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教育学(专升本) 专业代码:040101
| 课程类别 | 序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考试 方式 | 考试 类别 |
| 公 共 基 础 课 | 1 | 15040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3 | 笔试 | 必 考 |
| 2 | 1504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笔试 | ||
| 3 | 15044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笔试 | ||
| 4 | 13000 | 英语(专升本) | 7 | 笔试 | ||
| 专 业 核 心 课 | 5 | 13863 | 教育评价 | 4 | 笔试 | |
| 6 | 00452 | 教育统计与测量 | 6 | 笔试 | ||
| 7 | 00031 | 心理学 | 4 | 笔试 | ||
| 8 | 13154 | 心理卫生与辅导 | 4 | 笔试 | ||
| 9 | 00466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6 | 笔试 | ||
| 10 | 00469 | 教育学原理 | 6 | 笔试 | ||
| 11 | 00467 | 课程与教学论 | 6 | 笔试 | ||
| 12 | 00468 | 德育原理 | 4 | 笔试 | ||
| 13 | 00449 | 教育管理原理 | 6 | 笔试 | ||
| 14 | 13152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 4 | 笔试 | ||
| 15 | 06159 | 教育社会学 | 4 | 笔试 | ||
| 16 | 00472 | 比较教育 | 4 | 笔试 | ||
| 17 | 07556 | 教育实习(教育与教学改革实验) | 不计 学分 | |||
| 必做 | 06999 | 毕业论文 | 不计 学分 | |||
| 总学分74学分 | ||||||
教育学(专升本)新旧计划衔接对照表
| 序号 | 教育学(专升本)040101(新) | 教育学(本科)040101 | ||||||
| 课程 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 1 | 15040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3 | |||||
| 2 | 1504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
| 3 | 15044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
| 4 | 13000 | 英语(专升本) | 7 | 00015 | 英语(二) | 14 | 00015对接13000和13863两门 | |
| 5 | 13863 | 教育评价 | 4 | |||||
| 4 | 13000 | 英语(专升本) | 7 | 09468 | 创新与创新教育 | 7 | 不考英语(二)的加考该两门课程 | |
| 5 | 13863 | 教育评价 | 4 | 06445 | 现代生物学进展 | 8 | ||
| 6 | 00452 | 教育统计与测量 | 6 | 00452 | 教育统计与测量 | 6 | ||
| 7 | 00031 | 心理学 | 4 | 00464 | 中外教育简史 | 6 | ||
| 8 | 13154 | 心理卫生与辅导 | 4 | 00465 |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 | 4 | ||
| 9 | 00466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6 | 00466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6 | ||
| 10 | 00469 | 教育学原理 | 6 | 00469 | 教育学原理 | 6 | ||
| 11 | 00467 | 课程与教学论 | 6 | 00467 | 课程与教学论 | 6 | ||
| 12 | 00468 | 德育原理 | 4 | 00468 | 德育原理 | 4 | ||
| 13 | 00449 | 教育管理原理 | 6 | 00449 | 教育管理原理 | 6 | ||
| 14 | 13152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 4 | 00456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 4 | ||
| 15 | 06159 | 教育社会学 | 4 | 00453 | 教育法学 | 4 | ||
| 16 | 00472 | 比较教育 | 4 | 00471 | 认知心理 | 4 | 选考一门,任意一门可对接00472 | |
| 00472 | 比较教育 | 4 | ||||||
| 17 | 07556 | 教育实习(教育与教学改革实验) | 不计学分 | 07556 | 教育实习(教育与教学改革实验) | 不计学分 | ||
| 必做 | 06999 | 毕业论文 | 不计学分 | 06999 | 毕业论文 | 不计学分 | ||
| 总学分74学分 | 总学分不低于76学分 | |||||||
一、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对社会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着坚持科学规范、分类指导、按需设置、稳步推进的原则,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充分发挥主考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主动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备现代教育和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掌握教育服务与管理的工作技能,能在教育培训、教育交流与管理、留学咨询等机构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咨询、教育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学历层次及规格
学历层次:专升本。
本校有与自考专业名称一致的全日制专业。对开设的自考专业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授予学士学位名称与开考专业名称一致。
三、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水准、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够在中小学校、教育科研机构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等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基本要求:本专业要求掌握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中小学校教师及相应教育教学研究人员必需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主要包括:
1.掌握教育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运用教育学知识和理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胜任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
2.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具有初步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3.具有从事中小学相关学科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奉公守法;
5.了解教育科学的理论前沿、国际国内教育改革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
6.具有一定的教育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反思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7.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能够胜任班主任工作及有效地开展班级活动;
8.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交流和研究数据的处理。
四、主要课程说明
本专业考试课程17门,总学分74学分。考试课程相关的实践考核环节部分不单独计入课程总门数。
1.教育学原理
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目的、教育制度、学生、教师、课程与教学、学校德育、当代教育新理念和教育改革等。
2.心理学
该课程主要阐述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原理及其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提高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水平及实际应用能力,包括心理发展与个别差异、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学习动机、品德的形成、课堂教学管理与监控等。
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该课程主要内容涵盖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重点包括发展阶段理论、认知社会情感发展、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等。
4.课程与教学论
该课程主要研究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及其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包括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课程与教学设计、课程与教学评价、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等。
5.德育原理
该课程主要研究德育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生活性、人文性和实践性,主要内容包括德育的本质与功能、德育对象、德育目的、德育过程、德育内容、德育途径与方法等。
6.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旨在从社会学的视角研究教育现象,分析教育与社会结构、文化、权力、阶层等之间的互动关系。主要包括教育社会学基本理论、教育与社会结构、教育中的不平等、教育政策分析等。
7.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该课程是指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所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选题、研究设计、常见教育研究方法(例如比较、观察、调查、实验)、数据收集与分析、研究成果表述等。
五、实践性环节学习考核要求
1.教育见习、教育调查或教育实习。实践活动完成后必须提交教育见习记录、教育调查报告或教育实习记录。
2.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