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专业资料
微信QQ群
考生网QQ群

群号:517231281

扫码加群
点击二维码加群

考生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zikaosw

课程试听
最新资讯

手机端访问

1、直接输入www.zikaosw.cn
2、扫描左侧二维码

登录 | 注册
登录/注册后,可享受
  • 课程免费试听
  • 试做在线题库
  • 学习提升指导
自考生网
当前位置 自学考试 > 自考复习资料 > 中国文化导论自考复习资料 > 文章详情

自考04121中国文化导论复习资料十二

来源:自考生网 时间:2019-04-04 14:08:42 编辑:怡

自考04121中国文化导论复习资料十二由自考生网为考生们整理、提供。

注:由于各省教材每年都有更新、变动,自考复习资料并不一定出于同一自考教材版本,但考生们仍可参考使用。

更多中国文化导论复习资料可查看“自考中国文化导论复习资料”栏目。

自考资料及真题购买请点击这里》》》

自考04121中国文化导论复习资料十二

编织工艺三大类(简单应用):

(1)竹编:即运用竹材制作家具,编制用品。各地竹编风格各异。浙江竹编造型优美,做工精巧;福建竹编花样百出,精致华丽;四川竹编纤细精美;湖北竹器,工艺独特。(2)草编:主要用黄草、蒲草、龙须草等作材料。山东、河北、河南的麦秆编极为发达。(3)藤编:以梨藤、灰藤、盘山藤为主。广东是藤编的主要产地,不仅可制作家具,还可编制提篮、灯笼、花插以及鸟、兽等各种玩具。

第六章 文字与图书

考核知识点

1、汉字的演变(理解):

图画文字:远古时期,原始人类经常把他们对于大自然的认识用图画记录下来。

甲骨文:甲指龟甲,骨指兽骨,甲骨文是指写或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一种文字。金文起源于商代,盛行于周代,是在甲骨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字。(2009.07)

篆书(大篆、小篆):大篆字体方正略长,笔画转折回旋,象形的意味更少;秦相李斯对大篆进行了改进和减省,吸收六国文字的优点,废除大量区域性的异体字,把这种新产生的整齐、简化、规范了的文字命名为小篆。

隶书:是对于篆书而言的一种字体,相传是秦吏程邈在狱中发明的。

楷书:是从隶书演变而来的,始于秦汉之际,通行至今,成为两千多年来文字书写的规范。

草书(章草与今草):始于汉代,是为求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书体。

行书:是介于草书和正体之间的一种流畅字体。

 

2、汉字简化采用的三种主要方法。(综合应用)

(1)用本字代替分化出来的繁体字。

(2)用古今字中的古字代替后出的今字

(3)选用通假字、异体字中笔画较少的字代替笔画较多的字。

(4)把草书楷化。

(5)运用会意、形声法另造新字。

 

3、六书的理论内涵。(综合应用)(2010.04)

汉字六书是古人通过分析汉字形体的构造而归纳出来的六种规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中前四书指汉字的形体结构,后二书只是文字的使用方式。六书是我国古代分析文字的理论,有助于了解汉字的结构方式及其表意性特点。

(1)象形,就是按照实物的外形特征,用线条或笔画把它描画出来。

 (2)指事,当遇到抽象得无可描摹的事物时,人类只好使用一种大家都比较容易理解的符号来表示。

(3)会意,有一些情况无法简单地使用象形字或指事字来表示,于是用两个或更多的单体字拼合起来,组合出新的意义。

(4)形声,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读音的声旁组成的形声字。

(5)转注,转注并非造字法,而是属于“用字法”。

(6)假借,假借就是同音代替。

 

【名词解释】

六书:古人通过分析汉字形体的构造而归纳出来的六种规律。(1分)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1分)六书中的前四书是指汉字的形体结构,后二书只是文字使用方式。(1分)(2011.04、2011.07)

 

1、 图书的发展。(简单应用)

(1)青铜器铭文与石刻:青铜器铭文主要铸刻在钟、鼎、壶等青铜器上,内容一般是歌颂王德或者记事表功。石

刻是指刻在石头上的文字。(2)石经:从汉代到宋代,儒家经典曾多次被刻在石头上,供人们抄写传播。(3)简牍与帛书:为了便于携带和传播,人们主要把文字写在笨重的竹简、木牍和轻薄的帛上。(4)纸制抄本:手抄可以说是图书复制的唯一手段,其中明末清初毛晋所抄的古籍最为著名,被称为“毛抄”。(5)雕版印刷:隋唐时期,人们用木头代替了石头,把文字反刻在木板上,再用纸墨印刷,雕版印刷术就产生了。(6)活字印刷: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他把胶泥雕刻成薄薄的单子,用火使之坚固,然后再铁板上放松脂、蜡和纸灰之类的粘连剂,在铁板上按照书籍内容把单子排好,然后平整字面,刷墨印书。

 

5、图书的形态。(简单应用)

(1)简策:简指竹简和木牍,一般情况下每片可以书写一行汉字。用绳把单片的简按顺序编连起来,就成为策。(2)卷轴装:把数纸连为一幅,从左到右,卷起来收藏。由于卷心往往有轴,故称为卷轴装。(3)经折装:为了诵读方便,人们还把长长地纸书按照固定的宽度连续折叠,使之成为长方形的一叠,并且在书的前后装裱上厚纸板,打开时形成连续不断地“之”字形,称为经折装。(4)旋风装:以一幅比书页略厚的长纸条作底,把书页依次向左,像鱼鳞一样粘在底纸上,收藏时从首向尾卷起。是从卷轴装到册页装的过度形式。(5)册叶装:将众多的单页纸重叠装订在一起。装订的一侧为书脊,以书脊为轴,翻页阅读。

 

6、四部分类法(理解):中国传统的图书分类方法和图书分类体系,将图书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2010.04)

 

7、类书与丛书(理解):类书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工具书,它把散见于群书中的各种资料摘录出来,分门别类,汇编成书。类书是具有重要作用的工具书,一直受到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的重视。

 

第七章 科学技术

考核知识点

1、天体结构说(识记):

盖天说:是中国最古老的宇宙学说,认为天圆地方,天在上而地在下,天如同一个半圆形的盖子覆在地上。(2008.04)

浑天说:以东汉张衡《浑天仪图注》为代表,认为天和地都是圆的,天如同一个浑圆的壳包在地的外面,地则是居于天壳中心的一个圆球,天内有水,地浮于水上。

宣夜说:认为宇宙是无限的,日月星辰悬浮于虚空之中,在气的作用下运动或静止。

2、天象观测与记录(识记):

二十八宿及其四宫分属:东宫:角、亢、氐(dī)、房、心、尾、箕;北宫斗、牛、女、虚、危、室、壁;西宫奎(kuí)、娄、胃、昴(mǎo)、毕、觜(zī)、参(shēn);南宫井、鬼、柳、星、张、翼、轸(zhěn)。

 

3、 天文仪器(识记):

仪:是测量天体在天球面上的位置的仪器。

象:是演示天体在天球面上视运动的仪器。

浑仪:盛唐时期,李淳风设计制造了浑天黄道仪,能同时测赤道、黄道和白道坐标的极为复杂的浑仪。

浑象:基本结构式一个球体,相当于现在的天球仪。

水运仪:集测时、守时、报时为一体。

圭表:用以测量日影的仪器。

漏壶: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计时器之一。

 

4、中国历法的特点:

二十四节气: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天,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大)暑相连,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大寒。

 

6、中国农业发展的五个阶段。

(1)新石器时代是古代农业的发生期(2)夏、商、周上古代史传统农业的初步形成期(3)从春秋战国至魏晋南北朝是传统农业的发展成熟期(4)隋唐宋元是中国农业的全面大发展时期(5)明朝至清前中期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顶峰时期。

 

7、以“三才”理论为核心的农学思想。(简单应用)

农业生产的三大要素是天、地、人。“人”是农业生产中的主体,“天”和“地”共同构成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条件。这种理论把农作物的生长看作在天、地、人共同作用下完成的过程,把农工业生产看作由稼、天、地、人诸因素组成的整体。在“三才”理论的指导下,我国逐步形成了农业生产“时宜”“地宜”“物宜”的“三宜”原则,其主要内涵是农业生产必须根据天时、地利的变化和农作物生长发育的规律采取相应措施。

 

【名词解释】

“三才”理论:是一种哲学思想,讲天、地、人的变化和关系。即“人”是农业生产中的主体,“天”和“地”共同构成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条件。这种理论把农作物的生长看作在天、地、人共同作用下完成的过程,把农业生产看作由稼、天、地、人诸因素组成的整体。(2009.04、2010.07)

 

8、“精耕细作”技术系统。(综合应用)(2008.04、2009.07)

“精耕细作”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它是指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为基础,包括改善农业环境和农作物生产能力的一系列技术措施。1,充分利用土地 :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精耕细作的基础。2、科学把握农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成熟都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把握好科学的农时,为农业丰收提供了保障。3.因地制宜的田间管理:在长期实践中,中国古代形成了很有特色的“土宜论”和“土脉论”。人们综合运用耕作、施肥和灌溉等措施,给农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4精选良种,合理栽培:种子是庄稼能否长好的关键因素,中国一直有精选良种的传统。 

 

9、农田水利工程(理解):

渠系:引水渠道是我国农田水利工程中最普遍的一种,主要修建于北方平原地区。

陂塘:主要以蓄水灌溉为目的,同时起到分洪防洪的作用。

塘浦圩田:取土筑堤围田,形成沟坎,造成积水,于是将这些堤、沟加以扩展,逐渐变成塘浦圩田。

海塘:为防御海潮的侵袭,保护农田和城镇安全而建筑的一种水利工程。

坎儿井:它由暗渠、明渠、竖井和涝坝四部分组成。具有能自流灌溉,水质优良,水流稳定,冬季不封冻,又能减少蒸发和避免风沙侵袭等优点。

  

10、农学家与农学著作(识记)贾思勰《齐民要术》、陈旉《农书》、王桢《农书》、徐光启《农政全书》

 

11、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简史(识记):唐初王孝通《缉古算经》、《算经十书》

 

12、中国古代数学的突出成就(识记)汉代重要数学著作《周脾算经》和《九章算术》、三国刘徽《九章算术注》

  

13、(理解):祖冲之与圆周率:祖冲之是南朝著名的天文数学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祖冲之运用刘徽的割圆术,更精确地推算出圆周率的数值应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祖冲之还用两个分数来表示圆周率的值:一为355/113,称为密率;一为22/7。称为约率。其密率是圆周率的最佳渐近分数。

秦九昭:南宋杰出的数学家,被美国现代科技史专家评价为“所有时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著有《数学九章》。最杰出的成就有二:一是大衍总数术,二是正负开方术。

朱世杰:元代以及其著作《算学启蒙》和《四元玉鉴》,被外国科技史专家评为中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突出成就主要集中在《四元玉鉴》中:(1)四元术(2)垛积术。

以上“自考04121中国文化导论复习资料十二”由自考生网www.zikaosw.cn收集、提供。更多自考复习资料可查看我办“自考复习资料”栏目。

温馨提示: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参考,考试政策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更多优惠课程课程推荐
资料套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