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专业资料
微信QQ群
考生网QQ群

群号:517231281

扫码加群
点击二维码加群

考生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zikaosw

课程试听
最新资讯

手机端访问

1、直接输入www.zikaosw.cn
2、扫描左侧二维码

登录 | 注册
登录/注册后,可享受
  • 课程免费试听
  • 试做在线题库
  • 学习提升指导
自考生网
当前位置 自学考试 > 自考复习资料 > 中国文化导论自考复习资料 > 文章详情

自考04121中国文化导论复习资料九

来源:自考生网 时间:2019-04-04 14:00:41 编辑:怡

自考04121中国文化导论复习资料九由自考生网为考生们整理、提供。

注:由于各省教材每年都有更新、变动,自考复习资料并不一定出于同一自考教材版本,但考生们仍可参考使用。

更多中国文化导论复习资料可查看“自考中国文化导论复习资料”栏目。

自考资料及真题购买请点击这里》》》

自考04121中国文化导论复习资料九

14、道教主要代表人物(识记)葛洪、陶弘景、王重阳、丘处机

 

15、王重阳创立全真道的过程及其理论(综合应用)

道教全真教的创始人,字知明,号重阳子。金正隆三年四十七岁时,开始了道士生涯。他首先宣称在甘河“遇仙”,得到秘诀。接着住在墓穴中两年多,自称为“活死人墓”。他善于随机应化,行事神奇诡异,惊世骇俗。金定七年,离家前往山东传道度人。他先后收了马钰、谭处端、丘处机、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七个弟子,后世尊称“北七真”;先后在文登、宁海、福山、登州、莱州等地建立了五个以“三教”命名的教会据点。当王重阳在山东宁海时自提其庵名为“全真堂”,因此自名其教为“全真教”。标志着全真教的创立。王重阳提倡儒、释、道三教融合,主张三教平等,三教合一,把《道德经》、《般若菠萝多心经》、《孝经》作为全真教徒必修的经典。

17、《道藏》的分类编排方法。(简单应用)

《道藏》中的典籍,历来都按“三洞四辅十二类”的分类方法编排。所谓三洞,是指洞真、洞玄、洞神。三洞之下,各列十二类,合称三十六部经。四辅,就是把三洞以外的经纶分为太玄、太平、太清、正一四部类。四辅是对三洞经典的解说与补充,不再分类。

 

18、《抱朴子内篇》中神仙理论的主要内容。(简单应用)

《抱朴子内篇》二十卷,每篇为一卷,主要内容是神仙理论。《抱朴子内篇》构建了宇宙观,把“玄”作为宇宙的本体,认为由它产生天地万物。这是葛洪神仙理论的理论基础。他反复论证了神仙之存在、可信、可学。神仙可以“久视不死,旧身不改”,即神仙的特点是肉身不死,而不是灵魂不死。至于世间不见仙人,是因为仙人居高处远,非得道者,不能见到。《抱朴子内篇》还论述了修道求仙的方法。还记载了魏晋道教中流行的诸种法术。

道教教义(理解):尊道贵德:道是道教的最高信仰。道教认为人们修道必须要以立德为基础,立德是修道的前提。

  仙道贵生:仙道贵生的教义思想是道教信仰的核心宗旨。所谓“仙道”即道教追求的得到成仙。道教教导人们要贵生、重生、乐生,认为生到合一,生存质量达到神仙一样的境界,就是得道。修道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够长生。

三洞宗元:三洞即洞真、洞玄、洞神。道教宗元于三元,三元分别是第一混洞太无元、第二赤混太无元、第三冥寂玄通元。道教以“三洞宗元”构建了其信仰体系。

天道承负:道教相信天道循环,善恶承负。道教认为,前人之过均有后人承负,一切听天道循环,受其承负。

1、 史学沿革:中国古代史学萌芽、确立、发展完善、转型四期。(简单应用)

中国古代史学经历了一个由萌芽、确立到发展完善这样一个历史进程。一、中国古代史学的萌芽。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史学的萌芽时期。直到有了文字,历史记载方成为可能。继甲骨文、金文之后,《尚书》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史书,由古代史官们集体编写。孔子开创私人讲学和私人撰史之风,从此开拓了中国史学的发展道路。二、中国古代史学的确立。中国古代史学发展至汉代,以纪传体通史《史记》的出现为标志,开始进入确立时期。继《史记》之后的《汉书》是中国古代史学的又一基石之作。作为中国古代史学的确立时期,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东观汉记》与《汉纪》两书。三、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与完善。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得到初步发展,私家修史之风盛行,史籍数量急增。隋唐时期,中国史学出现了重要转折。从唐以后,前代史书由后代设馆纂修便成为一种惯例。唐代史学的另一重大发展是出现了一些总结性的史学著作。明清史学进入了一个独特的发展阶段。明代最大的一部史书,是“二十四史”中的《元史》。四、中国古代史学的转型。进入近代,受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广泛传播和各种政治变革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史学进入转型期,中国近代新史学开始诞生。

编年体:是中国史书的主要体裁之一。以时间为中心,依照年月顺序记述史事的一种史书,也是几乎所有

古代文明国家出现最早的一种史书形式。

纪传体:是继编年体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史体,以人物为纲反映历史,中国古代所谓“廿四史”,都是纪传体史书。

纪事本末体:是纪传、编年二体以外的第三种史书体裁。这是以历史事件为中心的一种史书新体裁。

典志体:亦称证书体,是专记社会典章制度的史书。

史学评论:是“四大史体”外中国史学理论方面的成就。所谓“史评”是指评论史事或史书的著作。大体分两类:一类重在评论史事,一类重在评论史书。

 

1、 编年体和纪传体的优点和缺点。(综合应用)

(1)编年体优点:史事和时间紧密结合,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容易明了史事发生、发展的时代背景及因果关系,而且不会重复记载;缺点:记事前后割裂,破坏了史事的完整性,一桩完全的史事,被年月日分隔成为许多碎片。

(2)纪传体优点:以人物为中心,便于考见各类人物活动情况,有范围更宽广的历史容量,便于通观历史发展的复杂局面,另外也便于读者阅读。缺点:各部分之间相互重复和脱节,结果也是“一事而复见数篇,宾主莫辩”。

 

4、中国古代史学所体现的优良史学传统(简单应用):(2012.07)

其一是汇通古今方式。如:司马迁的《史记》、刘知几的《史通》、杜佑的《通典》、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郑樵的《通志》。其二是经世致用的治世精神。如: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春秋》。其三是求实直书的治史态度。如:杜佑的《通典》。其四是德、识、才、学并举的史学人格。如:司马迁的《史记》。

1、 编年类历史典籍(识记):

《春秋》既是春秋时代各国国史的通名又是鲁国国史的专名。现存的《春秋》一书,原出于鲁国史官之手,后来经过孔子整理。记载最多的是政治活动,其中又以各国之间的征战比重最大。

《汉纪》编年体史书,又名《前汉纪》,区别于袁宏所著的《后汉纪》。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是我国编年史中包含时间最长的一部巨著。该书专评治乱兴衰,着重叙述历史重大的政治事件和战争,也记载一些重要人物的事迹、言行,及有关国计民生的制度和文化状况,是一部以政治为中心,比较全面反映历史内容的通史。

 

以上“自考04121中国文化导论复习资料九”由自考生网www.zikaosw.cn收集、提供。更多自考复习资料可查看我办“自考复习资料”栏目。

温馨提示: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参考,考试政策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更多优惠课程课程推荐
资料套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