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专业资料
微信QQ群
考生网QQ群

群号:517231281

扫码加群
点击二维码加群

考生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zikaosw

课程试听
最新资讯

手机端访问

1、直接输入www.zikaosw.cn
2、扫描左侧二维码

登录 | 注册
登录/注册后,可享受
  • 课程免费试听
  • 试做在线题库
  • 学习提升指导
自考生网
当前位置 自学考试 > 自考复习资料 >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复习资料 > 文章详情

00321中国文化概论自考复习资料:文化名称的来源

来源:自考生网 时间:2023-03-22 10:45:34 编辑:兔子

自考生网为考生收集整理了“00321中国文化概论自考复习资料:文化名称的来源“以供考生们复习使用。自考教材每隔几年都会更新、变动,但相关知识大体不变,考生们抓住考点进行复习即可。

更多资料点此查看:中国文化概论自考教材中国文化概论题库中国文化概论网课(精讲)、中国文化概论视频课程(串讲)

“文化”名称的来源

“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在古代汉语里,它的意义有所引申:因为花纹总是画在载体上的,所以在人类认知领域里,“文”引申为后天加工的品德、修养,与表示先天素质的“质”相对。《论语•雍也》曾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是对妥善处理人的先天自然素质和后天人为修养的关系所发的议论。“文”在政治领域里,引申为“文治教化”,文治也就是礼治,主张利用礼乐教化提高人们的修养而使国家安定,与诉诸军事征服他国的“武功”相对。中国古代对“文”的认识还反映在对天文和人文的区分上,《易•贲卦》说:“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指的是自然现象和规律。

“化”的本义是改易。这种改易既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也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许慎《说文解字》的第一个字是“一”,解释说:“唯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这是中国古代的宇宙发生说,“造分”与“化成”,就是造化。在宇宙发生之后的变化中,又分自然之演化与人为之教化。易学著作《周易•系辞上》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这里指的是自然的生成演化。《荀子•不苟》说:“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注释说:“化谓迁善也”,'又说:“驯至于善谓之化”,这些指的都是教化。这一系列概念,反映出中国古代对自然世界和人文世界既统一又区分的观察方法。不过,在古代典籍里,化指教化的情况更多一些。《礼记•中庸》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这说明中国古代观察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出发点是人文。

古人对文化的认识又是包含着新旧更代的运动观念的。《礼记•中庸》说:“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注:“动,动人心也;变,改恶为善也,变之久则化而性善也。”疏:“初渐谓之变,变时新旧两体俱有,变尽旧体而有新体谓之化。”这里不但包含着运动变化的思想,而且还包含了量变到质变的思想。发生了质变才叫“化”。

在中国典籍中,“文化”很早就已合成——《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我们把“文”与“化”意义的内涵合成后,可以看出早期的文化含义。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修养属改造主观世界的范畴,创造属改造客观世界的范畴。

基于汉语“文化”概念的传统解释,学术界经常把它与英语的Culture对译。Culture的原意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由于物质创造包含人的智慧,与精神文明难以截然划分开,因而与“文化”一词成为同义语。实际上,不经Culture转译的中国传统的“文化”概念所具有的后天创造演化观念和人文精神,更适合于今天文化学的文化内涵。

更多相关内容可查看“自考复习资料”栏目。

温馨提示: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参考,考试政策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更多优惠课程课程推荐
资料套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