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专业资料
微信QQ群
考生网QQ群

群号:517231281

扫码加群
点击二维码加群

考生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zikaosw

课程试听
最新资讯

手机端访问

1、直接输入www.zikaosw.cn
2、扫描左侧二维码

登录 | 注册
登录/注册后,可享受
  • 课程免费试听
  • 试做在线题库
  • 学习提升指导
自考生网
当前位置 自学考试 > 自考复习资料 > 法理学自考复习资料 > 文章详情

自考法理学05677串讲资料:法律意识和法律文化

来源:自考生网 时间:2022-07-23 10:30:41 编辑:xy

“自考法理学05677串讲资料:法律意识和法律文化”由自考生网为考生们整理、提供。

注:由于各省教材每年都有更新、变动,自考复习资料并不一定出于同一自考教材版本,但考生们仍可参考使用。

更多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可查看“自考法理学复习资料”栏目。

自考资料及真题购买请点击这里》》》

第一部分法律意识

知识点一法律意识概述

(一)法律意识的含义、类别和地位

法律意识泛指人们关于法律的知识、思想、观点、心理或态度等。法律意识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复杂,既有关于各种法的现象的心态,包括对法、法制、法律行为、法律事件、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以及其他各种法的现象的感觉、情绪、态度、评价;又有关于各种法的现象的观念,包括对各种法的现象的理解、知识、观点和理论。

根据不同标准,法律意识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个人法律意识、群体法律意识、社会法律意识。这是依据不同的法律意识主体所做的分类。三者关系:社会法律意识和群体法律意识是公民的个体法律意识形成的重要环境因素,个人法律意识受群体和社会法律意识的影响。强势个体和强势群体的法律意识反过来对社会法律意识的内容与发展有较大渗透作用。

2、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和不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这是依据法律意识所处的社会政治地位所做的划分。社会存在多种法律意识,掌握政权阶级的法律意识居于主导地位。在阶级社会的社会形态里,一般有三种不同的法律意识形态:维护现行制度的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旧社会的意识形态;蕴含着新社会因素的新意识形态。后两者是不占统治思维的法律意识。

3、职业法律意识和非职业法律意识。这是根据是否从事法律职业所做的划分。职业法律意识是指法律职业者的法律意识,即包括法官、律师、检察官、法学家和其他接受过专门化的系统化的法律教育群体的职业共同体法律意识。非职业法律意识是指在社会一般公众所具有的法律意识。它往往具有直观性和朴素性,基于常识和常理形成。职业法律意识和非职业法律意识的区别在于其法律意见的“专家视角”和“普通人视角“。

4、传统法律意识和现代法律意识。这是根据是否符合现代性标准所做的分类。传统法律意识主要表现为团体本位意识、权利意识、身份意识等。现代法律意识主要表现为权利本位意识、规则意识、自由意识等。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法律意识的内容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现代法律意识的形成归根到底取决于现代商品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法律意识有相对独立性和历史继承性。

(二)法律意识和其他社会意识的联系和区别

除法律意识外,还有政治意识、道德意识以及其他意识等。

1、法律意识和政治意识

法律意识与政治意识关系密切。政治意识主要是人们思想上对社会关系、阶级、政党、国家政权活动等现象的反映。法律意识主要是体现人们对掌握政权阶级意志的法的反映归根到底决定于一定经济关系。

2、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

道德意识早于法律意识出现,道德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范围一般比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广,道德意识反映的社会关系比法律意识更广泛。

知识点二法和法律意识的相互作用

(一)法治建设对法律意识的作用

法和法律意识的作用是相互的。法律意识是法治建设的重要思想条件和心理条件。

1、法治建设是增强法律意识的物质基础。法律意识是法治建设的精神表现形式,法治则是法律意识的物化形态。

2、法治建设是增强法律意识的实践基础。

3、法治建设的运作过程就是法律意识的增强过程。

(二)法律意识对法治建设的作用

1、法律意识是加强立法工作,促进立法完善的思想基础。

2、法律意识是贯彻依法办事的法治原则的思想保障。

3、法律意识是正确执行和司法的必要的思想条件。

4、法律意识是推动自觉守法的一个重要思想动力。

知识点三法律意识的培养

(一)加强法治建设。

(二)抑制旧法律传统、旧法律意识的影响。

(三)开展法制宣传,普及法制教育。

第二部分法律传统

知识点一法律传统的概念

(一)概念

法律传统是指在漫长的法律发展过程中,在一定民族或一定地域内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并在历史上得以传承

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意识。法律传统是对法律文化的动态研究。

(二)剖析法律传统的概念:

1、法律传统的跨时代性。随着时代的演进法律传统逐渐形成为一种历史文化力量,有深厚社会基础。

2、法律传统的变迁模式。法律传统的变迁包括“内发式”和“外发式”两种模式。

3、法律传统与传统法律。法律传统作为一种社会历史惯性机制,不仅构成了一个新社会法律发展的历史起点,影响着当下社会法律发展的各个领域,而且制约着社会法律文化的长期发展进程。二者有相通性但概念不同。

知识点二法律传统的社会功能

(一)文化传承功能

法律传统为人类社会法律文明的不断演进提供了基础性条件。作为文化遗产,它促进并维护了不同历史阶段法律的代际连续性,为法律文明的进步、法律知识和法律技能的继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社会整合与控制职能。“传统是一个社会的跨时间的整合机制。”传统法律是法律文明也是社会保持其自身同一性和连续性及实现一种历时性整合的媒介。

(三)精神凝聚功能。人们在继承法律传统的同时能够保持某种血统或文化上的联系,能获得一种归属感,法律传统作为一种依恋的对象一定程度地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

知识点三中西方法律传统比较

(一)西方法律传统

1、法治传统。有关法治的基本理论形成于古希腊时期。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指出,在神的理性指导下,世俗的最高主权者都应当毫不例外的接受法律的支配。

2、权利文化。古希腊对个人权利的追求是西方法律传统产生的一个源头,并且法律规范的核心内容就是保护个人交换利益。

(二)中国法律传统

1、中国法律传统与西方法律传统有着完全不同的价值取向,这主要是由我国独特自然经济基础、宗法式的社会结构以及专制集权的政治架构所决定的。

2、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内容:

(1)礼法文化。

(2)德治传统。

(3)诸法合体、重刑轻民。

(4)政法合一。

第三部分法律文化

知识点一法律文化的含义

(一)概念:法律文化是一定的法、法制、法治、法律意识以及其他法的现象的精神品格的总称。

(二)构成因素:

1、实体性要素:即一定的法、法制、法治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法的运作机制。

2、意识性要素:即一定的法律意识。

3、精神品格要素:是一定的法律文化的精髓或核心。

(三)法律文化属于社会上层建筑范畴,由经济基础决定并反映或服务于一定经济基础。

(四)法律文化与法律传统

1、联系:法律文化包括法律传统在内,法律传统蕴涵于法律文化之中。

2、区别:法律传统偏重于法律文化中的心理状态,即那些定势化、潜意识或无意识因素。法律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法律文化比较具体,法律传统比较抽象;法律文化既着眼于历史,更着眼于现实,既是以往人类法律实践活动的智慧凝结,也是现实法律实践的发展和完善。

(五)法律文化与法律意识

1、联系: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和。法律文化包含法律意识,法律意识是法律文化最内在的深层次因素。

2、区别:

(1)法律意识往往体现个体或者某些特定群体的法律思维与心理,法律文化则强调人类或民族的共性,是人类或民族的共同精神财富。

(2)法律意识中包括人们的某些感性认识以及心理活动的内容,而法律文化是人们理性认识的产物,是对法律及其法律意识的反思。

(3)法律意识与具体的社会形态有密切的联系。

知识点二法律文化的特征

(一)传承性和变异性。

(二)民族性和共通性。

(三)时代性和超越性。

(四)对抗性和融合性。

知识点三法律文化对法的作用

(一)法律思想、法律理论对法的影响

在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法律思想的精华几乎全部在封建立法中得到体现,作为中国封建法律缩影的《唐律》便“一准乎礼”。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法学世界观风靡一时,对资产阶级革命和革命后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政治法律制度,具有直接指导意义。

(二)法律文化传统对法的影响

例如,资本主义法一般都分别属于民法法系和普通法法系,但由于法律文化传统的缘故,北欧国家的法却独立于两大法系之外。

(三)法律文化遗产对法的影响

先前遗留的法律文化,总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后来的法,而且这种影响是难以人为的阻止的。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可以影响到法的形式、法的体系、立法技术等方面。

(四)法律文化传统、法学对法的影响

1、作为法律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学对立法有重要影响作用。法学的发展是以立法的存在和发展条件为前提的,法学的发展作用于立法。

2、法律文化传统和法学,还通过相互作用来影响法。先前的法律文化传统是后世法学的渊源,而后世法学又是在不断改变先前法律文化传统的过程中前进的,并在这一过程中给予法以重要的影响。

3、法律文化传统和法学,还直接影响司法。许多国家的立法者允许司法者作为自己的助手,给予司法者裁量权。但司法者不能随心所欲的裁量,而要根据法律文化传统和普遍接受的法律学说来处理问题,不能仅根据主观感情去裁量法律并无规定的条件。

温馨提示: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参考,考试政策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更多优惠课程课程推荐
资料套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