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网为考生收集整理了“11744会计原理与实务自考资料:财务报表分析“以供考生们复习使用。自考教材每隔几年都会更新、变动,但相关知识大体不变,考生们抓住考点进行复习即可。

更多资料可查看:会计原理与实务考试题库、自考会计原理与实务视频、自考教材(相同课程各省教材不一定相同,请按省搜索)。
1.【单选】会计师们常常利用财务比率来帮助分析,从而能更清楚地评价企业的业绩情况。
2.【单选/简答/案例分析】偿债能力分析的指标。偿债能力是指企业获得现金的能力,或是能迅速将资产转换成现金的能力。偿债能力的指标包括:
(1)流动(营运资金)比率。流动(营运资金)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这个指标决定了企业能否偿还短期负债,保持偿付能力流动比率为l是最理想的,但把存货转化为现金有时需要时间,所以多数会计师倾向于流动比率为1.5。如果比率超过2,说明企业有太多的资金积压在存货上,或者应收账款收款时间过长。
(2)速动比率。速动比率(酸性测试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这个指标通过从流动资产中剔除存货的方式解决了存货变现存在的偿债能力较弱的问题。限性测试比率为1是最理想的,表明企业偿还短期负债时无需变卖存货。在实务中,该比率小于1也是可以的,因为不可能所有的应付账款都需要在同一时间内支付。
(3)存货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平均存货额÷销售成本×365。这个指标反映了企业出售其存货需要花费的时间。平均存货额=(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如果无法获得期初存货,可以直接用期末存货计算存货周转天数。如果存货和以前期间相比,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出售,说明企业偿还短期负债的能力提高了。
(4)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平均应收账款÷赊销净额×365。这个指标反映应收账款的平均收款时间。如果应收账款周转时间比以前年度缩短了,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提高了。除了这个指标,企业往往保留应收账款账龄记录,通过记录发现具体的应收账款的收款时间是否比指标反映的平均收款时间要长。
(5)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平均应付账款÷赊购成本×365。这个指标反映企收支付应付账款的时间。虽然企业希望尽可能长时间地持有资金,但是长时间延期付款将来会与供应商发生矛盾。正常情况下超过30天且无理由延迟付款会影响企业的声誉。
3.【简答】评价企业获利能力的指标:
(1)股东权益报酬率。股东权益报酬率=息税前净利润÷股东权益×100%
股东权益=发行的普通股和优先股股本+公积金。
这个指标说明了净利润占投入资本的百分比,反映了股东权益回报率。
(2)资产报酬率。全部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净利润÷全部资产×100%
全部资产=股东权益+长期负债。
这个指标考虑了企业经营所需的借款,企业管理层对此更感兴趣。
(3)毛利率。毛利率=毛利润÷营业额或销售收入×100%。这个指标忽略了销售和发货时产生的费用,反映了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利润。
(4)销售净利润率。销售净利润率=息税前净利润÷营业额或销售收入×1 00%
净利润=毛利润-费用。
这个指标从毛利润中扣除了费用,能更好地反映企业的业绩。
4.【简答/案例分析】企业利用资本的效率的分析指标:
(1)每股收益。每股收益=普通股东的收益÷发行的普通股股数,普通股东的收益=息税后净利润-应付优先股股利。这个指标反映了股东利用所获得的资金取得回报的能力。
(2)市盈率。市价盈利率(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这个指标反映了企业在维持现有良好的经营水平时收回投资成本的时间。但是如果企业业绩较好,股价就会上升,投资回收的时间不一定会减少。
(3)每股股利。每股股利=普通股股利÷发行的普通股股数。这个指标很重要,因为它是普通股股东实际收到的股利。
(4)股利收益率。股利收益率=每股股利÷每股市价×100%。这是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反映了股票回报率。可以用来和其他的投资收益相比较,比如银行的存款利息。
(5)股利保障倍数。股利保障倍数=每股收益÷每股股利。这个指标衡量企业获得的收益弥补决定支付的股利的倍数。
(6)股利支付率。股利支付率=普通股股利÷普通股股东的收益×100%
(7)资本周转率。资本周转率=销售收入÷资本总额。这个指标衡量企业利用获得的资本创造收入的程度。
(8)费用率。费用率指标反映了和销售相关的费用和销售收入的比例。在多数情况下企业希望费用率下降,但在有些情况下,费用率可能上升,比如企业进入一个新市场,其销售费用就会增加。销售费用率=销售费用÷销售收入×100%;人工费用率=人工资用÷销售收入×100%。
(9)还有一个对企业和其他利益团体都很重要的指标,就是杠杆比例。杠杆比例=借款总额(债券+借款)÷权益投资(发行的普通股+优先股)×100%。杠杆比例越高,企业支付的利息费用越多,因此企业在经营活动上就越保守。杠杆比例越低,支付利息费用的义务就越低,企业可能会决定不发放大量股利,而是把利润留存起来,这样在经营业务中就敢冒更多风险,因此可能会获得较高利润。
5.【单选/简答】指标分析存在的缺陷以及应用时需注意的问题:
(1)如果在一段时间内进行比较,就成该考虑如下因素:会计政策的变化、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企业改变其经营程序和(或)经营活动。
(2)除此之外,还应注意任何指标都应在同比基础上进行比较。一个发展良好的公司和一个刚刚建立的公司,它们的指标是无法进行有意义的比较的,即使比较了,其结果也没有用。
(3)另一个问题和比较信息的种类有关。比率分析采用的会计数据是过去的和定量的,不包含和未来计划相关的有价值的信息和积极因素,比如员工对企业的信心等,以历史数据反映的结果可能会歪曲企业的未来前景。
更多复习资料可查看“自考复习资料”栏目。
全专业电子资料、题库、学位、网课
最高直省2344元
上千+科次精品网课
买网课即送全真模考题库
五千+科次教材资料
电子资料满三件9折
五千+科次在线题库
全真呈现历年考试试题
自考生题库
专业智能,巩固提分
历年真题
真题全景再现
进入做题
模拟考场
海量题随机做
进入做题
考前点题
部分科目押题
进入做题
章节练习
章节专项突破
进入做题
错题收纳
试题收藏复习
进入做题
易错题
高频易错习题
进入做题
微信公众号
网课试听
教材大全
做题闯关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资料大全
免费题库
无需下载

扫描小程序码 领免费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