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专业资料
微信QQ群
考生网QQ群

群号:517231281

扫码加群
点击二维码加群

考生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zikaosw

课程试听
最新资讯

手机端访问

1、直接输入www.zikaosw.cn
2、扫描左侧二维码

登录 | 注册
登录/注册后,可享受
  • 课程免费试听
  • 试做在线题库
  • 学习提升指导
自考生网
当前位置 自学考试 > 自考考试大纲 > 文章详情

2021年湖南00818文献学自考考试大纲

来源:自考生网 时间:2021-01-29 16:50:24 编辑:自考生网编辑
免费试听

《自考视频辅导课程》轻松易懂,助你拿证!点击试听,综合优惠低至69元/科!

以下为自考生网收集整理的“2019年00818文献学自考考试大纲”课程内容,请考生们备考时以此文件为准。

课程名称:文献学

课程代码:00818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文献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科)专业的选考课程,这门课程旨在检验考生对所需文献的检索能力。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使考生了解社科中文检索工具书与参考工具书的特点、类型与功用,掌握重要的排检方法,并在学习与实践中使用各类社科中文工具书;掌握并了解一些初步的文献学研究方法,文献典藏、鉴别和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的一般知识;以期获得较高的科研起点和较好的科研方法,为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和毕业论文的撰写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学习内容和要求是按照由低至高的层次编排和设计,从多角度和多层面考察考生对文献基本知识是否了解,对文献检索基本方法是否掌握,以及对较复杂的检索课题能否独立地根据课题内容,恰当地选用各种检索工具,完成检索任务。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文献学的核心内容是研究知识与信息的科学组织和有效利用,设置本课程是要求学生掌握广博的文史哲知识,提升自我学习的能力以及从事理论研究的能力,从而夯实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功底,开阔学术视野。本课程的前修课程有语言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外语、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古代文论、论文写作研究、文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等。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文献与文献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文献学是以文献和文献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研究内容包括文献的特点、功能、类型、生产和分布、发展规律、文献整理方法及文献与文献学发展历史等,根据学科领域划分为中国古典文献学和现代文献学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文献的古典意义(重点)

识记:文献概念的在中国古代的历史沿革与含义

理解:文献的古典意义

应用:从载体和知识信息两个层面讲解文献含义

(二)文献的当代定义(重点)

识记:文献的当代定义

理解:文献当代涵义的丰富性

应用:从载体和知识信息两个层面解析文献定义

(三)中国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次重点)

识记:古典文献学的定义;现代文献学的定义

理解:现代文献学与古典文献学的异同

应用:以学者的研究成果比较现代文献学与古典文献学的异同

(四)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的交融——大文献学(次重点)

识记:大文献学的内涵与意义

理解:大文献学概念提出的学术价值

应用:将理论与丰富多样的文献工作实践相结合,实际指导文献工作

(五)文献的功能与文献学的作用(一般)

识记:文献的四大功能

理解:文献学的作用

应用:阐释文献的四大功能

第二章文献的形态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考生了解不同形态的文献有不同的收藏、管理方式和目录体系,熟悉各种文献形态,可以充实考生的文献史知识,有助于识别和查找文献。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文献形态的早期演变(重点)

识记:甲骨文献;青铜文献

理解:甲骨文献和青铜文献的特征

应用:列举几个著名的甲骨和青铜文献

(二)简册与帛书(重点)

识记:简册和帛书的含义及一般特征

理解:简册和帛书产生的历史背景

应用:列举几个著名的简册和帛书文献

(三)纸质文献形态的演变(重点)

识记:抄本纸质文献的含义;册叶制度的含义

理解:抄本纸质文献和册叶制度的重要价值

应用:列举几个著名的抄本纸质文献

(四)图书(次重点)

识记:图书的概念

理解:线装古籍与普通图书的差异性

应用:列举几部著名的线装古籍

(五)报纸与期刊(次重点)

识记:报纸与期刊的定义

理解:报纸与期刊的一般特征

应用:列举一些重要的报纸与期刊刊物

(六)特种文献(一般)

识记:特种文献的定义

理解:特种文献的特性体现

应用:介绍几种特种文献

(七)声像、缩微及机读文献(一般)

识记:声像、缩微、机读文献的定义

理解:声像、缩微、机读文献的一般特征

应用:列举一些声像、缩微及机读文献

第三章文献的分类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从文献的内容来讨论文献的分类问题。通过学习,了解文献分类发是依照文献的内容、性质分门别类地组织和揭示文献的方法,熟悉文献分类发有利于更科学地组织文献,有助于认知和查找文献。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古代文献的分类方法及其演变(重点)

识记:《七略》的图书目录六分法;《中经新簿》四分法

理解:古代文献的分类方法及其演变

应用:列举代表性文献讲解古代文献的分类法

(二)经部举要(重点)

识记:经部的重要代表作品

理解:经部分类的科学性

应用:讲解经部著作具体分类的方法

(三)史部举要(重点)

识记:史部的重要代表作品

理解:史部书分类方法的科学性

应用:讲解史部著作最常用的三种分类的方法

(四)子部举要(次重点)

识记:子部的重要代表作品

理解:子部书分类方法的科学性

应用:解释子部部分类目

(五)集部举要(次重点)

识记:集部的重要代表作品

理解:保存文献的总集的重要性

应用:利用诗总集检索作品

(六)丛部举要(次重点)

识记:从部的重要代表作品

理解:从部书分类方法的科学性

应用:利用《中国丛书综录》查找古籍丛书

(七)现代文献的分类(一般)

识记:现代文献分类的方法

理解:现代文献分类方法的科学性

应用:举例说明现代文献分类的一般方法

第四章文献的整序与揭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文献整序与揭示的基本意义,掌握目录学与图书的有序揭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着重领会目录(古籍、现当代图书、举要)、索引、摘要三种检索性工具书的性质、体例以及对检索信息的重要功能。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文献的整序与揭示、目录学与图书的有序揭示(重点)

识记:文献整序、文献的揭示的含义

理解:文献整序与揭示的基本意义

应用:熟悉规范的论文格式

(二)目录学与图书的有序揭示(重点)

识记:目录、目录学的定义;叙录体和辑录体;字顺排序法、主题排序法、编排序法、地区排序法

理解:书目对图书的揭示与排序的重要性

应用:列举提要的体例和排序的一般方法

(三)古籍目录(重点)

识记:史志书目、私家藏书目录、《四库总目》及相关书目的定义

理解:古籍目录对学术研究与图书的揭示与排序所产生的重大意义

应用:列举经典的目录文献,分析其学术价值以及排序方法

(四)现当代图书的目录(次重点)

识记:著录现当代图书的综合性目录;举要书目的定义

理解:现当代图书的目录对学术研究与图书的揭示与排序所产生的重大意义

应用:列举经典的目录文献,分析其学术价值以及排序方法

(五)举要书目(次重点)(一般)

识记:举要书目的定义

理解:举要书目对学术研究与图书的揭示与排序所产生的重大意义

应用:列举经典的目录文献,分析其学术价值以及排序方法

(六)索引(一般)

识记:索引的定义;索引的种类

理解:五种索引检索的对象及其对课题研究发挥的不同作用

应用:举例阐释五种索引检索的对象及其检索方法

(七)文摘(一般)

识记:文摘的定义;文摘的种类

理解:文摘的结构体例;文摘对学术研究所起的重要作用

应用:介绍重要的文摘,解析其结构体例及摘录对象

第五章文献的检索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文献检索是研究文献资料的存贮和查找的原理与方法的一种学问,掌握文献检索的理论与方法、检索工具书和参考工具书两大类文献检索的工具,增强获取知识与信息的能力,提升研究工作的起点和科学性,提高工作效率。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文献检索的涵义(重点)

识记:文献检索的涵义;文献检索的广义与狭义之分

理解:文献检索的理论与方法

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文献检索方法

(二)文献检索的工具(重点)

识记:文献检索的广义与狭义之分;检索工具书和参考工具书的定义

理解:检索工具书和参考工具书异同

应用:列举检索工具书和参考工具书的代表作,阐释其获取知识与信息的不同方式和途径

(三)怎样查找图书和论文(重点)

识记:查找图书和论文的主要书目

理解:查找图书和方法的手段

应用:列举专科性书目查找图书,在实际中查找论文

(四)怎样查找人物资料(次重点)

识记:查找人物资料的主要手段

理解:查找人物资料的方法

应用:利用七类文献查找人物资料

(五)怎样查找地理资料(次重点)

识记:查找地理资料的主要手段

理解:利用文献查找地理资料的方法

应用:利用三类文献查找地理资料

(六)其他资料的查找(一般)

识记:查找其他资料的主要手段

理解:中西历年月日、成语典故与中外名句、历史事件与当代大事的查找方法

应用:利用文献查找中西历年月日、成语典故与中外名句、历史事件与当代大事

第六章文献的鉴别与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文献的准确鉴别与选择是学术研究工作的前提条件,而鉴别与选择离不开对版本学知识的掌握。准确把握文献鉴别真伪的鉴别与优劣的鉴别;掌握研究版本的鉴定方法,研究版本的源流。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版本的鉴别与选择(重点)

识记:版本学的四大功用;版本鉴定的方法,善本的定义

理解:善本之义的三个要点:足本、精本、旧本

应用:辨析中国现代书籍版本的确认方法

(二)文献真伪的鉴别(重点)

识记:辨伪学的涵义、辨伪的态度与方法

理解:前人辨伪方法的7大要领

应用:前人辨伪方法的7大要领的综合考察

(三)校勘(次重点)

识记:校勘的定义;校勘的方法

理解:校勘的重要;古籍致误的原因

应用:校勘通例

(四)标点与注释(一般)

识记:标点与注释的内涵与定义

理解:标点与注释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

应用:解析注释八大流派的学术特色

(五)汇编与辑佚(一般)

识记:汇编与辑佚的内涵与定义;辑佚的步骤、质量的基本要求和资料来源

理解:资料汇编的基本原则和六种分类

应用:检验辑佚文献是否达到质量的基本要求

第七章文献的典藏与传播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文献的典藏与传播是人类文献活动的两个重要环节,包括文献的收藏管理与流通传播。掌握中国文献典藏从古代传统模式向近现代体制转化的发展规律,并随着服务对象的扩大,以及由此带来的传播方式的更新。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中国古代的国家藏书(重点)

识记:中国古代国家藏书的沿革及各阶段的国家藏书的特征

理解:四个阶段国家藏书体制的传承与变革

应用:以每个阶段国家藏书情况为例分析特色产生的原因

(二)私人藏书(重点)

识记:私人藏书在中国的历史沿革概况

理解:私人藏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表现

应用:列举明清和民国时期私人藏书的典型代表

(三)学校藏书与寺观藏书(次重点)

识记:学校藏书与寺观藏书的特定涵义以及分类

理解:官学藏书、书院藏书、佛寺藏书、道观藏书的性质及藏书范围和规模

应用:列举官学藏书、书院藏书、佛寺藏书、道观藏书的著名代表作

(四)近代图书馆藏书(次重点)

识记:近代图书馆发展概况;近代公共藏书机构简介

理解:近代图书馆的宗旨和公有、应用性质

应用:介绍近代著名藏书机构显示其特点

(五)现代文献收藏机构(一般)

识记:现代文献收藏机构的三大类别及名录

理解:馆藏是确定文献收藏中心地位的主要标准之一

应用:举例分析图书馆系统和档案馆系统呈现的文献收藏机构的现代性

(六)文献的传播方式与传播障碍(一般)

识记:文献传播的含义;文献传播的方式

理解:文献传播的意义

应用:文献传播的障碍与疏通

第八章计算机与文献的生产和检索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内容主要是电子资源介绍、光盘与光盘检索、光盘数据库的类型、光盘数据库的检索途径、几种常用数据库,帮助文科本科生初步了解并利用图书馆所藏工具书及电子资源,培养与提高考生检索网上文献及获取网上信息的能力,以便更好地从事专业的学习与研究。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计算机与文献生产(重点)

识记:文献生产的含义;计算机与原生文献、再生文献生产的关系

理解:文献生产的计算机化特性

应用:计算机的应用带来原生文献生产的优势

(二)电子出版物(重点)

识记:电子出版物的定义和类型;磁盘、光盘的特征

理解:网络型电子出版物的局限

应用:电子出版物对传统印刷型出版物的超越

(三)计算机文献检索概说(重点)

识记:计算机文献检索的必备条件;数据库的类型;国际联机检索的定义

理解:单机检索与联机检索的规模和功能;国际联机检索与因特网的关系

应用:几种常用数据库检索知识信息的方法与途径

(四)检索意图的表达(次重点)

识记:菜单方式与指令方式的含义;精确匹配与模糊检索的含义;布尔逻辑检索的性质与类别;加权检索的含义

理解:布尔逻辑检索法的优劣

应用:实际操作各类检索方式与方法

(五)光盘检索(次重点)

识记:光盘检索的含义与价值

理解:光盘检索的优势

应用:全文型光盘数据库、目录型光盘数据库、事实型光盘数据库举例

(六)网络检索(一般)

识记:Internet、TCP/IP、WWW、HTTP几个基本概念;因特网网上的服务类型

理解:因特网在我国的情况

应用:中英文搜索引擎举要;网站举例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具体的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教材

1.指定教材:

文献学纲要,潘树广、黄镇伟、涂小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第二版

2.参考教材:

语言文学文献检索与利用,潘树广,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中国文学史料学,树广,黄山书社,1996年版

中国文献学,张舜徽,中州书画社,1986年版

中国古典文献学,张三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

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

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列出的考核内容为复习范围,不要随意增删内容。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考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程度同能力层次的高低等次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本课程涉及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运用,基本知识以教师讲授为主,重在教会考生鉴赏作品的方法,故可结合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以启发思想、开拓思路、培养兴趣。课堂分组讨论也是必要的手段。

9.助学学时:本课程共5学分,建议总课时90学时。课时具体分配如下表:

章次内容学时

第一章文献与文献学10

第二章文献的形态12

第三章文献的分类16

第四章文献的整序与揭示12

第五章文献的检索14

第六章文献的鉴别与整理6

第七章文献的典藏与传播10

第八章计算机与文献的生产和检索10

合计90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30%、“理解”为40%、“应用”为30%。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2:3:3:2。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大约为:重点占60%,次重点占30%,一般占10%。

5.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合格。

六、题型示例(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上的相应字母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经”字最早见于周代铜器铭文,义为“经维”,亦即“经营”之意。经作为典籍解释大约出现在

A.战国后期B.西汉C.东汉D.魏晋时期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上的相应字母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小学属于四部分类法中的

A.经部B.史部C.子部

D.集部E.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张之洞撰写的为近代目录名作。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索引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简述语言学名词术语与语言学家的检索步骤与方法。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请举例阐述怎样查历史事件与当代大事。

以上“2019年00818文献学自考考试大纲”课程内容为自考生网www.zikaosw.cn收集整理,仅供考生参考,如有变动请以教育院通知文件准。

温馨提示: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参考,考试政策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更多优惠课程课程推荐
资料套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