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专业资料
微信QQ群
考生网QQ群

群号:517231281

扫码加群
点击二维码加群

考生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zikaosw

课程试听
最新资讯

手机端访问

1、直接输入www.zikaosw.cn
2、扫描左侧二维码

登录 | 注册
登录/注册后,可享受
  • 课程免费试听
  • 试做在线题库
  • 学习提升指导
自考生网
当前位置 自学考试 > 自考模拟试题 > 传播学概论自考模拟试题 > 文章详情

2019年00642传播学概论自考模拟试题(2)

来源:自考生网 时间:2019-04-01 15:33:32 编辑:sun

2019年00642传播学概论自考模拟试题(2)由自考生网为考生们提供整理。

注:不同省份、不同专业的自考模拟试题,只要课程代码和课程名称相同,都可参考使用。

更多传播学概论模拟试题可查看“自考传播学概论模拟试题”栏目。

自考模拟试题答案购买请点击这里》》》

一、填空、选择及名释

1.受众:社会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的总称,是传播过程的要素之一,大众传播的受众是对报刊读者,广播听众和电视听众的总称。在大众传播活动中,受众不仅是大众传播信息到达的目的地。而且也是媒介信息的积极主动的“觅信者”受众还是大众传播过程的反馈信息源。

2.个人差异论:以“刺激—反应论”的心理学模式为基础,从行为主义的角度描述受众,认为不同的受众成员对大众传播信息的不同接收行为,取决于个人特性的千差万别。

3.社会分类论:以社会学基础,注重各社会群体的特性差异对受众成员的媒介信息接受行为的影响。

4.社会关系论:着重分析受众成员日常的社会关系对其媒介信息接收行为的影响。

5.实验对象较易回忆起报刊、广播、电视报道中占显著位置的新闻印证了可获得性(易得性论的解释)。

6.传播效果研究分为三个时期: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为第一个时期,40年代至60年代为第二个时期,70年代至现在分为第三个时期。

7.“魔弹论”观点的出现与当时西方流行本能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也有密切的关系。

8.传播流程:指的是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9.意见领袖: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及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以单一型为主。

10.两级传播:大众传播的影响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11.《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和《创新与普及》可以说是“传播流程”研究的三部曲。

12.J·T克拉帕在《大众传播效果》一书中对《人民的选择》和《个人影响》的传播进行总结,提出了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五项一般定理”。

13.对信源(传播者)的可信性与说服效果的关系进行了实证考察的是霍夫兰。

14.休眠效果: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

15.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暗示了这样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

16.李普曼1922年出版的《舆论学》中提出“拟态环境”这一观点。

17.“沉默的螺旋”概念最早见于诺依曼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论文。

18.“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这里所反映的“强大影响”已经不止于认识阶段,而且包括了认知→判断意见→行动的全过程。”

19.“培养分析”最初的着眼点有两个,一是分析电视画面上的凶杀和暴力内容与社会犯罪之间的关系。二是考察这些内容对人们认识社会现实的影响。

20.J·S·艾蒂玛和F·G·克莱因于1977年提出“上限效果”假说。

21.提出“文化霸权”理论的是葛兰西。

22.霍克海默与阿道尔诺以“文化工业”这个术语代替“大众文化”。

23.《数字化生存》一书的作者尼葛洛庞帝比作人体内的DNA的“比特”。

24.美国在《1996电信法》中针对电视,有线电视网络节目和电脑网络通信内容制定了具体规定,加强了这方面的管理。

25.随着大众传播机构对电脑网络的积极运用,受众成员正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对信息进行筛选,组织的“把头人”。

二、问答及论述

1.大众传播受众的主要特征

答:①广泛性。大众传播是面向全社会公众的传播活动,并非专门为某些人服务的活动。②混杂性。大众传播的受众是复杂的、异质的,由特点各异的受众组成。③分散性。大众传播是通过媒介工具进行信息传递活动,受众与传播者没有直接的接触,他们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分隔开的。④隐匿性。大众传播机构对受众成员既不认识,也不了解他们的情况,其进行的传播是隐匿的。

2.受众的选择性因素

答:(1)选择性接触(2)选择性理解(3)选择性记忆

3.简述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

答:(1)环境认知效果(2)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3)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4.《人民的选择》中提出的一系列理论假说,包括哪些?

答:(1)政治既有倾向性假说(2)选择性接触假说

(3)“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理论(4)对大众传播效果类型的概况

5.简述“使用与满足”的概念

答:大众传播是效果问题,可以从两种视角进行考察。一种是从传播的角度去考察传播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或者给予了受众什么样的影响;另一种是从受传者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受传者的媒介接触动机或者这种接触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动上的效果。后一种视角构成了“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基本内容,“使用与满足研究”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60年代以后受到人们的肯定,再次复兴起来。

6.“沉默的螺旋”理论包括哪些要点?

答:(1)舆论的形成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2)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识。(3)这种环境认识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以上“2019年00642传播学概论自考模拟试题(2)”由自考生网www.zikaosw.cn收集、提供。更多模拟试题资料可查看我办“模拟试题”栏目。

温馨提示: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参考,考试政策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更多优惠课程课程推荐
资料套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