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专业资料
微信QQ群
考生网QQ群

群号:517231281

扫码加群
点击二维码加群

考生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zikaosw

课程试听
最新资讯

手机端访问

1、直接输入www.zikaosw.cn
2、扫描左侧二维码

登录 | 注册
登录/注册后,可享受
  • 课程免费试听
  • 试做在线题库
  • 学习提升指导
自考生网
当前位置 自学考试 > 自考复习资料 > 民间文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 > 文章详情

11342民间文学概论自考资料:民间传说

来源:自考生网 时间:2024-04-30 09:29:38 编辑:紫薇

考生网为考生收集整理了“11342民间文学概论自考资料:民间传说“以供考生们复习使用。自考教材每隔几年都会更新、变动,但相关知识大体不变,考生们抓住考点进行复习即可。

11342民间文学概论自考资料:民间传说

更多资料可查看:民间文学概论题库自考民间文学概论视频自考教材(相同课程各省教材不一定相同,请按省搜索)。

民间传说

第一节民间传说的概念与分类

一、民间传说的概念

(1)民间传说的概念☆☆☆

民间传说,是广大民众创作的与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地方古迹、自然风物、社会习俗有关的故事。是人民大众“口传的历史”。

(2)民间传说与神话。从某种角度来说,民间传说与神话都是被人类作为真实事实来叙述的“严肃故事”。

民间传说的最初阶段与神话是相交叉的。主要表现在:传说的主人公不是超自然的神灵,而是诸神从创造世界的舞台下场后的英雄。他们是人,但又有近乎神的超自然的能力。传说的内容有许多神话因素,但与神话相比神性黯淡,对现实的约束力也显著削弱。

二、民间传说的分类

(1)人物传说:以人物为中心,记叙他们的事迹或经历,表达民众对他们的评价。人物传说中大多是有据可考的历史人物,也有少数的虚构人物,民众在心理上往往将这些虚构的人物与历史人物等同看待。

人物传说类型☆☆

①帝王将相传说。如秦始皇、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等。②清官良将。最有代表性的是包公的传说。其他还有海瑞、诸葛亮、岳飞等,与之相对的有潘仁美、高俅等。③民族英雄与革命领袖。如岳飞、杨家将、宋江、***等。④能工巧匠传说。如铁匠敬李老君,造酒的敬杜康,木、石、瓦匠敬鲁班。鲁班传说是此中的杰出代表。⑤文人传说。如屈原、李白、苏东坡、范仲淹、吴道子等。⑥名医传说。如扁鹊、华佗、李时珍等。⑦虚构的人物传说。如干将莫邪、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许仙与白娘子等。

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故事是:牛郎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白娘子永镇雷锋塔,梁山伯与祝英台。

(2)史事传说☆☆☆

概念:史事传说以叙述重大历史事件为主,它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记录历史事件的某一个片段,而不关心历史事件的全过程。史事传说侧重点在记事,以此为中心,广泛刻画各阶层、各色人等的心态,揭示历史的真相,表现人心的归向。如《沟帮子拐弯到奉天》、《大东沟的沉船》。

(3)地方风物传说:叙说山川古迹、花鸟虫鱼、风俗习惯和乡土特产的由来或特点的解释性传说。

地方风物传说分类:

①以内容为分类:自然风物传说,风俗传说,物产传说。

a.自然风物传说:主要指解释某地自然物与人工物的由来与命名的传说。如某地山水园林楼阁的故事等。

b.风俗传说:是关于各民族、各地方的风尚、习俗来历的传说。如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岁时交往的习俗等。

c.物产传说:是关于各民族、各地方土特产品或手工制品的产生或由来的传说。包括中草药、日用器具等。

②以情节为分类:迁移型风物传说,地陷为湖型传说

a.迁移型风物传说:☆☆☆这类传说中的“迁移物”是某山、某石、某地等自然物或与其有关的人工物,从甲处移动到乙处。移动的原因有来自神、半人半神或冥界地府的异己力量,也有一些是因于某个著名的历史人物或劳动英雄的创造活动。移动的结果是产生了某一新的自然景观。如飞来峰、飞来石、飞来寺、飞来塔等。

b.地陷为湖型传说:这类传说的情节梗概是,好心人得到神的启示,当城门石狮子双眼流血时就要跑到山上,因为会有洪水淹没城市,以惩罚当地民众的罪行。于是好心人每天去看,有人捉弄他故意把石狮子双眼涂上红色,好心人以为征兆显现,立刻逃上山。当捉弄者以为阴谋得逞时,洪水到来,地陷为湖,城市淹没。

第二节民间传说的产生与流传

一、传说产生的动因☆☆

(1)民间传说的产生是伴随着历史的,社会生活变得日趋纷繁和复杂,军事斗争、英雄业绩等等重大事件,引发了人们传颂自己历史的要求,这是传说产生、流传的原始性动因。

(2)进入封建社会以来,在几千年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人民群众无权书写历史,但作为历史发展的主人,他们必然要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对一切重大的社会问题、历史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各类历史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于是,口头传说便成为他们经常运用的方式之一。

(3)传说产生的第三个动因是社会民众对自身创造力与创造精神的肯定与自豪。

二、传说创作、流传的心理基础☆☆☆☆

民间传说中的信仰内质,是其得以创作、流传的心理基础。具体表现:相对稳定的、民族的共同信仰,具有一种向心性内趋力,使其带上明显的向心性结构。传说在共同民族心理基础上形成,传播过程中不断强化民族内部凝聚力。共同的民族信仰,是民间传说得以产生、流传的心理基础。

第三节民间传说的特征

一、传说与历史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民间传说具有较强历史性,有真实的历史人物、事件、地方风物作为“传说核”。对人物、事件、风物的历史追述,是传说的重要内容。

①传说所涉及的人物大多历史实有,即使是虚构的人物(如“四大传说”中的人物),也为历代民众所认可。

②传说多采取溯源和说明等历史表述形式,有时讲述者为使人深信不疑,尽量做到有所凭借,使传说带有历史性因素和情感。

③传说可以作为一种“野史”,作为“正史”的补充。

(2)区别:①选材:传说:从艺术创作角度选材,有些素材从历史角度看不重要,但作为传说的素材却有社会意义,只反映历史事实的某一侧面。历史:全面记载事实。

②表现方式:传说一般都经过取舍、剪裁、虚构、夸张、渲染、幻想等艺术加工,基于生活真实基础上的艺术真实,无可考性。而历史是实录直书,强调真实性、准确性、可考性。不允许想象、虚构。

二、传说的特征☆☆☆☆

可信性的内容、传奇性的情节、箭垛式的人物形象、相对固定的传承范围。

(1)可信性的内容:

①民间传说的内容日本学者曾概括为“四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人物固定和事件固定。

②传说内容的可信性主要来自“传说核”的真实可信。

“传说核”,指传说中的依凭物,是传说中借以依托的人工物和自然物,包括人物、事件、风物、风俗等。如辽宁流传的《长城砖石不搭灶》。依凭物多是人们熟悉或实际存在的,有的还与当地特有的风物、习俗相关联;以真实口吻讲述,有时还伴以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来强调内容的可信性。

③深厚的历史与信仰基础,共同的民俗心理作用,使听众深信不疑,乐于传播,不自觉中加入传承的行列中。

(2)传奇性的情节:

传说是将生活素材加以剪裁、集中、虚构、渲染、夸张、幻想,以偶然、巧合及至奇异的情节来表现题旨,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结合起来。多运用夸张、幻想等艺术手段,还有一些受到我国传统文化中仙道思想的影响。如《白蛇传》,情节设定有悖于现实而又合乎人物性格。

(3)箭垛式的人物形象☆☆☆☆

概念:“箭垛式”是传说学的术语,是对传说作品中人物特征所做的一种概括和提炼,是指将一些同类情节集中安置在某一个人物身上的现象。如包拯、鲁班、华佗、济公等。

①民间传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具有鲜明性与单一化特点,将人物最具代表性的某种性格进行集中描述,使这一性格在传说人物身上得到强化,逐渐定型,形成一个具有极强凝聚力和包容性的形象。

②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社会民众很自然地就把与此类性格或品质有关的种种事件堆积到这个人物身上,使之成为聚集同类事件之矢的“箭垛”。

③“箭垛式”人物一旦形成,又会进一步促使人物性格、品质特征的集中和强化,由大肆渲染、极度夸张而终至出神入化。

(4)相对固定的传承范围

传说的流传有中心点,其情节往往发生在固定的地点,并和一定的地方风物、史事、习俗相联系,这决定了传说的传播总是围绕客观实在物这个特定的中心进行,其传承的范围相对固定。如东北地区的努尔哈赤传说圈、广西的刘三姐传说圈、湖北的王昭君传说圈、长白山的人参传说圈等。

第四节民间传说的价值☆☆☆☆

一、重要的历史价值

民间传说寄寓着民众对各类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是民众的历史观、历史情感的重要载体。民间传说被称为民众“口传的历史”。

体现:①填补历史记录的空白。在原始社会和此后一些无文字的民族中表现得尤为突出。②纠正历史记录的谬误。把被统治阶级歪曲的部分历史记录进行匡正。如黄巢起义。

二、知识教育价值

民间传说中,包含着许多生活经验、生产知识、文化知识。从总体看,民间传说是民间文化知识的大汇集,它所涉及的知识面要比其他体裁广泛。可以满足人们的求知欲望。

①人物传说、地方传说:蕴含大量该方面的知识和内容。②动植物传说:丰富医学、医药方面知识,有重要的传播、教育作用。

③地方的土特产和手工艺品的传说:既有事物的主体特点,又有地方风味。如长白山的人参、通化的葡萄、山东的煎饼、山西的猴头,以及苏绣、壮锦、杨柳青年画、徽墨等。还包括特产性质的著名食品、风味小吃,如东坡肉、叫花鸡、过桥米线、麻婆豆腐等。

④文化发明创造的传说:可称为民间科学小百科。如燧人氏教人取火、嫘祖发明养蚕、黄道婆制造纺织机、蔡伦造纸、杜康造酒等。

三、较强的实用价值

民间传说不仅以它特有的方式保存着民众的历史,在今天,对旅游业发展也起重要作用。

①围绕本地自然景观、人文遗迹的“传说核”构建故事,增强客观实在物的生动性与丰富性,增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理解。

②有助于深刻理解乡土文化和民族精神。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说,是民众进行乡土教育的教材。

更多复习资料可查看“自考知识点”栏目。

温馨提示: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参考,考试政策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更多优惠课程课程推荐
资料套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