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名称 | 课程代码 | 学分 | 大纲名称 | 教材/推荐用书名称 | 主编 | 出版社 | 版次 |
| 中国秘书史 | 00523 | 6 | 中国秘书史自学考试大纲 | 中国秘书史 | 杨剑宇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2000年版 |
1.上表课程学分含实践性环节学分。
一、课程性质和考试目标。
1.课程的性质。
《中国文秘史》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秘专业(独立本科段)开设的必修基础理论课。其专业知识体系和理论水平都比较高。开设本课程的任务是研究和阐述我国历代文秘工作现象,把握和理解其发展脉络和基本规律,从而加深对文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炼其精髓,古为今用,为学习和做好文秘工作奠定文秘史基础。
2.考试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试,考生需要:
(1)掌握中国历代秘书的设置、职能、作用、地位和演变过程,历代秘书的名称、来源、选拔、素质和传统,以及历代秘书工作的基本制度。
(2)了解和掌握我国秘书工作产生和形成的理论,以及历代秘书工作的经验和基本规律。
二、考试内容(每章重点内容)。
本课程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以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其重点内容如下:
第一章:介绍秘书工作在中国的起源,秘书工作的社会条件,以及秘书工作在夏朝的萌芽和商朝的形成。
第二章:两周内的文秘工作,中央政府的文秘组织,历史学家的职业道德及其衰落的原因,文书载体,公文样式,文书工作的初步规则,社会调查制度;
第三章:为秦汉时期的文秘工作,从丞相府到书台,中央文秘机构的扩张与回归,文秘官员的选拔,公文载体与体例,档案工作。
第四章: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秘工作,尚书台演变为三省的过程,手工业不发达的原因和后果,文书工作大发展的原因,文书工作制度。
第五章:为唐宋时期的文秘工作、唐三省的文秘职能、翰林学士在唐宋时期的作用和地位、唐宋时期的信访机构、文秘人员的素质、文书工作制度。
第六章:为辽、金、元时期的文秘工作,以及元代的刷磨、印刷、书写、催交公文等文书工作制度。
第七章:明代文秘工作,内阁、六师、金童署、司礼监等中央文秘机构,稿、黄、贴、调、检等文书工作制度,监察人“历制”,档案工作;
第八章:清代的文秘工作、内阁中的文秘部门、军部中的文秘职能和特点、其他中央文秘机构如总政室、奏事室、南书房,以及藏书家、工作人员、公文体例、书名册、密奏制度;
第九章:近代中国的秘书工作,南京临时政府的秘书机构和官职,秘书人员和文书工作。国民党政府秘书机构和人员、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的缺点;
第十章:中国共产党的秘书工作(1921?1935年),党内秘书工作的出现和党中央秘书机构的建立,中央秘书处重建后结构和秘书观念的更新,苏维埃政府秘书工作的建立,共同的公文、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
第十一章:中国共产党的秘书工作(1936?1949年),恢复中央书记处,成立中央书记处办公厅,成立解放区人民政府秘书组织。文件处理、档案工作和保密工作制度;
第十二章:历代文秘工作的经验教训,中央文秘机构演变的“扩而归”,历代地方文秘机构相对稳定的发展及其原因,历代文秘人员的选拔考试制度,历代防止文秘人员作弊腐败的尝试,历代文秘人员的优良传统,文书档案和信访工作的经验,充分发挥秘书人员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前秘书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思想。
三、考试命题原则。
1.命题标准。
《中国秘书学史》是秘书学专业(独立本科)的必修课,占6学分。命题标准是指全日制普通高校同专业、同课程本科生的毕业水平,体现了自学考试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特点。在题量上,保证中等水平的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题,并有适当的时间核对答案。
2.考试依据和范围。
根据2000年8月国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发布的《中国秘书史自学考试大纲》,以教材《中国秘书史》(杨剑宇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1日)为命题范围。试题的参考答案是根据指定教材中的相关参考资料编写的。
3.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这门课是历史学科,知识面比较广,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考生既要着重掌握自己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也要掌握应用基础知识和理论解释历史现象的应用能力。命题要体现测试基础知识和理论,适当测试实际应用能力的原则。
4.聚焦与覆盖的关系。
试卷覆盖章节时,重点章节权重比例较大,次重点章节权重比例较小,一般章节比例适当。单章考试成绩不得超过总分的20%。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
本课程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分数100%,60为及格线。
2.试卷内容结构。
论文集中在第1、3、5、7、8、10、11和12章,占比不低于60%。其他章节为一般考试内容。
3.试卷能力结构。
能力评估分为四个层次:“记忆”、“理解”、“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不同能力水平的考题分数“背”在20%左右,“懂”在30%左右,“简单应用”在30%左右,“综合应用”在20%左右。
4.试卷难度结构。
考试难度分为“容易”“适度容易”“适度困难”“困难”四个等级。不同难度的试题分数分别在20%、30%、30%和20%左右。
5.试卷的问题结构。
本次课程考试使用的题型有五种: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全专业电子资料、题库、学位、网课
最高直省2344元
上千+科次精品网课
买网课即送全真模考题库
五千+科次教材资料
电子资料满三件9折
五千+科次在线题库
全真呈现历年考试试题
自考生题库
专业智能,巩固提分
历年真题
真题全景再现
进入做题
模拟考场
海量题随机做
进入做题
考前点题
部分科目押题
进入做题
章节练习
章节专项突破
进入做题
错题收纳
试题收藏复习
进入做题
易错题
高频易错习题
进入做题
微信公众号
网课试听
教材大全
做题闯关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资料大全
免费题库
无需下载

扫描小程序码 领免费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