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专业资料
微信QQ群
考生网QQ群

群号:517231281

扫码加群
点击二维码加群

考生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zikaosw

课程试听
最新资讯

手机端访问

1、直接输入www.zikaosw.cn
2、扫描左侧二维码

登录 | 注册
登录/注册后,可享受
  • 课程免费试听
  • 试做在线题库
  • 学习提升指导
自考生网
当前位置 自学考试 > 自考考试大纲 > 文章详情

00838语言与文化自考教材大纲下载_重庆自考大纲2023年10月

来源:自考生网 时间:2023-12-04 12:35:35 编辑:自考生网编辑

自考生网为考生们提供2023年10月00838语言与文化自考大纲下载。根据往年重庆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自考考试大纲及教材目录可知,往年00838语言与文化考试科目大纲使用的一直是2000版本,如大纲变动,以重庆考试院当期公布的为准。语言与文化自考大纲内容包括: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各章节考核知识点、指定的教材、考试题型等,详见下文。

00838语言与文化自考考试大纲(2000版)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学分大纲名称教材/推荐用书名称主编出版社版次
语言与文化008384语言与文化自学考试大纲语言与文化王振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注:1、本目录内的课程学分含实践性环节学分。

点击下载:00838语言与文化自考考试大纲

《语言与文化》考试大纲

第一章语言、文化与思维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是本教材的单眼,主要讲述语言、文化与思维之间的关系,为以后各章的内容奠定理论基础。要求自学应考者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语言、文化与思维的定义,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并进而理解语言、文化和思维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解外语学些这学习外国文化的重要性,为培养文化意识与文化敏感性奠定基础,并初步了解研究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跨文化交际学。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语言的特性

第二节文化的定义与特性

(一)文化的定义

(二)文化的特性

(三)文化分析模式

第三节语言、文化与思维之间的关系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二)思维

(三)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四)语言、思维与文化的关系系四节跨文化交际学

第四节跨文化交际学

三、考核点

(一)语言的特性

1.语言的系统性

2.语言的任意性

3.语言的符号性

4.语言是有声的

5.语言是人类独有的

6.语言是交际的工具

7.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8.语言是文化传递的工具

(二)文化的定义与特性

1.广义的文化:人类的一切特征

2.狭义的未还: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

3.文化是人类独有的

4.文化的社会性

5.文化的民族性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共同性

6.文化的历史继承性

7.文化含有若干层次的亚文化

8.文化分析模式

1)关键问题模式

2)主题模式

3)七方面模式

(三)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1.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2.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与容器

3.语言受文化制约

4.语言对文化的反作用

5.语言作为任意的符号系统的相对独立性

6.语言与文化的共同性,语言与文化的特殊性

(四)思维

1.思维是人类大脑认识世界的功能和产物

2.思维是社会集团的观念模式

3.抽象思维与艺术思维

(五)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1.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

2.语言反映思维

3.语言影响思维

4.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

(六)语言、思维与文化

语言、文化、思维相互作用

四、考核要求

(一)了解

1.语言的特性

1)语言的系统性

2)语言的任意性

3)语言的符号性

4)语言是有声的

5)语言是人类独有的

6)语言是交际的工具

7)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

8)语言是文化传递的工具

2.文化分析模式

1)关键问模式

2)主题模式

3)七方面模式

3.思维

1)思维是人类大脑认识世界的功能和产物

2)思维是社会集团的观念模式

3)抽象思维与艺术思维

4.跨文化交际学

(二)领会

1.文化的定义

1)广义的文化:人类的一切特征

2)狭义的文化: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

2.文化的特性

1)文化是人类独有的

2)文化的社会性

3)文化的民族性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共同性

4)文化的历史继承性

5)文化含有若干层次的亚文化

3.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1)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2)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与容器

3)语言受文化制约

4)语言对文化的反作用

5)语言作为任意的符号系统的相对独立性

6)语言与文化的共同性、语言与文化的特殊性

4.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1)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

2)语言反映思维

3)语言影响思维

4)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

5.语言、文化、思维相互作用

(三)重点章节:第二节、第三节第一、三、四部分

第二章词汇与意义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词汇是反映语言与文化之间密切关系的最明显的语言层次之一,因此词汇与文化是语言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自学应考者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词汇意义的种类,这是了解词汇与文化的关系的理论基础。要求自学应考者掌握英语中专指英语国家文化中独有十五的词汇,掌握英、汗语中虽词汇对应,但所指示物有差异的词汇,掌握英、汉语词汇对应不均衡的现象,掌握英、汉语中虽概念意义对应,但伴随意义有差异的词汇,从而提高认识英语词汇文化含义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什么是词汇和意义

(一)词汇

(二)意义

第二节词汇与概念意义

(一)专指英语国家文化意义的词汇

(二)与汉语中词汇在概念意义上部分对应的英语词汇

(三)英语中易被误认为与汉语词汇对应的词汇

(四)词汇、概念意义与构词法

第三节词汇与伴随意义

(一)词汇与内涵意义

(二)词汇与社会意义

(三)词汇与情感意义

(四)词语与反映意义

(五)词汇与搭配意义

三、考核点

(一)词汇的定义

(二)意义的种类

1.概念意义

2.内涵意义

3.社会意义

4.情感意义

5.反映意义

6.搭配意义

7.主题意义

(三)专指英语国家文化意义的词汇

1.反映英语国家地理的词汇

2.反映英语国家历史的词汇

3.反映英语国家政治的词汇

4.反映英语国家宗教的词汇

5.反映英语国家生活习俗的词汇

6.反映英语国家体育运动的词汇

(四)与汉语中词汇在概念意义上部分对应的英语词汇

(五)英语中易被误认为与汉语词汇对应的词汇

(六)词汇、概念意义与构词法

(七)词汇与内涵意义

(八)词汇与社会意义

(九)词汇与情感意义

(十)词汇与反映意义

(十一)词汇与搭配意义

四、考核要求

(一)了解

1.意义的种类

1)概念意义

2)内涵意义

3)社会意义

4)情感意义

5)反映意义

6)搭配意义

(二)领会、翻译、运用

1.教材中出现的有关英语国家地理的词汇

2.教材中出现的有关英语国家历史的词汇

3.教材中出现的有关英语国家政治的词汇

4.教材中出现的有关英语国家宗教的词汇

5.教材中出现的有关英语国家生活习俗的词汇

6.教材中出现的有关英语国家体育运动的词汇

7.教材中出现的与汉语词汇在概念意义上部分对应的英语词汇

8.教材中出现的英语中易被误认为与汉语词汇对应的词汇

9.教材中出现的英汉语中构词方式不同,但表达同一概念意义的对应词

10.教材中出现的英汉语中表达相同概念意义、不同内涵意义的词汇

11.教材中出现的英语中表达相同概念意义,不同社会意义的词汇

12.教材中出现的英语中表达情感意义的词汇机器与汉语中表达情感意义的词汇的文化差别

13.教材中出现的英汉语中表达相同概念意义、不同反映意义的词汇

14.教材中出现的英汉语中表达相同概念意义、不同搭配意义的词汇

(三)重点章节:第二节、第三节

第三章语言规则与文化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语法与文化的关系比较隐晦,学术界对此争议较大。要求自考应考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英汉语语法的一些主要差异,加强英语语法意识,提高英语口语和书面语在语法上的正确性;同时也要求学习者了解一些有关英汉语语法差异与英中文化差异的关系论述。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阴郁的显性语法和汉语的隐形语法

(一)语法词素

(二)主语与宾语

(三)形和与意合关系

(四)受事语与修饰语

第二节分枝与线性句型

第三节语序

第四节对否定问句的应答

第五节拟声和语法

三、考核点

(一)语法词素

1.数的标志

2.格的标志

3.时体的标志

4.被动语态的标志

5.虚拟语气的标志

(二)主语和宾语

(三)形合关系与意合关系

(四)受事语与修饰语

(五)分枝与线性句型

(六)语序

1.地址、日期的语序

2.疑问句的语序

(七)对否定问句的应答

(八)拟声和语法

四、考核要求

(一)了解

1.英语的显性语法与英语国家的传统、分析思维的英语的发展阶段

2.汉语的隐形语法与中国的传统、综合思维和汉语的发展阶段

3.分枝与线性句型、分枝与线性思维或直接性与间接性

4.语序、从小到大和从大到小的思维模式或直接性与间接性

5.对否定问句的应答与个人和环境主义文化

(二)领会与运用

1.英语的显性语法与汉语的隐形语法

1)语法词素:数、格、时体、语态、语气的标志

2)英汉语语法词素的差异与三种不同文化解释:

司法传统、思维模式、语言发展阶段

3)主语和宾语的省略

4)形合关系与意合关系

5)受事语与修饰语

2.英语的分枝句型与汉语的线性句型

3.英汉语语序的差异

1)地址、日期的语序

2)疑问句的语序

4.英汉语中队否定问句的应答

5.拟声和英汉语语法

(三)重点章节:第一节、第二节

第四章日常谈话中的文化差异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日常谈话中有丰富的文化现象,这些现象是外语学习者学习外国文化的重点之一。要求自学应考者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英语本族人和汉语本族人日常谈话的文化习俗差异。正确理解和使用英语称呼语、问候语和辞别语、介绍用语、赞语与应答语,致谢语与应答语、电话用语,及其它一些社交常用语。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称呼语与文化

(一)姓名

(二)标准称谓

第二节问候语与辞别语

(一)问候语

(二)辞别语

第三节介绍

第四节赞语与应答

第五节打电话

第六节致谢语应答

第七节道歉与应答

第八节邀请与应答

第九节其它社交常用语

(一)“Please”

(二)送礼与应答

(三)就餐时的谈话

三、考核点

(一)姓名

1.英语中常见的地雷任命

2.英语姓名前的头衔

(二)标准称谓

1.表示亲属关系的词语

2.称呼陌生人用语

(三)问候语

(四)辞别语

(五)介绍语

(六)赞语与应答

(七)打电话

(八)致谢与应答

(九)道歉与应答

(十)邀请与应答

(十一)Please的用法

(十二)送礼与应答

(十三)就餐时的谈话

四、考核要求

(一)领会

1.英汉人名与文化

2.称呼语中的头衔与英中文化

3.称呼亲属的词语与英中文化

4.称呼陌生人用语与英中文化

5.问候语与辞别语与英中文化

6.介绍用语与英中文化

7.赞语与应答和英中文化

8.致谢语应答和英中文化

9.Please与“请”和英中文化

10.送礼与应答

11.就餐时的谈话

(二)领会与运用

1.材料中出现的姓名与头衔

2.材料中出现的成语亲属的词语

3.材料中出现的称呼陌生人用语

4.材料中出现的问候语

5.材料中出现的辞别语

6.材料中出现的介绍语

7.材料中出现的赞语与应答语

8.材料中出现的打电话用语

9.材料中出现的致谢语与应答语

10.材料中出现的道歉语与应答语

11.材料中出现的邀请语与应答语

12.Please的用法

13.材料中出现的送礼与应答用语

14.就餐时的谈话用语

(三)重点章节:第一节、第二节、第四节、第六节

第五章成语、谚语和典故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任何语言中都有大量的成语、谚语和典故。这些语言单位,特别是谚语和典故有很深的文化渊源。要求自学应考者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英语中的常和成语,主要是英语中独有的和英汉语中对应的,而又存在差异的短语和成语。了解英语常见谚语的文化内涵,能互译英汉语中的常见谚语。理解英语中来自文学、历史、体育运动、娱乐等方面的常见典故的来源及含义。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成语

(一)短语动词

(二)短语动词以外的成语

第二节谚语

(一)与基督教有关的英语谚语

(二)来自“圣经”或英语文学作品的英语谚语

(三)与希腊罗马文明有关的英语谚语

(四)与地理有关的英语谚语

(五)与航海有关的英语谚语

(六)与饮酒有关的英语谚语

(七)与性别歧视有关的英语谚语

(八)与个人主义有关的英语谚语

(九)与英语书写系统有关的英语谚语

(十)与英国历史有关的英语谚语

(十一)与节俭有关的英语谚语

第三节典故

(一)文学典故

(二)神话典故

(三)宗教典故

(四)历史典故

(五)体育运动典故

三、考核点

(一)短语动词

(二)短语动词以外的成语

1.有关言谈举止的成语

2.有关人生哲学的成语

3.有关爱情婚姻的成语

4.其它成语

(三)谚语

1.与基督教有关的英语谚语

2.来自“圣经”或英语文学作品的英语谚语

3.与希腊罗马文明有关的英语谚语

4.与地理有关的英语谚语

5.与航海有关的英语谚语

6.与饮酒有关的英语谚语

7.与性别上马视有关的英语谚语

8.与个人主义有关的英语谚语

9.与英语书写系统有关的英语谚语

10.与英国历史有关的英语谚语

11.与节俭有关的英语谚语

(四)典故

1.文学典故

2.神话典故

3.宗教典故

4.历史典故

5.体育运动典故

四、考核要求

(一)领会

1.教材中出现的成语所反映的英中文化差异

2.教材中出现的谚语所反映的英中文化差异

3.教材中出现的典故所反映的英中文化差异

(二)领会、翻译与运用

1.教材中出现的短语动词

2.教材中出现的有关言谈举止的成语

3.教材中出现的有关人生哲学的成语

4.教材中出现的有关爱情婚姻的成语

5.教材中出现的其它成语

6.教材中出现的与基督教有关的英语谚语

7.教材中出现的来自“圣经”或英语文学作品的英语谚语

8.教材中出现的与希腊罗马文明有关的英语谚语

9.教材中出现的与地理有关的英语谚语

10.教材中出现的与航海有关的英语谚语

11.教材中出现的与饮酒有关的英语谚语

12.教材中出现的与性别歧视有关的英语谚语

13.教材中出现的与个人主义有关的英语谚语

14.教材中出现的与英语书写系统有关的英语谚语

15.教材中出现的与英国历史有关的英语谚语

16.教材中出现的与节俭有关的英语谚语

17.教材中出现的文学典故

18.教材中出现的神话典故

19.教材中出现的宗教典故

20.教材中出现的历史典故

21.教材中出现的体育运动典故

(三)重点章节:第一节第二部分、第二节、第三节

第六章比喻和联想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语言中的比喻和语言单位在语言使用者头脑中引起的联想与文化和民族思维有密切关系。要求自学应考者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英汉语在比喻这一修辞格上的不同点,掌握英汉语中对应的语言单位在英汉语本族人头脑中引起的不同联想。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明喻与隐喻

(一)对明喻与隐喻的一般介绍

(二)明喻与隐喻的一些跨文化异同

(三)日常谈话中的比喻

第二节颜色词

(一)红色

(二)白色

(三)黑色

(四)蓝色

(五)绿色

(六)黄色

(七)灰色、粉色和紫色

(八)一些颜色词的翻译

三、考核点

(一)明喻与隐喻

1.明喻与隐喻的定义

2.本体、喻体、比喻词、

3.英汉语中明喻与隐喻的一些相同点

4.英汉语中明喻与隐喻的一些差异

(二)日常谈话中的比喻

1.有关“观念”的比喻

2.有关“爱情”的比喻

3.有关“人生”的比喻

(三)颜色词与联想意义

1.英汉语中“红色”在联想意义上的异同

2.英汉语中“白色”在联想意义上的异同

3.英汉语中“黑色”在联想意义上的异同

4.英汉语中“蓝色”在联想意义上的异同

5.英汉语中“绿色”在联想意义上的异同

6.英汉语中“黄色”在联想意义上的异同

7.英汉语中“灰色”、“粉色”和“紫色”在联想意义上的异同

(四)颜色词和翻译

四、考核要求

(一)了解

1.明喻与隐喻

2.本体、喻体、比喻次

(二)领会

1.教材中出现的英汉语比喻所反映的英中文化差异

2.教材中出现的英汉语颜色词所表达的联想意义差异

(三)领会、翻译、运用:

1.教材中出现的英汉语比喻

2.教材总出现的英汉语颜色词

(四)重点章节:第一节第二、三部分、第二节

第七章敬语,谦词,委婉词和禁忌词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要求自学应考者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英语的敬语与谦词,掌握汉语中丰富的敬语与谦词的英译方法,掌握英语中使用愈加频繁的委婉词,领会英汉语中禁忌语的差异。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敬语

第二节谦词

第三节委婉词

第四节禁忌词

三、考核点

(一)敬语

(二)谦词

(三)委婉词

1.与“死”有关的委婉词

2.其他一些委婉词

(四)禁忌词

1.与人体排泄功能有关的禁忌语

2.与人体部位和性有关的禁忌语

3.脏话

4.与人体隐私有关的禁忌语

四、考核要求

(一)领会、翻译与运用:

1.教材中出现的敬语

2.教材中出现的谦词

3.教材中出现的与“死”有关的委婉词

4.教材中出现的其它委婉词

5.教材中出现的与人体排泄功能有关的禁忌语

6.教材中出现的与人体部位和性有关的禁忌语

7.教材中出现的脏话

8.教材中出现的与人体隐私有关的禁忌语

(二)领会:

1.敬语与谦词和中英文化差异

2.委婉语中的中英文化差异

3.与人体排泄功能有关的禁忌语和中英文化差异

4.与人体部位和性有关的禁忌语和中英文化差异

5.脏话和中英文化差异

6.与个人隐私有关的禁忌语和中英文化差异

(三)重点章节:第三节、第四节

第八章语篇中的文化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语篇与文化的关系比较隐晦,因此有关语篇与文化的研究争议较大。要求自学应考者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英汉语再语句连接手段上的一些差异,掌握英语语句的逻辑衔接手段。了解英汉语在语篇结构上的差异,掌握英语语篇结构的一些主要模式。了解英汉语常用文体的一些差异,掌握英语常用文体。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有关语篇的一些基本概念介绍

第二节语篇连接词

(一)附加关系

(二)转折关系

(三)因果关系

(四)时间关系

第三节语篇结构

(一)书信的语篇结构

(二)论说文的语篇结构

第四节文体

(一)书面语文体

(二)口语文体

三、考核点

(一)有关语篇的一些基本概念

1语篇

2.衔接与连贯

3.语篇结构

4.文体

(二)语句件的形合连接与意合连接

1.语句间的添加关系

2.语句间的转折关系

3.语句间的因果关系

4.语句间的时间关系

(三)书信的语篇结构

1.求助信的语篇结构

2.邀请信的语篇结构

(四)论说文的语篇结构

1.演绎式语篇结构:主题句在前,辅助句在后

2.归纳式语篇结构:辅助句在前,结论在后

3.语篇结构的古典模式

4.语篇结构的卡尔·罗杰斯模式

5.学术论文的APA模式

(五)描写性书面语篇中英文的平铺直叙问题和汉语的词藻华丽文体

1.形容词的使用

2.比喻的使用

3.夸张的使用

(六)线性语篇结构和螺旋性语篇结构或直接问题和间接文体

(七)正式程度

(八)口语文体

1.英语口语体的主要特征

2.口语的五种文体

呆板体

正式体

商议体

随便体

亲密体

四、考核要求

(一)了解

1.有关语篇的一些基本概念

1)语篇的定义

2)衔接与连贯的定义

3)语篇结构的定义

4)文体的定义

2.语篇结构模式

1)古典模式

2)卡尔·罗杰斯模式

3)学术论文的APA模式

3.英语口语体的主要特征

4.口语的五种文体

1)呆板体

2)正式体

3)商议体

4)随便体

5)亲密体

(二)领会与运用

1.英语语句间的形合连接

2.英语语句间的意合连接

3.英语语句间的添加关系

4.英语语句间的转折关系

5.英语语句间的因果关系

6.英语语句间的时间关系

7.英语求助信的语篇结构

8.英语邀请信的语篇结构

9.英语演绎式语篇结构:主题句在前,辅助句在后

10.描写性书面语篇中英语的平铺直叙文体

11.英语的线性语篇结构或直接文体

12.在日常交际中英语书面语的正式程度略低于相应的汉语书面语

(三)领会:

1.在语篇链接手段上英语对形合连接的依赖程度超过汉语

2.英语书信的语篇结构为目的在前,理由在后,而汉语书面的语篇结构为理由在前,目的在后

3.英语论说文主要采取演绎式语篇结构,而在汉语论说文中还可见到较多的归纳式语篇结构

4.描写性书面语篇中英语的平铺直叙文体和汉语的词藻华丽文体

5.英语的线性语篇结构或直接文体和汉语的螺旋性语篇结构或间接文体

(四)重点章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

第九章英语变体中的文化

一、学习目的和妖气

任何语言都有很多变体。在实际交际中使用的是英语的各个变体。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习者了解若干英语变体的主要预提特征,提高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同时了解英语变体与相应汉语变体的差别,以及引起这些差别的文化因素。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地域方言

第二节语域

(一)广告英语

(二)报刊新闻英语

(三)科技英语

(四)法律英语

三、考核点

(一)美国英语

1.美国英语的形成

2.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在语音上的差异

3.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在拼音上的差异

4.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在词汇上的差异

(二)广告英语的一些主要语言特征

1.语音

2.词汇

3.语法

(三)英语广告与汉语广告的一些主要差异

1.在服务范围上的差异

2.在商标名称上的差异

3.在词汇语法上的差异

4.在文体上的差异

(四)报刊新闻英语的一些主要语言特征

1.标题中的省略和现在时

2.导言中的五要素

3.长句和短的段落

(五)报刊新闻英语和报刊新闻汉语的一些主要差异

1.新闻选择上的差异

2.报刊新闻英语的可读性和报刊新闻汉语的严肃性

(六)科技英语中的科技词汇的一些主要特征

1.来自希腊和拉丁语的科技词汇

2.来自人名的科技词汇

3.来自英语自身的科技词汇

(七)科技英语语法的一些主要特征

1.被动态

2.名词化

3.非限定性动语短语

(八)法律英语

1.法律英语中的拉丁语和法语借词

2.法律英语中的古词

3.法律英语中的长句

四、考核要求

(一)了解

1.美国英语的形式

2.报刊新闻英语标题中的省略和现在时

3.报刊新闻英语导言中的五要素

4.报刊新闻英语长句和短的段落

5.广告英语的语音特征

6.广告英语的词汇特征

7.广告英语的语法特征

8.科技英语中的被动语态

9.科技英语中的名词化

10.科技英语中的非限定性动词短语

11.法律英语中的古词

12.法律英语中的长句

(二)领会

1.教材中讲解的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在语音上的差异

2.教材中讲解的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在拼写上的差异

3.教材中讲解的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在词汇上的差异

4.教材中讲解的英语广告与汉语广告在服务范围上的差异

5.教材中讲解的英语广告与汉语广告在商标名称上的差异

6.教材中讲解的英语广告与汉语广告在词汇语法上的差异

7.教材中讲解的报刊新闻英语与报刊新闻汉语在新闻素材上的差异

8.报刊新闻英语的可读性和报刊新闻汉语的严肃性

9.教材中出现的科技英语中来自希腊和拉丁语的词汇

10.教材中出现的科技英语中来自人名的词汇

11.教材中出现的科技英语中来自英语自身的词汇

12.教材中出现的法律英语中的拉丁语和法语借词

(三)重点章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一、三部分

第十章非语言交际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的关系非常密切,大量的情感信息是通过非语言交际手段传递的。同语言交际一样,非语言交际也受文化的制约。要求自学应考者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非语言交际的基本内容、非语言交际和语言交际的密切关系、非语言交际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掌握常见的语言交际手段。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非语言交际的基本概念

(一)非语言交际的定义

(二)非语言信息的功能

(三)非语言交际与文化

第二节体语

(一)面部表情和目视行为

(二)手势

(三)体态

第三节地域和体距学

第四节触摸

第五节服饰

第六节气味

第七节时间

三、考核点

(一)非语言交际的定义

(二)非语言信息的功能

1.补充功能

2.否认功能

3.重复功能

4.调节功能

5.替代功能

6.强调功能

(三)非语言交际与文化

1.非语言交际受文化制约

2.非语言交际的跨文化比较及可学性

(四)控制面部表情的四类技巧

1.强化

2.弱化

3.中和

4.演示

(五)目视行为的三个特征

1.突出

2.唤起

3.卷入

(六)五类手势

1.标志

2.说明

3.调节

4.情感展示

5.适应

(七)三类体态

1.包容与排他

2.面对面与并列

3.相合与非相合

(八)空间

1.个人基本空间

2.个人次要空间

3.公共空间

(九)体距

1.亲密区

2.随意个人区

3.社交商议区

4.公共区

(十)触摸

1.功能职业触摸

2.社交礼节触摸

3.友情温情触摸

4.爱情亲密触摸

5.性唤起触摸

(十一)服饰

(十二)气味

(十三)时间

1.心理时间

2.文化时间

四、考核要求

(一)了解

1.非语言交际的跨文化比较及可学性

2.控制面部表情的技巧

3.目视行为的特征

4.体态的种类

5.空间的种类

6.触摸的种类

7.服饰

8.气味

(二)领会

1.非语言交际的定义

2.非语言信息的功能

1)补充功能

2)否认功能

3)重复功能

4)调节功能

5)替代功能

6)强调功能

3.非语言交际受文化制约

4.手势的种类

1)标志类手势

2)说明类手势

3)调节类手势

4)情感展示类手势

5)适应类手势

5.体距

1)亲密区

2)随意个人区

3)社交商议区

4)公共区

6.心理时间

7.文化时间

(三)领会与运用

教材中讲解过的手势

(四)重点章节:第一节第一、第二部分、第二节第二部分、第三节、第七节

以上就是2023年10月重庆00838语言与文化自学考试大纲的全部内容。重庆自考其他考试科目的大纲可以关注“重庆自考大纲”栏目。重庆00838语言与文化自考大纲并非每年都会更新,一般全国统考课的科目大纲变动不大,除非该科目换了新教材,有时即使换了教材版本,大纲也未必变动。总之,每期自考考试前同学们都先关注重庆考试院发布的教材大纲版本目录,如语言与文化大纲变动,以重庆考试院最新公布为准就不会出错~

温馨提示: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参考,考试政策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更多优惠课程课程推荐
资料套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