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专业资料
微信QQ群
考生网QQ群

群号:517231281

扫码加群
点击二维码加群

考生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zikaosw

课程试听
最新资讯

手机端访问

1、直接输入www.zikaosw.cn
2、扫描左侧二维码

登录 | 注册
登录/注册后,可享受
  • 课程免费试听
  • 试做在线题库
  • 学习提升指导
自考生网
当前位置 自学考试 > 自考考试大纲 > 文章详情

西方行政学说史自考大纲在哪里找_上海2023年10月00323大纲下载

来源:自考生网 时间:2023-11-21 12:30:09 编辑:自考生网编辑

2023年10月上海西方行政学说史自考大纲在哪里找?上海西方行政学说史自学考试教材大纲版本在上海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就能找到。为了方便考生们复习,自考生网将上海西方行政学说史考试大纲整理如下,不但提供了西方行政学说史大纲的完整内容,还提供了大纲下载版,以方便同学们保存使用。

00323西方行政学说史自考考试大纲(2001版)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学分

大纲名称

教材/推荐用书名称

主编

出版社

版次

西方行政学说史

00323

4

西方行政学说史自学考试大纲

西方行政学说史

竺乾威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注:本目录内的课程学分含实践性环节学分。

点击下载:00323西方行政学说史自考考试大纲

第一编古典时期的行政学说

第一章威尔逊的现代行政学理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威尔逊的现代行政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现代行政学产生的意义,领会政治行政两分、文官制度改革以及公共舆论监督在当时背景下的重要性。

二、课程内容

本章共有三节。第一节,生平与著作。第二节,现代行政学理论。该节包括四个方面内容:1.行政学研究的基本概念,主要研究对政治和行政的论述。2.行政学研究的目标与方法,从行政学研究的起点和具体研究内容两个角度对行政学的目标作了界定,研究方法主要涉及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3.革新文官制度的思想,涉及美国文官制度改革的三个方面。4.公共舆论监督理论,即公共舆论应该具有社会权威性、相对独立性以及高度的有效性和适性。第三节,分析与评价。该节指出了威尔逊对行政学的三个方面的贡献。

三、考核知识点

(一)政治与行政的两分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行政学的研究对象。

(二)行政学研究的目标与方法

1.研究目标

行政学研究的目标。

2.主要方法

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

(三)革新文官制度的思想

美国文官制度改革的三个方面。

(四)公共舆论监督理论

威尔逊公共舆论监督理论的三个方面。

(五)分析与评价

威尔逊的贡献。

四、考核要求

(一)政治与行政的两分

1.识记:(1)政治的含义;(2)行政;(3)政治学研究的对象;(4)行政学研究的对象和首要目标。

2.领会:行政与政治分离的含义。

(二)行政学研究的目标与方法

1.识记:行政学研究的目标。

2.领会:两种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

(三)革新文官制度的思想

1.识记:(1)“彭德尔顿”法案;(2)政党分赃制。

2.领会:从三方面着手改革美国文官制度的意义。

(四)公共舆论监督理论

1.识记:“第四权力机关”。

2.领会:公共舆论监督应具有的三种特征:社会权威性、相对独立性、高度的有效性和适当性。

3.应用:比较威尔逊与古立克在政治行政两分问题上的不同看法。

(五)分析与评价

领会:威尔逊对行政学的贡献。

第二章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掌握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要点,以及理解这一理论对现代行政学的意义。

二、课程内容

本章共有四节。第一节,生平与著作。第二节,科学管理理论。该节包括三个方面内容:1.工时研究,涉及提高效率。2.工资刺激系统,涉及对人的激励。3.职能性组织,即对直线结构的一种改进。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泰罗科学管理的核心。第三节,思想的传播。该节涉及泰罗对科学管理的理解,他强调组织是一种互利的交换体系,强调劳资合作的重要性;也涉及了作为一种运动的科学管理的扩展,以及所受到的挫折,尤其是吉尔布雷斯夫妇在推进科学管理中的作用。第四节,分析与评价。该节指出了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的巨大贡献以及局限。

三、考核知识点

(一)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的原理》的写作目的,任务管理,科学管理原则,工时研究,基本的刺激方法,差别工资制,职能性组织,军事型组织的缺陷,职能工长。

(二)思想的传播

科学管理下的组织的概念,劳资合作,互利的交换系统,历史上的三种管理方式。

(三)分析与评价

对泰罗科学管理思想的归纳,泰罗思想的局限。

四、考核要求

(一)科学管理理论

1.识记:(1)工时研究;(2)泰罗的刺激系统的特征;(3)职能工长;(4)职能性组织。

2.领会:(1)基本的刺激方法;(2)科学管理的原则;(3)军事型组织的缺陷。

(二)思想的传播

1.识记:(1)劳资合作;(2)吉尔布雷斯;(3)“昆斯伯里侯爵式”的管理。

2.领会:(1)思想革命的含义;(2)互利的交换体系。

(三)分析与评价

1.领会:科学管理思想的贡献和局限。

2.应用:比较泰罗的经济人假设和梅奥的社会人假设。

第三章法约尔的管理组织思想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法约尔的管理组织思想,以及这一思想在古典学派中的地位。

二、课程内容

本章共有三节。第一节,生平与著作。第二节,管理组织思想。该节包括三个方面内容:1.组织活动和管理职能理论,涉及他界定的6种组织活动、对管理职能的5个方面的界定,以及涉及等级与能力之间关系。2.组织管理原则,涉及法约尔的著名的14项管理原则。3.组织论,涉及跳板理论、线性组织理论和参谋理论。第三节,分析与评价。该节将法约尔与泰罗作了比较,指出了法约尔管理理论的贡献及缺陷。

三、考核知识点

(一)组织活动和管理职能理论

1.法约尔的组织活动和管理职能理论

企业活动的6种职能,管理职能,管理与领导的区别。

2.法约尔法则和普及管理教育

大型工业企业技术职能人员必要能力的重要性比较,不同企业类型领导人各类能力的比例。

(二)组织管理原则

14项管理原则,产生双重指挥的原因。

(三)组织论

1.层级制与跳板法则

等级制的含义,法约尔跳板。

2.线性组织理论

管理层次的“2~5”原则。

3.参谋理论

参谋部的作用。

(四)分析与评价

法约尔管理组织理论的特征,法约尔管理思想的贡献。

四、考核要求

(一)组织活动和管理职能理论

1.识记:(1)管理职能;(2)法约尔法则。

2.领会:(1)管理与领导的区别;(2)企业领导人必要能力的相对重要性。

(二)组织管理原则

1.识记:14项管理原则。

2.领会:(1)权力与责任的关系;(2)产生双重指挥的原因;(3)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

3.应用:运用14项管理原则来分析行政问题。

(三)组织论

1.识记:(1)等级制度;(2)跳板法则。

2.领会:参谋部的作用。

(四)分析与评价

领会:(1)法约尔管理组织理论的特征;(2)法约尔管理组织理论的贡献。

第四章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韦伯的组织理论,尤其是把握其官僚制理论的特点和影响,理解官僚制与法理型统治的关系,了解韦伯的官僚制理论的意义。

二、课程内容

本章共有三节。第一节,生平与著作。第二节,官僚制组织理论。该节包括两个方面内容:1.理想的官僚制理论,涉及官僚制的概念、功能、特征及其评价。2.合法统治的三种理想类型,涉及传统型统治、个人魅力型统治、法理型统治的基本特征及三者的比较。第三节,分析与评价。该节指出了韦伯理论的三个方面的贡献以及这一理论的不足。

三、考核知识点

(一)理想的官僚制理论

1.官僚制的概念

官僚制的定义,现代官僚制发展的社会、历史和经济前提。

2.官僚制的功能与特征

理想类型的官僚行政机构的6个基本特征,即等级制,专业分工,行政管理档案系统原则,明确的程序、规章和制度,专业培训,采用固定的薪金及按照资历、政绩晋升。

3.官僚制的评价

理想的官僚体制的优点,即组织的严密性、管理的非人格化、技术的高效率、统治的知识化。现代官僚制的负面功能,即体系庞大、行动缓慢、非理性。

(二)传统型统治

传统型统治的定义,传统型统治的组织机构的最基本特征,世袭制,传统型统治与法理型统治相比所缺乏的特征,传统型统治阻碍经济发展的原因。

(三)个人魅力型统治

个人魅力型统治的合法性基础,个人魅力型统治的组织结构的特征,个人魅力型统治的基本特征,个人魅力型统治的“常规化”。

(四)法理型统治

法理型统治的定义,法理型统治的基本特征。

(五)分析与评价

韦伯的贡献,韦伯官僚制组织理论的不足。

四、考核要求

(一)理想的官僚制理论

1.识记:(1)官僚制的定义;(2)理想类型的官僚行政机构的基本特征。

2.领会:(1)现代官僚制发展的社会、历史和经济前提;(2)程序、规章和制度的基本作用;(3)官僚制的优缺点。

(二)传统型统治

1.识记:(1)传统型统治的定义;(2)传统型统治的组织机构的基本特征;(3)世袭制。

2.领会:传统型统治给合理经济的发展造成障碍的原因。

(三)个人魅力型统治

1.识记:(1)个人魅力型统治的定义;(2)个人魅力型统治的合法性基础;(3)个人魅力型统治的基本特征。

2.领会:(1)个人魅力型统治的“常规化”;(2)个人魅力型统治在组织结构上与其他两种统治类型的差异。

(四)法理型统治

1.识记:(1)法理型统治的定义;(2)法理型统治的基本特征。

2.领会:法理型统治作为现代社会组织的主要表现形式的意义。

3.应用:比较分析三种不同的统治类型。

(五)分析与评价

领会:(1)官僚制组织理论的贡献及其不足;(2)官僚制与法理型统治的关系。

第五章古立克的行政组织理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古立克的行政组织理论的基本内容,领会POSDCORB的意义,以及其组织理论在古典学派中的地位。

二、课程内容

本章共有三节。第一节,生平与著作。第二节,行政组织理论。该节包括五个方面内容:1.政府在社会中的作用,涉及政府要有作为,但又要限制国家的作用,因而要对政府的职能重新界定。2.行政部门在政府中的作用,古立克认为政治、政策和行政分开是不现实的,应该将三者兼而顾之。3.科学和行政,古立克希望能用科学的方法来处理行政事务,因而要发展一门行政科学,但也要了解科学专门知识的潜在危险。4.行政组织,涉及美国早期行政改革运动的目标、策略和原则,以及行政组织内部的分工和组合。5.从原则到细节,涉及纽约市政研究局个案,以及古立克本人三个方面的兴趣。第三节,分析与评价。该节涉及对古立克主要观点的归纳以及简要的评价。

三、考核知识点

(一)行政组织理论

1.政府在社会中的作用

政府的作用,政府行动的原因,对政府作用的限制。

2.行政部门在政府中的作用

政治和行政的关系,政治的含义,古立克将政治、政策和行政三者兼而顾之的公式。

3.科学和行政

公共行政领域里的科学方法的含义,科学专门知识的潜在危险,对付技术官僚。

4.行政组织

政府部门和私人企业两者管理的相同之处,行政改革的主导原则,POSDCORB,4个P,组织的分工和结合,控制和协调的方式,通过权威进行协调的方式。

5.从原则到细节

职业终身制。

(二)分析与评价

对古立克理论的归纳。

四、考核要求

(一)行政组织理论

1.识记:(1)政府的作用;(2)古立克的政治、政策和行政三者兼而顾之的公式;(3)改革的主导原则;(4)POSDCORB;(5)4个P;(6)由下而上的作法;(7)由上而下的作法。

2.领会:(1)政府采取行动的原因;(2)限制国家作用的必要;(3)改革的主导原则的意义;(4)POSDCORB的意义;(5)通过权威结构进行协调的方式。

3.应用:结合实际分析行政改革的主导原则。

(二)分析与评价

领会:对古立克理论的归纳。

第二编新古典时期的行政学说

第六章福莱特的动态管理理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福莱特的动态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掌握其理论的要点,了解福莱特对行政理论的贡献及其意义。

二、课程内容

本章共有三节。第一节,生平与著作。第二节,动态管理理论。该节包括三个方面内容:1.群体过程,涉及群体的定义、群体过程的核心、互相渗透定律和整体学说的定义、解决社会冲突的途径、整体与个人。2.国家和社会生活,涉及国家与群体的关系、国家扮演的角色、真正的民主概念包含的两大要素,即大众的实质参与和联邦制的政治结构,以及领导与专家对于实现真正的民主的作用。3.群体过程和工业组织,涉及协调、控制和权威的内容与关系,领导的三大功能,即协调、决定目标和预测,以及参与管理及其有限性。第三节,分析与评价。该节涉及与泰罗观点的比较,福莱特的思想的重点以及简要的评价。

三、考核知识点

(一)群体过程

群体的含义,群体过程核心,利益冲突以及解决冲突的途径,整合过程,成功整合的具体做法,群体过程与个性表现,群体过程与自由。

(二)国家和社会生活

多元化定律,投票箱民主,真正的民主的概念,邻里群体。

(三)群体过程和工业组织

协调及其作用,控制及其含义,权威、领导的类型,领导的三大功能,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四)分析与评价

福莱特的思想的要点。

四、考核要求

(一)群体过程

1.识记:(1)互相渗透定律的含义;(2)整体学说的含义;(3)圆形反应过程。

2.领会:(1)解决社会冲突的三种途径;(2)成功整合的做法;(3)整合与个体及自由的关系。

3.应用:运用“互相渗透定律”和“整体学说”来分析群体过程。

(二)国家和社会生活

1.识记:(1)多元化定律定义;(2)邻里群体。

2.领会:“投票箱民主”与“真正的民主”的含义。

(三)群体过程和工业组织

1.识记:(1)权威;(2)“情况定律”;(3)领导的三种类型;(4)领导的三大功能。

2.领会:(1)协调与权威的关系;(2)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3)如何成为一个有效的领导。

3.应用:比较职能领导、个人领导和功能领导。

(四)分析与评价

1.识记:福莱特思想的要点。

2.领会:福莱特思想与“科学管理”思想的不同。

第七章梅奥的社会人管理理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梅奥的社会人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霍桑试验的意义,以及领会梅奥的理论在管理学说史上的意义。

二、课程内容

本章共有三节。第一节,生平与著作。第二节,社会人管理理论。该节包括两个方面内容:1.社会、工业与人。涉及社会解体及其原因、社会解体与个人解体的关系与互动、巴纳德的组织必须“有效力”和“有效率”的意义、问题的解决之道、有效的民主的若干要求。2..实证研究,包括:a.费城纺织厂调查,费城纺织厂调査的一个重要发现是彻底否定了认为只有私利才是激励和推动人工作的全部动力的假设。b.霍桑试验,这一试验产生了持久的影响,这一试验因其“社会人”假设、对非正式组织的揭示以及对人际关系学派的形成而被载人史册。c.南加州飞机制造业调査。这一调查揭示了团队运作的组织或可持续的合作在管理中的重要性,以及以富有人情的方式去关注人和社会的感情和态度的重要性。第三节,分析与评价。该节涉及梅奥与泰罗的比较,两人目标的相似性和达到这些目标的手段的不同性,对霍桑试验所持的肯定态度和批评意见。

三、考核知识点

(一)社会、工业与人

社会解体及其原因,李嘉图的“群氓假设”,梅奥对这一假设的看法,个人解体,社会和个人解体的结果,梅奥观点的综合,解决社会和个人解体的出路,边缘性组织,有效的民主政府的要求。

(二)实证研究

霍桑试验,非正式小组,社会团结感。

(三)分析与评价

梅奥与泰罗的比较。

四、考核要求

(一)社会、工业与人

1.识记:(1)社会解体;(2)群氓假设;(3)个人解体;(4)边缘性组织。

2.领会:(1)社会解体的原因;(2)社会和个人解体的结果;(3)解决社会和个人解体的出路;(4)有效的民主政府的要求。

(二)实证研究

1.识记:(1)霍桑试验;(2)非正式小组。

2.领会:非正式小组的作用。

(三)分析与评价

1.领会:霍桑试验的意义。

2.应用:比较梅奥与泰罗思想的不同。

第八章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组织理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基本内容,掌握其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要点,领会巴纳德对组织理论作出的突出贡献。

二、课程内容

本章共有三节。第一节,生平与著作。第二节,社会系统组织理论。该节包括三个方面内容:1.组织的静态分析,静态即结构性概念,其涉及:a.个人,涉及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人、自然属性的人的限制。b.协作体系,涉及协作体系的意义、协作体系的两种发展方向、实现有效协作的方法、持续协作的决定因素。c.正式组织,涉及构成组织的三个要素、组织的存在与协作系统平衡的关系。d.非正式组织,涉及非正式组织的定义与后果、在正式组织中的作用、与正式组织的互动关系。e.复合性正式组织,涉及它的四个特征、对这种组织的归纳。2.组织的动态分析,涉及的内容有:a.刺激系统,涉及引诱和贡献、特殊诱因和一般诱因、刺激的方式和地位系统。b.权威,涉及对权威的定义、有效行使组织权威的四种条件、“无关心区”,以及组织权威有效的原因。c.决策,涉及个人决定和组织决定、组织决策的两个因素、决策环境相关的因素、组织决策的过程。3.管理者的功能,涉及三种管理者功能、管理者与领导者的不同、领导者的特征,以及管理者的责任。第三节,分析与评价。该节涉及巴纳德对组织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其理论的争议。

三、考核知识点

(一)组织的静态分析

结构性概念包括的内容,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种属性对人加人协作系统的意义,组织的实质。

组织影响个人行为的手段,协作的含义,使协作朝着有利于体系发展的方式,协作效力,协作的有效性,净满足,使协作持续的因素,构成组织的要素,协作意愿的含义,组织目的与个人动机,协作系统的平衡,非正式组织的含义,非正式组织产生的后果,非正式组织在正式组织中的作用,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之间的关系,复合性正式组织的特征。

(二)组织的动态分析

动态性分析包括的内容,三种基本的组织活动及其关系,均衡理论,个人的效率和有效性,组织的效率和有效性,特殊诱因和一般诱因,客观刺激和主观刺激,说服的形式,地位系统的定义和种类,权威的定义,有效行使组织权威的条件,无关心区,组织权威有效的原因。

个人决定和组织决定,组织决策的两个因素,组织决策中采用的过程所取决的因素,产生决策的三个领域,决策艺术。

(三)管理者的功能

管理者的三种功能,有效沟通的几种要求,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区别,领导的定义,领导者的特征,管理者的责任的定义。

(四)分析与评价

巴纳德的贡献。

四、考核要求

(一)组织的静态分析

A.个人

1.识记:(1)结构性概念的含义;(2)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领会: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对协作产生的意义。

B.协作体系

1.识记:(1)协作的含义;(2)协作效力;(3)协作的有效性;(4)净满足;(5)组织的构成要素;(6)组织的有效性;(7)组织的效力。

2.领会;(1)使协作朝有利于体系的方向发展的方式;(2)协作持续所取决的因素。

C.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和复合性正式组织

1.识记:(1)非正式组织的概念;(2)非正式组织的作用;(3)复合性正式组织的特征。

2.领会: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的关系。

(二)组织的动态分析

A.刺激系统

1.识记:(1)组织的激励系统;(2)均衡理论;(3)个人的效率和有效性;(4)特殊诱因;(5)—般诱因;(6)客观刺激;(7)主观刺激。

2.领会:均衡理论的意义。

3.应用:比较一般诱因和特殊诱因。

B.权威

1.识记:(1)权威的定义;(2)无关心区。

2.领会;(1)有效行使组织权威的四种条件;(2)组织权威有效的原因。

C.决策

1.识记:(1)个人决定;(2)组织决定;(3)组织目标(或“道德”因素);(4)“随机应变”因素。

2.领会:组织决策中采用的过程所取决的因素。

(三)管理者的功能

1.识记:(1)管理者的三种功能;(2)领导。

2.领会:(1)组织内有效沟通的几种要求;(2)管理者的责任。

3.应用:比较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区别。

(四)分析与评价

领会:巴纳德对组织理论的独特贡献。

第九章西蒙的行政决策理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西蒙的行政决策理论的基本内容,掌握其理论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要点,领会这一理论在行政学研究发展中的意义。

二、课程内容

本章共有四节。第一节,生平与著作。第二节,反思行政学。涉及在决策、政治行政两分法、确立行政学的程序等方面表现的他与前辈作者的不同观点,其目的是建立一门强调决策、以决策前提为分析单位、以这些前提的事实部分构成科学领域的行政学。第三节,行政决策理论。该节包括六个方面内容:1.满意人模式,涉及对经济人模式的批评、满意人模式在决策中的可取之处。2.个人决策过程,涉及个人决策的几个基本因素及其逻辑过程。3.组织环境中的决策,涉及正式组织,对决策过程的影响以及围绕对人为什么会加人、留在、或离开组织和人在组织中的行为进行探讨。4.组织决策的前提,涉及对等级制的探讨。5.组织的决策过程: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涉及两种决策的比较、两种决策的过程。6.理性与组织决策,涉及对目标转移现象的分析。第四节,分析与评价。该节指出了西蒙对决策理论的贡献以及对西蒙理论的若干质疑。

三、考核知识点

(一)反思行政学

决策前提—行政学的分析单位,事实一价值两分法,西蒙对政治一行政两分法的批评,价值前提和事实前提,“纯”科学的行政学和“实”用科学的行政学。

(二)满意人模式

满意人模式,经济人模式,心理人模式,社会人模式,经济人的决策程序及其缺陷,有限理性及其受到的局限,理性的定义,客观理性和主观理性,有意识的理性和深思熟虑的理性,个人理性和组织理性。

(三)个人决策过程

作为信息处理系统的决策者,个人决策的若干因素,问题领域搜索的方法。

(四)组织环境中的决策

组织行为的定义,参加的决定,产出的决定,引诱一贡献功利量表,动机和目标,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满意量表,权威的定义,组织权威的四个基础。

(五)组织决策的前提

等级制,效率标准。

(六)组织的决策过程

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程序性决策与非程序性决策的相同点,两种过程的四个阶段,程序性决策,非程序性决策,运作差距,最佳压力。

(七)理性与组织决策

目标转移,价值目标,最终目标。

(八)分析与评价

对西蒙决策理论的分析。

四、考核要求

(一)反思行政学

1.识记:(1)决策前提;(2)事实一价值两分法。

2.领会:决策前提作为行政学分析基本单位的意义。

3.应用:比较政治一行政两分法和事实一价值两分法。

(二)满意人模式

1.识记;(1)满意人模式;(2)经济人模式;(3)有限理性;(4)理性。

2.领会:(1)经济人的决策程序及缺陷;(2)两种模式的区别;(3)人在决策过程中所受到限制。

3.应用:区别几种不同的理性(主观理性和客观理性,有意识的理性和深思熟虑的理性,个人理性和组织理性)。

(三)个人决策过程

1.识记:(1)作为信息处理系统的决策者;(2)形式推动的搜索;(3)刺激推动的搜索;(4)目标推动的搜索。

2.领会:(1)个人决策的几个基本因素;(2)简化选择搜索活动的方法。

(四)组织环境中的决策

1.识记:(1)引诱一贡献功利量表;(2)“契约”关系;(3)动机和目标;(4)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

2.领会:组织权威的四个基础。

3.应用:运用引诱一贡献功利量表分析人和组织的选择行动。

(五)组织决策的前提

1.识记:效率标准。

2.领会:(1)等级制在决策中的作用;(2)权威在决策中的作用

(六)组织的决策过程

1.识记:(1)程序性决策;(2)非程序性决策。

2.领会:(1)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的相同点;(2)两种决策过程的四个阶段。

3.应用:应用四个阶段来分析决策过程。

(七)理性与组织决策

1.识记:目标转移。

2.领会:目标转移的主要来源。

(八)分析与评价

领会:西蒙决策理论的贡献及其局限。

第十章里格斯的行政生态理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里格斯行政生态理论的基本内容,领会里格斯的行政理想模式,掌握其理论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理解其理论的长处与不足,学习用生态理论进行行政分析。

二、课程内容

本章共有三节。第一节,生平与著作。第二节,行政生态理论。该节包括三个方面内容:1.行政理想模式,涉及农业化行政形态和工业化行政形态,以及经修正后的用于分析发展中国家的行政系统的融合一棱柱一衍射模型。2.对三种行政模式的分析,涉及融合、衍射以及棱柱模型的几个特征,并阐述了棱柱社会的三个独特的特征,即异质性、形式主义和重叠性。3.发展行政思想,涉及发展的定义、社会发展中的控制问题。第三节,分析与评价。该节指出了里格斯生态理论和方法的贡献,以及其理论的局限。

三、考核知识点

(一)生平与著作

行政生态学,生态学方法。

(二)行政理想模式

融合一棱柱一衍射模型,融合、棱柱、衍射社会的主要特征,融合型、棱柱型和衍射型行政。

(三)对三种行政模式的分析

影响一个国家行政生态的五个要素:经济要素、社会要素、沟通网符号系统和政治结构架,对融合型行政、棱柱型行政和衍射型行政的五要素分析。棱柱社会的三个重要的独特的特征,即异质性、形式主义和重叠性。

(四)发展行政思想

“外生性”变革、“内生性”变革和“共生性”变革,发展的定义,发展过程的分化和综合因素,发展概念。

(五)分析与评价

里格斯行政生态理论的价值和局限。

四、考核要求

(一)生平与著作

1.识记:(1)行政生态学;(2)行政生态方法。

2.领会:生态学方法研究行政的意义。

(二)行政理想模式

1.识记:(1)融合型行政;(2)棱柱型行政;(3)衍射型行政。

2.领会:融合一棱柱一衍射模式用于分析国家行政的意义。

(三)对三种行政模式的分析

1.识记:(1)“互惠一重配”结构;(2)—元化社会;(3)多元化社会;(4)官僚政治;(5)“市场一企业”结构;(6)“集市一有限市场”结构;(7)异质性;(8)形式主义;(9)重叠性。

2.领会:(1)国家行政生态的五个要素;(2)棱柱型社会的三个特征:异质性、形式主义、重叠性。

3.应用:(1)分析比较“互惠一重配”结构、“市场一企业”结构和“集市一有限市场结构”的不同;(2)分析比较融合型行政、棱柱型行政和衍射型行政的差异。

(四)发展行政思想

1.识记:(1)外生性变革;(2)内生性变革;(3)共生性变革;(4)发展的定义;(5)发展过程的分化和综合;(6)发展概念。

2.领会:外生性变革和内生性变革与衍射过程的关系。

3.应用:用外生性变革和内生性变革分析行政改革。

(五)分析与评价

领会:里格斯行政生态理论的贡献与局限。

第十一章麦格雷戈的人事管理理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麦格雷戈的人事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掌握X理论和Y理论的要点,领会这一理论在管理学中的意义。

二、课程内容

本章共有三节。第一节,生平与著作。第二节,人事管理理论。该节包括五个方面内容:1.论领导,涉及领导的属性、领导与周围环境的关系、领导观点对管理的重要性。2.论管理层的任务,涉及X理论以及分析。3.论人的需求,涉及马斯洛的理论以及对人的需求的分析。4.论胡萝卜和大棒,涉及Y理论以及对胡萝卜和大棒两种方法的分析。5.论新理论的落实,涉及落实的方法,即权力下放、工作丰富化、参与和咨询式管理、对工作表现进行鉴定。第三节,分析与评价。该节指出了X、Y理论对管理学的贡献以及对这一理论的分析与评价。

三、考核知识点

(一)论领导

领导地位的四个方面,大环境对领导模式的影响,领导与环境关系对管理的实际意义。

(二)论管理层的任务

X理论及其要求。

(三)论人的需求

马斯洛的人的需求层次说,需求满足与刺激的关系。

(四)论胡萝卜和大棒

X理论及其要点,X理论和Y理论的区别。

(五)论新理论的落实

落实新理论的方式。

(六)分析与评价

对X、Y理论的理解。

四、考核要求

(一)论领导

1.识记:(1)领导地位得以确立的四个方面;(2)领导模式与环境的关系。

2.领会:领导模式与环境关系对管理的实际意义。

(二)论管理层的任务

1.识记:X理论。

2.领会:X理论对管理的意义。

(三)论人的需求

1.识记:(1)人的需求层次说;(2)安全需求。

2.领会:麦格雷戈有关人的需求的看法。

3.应用:比较分析X、Y理论。

(四)论胡萝卜和大棒

1.识记:Y理论。

2.领会:(1)人的需求层次说对Y理论的意义;(2)Y理论对管理的意义。

3.应用:比较分析X、Y理论。

(五)论新理论的落实

领会:落实新理论的几种方法。

(六)分析与评价

1.领会:对X、Y理论的准确理解。

2.应用:用X、Y理论分析行政管理问题。

第十二章林德布洛姆的公共决策的渐进理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林德布洛姆的公共决策渐进理论的主要内容,掌握这一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要点,领会这一理论对决策理论的贡献。

二、课程内容

本章共有三节。第一节,生平与著作。第二节,公共决策的渐进理论。该节包括两个方面内容:1.两种决策方法,涉及根本和分支方法的特征、对根本方法的批评、渐进决策的特征及优点。2.决策过程,涉及决策者和参与者及其在过程中的作用、参与者在政策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规则和程序、参与者如何达到自己的政策目标以及互动的方法。第三节,分析与评价。该节涉及对林德布洛姆的渐进模式的批评、这一模式的缺陷、综视决策模式、渐进决策的优点及其局限。

三、考核知识点

(一)两种决策方法

理性决策(根本方法),有限理性决策模式,根本方法的特征,根本方法的错误,分支方法的特征,行政决策的五个特征,政治过程的四种基本形态,断续的渐进主义的特征,渐进方式的优点。

(二)决策过程

互动的决策过程,决策互动过程的三个层面,非正式合作的规则,非正式互相影响中贏得胜利的技巧,利益集团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利益集团对决策过程施加影响的方式,企业控制,企业的优越性,多元政治,多元互动的负面影响。

(三)分析与评价

道尔的批评,综视决策模式,对渐进理论的分析。

四、考核要求

(一)两种决策方法

1.识记:(1)理性决策模式;(2)有限理性决策模式;(3)根本方法;(4)分支方法;(5)政治过程的四种基本形态;(6)断续的渐进主义的特征;(7)模式一;(8)模式二。

2.领会:(1)理性决策模式与有限理性决策模式的区别;(2)根本方法的特征及其错误;(3)分支方法的特征;(4)渐进方式的优点。

3.应用:(1)分析比较两种方法;(2)运用渐进方法分析决策过程。

(二)决策过程

1.识记:(1)互动过程的三个层面;(2)直接决策者;(3)企业控制。

2.领会:(1)互动的决策过程涉及的几个问题;(2)非正式合作遵循的行事规则;(3)非正式互相影响中贏得胜利的技巧;(4)利益集团对决策过程施加影响的方式;(5)多元互动的负面影响。

(三)分析与评价

1.识记:综视决策模式。

2.领会:综视决策模式的特征。

3.应用:比较分析理性模式、渐进模式和综视模式。

第十三章威尔达夫斯基的机构与行政预算理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威尔达夫斯基的行政预算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他对官僚和权威的看法,理解其行政预算理论的意义。

二、课程内容

本章共有三节。第一节,生平与著作。第二节,机构与行政预算理论。该节包括三个方面内容:1.论官僚和权威,涉及对公务员终身制的分析,以及对个人主义和平均集体主义的分析。2.论行政预算,涉及预算的定义、观察预算有利于分析政策制定的原因、进行预算的基本方法。3.论预算改革,涉及预算与政治体制之间的关系含义。第三节,分析与评价。该节指出了威尔达夫斯基观点的优点及其不足。

三、考核知识点

(一)论官僚和权威

企业价值和层级结构,终身制,共和党和民主党对政府作用的不同观点,个人主义和平均集体主义,层级结构的包容性和排他性。

(二)论行政预算

预算的定义,进行预算的方法,行政部门要求拨款的要领。

(三)论预算改革

预算和政治体制之间的联系的含义,预算研究的两个角度。

四、考核要求

(一)论官僚和权威

1.识记:(1)社会保守派;(2)自由派;(3)个人主义的权威观;(4)平均主义的权威观;(5)层级集体主义;(6)包容性层级结构;(7)排他性层级结构。

2.领会:(1)保守派和自由派在政府问题上的不同看法;(2)个人主义和平均主义的不同权威观;(3)层级结构的意义。

(二)论行政预算

1.识记:(1)预算的定义;(2)循序渐进。

2.领会:(1)预算的基本方法;(2)预算与政治体制之间的联系。

(三)论预算改韋

1.领会:预算和政治体制之间的联系的含义。

2.应用:用预算和政治体制之间的联系分析行政过程。

第三编当代公共行政学说

第十四章沃尔多的折衷的行政观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沃尔多的折衷的行政观以及沃尔多对当代行政若干问题的看法,理解其行政观的意义。

二、课程内容

本章共有三节。第一节,生平与著作。第二节,折衷的行政观。该节包括四个方面内容:1.论公共行政学古典学派,涉及古典学派的五大特点,以及沃尔多的分析。2.论公共行政,涉及公共行政的定位以及行政和公共的含义。3.论行政道德,涉及美国政府工作人员应尽的义务以及沃尔多的分析。4.论行政教育,涉及沃尔多的教学思想、成对选择法、案例分析。第三节,分析与评价。该节指出了对沃尔多的观点的批评。

三、考核知识点

(一)论公共行政学古典学派

古典学派的五大特点;沃尔多对政治行政二分法的看法,沃尔多的组织观。

(二)论公共行政

公共行政的多层含义。

(三)论行政道德

美国政府工作人员应尽的义务。

(四)论行政教育

成对选择法,案例分析,讲授社会科学围绕的四个问题。

四、考核要求

(一)论公共行政学古典学派

1.识记:(1)古典学派的五大特征;(2)“美国使命”。

2.领会:沃尔多对古典学派的看法。

(二)论公共行政

1.识记:行政艺术和行政科学。

2.领会:沃尔多对公共行政的看法。

(三)论行政道德

1.识记:行政道德。

2.领会:美国政府工作人员应尽的义务的含义。

(四)论行政教育

1.识记:成对选择法。

2.领会:成对选择法的意义。

3.运用:用成对选择法分析行政问题。

第十五章卡斯特的系统权变行政组织理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卡斯特的系统权变行政组织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这一理论的优点和局限,学习用系统权变的观点分析问题。

二、课程内容

本章共有三节。第一节,生平与著作。第二节,系统权变行政组织理论。该节包括四个方面内容:1.现代系统与权变理论的提出,涉及管理思想发展过程的三个时期、系统观念的看法、权变观点的特点。2.组织系统的特性,涉及组织系统的一般模型、组织作为开放系统的特征。3.组织整体系统,涉及组织整体系统的构成(环境超系统、目标与价值分系统、技术分系统、结构分系统、社会心理分系统和管理分系统)以及构成部分之间的互相关系。4.组织变革,涉及组织变革必须考虑的几个因素、变革过程的组成环节。第三节,分析与评价。该节指出了系统权变理论对管理理论的贡献以及这一理论的局限。

三、考核知识点

(一)现代系统与权变理论的提出

组织与管理思想发展的三个时期,系统观念,权变观念。

(二)组织系统的特性

组织的一般概念模式,组织系统的开放性,系统的整体性。

(三)组织整体系统

组织整体系统的构成,超系统与组织内部和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一般环境和具体环境,一般环境的五个特征,环境对组织的影响,解决价值问题的五个层次的考虑,影响组织目标确立的三个方面的力量,技术分系统对管理分系统的作用,正式的组织结构的定义,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两种结构模式即适应性有机模式和稳定的机械模式,社会心理分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管理系统的三个层次,管理系统的职能。

(四)组织变革

组织变革必须考虑的三个因素,变革过程的五个环节,改革的阻力及其克服。

(五)分析与评价

权变组织理论的优点和局限。

四、考核要求

(一)现代系统与权变理论的提出

1.识记:(1)系统观念;(2)权变观念。

2.领会:组织与管理思想发展的三个时期的特征。

3.应用:现代系统与权变理论和传统观念、行为科学与管理科学的比较。

(二)组织系统的特性

1.识记:(1)环境超系统;(2)技术分系统;(3)结构分系统;(4)目标与价值分系统;(5)社会心理分系统;(6)管理分系统。

2.领会:组织系统开放性的表现。

(三)组织整体系统

1.识记:(1)一般环境的特征;(2)正式组织结构的定义;(3)适应性有机模式;(4)稳定的机械模式;(5)协调的三种机制;(6)社会心理分系统的构成;(7)管理系统的三个层次;(8)管理系统的基本职能。

2.领会:(1)一般环境和具体环境对组织的影响;(2)技术与系统对管理分系统的作用;(3)两种结构模式(即适应性有机模式和稳定的机械模式)的差别。

3.应用:用系统与权变理论分析组织问题。

(四)组织变革

1.识记:组织变革过程的五个环节。

2.领会:(1)变革的考虑及着手;(2)改革的阻力及其克服。

3.应用:用组织变革过程的五个环节分析行政改革。

(五)分析与评价

领会:系统与权变组织理论的优点及其在运用过程中的局限。

第十六章布坎南的公共选择与政府理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布坎南的公共选择与政府理论的基本内容,掌握这一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理解布坎南这一理论对行政学研究和西方行政实践具有的意义,学习运用这一理论分析行政问题。

二、课程内容

本章共有三节。第一节,生平与著作。第二节,公共选择与政府理论。该节包括两个方面内容:1.公共选择理论,涉及公共选择理论的创立、研究对象与方法论。2.政府理论,涉及政府失败论、救治、“政府失败”的政策建议。第三节,分析与评价。该节指出了公共选择与政府理论产生的背景、对经济学和政治学研究的贡献及其局限,以及该理论对我国改革的借鉴意义。

三、考核知识点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创立

凯恩斯的政府干预主张,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对“政府失败”的揭示,理性的经济人。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对象与方法论

公共选择及其特点,公共选择理论的目的,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

(三)政府失败论

政府失败,政府干预行为失败的原因,导致公共决策失败的原因,导致政府机构工作低效率的原因,政府机构扩张的原因,寻租活动,政府寻租的三种类型。

(四)救治“政府失败”的政策建议

二点政策建议,限制国家权力增长的基本方法,减少福利国家的浪费的方法。

(五)分析与评价

公共选择理论的贡献及局限,公共选择理论的启示。

四、考核要求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创立

1.识记:(1)凯恩斯主义;(2)理性的经济人。

2.领会:公共选择理论产生的背景。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对象与方法论

1.识记:(1)公共选择的含义;(2)公共选择理论方法论的三个要素。

2.领会:公共选择理论用于分析政治行政的意义。

(三)政府失败论

1.识记:(1)政府失败;(2)寻租活动。

2.领会:(1)政府失败的原因;(2)寻租活动的三种类型;(3)政府工作机构低效率的原因。

3.应用:从寻租活动角度分析政府失败。

(四)救治“政府失败”的政策建议

1.识记:(1)需求显示法;(2)财政立宪。

2.领会:政策的选择(即限制国家权力增长、减少福利国家的浪费)。

(五)分析与评价

1.领会:公共选择理论的贡献与局限。

2.应用:用公共选择与政府理论来分析行政改革。

第十七章诺思的制度、国家与政府职能理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诺思的制度、国家与政府职能理论的基本内容,掌握这一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理解这一理论尤其是对于行政改革所具有的意义,学习用这一理论分析行政问题。

二、课程内容

本章共有三节。第一节,生平与著作。第二节,制度、国家与政府职能理论。该节包括三个方面内容:1.制度理论与国家模型,涉及对制度的界定、国家理论。2.国家与产权关系理论,涉及国家在产权制度形成中的作用、国家和产权制度的关系。3.制度变迁轨迹与政府职能的关系,涉及组织和制度的关系、组织的四种类型、路径依赖轨迹和路径闭锁,以及政治组织和经济组织的报酬递增需求一致。第三节,分析与评价。该节指出了新制度经济中的国家理论的主要特色,新制度经济学的贡献。

三、考核知识点

(一)对制度的界定

制度理论的框架,制度,制度的作用。

(二)国家理论

国家的定义,国家起源的契约理论,国家起源的掠夺理论,国家的“暴力潜能”分配论,国家模型的特征,国家的目标,国家目标冲突的根源,诺思悖论,诺思悖论的理解。

(三)国家与产权关系理论

国家在产权制度形成中的作用,欧洲近代史上民族国家兴衰的比较。

(四)制度变迁轨迹与政府职能的关系

政治组织和经济组织对制度变迁轨迹的影响,路径依赖,路径闭锁,政治组织和经济组织的报酬递增需求一致。

(五)分析与评价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国家理论的特色,诺思理论的启示。

四、考核要求

(一)对制度的界定

1.识记:(1)制度理论的框架;(2)制度的定义。

2.领会:制度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二)国家理论

1.识记:(1)国家的定义;(2)国家起源的契约理论;(3)国家起源的掠夺理论;(4)暴力潜能;(5)国家的目标;(6)诺思悖论。

2.领会:(1)暴力潜能范畴的意义;(2)国家目标冲突的根源。

3.应用:诺思悖论的含义。

(三)国家与产权关系理论

领会:国家在产权制度形成中的作用。

(四)制度变迁轨迹与政府职能的关系

1.识记:(1)路径依赖;(2)路径闭锁。

2.领会:(1)怎样做到政治组织和经济组织的报酬递增需求一致;(2)政治组织在推行制度变革时的两种目的。

3.应用:比较政治组织和经济组织的报酬递增需求一致和不一致导致的结果。

(五)分析与评价

1.领会:诺思的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国家理论的特色。

2.应用:用制度变迁的理论来分析中国的行政改革。

第十八章凯登的行政理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凯登的行政理论的三大部分即官僚制度的改革、国际公共行政和行政道德,了解凯登的行政理论对当代的意义。

二、课程内容

本章共有三节。第一节,生平与著作。第二节,行政理论。该节包括三个方面内容:1.论官僚制度的改革,涉及改革策略、以往策略不行的原因,以及如何进行政改革。2.论国际公共行政,涉及全球信息结构带来的全球经济以及由此产生的互相依赖、经济全球化提出的一些新的社会和环境问题、新形势对官员提出的要求。3.论行政道德,涉及政府官员腐化堕落及其原因、对官员的制约。第三节,分析与评价。该节涉及凯登观点的实践以及评价。

三、考核知识点

(一)论官僚制度的改革

原有改革策略的失败及其原因,重塑战略,重塑战略的优点与缺点,重塑战略的推行。

(二)论国际公共行政

“全球性信息结构”及其后果,全球经济的特点,全球化过程对政府的影响,国际经济发展给政府官员创造的机会,“波纹效应”,新形势对政府官员提出的要求,战略性思考技能的主要内容。

(三)论行政道德

腐败堕落的原因分析,制约政府官员腐败的方法。

四、考核要求

(一)论官僚制度的改革

1.识记:(1)改革的实质;(2)重塑战略。

2.领会:(1)原有行政改革失败及其原因;(2)重塑战略的优缺点。

(二)论国际公共行政

1.识记:(1)全球经济;(2)成功的公共行政人员应具有的三种技能;(3)战略性思考技能;(4)“波纹效应”。

2.领会:全球经济对政府的挑战。

(三)论行政道德

1.领会:(1)腐败堕落的原因;(2)制约政府官员腐败的方法。

2.应用:分析制约政府官员腐败的方法。

《参加2023年10月的上海自考生们,上海《00323西方行政学说史》自学考试大纲是复习的“指南针”,跟着教材大纲走,不会抓不住重点。西方行政学说史自考大纲看似所有章节点都要考核,实际各考核点都有“重要、次重要、一般”或“识记、理解、应用”之分,若复习时间较多,可三者一起抓,若复习时间较少,则多抓“重要和次重要”的内容。

以上提供的上海00323西方行政学说史自考科目的大纲供同学们复习使用,如教材大纲变动,以上海考试院最新公布为准。预祝大家考出好成绩!关注“上海自考大纲”专题,随时查看大纲信息!

温馨提示: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参考,考试政策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更多优惠课程课程推荐
资料套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