为10%左右,高原经济增速快于全国整体水平。 
   1.2 经济发展水平低,与全国相比差距较大 
   由于青藏高原经济发展在历史上就长期落后,加之发展较晚、基础差、规模小,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其整体规模效应难以体现,和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相比仍比较滞后,主要经济指标与全国相比差距较大,见表2。2007年青海省GDP为783.61亿元,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0%,西藏为342.19亿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25%。鉴于两省份人口较少,似乎用总值比较不尽科学,然而,从人均水平看,两省份落后情况仍十分明显。青海为全国人均的75.30%,西藏为全国人均的64%。 
   另据统计,2008年全国GDP总额为302853.4亿元,青海为961.53亿元,西藏为395.91亿元,青藏高原的主体青海、西藏GDP总额仅占全国的0.45%(2008中国统计年鉴)。青藏高原经济发展的滞后状况可见一斑。 
   2.青藏高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2.1 第一产业相对不足,影响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第一产业是基础,第一产业发展的稳定与否直接关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由于第一产业受到自然环境制约较大,青藏高原的第一产业一直是三大产业中最薄弱的一环,参考表3。从绝对量上对比,青海农业(指农林牧渔业,以下农业均为此意)生产总值为121.25亿元,西藏农业生产总值79.83亿元,全国为48893.0亿元,各省平均为1577.19亿元,青海仅为全国各省平均的7.69%,西藏仅为全国各省平均的5.06%。从人均层面讲,青海农业生产总值为2205.95元/人,西藏为3677.28元/人,全国为3709.96/人,西藏人均农业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略有差距,青海人均农业生产总值仅为全国人均的59.43%。 
   此外,青藏高原农业的内部结构也存在一定问题。据表4可知,青海的种植业在农业中占40.5%,西藏的种植业在农业中占45%,全国各省平均水平是50%,恰恰作为青藏高原主体人口区域的青海是缺粮区,粮食不能自给。青海的牧业产值是670122万元,西藏的牧业产值是349108万元,全国各省平均水平是5201580万元。青藏高原地区对牧业来讲是一个具有得天独厚优势的地域,地广人稀,草场广阔,而其产值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6.7%,发展潜力巨大。分析可知,青藏高原地区农业是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2.2 第二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工业是青藏高原第二产业的主体,高原的工业具有基础差、空间分部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生态破坏比较严重等问题,这势必影响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青藏高原工业布局严重失衡。工业生产基本上集中在青海,见表5。青海的工业总产值是344.5亿元,西藏的工业总产值是25.7亿元,青海比西藏高出318.82亿元,是西藏的13.4倍,显然,青藏高原的工业布局不平衡。工业布局的不平衡必然导致地区发展差距加大,产业链的协调性较差,工业产业的发展受到阻碍。 
   青藏高原发展工业的生态成本高昂。青藏高原是一个资源较为富集地区,如柴达木盆地的矿产资源、“三江源”地区的水能及金属矿资源,河湟谷地的有色金属,藏南谷地的盐矿、有色金属等。[2]这便赋予了这些地区以得天独厚的工业发展优势,但是,由于技术水平、人文观念等因素的限制,使得这些地区的企业大多采取粗放型、掠夺式资源开发模式。开采过度、生态破坏较为严重。很多地区的生态破坏及环境污染已远远超出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 
   2.3 第三产业软硬件比例失调,影响经济发展的后劲 
   在青藏高原上,旅游业无疑是第三产业发展的支柱。在此,以旅游业为核心对第三产业加以论述。高原旅游业的基本特点是软件有余,硬件不足。 
   从软件来看,青藏高原以雄浑的高原大美景色为基石,以其独有的神秘色彩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关于这一点,在后文的“较为厚实的软实力”一节将详细论述,在此不必赘述。 
   从硬件来看,高原旅游业的基础设施、服务水准等还处于初级水平。这集中表现在服务设施的综合服务能力上。在拉萨地区星级酒店仅有66家,其中四星级5家,预备四星级2家,三星级22家,预备三星级14家,二星级16家,一星级7家,共有客房5990间。根本没有五星级的,就不用说更高档次的了。相比于西藏,青海略好一些。截止到2008年,省内共有国际旅行社20家,国内旅行社178家,星级宾馆117家,见表6。据调查显示,每到旅游旺季,各个宾馆、酒店一律爆满,供不应求,其消费价格是正常价格的数倍。部分游客游玩后的感受是,服务太差,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基本不想再来第二次,这着实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从根本上制约着高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从收入方面讲,2006年青海省国际旅游收入在全国排倒数第二,西藏倒数第三;2007年青海、西藏分别排倒数第二和倒数第六。可以总结出其丰富的特色旅游资源开发明显不足。 
   3.充分相似地区的开发经验及启示 
   本文选取与青藏高原具有充分相似性的两个比较成功的经济开发模式加以分析,以期打开思路,为高原的经济发展找到新的出路。 
   3.1 德国鲁尔区开发经验及启示 
   本文所指的“鲁尔模式”是指资源型城市在开发过程中,能够在不同阶段,找到自己不同的“经济杠杆”,能够保持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 
   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东起乌纳和哈姆两个城市连线,西至莱茵河,南北基本以鲁尔河、利伯河为界,面积不足五千平方公里。鲁尔区的兴衰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工业革命,即工业生产的传统模式,不顾环境、只顾发展。19世纪40年代末期德国拉开工业革命帷幕,19世纪50年代,鲁尔区逐渐成为德国的钢铁冶炼中心。一战之后的短暂和平是鲁尔区发展的黄金时期,根据战后的《凡尔赛和约》,战败的德国要用鲁尔区的煤炭向法国进行战争赔款,鲁尔区因此引进15万矿工和45万家属,庞大的移民计划给鲁尔区带来了第一次经济飞跃。[3]二战前夕,这里已经发展成欧洲最大的工业区。但是,伴随着鲁尔区工业辉煌而来的是朦胧的天空、熏天的臭气、蔽日遮天的粉尘、苦涩的淡水、破坏殆尽的土地。二战时,鲁尔区的发展进入第二阶段,传统产业衰退,资源渐趋殆尽。20世纪60年代以后,百年不衰的鲁尔区经济中心地位也开始动摇,工业持续衰退,区内人口部分外迁,工业产值一度不足全国的1/62。此外,每况愈下的自然环境更是让人忧心忡忡,面对这样一个急剧衰退的鲁尔区,改造呼声渐趋渐强。 
   20世纪60年代末,鲁尔模式进入第三个阶段。德国政府审时度势迈出了鲁尔区艰难的经济转型步伐,改善环境、发展新兴产业、重振雄风。主要措施为:兴建高等院校,大建科研机构;改善环境,治理污染;大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大兴旅游服务业;改造传统产业,对高污染、高能耗的煤炭钢铁厂合并、技术改造、产业转型、限产停产;引进新型产业,很多企业向环保、科技、电子、等新兴产业方向发展[4]。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政府产业政策的调整,鲁尔区逐渐走出困境,不仅逐步跟上了全德前进的步伐,而且还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应该说,鲁尔区的转型是比较成功的,是资源富集地区经济开发的重要样板之一。 
   3.2 迪拜开发经验及启示 
   所谓“迪拜模式”,就是以高端房地产和金融业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靠大规模举债和融资等大兴土木,试图驱动金融杠杆“利滚利”,以此拉动经济发展。 
   迪拜位于阿拉伯半岛东部,北部濒临波斯湾咽喉霍尔木兹海峡, 西部与卡塔尔半岛隔海遥望,为亚热带沙漠气候,沙漠遍布、降水稀少,夏季酷热,冬季温和。如此不尽如人意的气候环境下,迪拜怎么会成为富人的天堂呢?历史上,迪拜的传统支柱产业是采珠业、渔业和贸易。在阿联酋7个酋长国中,迪拜是最缺石油的一个,在世界上只是个“无名小卒”。但是,当迪拜面对当地石油大亨们携带巨额财富去欧洲、美洲无度的挥霍时,以它敏锐的眼光发觉了高端旅游产业及其巨大的市场与潜力。并以空前的魄力、强大的阵容迈出了走到世界奢侈消费最前位的步伐。 
   这里有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楼―哈利法塔,共160层,高达828米,比世界第二高楼台北101(509米)高出320米之多;世界上最豪华的酒店―迪拜帆船酒店,它是世界上第一家七星级酒店,外观如同一张鼓满了风的帆,共56层、高321米,比法国艾菲尔铁塔还高上一截;有世界上最大的室内滑雪场―迪拜滑雪中心,在气温经常达到40度以上沙漠地区,这真可谓是豪气冲天;有号称世纪第八大奇迹的棕榈岛,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岛,由300多个岛屿勾勒成的一幅世界地图,鬼斧神工让人叹为观止。迪拜的著名建筑数不胜数,高度在200米以上的建筑就不下五十座,有人说迪拜的每一个景色都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如今的迪拜已经成了奢华的代名词。回眸历史,迪拜在政府的努力下,经过短短几十年,从最初的一个小渔村逐步实现了经济的发展,进而实现经济的转型,彻底摆脱对石油资源的依赖。酋长声称,到2010年,迪拜能吸引每年1500万人来迪拜旅游。[5]而今,迪拜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商业和旅游中心,迪拜模式加快了迪拜经济的发展,更为迪拜找到了一条在气候恶劣条件下发展经济的绿色出路。 
   3.3 四个启示 
   3.3.1 启示之一――矿产资源的优势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 
   首先,鲁尔区在发展初期,将煤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短短十几年间,经济迅速起飞。其次,迪拜地区在开发初期,将石油、珍珠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短短几十年间,经济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3.3.2 启示之二――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的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持续性 
  鲁尔区开发初期的飞跃是以对环境和资源的过度掠夺为代价的,百年之后,鲁尔区的发动机开始力不从心,20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大幅衰败。鲁尔区的由盛转衰鲜明的例证了这一启示――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的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持续性。 
   3.3.3 启示之三――经济发展的某些劣势可以通过开动脑筋转化为优势 
  迪拜地区为热带沙漠性气候,不适宜人类劳动。而迪拜通过开动脑筋,以高端旅游度假为切入点,成功规避了这一不利因素。并化劣势为优势,使其它产业所释放出的充足的人力资源投入到服务业当中,推动了迪拜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3.3.4 启示之四――劣势地区的经济飞跃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鲁尔区和迪拜在面临劣势和困境时,都是政府开动脑筋并给予巨大的政策、资金支持,才使他们找到了振兴之路。 
   关于启示的具体运用,主要在第四部分,在此不予赘述。 
   4.青藏高原经济发展路径选择 
   4.1 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 
   4.1.1农林牧业协调发展 
   青藏高原的农业主要集中在西藏雅鲁藏布江中部流域河谷、青海河湟谷地和柴达木盆地。在有限的高原耕地中,要走生态农业之路,应协调农林牧业的发展,以提高效率为手段,增加科技和物质投入,强化基本农田建设,调整农牧业的种植结构,实施农牧结合,充分发挥畜牧业对农产品高效转化的优越性[6]。 
   此外,根据高原山地的特殊地形,大力发展立体农业。通过水利化和坡地改梯田的方法,利用气候要素垂直分布的条件,发展种植、采集、养殖、经济林木等多种农业类型。 
   4.1.2 充分挖掘畜牧业潜能 
   青藏高原高寒缺氧的气候使得许多农作物难以生长,耐寒牲畜生长效率低,但是也正是这些因素使得高原草场广布,许多牲畜得以保持在原生态下生长,从而牲畜产品较为珍贵。对此,应化劣势为优势,充分挖掘畜牧业的潜能。第一,有选择的培养家畜。这有利于提高畜牧业的效率。藏系绵羊中,有适宜生产地毯的品种,有适宜制造裘皮的品种,有适宜擀毡的品种,有适宜肉用的品种等等。按照适当的时节,以恰当的、符合市场需求的比例生产各种品种,有利于减少草料、劳动力的消耗和掉膘、死亡等所造成的损失。第二,促进畜牧业生产产业化,提高科技含量。对高原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深加工、精加工不但有利畜产品的保值增值,并且有利于打造具有高原特色的品牌,提高高原的知名度。 
   4.1.3 发展特色经济 
   用辩证的观点看,青藏高原农区具有很多有利的发展因素,这些因素是我国中东部地区所不具有的优势。同时,也应看到,有些过去认为的不利因素,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也可以加以利用,转化为有利因素,例如低温既是农业的限制因素,又是一种特有的农业资源,可以种植喜凉作物,如,食用菌、马铃薯、蚕豆和油菜等,进行反季节生产,发展特色经济[7]。 
   4.2 工业发展新思维 
   弱化工业产业在青藏高原的作用,重污染工业退出青藏高原。经过本文第二部分的分析,青藏高原工业发展问题主要在于工业规模小、空间分配不平衡,生态破坏严重。当然,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发展主要目的都是促进经济发展。而当前青藏高原地区的工业开发在带来经济增长和资金积累的同时,更给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从哲学上讲,如果因为要解决一个问题而带来了更多的或更严重的问题,那么,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以往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及工业的发展规模只受经济利益单一因子的驱使,那么,是否可以根据启示一,用只顾眼前利益,不顾生态环境的方法开发青藏高原呢?本文认为,这样的开发在德国的鲁尔区可以,或许在我国东部、中部也行,但在青藏高原是万万不能的。因为这里自然条件十分严峻、生态脆弱,如果开发不善,必然导致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而以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自净能力,一旦破坏达到一定程度,要想恢复是极其困难的,而由此产生的对全国乃至世界生态环境的“蝴蝶效应”又是难以预知的。所以,以工业振兴青藏高原的经济是一个并不明智的选择。 
   退一步讲,以青藏高原当前的工业发展能力,要想以工代赈也是很困难的。那么,不如及早吸取鲁尔工业区的教训,根据启示二,建议重污染的工业产业退出青藏高原。发展那些经济效益较高而又对环境污染较小对当地社会需求又比较重要的绿色工业,例如藏传制药、水电开发、农产品深加工、太阳能地热能开发等。 
   4.3 高端旅游业发展设想 
   4.3.1 选择高端旅游业的必然性 
   从目前青藏高原的经济现状出发,旅游业、水电工业、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加工业、机械工业是青藏高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也是高原上最具潜力的产业[8]。显然,或是以工业为第一支柱或是以第三产业为第一支柱。假设青藏高原经济发展的未来以工业为第一支柱,会是怎样的呢?第一,从生态安全层面上看,近年来,主要由工业发展引起的生态破坏非常严重,森林植被破坏造成土地沙漠化、盐碱化大面积扩大,水土流失加剧、水污染泛滥,泥石流、旱涝等一系列自然灾害频发[9]。这些客观事实充分表明,在高原上,工业的道路是很难担当大任的。第二,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讲,根据启示二,非可再生资源是经不起风雨的考验的,它的发动机作用只是暂时的。所以,在青藏高原经济发展的未来蓝图中,旅游业作为第一支柱产业是当之无愧的。 
   ①高端旅游业发展的条件已经初步具备 
   (1)较为厚实的软实力。旅游业在青藏高原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从气候上看,拉萨市是世界著名的“日光城”,西宁市素有“夏都”之美誉;从旅游资源上看,西藏自治区有旅游景点600多个,其中自然景观有和人文景观各300多个。青海景点有120多个,其中自然景点50多个,人文景观70个左右;从景点的特色上讲,青藏高原既有雄伟壮丽的高山深谷又有诸多神秘的民间传说,既有大江大河的源头活水又有终年不化的清爽雪山,既有民族风情的豪放,又有宗教信仰的古朴,既有诱人的美味特产又有迷人的草原风光;从市场上而言,一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热在全球兴旺不衰。二是,青藏高原的神秘与粗犷的大美已然在海内外很有市场。 
   (2)渐趋渐强的硬后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国力持续上升,而今,我国综合国力已跃居世界第三,这显然为高原的起飞奠定了坚实的后盾。那么,国力强盛我们就能支撑的起青藏高原吗?以下从理论和实际两个层面给出答案。 
   理论上看,纵观凯恩斯理论诞生以来,国内外有关经济发展的大多学者不约而同的形成了一个共识,一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国家的政策倾斜,这也是启示四所认同的。青藏高原发展的学术性著述及研究成果也不例外,众多学者不约而同的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青藏高原地区经济的发展绝离不开国家的优惠政策。 
   其实,我们从历史的经验也轻而易举的能为这个问题找到答案,例如,深圳特区的设立,使得深圳在短短三十年间,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发展成全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上海的政策优惠及浦东新区的开发使得其国际性大都市的地位不断巩固;从德国鲁尔区发展、迪拜模式的比较来看,我们显然也能感受到国家政策思维地位的重要性。 
   所以,就青藏高原而言,国家政策必将承担起非凡的使命,国家思维必须走在民间发展的前位。 
   ②人口、资源和环境三者的矛盾日益尖锐,发展高端旅游业的必要性凸显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开发能力的不断加强与开发程度的不断深化,人口、资源和环境三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在生态脆弱的青藏高原上更明显的体现出来。然而,启示三告诉我们,危机总是伴随着转机。通过发展高原绿色旅游产业变高原地理优势为经济优势已经成为国内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可以说,我们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三大问题,几乎都能够在旅游业中找到出路。 
   从深层次上讲,在区位条件恶劣的地区,经济发展要想有所突破,要想长期可持续发展,似乎发展旅游业是不二选择。让我们再次聚焦迪拜,恶劣的气候、不可再生的资源。如果迪拜不像今天的模式这样发展的话,他又有什么出路呢?青藏高原难道不是如此吗?然而,我们不难发现,一直以来,青藏高原也是在以最大的勇气和力量发展旅游业,并小有成就。可是,为什么青藏高原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不减反增呢?换言之,为什么青藏高原的发展没有大的突破呢?本文认为,其症结在于青藏高原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并不十分妥当,他所对准的人群是中低端的旅游者,消费能力、挖掘潜力都十分有限,当然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力也不会很尽如人意,总体来讲,到青藏高原旅游的游客人均消费仅为千元左右,见表7。 
   所以,本文认为,青藏高原要想真正取得跨越式的、长期、稳定、高速的发展,走迪拜之路,发展高端旅游业,打造世界一流的度假圣城将是个历史的必然。 
   4.3.2 青藏高原旅游业发展愿景 
   ①成立青藏高原特区,设西宁、拉萨为生态旅游特级城市 
   之所以建议这样的举措,是因为:首先,它确立了高原在全国的较高地位,至少与香港、澳门平起平坐,这对当地的安定或许也能起到很好的安抚作用,同时也扩大了其国际影响力,提高了国际知名度,潜移默化中起到了广告效应。其次,赋予了其更大的权力,更多的政策支持,给高原以强大的信心,充分调动当地人们的建设热情,尤其是对当地领导人赋予了更大的责任,可以促使其为高原招引高端游客以及招商引资而频繁出访、游说、开动脑筋、四处奔波。第三,在国际上,让西宁、拉萨与迪拜相提并论或更加野心勃勃。当前,我国的国力正处在迅速上升阶段,并具备较强的实力。建设一座国际知名的豪华城市不仅有利于展现我国的国威,对于提高国内人民生活水准也将大有裨益。 
   ②建造世界一流的高端服务设施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完善的服务设施,而拉萨、西宁的目标是国际顶尖级的旅游度假圣城,所需服务设施就更不一般了,现有设施水平必然是远远不够的。这在上文已具体分析,在此不必赘述。 
   由于高原地区文化娱乐设施少、服务不到位等方面的原因,无论是境外游客还是境内游客在青海平均停留天数明显偏少,消费较低,尤其贵宾一族。以青海为例,2008年以来,游客在青海的消费基本都低于在全国其它地区的消费,在青海的消费平均为144美元,在全国平均为162.25美元,在青海的消费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9%。停留时间相差更多,外国人及港澳台游客平均停留2.0天,而在全国其他地区平均为5.5天,是在青海的2.75倍,见表8。 
   鉴于此,提出让全世界的“贵族”每年来高原度假一季度,中上层游客游玩一个月的口号,因为高原夏季气候凉爽、景色秀美,是避暑的理想选择。首先,建议拉萨、西宁地区借鉴迪拜模式。大力兴建更高星级的酒店、别墅、豪华庄园等极品高档服务设施;其次,借鉴鲁尔区改造经验。改造传统产业,对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合并、技术改造、产业转型、限产停产;引进新型产业,向环保、科技、电子、等新兴产业方向发展;大兴文化产业,兴建高等院校,大建科研机构;发展电影城、民俗文化产业等。再次,建议拉萨、西宁修建豪华飞机场,通国际线路,以便利贵族游客。通两条国际铁路到中亚、南亚地区,从格尔木向北到乌鲁木齐通一条铁路,因为从第二节第三产业的分析中我们得知,在2006年7月青藏铁路竣工通车以后,西藏地区旅游业外汇收入出现翻倍的增长。所以,修建铁路的意义可能远远超乎我们的预料,尤其是拉萨通往中亚的国际铁路一旦开通,它直接辐射到西亚、欧洲、非洲广大地区,吸引该地区中上层群众到高原旅游的热情;通多条国际航空线路到世界最发达的都市圈,为有能力在西宁、拉萨购买庄园的顶尖贵族予以更大的便利和诱惑。当然,国际交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城市建设初具成就的基础上。 
   综上,青藏高原经济要想起飞,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中央政府以最广阔的胸襟,最大的魄力给与其远远超过深圳特区、长三角、珠三角甚至港澳台的优惠政策,下最大力气,投巨资打造中国的迪拜。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青藏高原资源环境约束下区域工业发展研究”(批准号06BJY051)子项目。 
   
  参考文献: 
  [1] 谢高地,鲁春霞,冷允法.青藏高原生态价值评估【J】.自然科学学报.2003(3):189-196 
  [2] 林大泽,闫旭骞,张永德.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21-26 
  [3] 冯革群,陈芳.德国鲁尔区工业地域变迁的模式与启示【J】. 世界地理研究,2006(3):93-95 
  [4] 拉尔夫・埃伯特,弗里德里希・纳德,克劳兹・R・昆斯曼.Culture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in the Ruhr 【J】.国际城市规划,2007(22):41-46 
  [5] 陈斯家,钱聪.迪拜的发展模式【J】.环球视点 2009:37 
  [6] 孙红烈,郑度.青藏高原形成演化与发展【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341 
  [7] 翟岁显.青藏高原生态特殊性条件下的区域和谐社会构建【R】.青海省2005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34 
  [8] 张可云.青藏高原产业布局【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7:274 
  [9] 杨海燕.区域发展新格局中青藏高原资源开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193):106 
   
  作者简介: 
   徐达(1985-),男,河北唐山人,青海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07行政管理本科班学生。 
  翟岁显(1959-),男,陕西兴平人,青海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以上为“自考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毕业论文:青藏高原经济开发模式探讨”,更多论文请查看本站自考生网www.zikaosw.cn“毕业论文”栏目。

温馨提示: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参考,考试政策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更多优惠课程课程推荐
资料套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