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专业资料
微信QQ群
考生网QQ群

群号:517231281

扫码加群
点击二维码加群

考生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zikaosw

课程试听
最新资讯

手机端访问

1、直接输入www.zikaosw.cn
2、扫描左侧二维码

登录 | 注册
登录/注册后,可享受
  • 课程免费试听
  • 试做在线题库
  • 学习提升指导
自考生网
当前位置 自学考试 > 自考毕业论文 > 国际金融与贸易自考毕业论文 > 文章详情

自考国际金融与贸易毕业论文:国际金融监管体制的演变和状况趋势

来源:自考生网 时间:2019-06-10 09:52:27 编辑:陈
免费试听

《自考视频辅导课程》轻松易懂,助你拿证!点击试听,综合优惠低至69元/科!

自考国际金融与贸易毕业论文:国际金融监管体制的演变和状况趋势由自考生网为考生收集整理,以下毕业论文仅供参考。

更多国际金融与贸易专业相关论文,可查看我办“自考国际金融与贸易毕业论文”栏目。

如有论文需求,请点击这里》》》

国际金融监管体制的演变和状况趋势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金融一体化的不断深入,金融监管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理论界的重视。金融监管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本文通过比较英、美、德、日四国金融监管模式,结合我国目前金融监管中存在的理由,认为我国目前应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体制,并给出了建立统一监管模式的途径倡议。

关键词:金融监管;监管模式;混业经营;统一监管

一金融监管机制理论概述分析

金融监管体制是指金融监管的职责和权利分配的方式和组织制度,其要解决的是由谁来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进行监管、按照何种方式进行监管以及由谁来对监管效果负责和如何负责的理由。由于历史发展、政治经济体制、法律与民族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各国在金融监管体制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二金融监管模式的演进介绍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金融监管的框架。在国际化浪潮推动下,金融集团日渐强大,传统的金融领域及金融产品之间的界线日渐模糊,人们开始担忧目前各国所采用的监管体系是否仍然适用。两大事件使得这些讨论被逐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第一个事件是,1997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后采取的两大改革措施。首先,银行的监管职责从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剥离出来,明确了英格兰银行作为货币政策制订者的独立性;其次,建立了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英国金融服务局(FSA)。第二个事件是,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以韩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一些亚洲国家开始反思其金融结构和金融监管体系,以免在今后重蹈覆辙。与此同时,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金融行业发展趋势,包括澳大利亚、美国、德国、法国,以及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开始对其金融监管框架进行一定的调整。近年来,大部分国家的金融行业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金融自由化、放松管制的措施以及目不暇接的金融创新使得金融中介机构能够提供日益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也使得传统的银行、证券和保险行业之间开始相互渗透。同时,为了在全球市场保持竞争力,一些金融机构通过并购本国或外国的其他机构,逐渐发展成为跨国金融集团。

三、、国际金融监管模式的比较分析

1.美国模式

在混业经营前提下,美国仍然采用分业监管模式,既没有合并各监管机构成立一个统一的监管当局,也没有设立专门针对混业经营的监管部门。在金融控股公司框架下,美国仍然采取机构监管的方式,集团下属的银行子公司仍然由原有的主要银行监管机构进行监督和检查。

2.德国模式

德国实行的是全能银行制度,即商业银行不仅可以从事包括银行、证券、基金、保险等在内的所有金融业务,而且可以向产业、商业大量投资,成为企业的大股东,具有业务多样化和一站式服务的特点。德国的全能银行能够渗透到金融、产业、商业等各个领域,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为了减少和制约风险,德国政府对全能银行的经营行为进行了严格的监管和一定的限制。

3.英国模式

英国的混业经营采用了金融控股集团模式。英国金融控股集团的母公司多为经营性的控股公司,且一般经营商业银行业务,而证券、保险等业务则通过子公司来经营。同时,英国的金融控股集团内部有较严格的防火墙制度,以防止各业务的风险在集团内部扩散。英国的监管体系已由分业监管过渡到统一监管

4.日本模式

日本战后多年来的金融监管体制一直是一种行政指导型的管制。大藏省负责全国的财政与金融事务,把持对包括日本银行在内的所有金融机构的监督权,大藏省下设银行局、证券局和国际金融局。银行局对日本银行、其他政府金融机构以及各类民间金融机构实施行政管理和监督。证券局对证券企业财务进行审查和监督。国际金融局负责有关国际资本交易事务以及利用外资的政策制定与实施。这种监管体制的行政色彩十分浓厚,大藏省在监管中经常运用行政手段,对金融机构进行干预。

四国际金融监管的措施分析

1.政府当局的事前措施

政府当局的事前措施主要是通过对利率和业务领域等进行直接制约,制约银行过度的冒险行为的各种措施。这在限制银行之间的竞争的同时,为现存的银行保障了收益机会。这些措施虽然有利于银行经营的稳定,同时有可能削弱银行经营者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这与提高银行业务的效率的政策目标是有冲突的,因此必须限制在最低必要范围内。

2.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能

政府当局的事前管制以及市场竞争对银行的约束,并不能完全排除个别银行的经营危机。因此,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在金融系统中设置了防止个别银行破产向周围扩散的安全网。构成安全网的各种措施中,最重要最常见的是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能。各国中央银行为了鼓励民间银行按照自主经营、自我负责的原则向健全经营迈进,一般都不明确和公开他们发挥LLR职能的条件。当中央银行判断有必要发挥该职能时,也对需要贷款的金融机构施以惩罚,一般是要求更换其高级经营者,股东承担一定的损失。

3.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就是设立一个保险机构,该机构从办理一般大众存款的金融机构收取保险费,以用于当。加盟银行经营困难不能兑现存款时,由该机构向存款者直接支付一定限额的存款,或为该银行的重建以及和其他银行的合并提供资金援助。存款保险制度通过保障存款者的债权来稳定存款者的心理,但是如果运用不当,会诱使存款者和其他债权人不关心银行的经营状况,削弱市场的约束机制,也可能导致银行经营者丧失责任意识。

五金融监管体制未来发展趋势

金融监管的理论与实践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不断演变,在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的情况下,各国监管机关都在根据本国市场发展的不同特点以及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必要的监管体制创新和变革,以适应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

分业监管、统一监管以及超级监管各有利弊,但从世界各国监管体制改革总的趋势可以看出,一定程度的统一监管是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但统一监管的程度与具体方式,必须根据各国金融市场发展的程度、历史以及文化氛围的不同,设计出适合本国市场发展的最优方案。

美国作为金融市场最发达的国家,目前仍然坚持分业监管的基本框架,只是面对混业经营逐步由机构监管过渡为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并重的体制,并通过中央银行(美联储)负责金融市场稳定的策略建立起适合其市场发展的伞型监管体系。这一方面说明监管必须适应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混业经营意味着监管模式和监管理念必须随之转变,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说明监管模式的多样性,没有任何一种模式适合所有国家和所有市场,旧有的分业监管模式在进行适当调整、必要改革的基础上仍然能够适应当前世界最发达的金融市场的发展需要。

总结:纵观世界各国监管体制改革的利弊得失,我们不难发现,在当今世界金融市场飞速发展的形势下,各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演变趋势也是由监管简单的金融运作方式演变到监管复杂的金融格局。各国监管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更好地适应本国的金融市场发展的变化,并更好地引导本国金融产业向有利于直接融资体系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尽管一定程度的统一监管是各国监管体制改革的一个趋势,但是在国际金融监管体制的演变和目前状况及发展趋势,特定的时期,根据金融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各国应当制定适应本国国情和市场发展需要的改革方案,而不应简单化或一刀切地做调整。

参考文献

[1]杨文云.论中国金融全球化区域化进程中金融监管法律的协调.国际金融研究,2006(8)

[2]刘国玲,黄国钰.从国际金融监管模式谈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北方经贸,2005(1)

[3]翟彦彦.浅谈国际金融创新,中国外资,2011第6期,72

[4]张婧.国际金融创新与中国的金融创新,辽宁经济,2009第6期,46

以上为“自考国际金融与贸易毕业论文:国际金融监管体制的演变和状况趋势”,更多论文请查看本站自考生网www.zikaosw.cn“毕业论文”栏目。

温馨提示: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参考,考试政策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更多优惠课程课程推荐
资料套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