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专业资料
微信QQ群
考生网QQ群

群号:517231281

扫码加群
点击二维码加群

考生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zikaosw

课程试听
最新资讯

手机端访问

1、直接输入www.zikaosw.cn
2、扫描左侧二维码

登录 | 注册
登录/注册后,可享受
  • 课程免费试听
  • 试做在线题库
  • 学习提升指导
自考生网
当前位置 自学考试 > 自考复习资料 > 民间文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 > 文章详情

11342民间文学概论自考资料:民间故事

来源:自考生网 时间:2024-04-30 09:20:14 编辑:紫薇

考生网为考生收集整理了“11342民间文学概论自考资料:民间故事“以供考生们复习使用。自考教材每隔几年都会更新、变动,但相关知识大体不变,考生们抓住考点进行复习即可。

11342民间文学概论自考资料:民间故事

更多资料可查看:民间文学概论题库自考民间文学概论视频自考教材(相同课程各省教材不一定相同,请按省搜索)。

民间故事

第一节民间故事的概念与分类方法

一、民间故事的概念

(1)民间故事的概念☆☆☆☆

广义:指民众口头创作的所有叙事散文体作品,包括神话、传说、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等。

狭义:专指神话、传说之外的口头散文体作品,即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等。

二、民间故事的分类方法

(1)AT分类法☆☆☆☆☆

由芬兰学者阿尔奈创立、后经美国学者汤普森所完善的一种编制故事类型索引的方法。国际上称为“阿尔奈-汤普森体系”,简称“AT分类法”,即按相对有限的情节类型,将世界各地的民间故事进行分类编目的一种分类方法。“AT分类法”将故事分为五大门类:动物故事、普通民间故事、笑话、程式故事、未分类的故事。共2500个故事类型。(并未列入中国的故事)

(3)德国的沃·爱德哈德,1937年编纂《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一书,归纳出300多个故事类型,首次展现了中国民间故事艺术世界的整体风貌。

钟敬文认为该书是“关于中国民间故事的一种具有相当意义的学术工具书,是一百多年来西方学者所撰写的一部比较有价值的中国民俗学力作。”

(4)美籍华人学者丁乃通,1978年出版《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一书。归纳出843个类型。

(5)台湾学者金荣华,2000年出版《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类型索引》一书。以“丁氏索引”为基础,增列了新类型。

(6)钟敬文主编的《民间文学概论》中,将我国民间故事划分为:①幻想故事(童话)。②生活故事。③民间寓言。④民间笑话(包括民间轶闻)。

第二节民间故事的类别

一、幻想故事

(1)概念☆☆☆☆☆

又称“童话”“神奇故事”“魔法故事”。这类故事幻想色彩十分浓厚,是运用幻想的手段,以“超人间”的形式表现人类的生活和理想愿望的故事。

(2)刘守华在《民间童话的特征与魅力》一文中,仿“四大传说”,列出了我国流传的10个最有代表性的故事:

《找幸福》《田螺姑娘》《灰姑娘》《蛇郞》《青蛙少年》《兄弟分家》《两伙计出门》《狼外婆》《小鸡崽报仇》《十兄弟对敌》。

(3)我国唐代段成式所著《酉阳杂俎》中的《叶限》,被认为是世界性“灰姑娘”故事的最早文字记载。

(4)晋郭璞所著《玄中记》及干宝所著《搜神记》卷十四的《毛衣女》,被国际故事学界称为“羽衣天女”或“天鹅处女”型故事较早的记录版本。

(5)我国幻想故事的类型☆☆

①魔法故事:情节奇幻,充满“超自然”的想像。②宝物故事。③动物故事:这类故事以人格化的动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物为主人公编织故事、展开情节的。④常人形象的故事:这类故事的主人公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但又是具有不同的阶级、民族、行业、性别、年龄、技艺、才能、性格等特征的典型人物。

幻想故事最具艺术魅力,是用非人间的形式来叙写人间的矛盾与纠葛,是经过历代社会民众智慧冶炼的文学艺术明珠。

二、生活故事

(1)概念☆☆☆☆☆

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题材,以现实中的人物为主角的民间故事。现实性较强,幻想性较少或完全没有幻想性,又称“世俗故事”或“写实故事”。

(2)我国流传较广、艺术上较为成熟的生活故事类型:

①长工斗地主、民斗官的故事:这类故事是我国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与社会矛盾在观念形态上的特殊反映。如辽宁地区的《刻薄财主》故事。

②交友道德与家庭伦理故事:如《五湖四海皆兄弟》《路遥知马力》《“当”良心》《两老友》《丑媳妇》《断手姑娘》《三个瞎姑娘》等。

③巧女故事:通过趣味横生的情节,对封建礼教进行无情嘲弄和大胆反抗。

④呆婿故事:又称“傻姑爷”故事。大体有三种类型:①讲主人公呆头呆脑。如《傻姑爷挨揍》故事。②“傻姑爷学话”型。③“三姑爷拜寿”型。

⑤机智人物故事:这类故事是以某个机智人物为中心而编织的系列故事。主人公多是勇敢而智慧的,是具体人物,如阿凡提、徐文长、五娘子等。他(她)们的故事是成串的,故事多以不相连续的单篇形式出现。在艺术上,这类故事往往吸收了传说、笑话、轶闻、趣事等资料的内容,熔铸成喜剧性的民间创作。

三、民间寓言

(1)概念☆☆☆☆☆

民间寓言是由社会民众集体创作并流传的带有明显教训寓意、富有哲理、短小精悍的口头故事,是广大社会民众的智慧、经验和知识的结晶。

(2)《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记载,最早广为流传的寓言是印度、埃及和希腊的动物寓言。

(3)民间寓言的艺术特点:明快、犀利、简约、含蓄。

①篇幅短小,往往通过生活的一个片段情节,或者一个场面构成故事,寓意一经点明,故事即告结束。

②刻画情节比较粗略,叙述情节的语言比较概括。如《自相矛盾》只截取叫卖矛与盾的一个场面,几句对话便将“矛盾”这个概念提到了哲学的高度。

(4)构思是从“一般”中寻求“个别”。如《郑人买履》。

(5)从体裁看,民间寓言最初是由动物故事发展而来,主要是在寓意型的动物故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6)中国古代的民间寓言产生和繁荣于先秦时期。为诸子百家广泛使用的说理论争的工具。如《狐假虎威》。

(7)民间寓言的思想内容思想内容包罗万象。广大民众在生活中积累的宝贵理想认识和经验,对自己的生活实践,具有潜移默化的指导和规范作用,值得人们神思。

四、民间笑话

(1)概念☆☆☆☆☆

一种将嘲讽与训诫蕴含于谈笑娱乐之中的短小故事。它通过辛辣的讽刺和机趣的调侃,一针见血地揭示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矛盾现象,画龙点睛地突现出民众的智慧和才干,具有强烈的喜剧、幽默意味。

(2)民间笑话与民间寓言的异同:

①民间笑话短小精悍,结构单纯,一般多截取生活中的一个片段,人物也不复杂。这些特点与民间寓言相似。

②二者有本质的区别:

a.结构上寓言结构着眼于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让人从小故事中悟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大道理;笑话的结构着眼于揭示对象滑稽可笑的本质,以便在嘲笑中给予否定。

b.情节上:民间笑话的情节一般有头有尾,有起伏、铺垫、高潮,有完整的矛盾;民间寓言情节比较粗略。

c.民间笑话中矛盾的展开以及冲突的解决最终都以喜剧的方式完成,让人们在笑声中揭示矛盾的本质。

d.民间笑话有多种喜剧结构方式,如归谬法、学样法、巧计法、对照法、突转法、误会法、巧合法、重复法、递进法等,都是将喜剧元素结合起来的结构方式。

(3)我国民间笑话的类型:

①揭露性笑话:所揭露和讽刺的是敌对的社会力量,它是人民进行社会斗争的重要武器之一。代表作品:《五大天地》《太太属牛》《有无天日》《没有人味》《烂盘盒》。

②讽刺与幽默笑话:是对人民自身的缺点进行善意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笑话,也称作劝诫笑话,在笑话中所占比重最大,是涉及内容最广、很有意义的一类作品。如《兄弟共靴》笑话。

③诙谐笑话:诙谐主要是指语言的滑稽。是通过巧妙机智的语言来搞笑的。

(4)意义:民间笑话是使人发笑的艺术,在笑声中包含着明确的批判和否定的评价,在笑声中烧毁着一切无价值的、虚伪的、丑恶的东西。

第三节民间故事的特征

一、民间故事与神话、传说的界限☆☆☆☆☆

就作品的叙事内涵、思维方式以及流传特征来看,三者各具特质。

(1)神话。神话叙述的是远古时期最原初发生的事情,可以利用它来说明现存的宇宙秩序是如何建立的。神话的主人公是神或神格化的人,具有超人或超自然的力量。神话思维以一般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普遍事物作为依据,进行解释或演绎,思维是原始的、自发的、不自觉的,民众对其持信仰态度。

(2)传说。传说叙述的是原初之后直到现在之前发生的事情,即宇宙秩序确立以后的事。传说不涉及事物的起源,而是同特定的人物、事件或风物相关联,因而在叙述中,一般都有明确固定的时间、地点、人物,常用种种手法渲染其真实可信性。在很多情况下,传说的主人公并不以超自然的神灵为中心,而是以人类中具有超凡能力的能人、圣人、英雄为描述对象,其思维是能动的、自觉的,在阶级社会里则带有明显的阶级性。

(3)故事。故事叙述的是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典型事件。故事主人公多为动物和人,也有以神化身的人,有时三者间杂,但几乎全都拟人化、类型化了。在对幻想艺术的把握方面,由于故事中的幻想出自民众自觉、能动的虚构,因而与神话中的幻想也有所不同。

二、民间故事的特征

(1)内容特征。

①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借助一些古老的、初级形态的幻想,表现“人为万物之灵”,在自然界压力面前的克敌制胜、无坚不摧的豪迈气概。同时,也传达着人类对大自然所持有的神秘、崇拜等复杂情感以及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友睦的亲和关系。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a.叙述主人公同水怪、旱魔、毒龙、猛兽等危害人类的自然界异己力量进行英勇斗争。如《王憨擒蛟龙》。b.表现主人公历尽千辛万苦寻取宝物,从而改变了自然环境。c.表现主人公不惜自我牺牲,揭开自然奥秘。日侗族《长发妹》和蒙古族《猎人海力布》。

②在反映阶级社会的关系时,借助“超现实”或立足于现实生活基础,然而却是“超阶级”的幻想,表现人民大众对社会统治制度及压迫剥削者的反抗与斗争,抒发人民群众不满现状、要求变革的愿望以及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

a.以动物或其他自然物来象征人类社会的阶级关系,表现阶级间的矛盾冲突与斗争的主题。《狼外婆》是流传极广、最具有典型性的故事类型。b.以奇妙、夸张手法赞颂反抗者形象。如《十兄弟》类型故事。c.贫穷的主人公巧得神妻,在神妻的帮助下,惩治破坏他们幸福生活的压迫者。比较典型的故事有《龙女》《百鸟衣》《炸海干》等故事。d.立足于现实生活基础,以某种“超阶段”的幻想,表现民众的人生理想与追求。如《种梨》故事。

③在反映人与人之间关系时,着重于人性及伦理道德的评判,表达不同的社会阶级及阶层的伦理道德观念。

这一特点可从以下几方面表现:a.表现爱情与婚姻生活中的道德伦理。故事大多斥责那些始乱终弃、背信弃义之徒。b.表现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伦理。这类故事涵盖了许多著名的故事类型,如《蛇郞》《狗耕田》《灰姑娘》《断手姑娘》《张郎休妻》《牛犊娶妻》《巧媳妇》等。c.表现社会交往中的道德伦理。表达了人民大众鲜明的爱憎与好恶,反映了民众的道德观念。

(2)艺术特征

①故事的主人公多是泛指的,故事的时间、地点也多是模糊含混的。如:主人公一般没有明确姓名,常用老大、张三、打柴的等统称;时间地点含混,常用“古时候”、“很久很久以前”、“早年间”、“在一座山脚下”、“有一个村子”等来交代。

②人物设置与情节结构具有程式化特点。故事中人物角色设置常常是两兄弟、三姐妹等。其结构主要有“单纯式”与“复合式”两种。单纯式:一般的寓言、笑话及生活小故事。复合式:又分为“三段式”和“连缀式”,主要见于情节曲折的故事。三段式:又称“三迭式”、“三复式”。“三段式”是民间故事的常见结构,这类故事的情节推进往往都经历三个层次,如:主人公遇到三道难题、经历三次考验、三次较量、三次历险等。“三段式”故事因其结构完整,又被称为“完型故事”。“蛇郞型”、“灰姑娘型”、“问活佛型”等故事都属于这种类型。连缀式即一个故事与另一个故事相衔接,前一个故事的结尾牵引出另一个故事的开头,故事套故事。阿拉伯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便是这类故事的典型代表。

③故事情节具有类同性特点,形象塑造多体现“二元对立”的美学原则。故事中大同小异的情节以及类型化的重复随处可见。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多是正反对比,一好一坏、一善一恶,一忠一奸。

(3)传承特征☆☆

民间故事在传承过程中,其规律和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①故事传承的时间与场所特点。民间故事的传承活动是民间自发进行的,没有固定时间与场所。如农家的炕炉、劳动场所及红白喜事等活动。

②故事传承的线路特点。民间故事的传承线路主要是家族传承与社会传承。

家族传承通过具体的、个别化的、有时甚至是单线传承来体现的。故事在日常生活中的传承,多数都是在家庭中进行的,是由长辈传述给子女或晚辈,带有祖承、家传的性质。

社会传承:包括地缘传承、业缘传承等。在一定的社会生活范围内(如地域范围、职业范围)进行的故事传承活动。如:湖北省故事家刘德培,可讲述500余则故事,属于地缘传承性质。辽宁省故事家谭振山,其前辈传承人谭福臣为风水先生,信仰狐仙,讲述的故事多数带有明显的巫卜职业特点,属于业缘传承。

③民间故事传承人。是一些具有较高艺术才能的人,大都记忆超群,阅历丰富,见多识广,能说会道,具有惊人的集散故事的才能。研究者称其为“故事家”,民众称为“故事篓子”、“瞎话匠”、“讲古儿王”等。

一般具有以下特点:能够讲述较多数量的故事,一般能讲50则以上故事的讲述人可称为讲述家,可分为三级。讲述活动在当地有较大的影响,如辽宁省的谭振山,能讲800余则故事,另有山东女故事家胡怀梅。具有较高的讲述技巧,有独特的风格和创造才能。有自己的传承线路。

第四节民间故事的价值

一、文化价值☆☆☆☆

民间故事经过不同时代传承,打上不同历史时代印记,具有特殊文化史价值。

(1)它是人类历史最生动、最真实、最公正的记录,弥补“正史”的不足。

(2)民间故事内容包罗万象,是人类文化知识的百科全书,具有多重文化复合形态。

(3)民间故事是艺术中的文化,而不是科学中的文化,对某些文化现象有理解常带有想像和臆测成分,表现上服从于艺术要求,具有独特文化价值。

二、教育价值☆☆☆☆

民间文学是民众进行自我教育最方便、最普及的口头教科书。

(1)直接价值:体现于各种知识的传授。包括历史知识、文化知识、生活知识、生产知识、社会知识等。不能享受正规教育的人们,从民间故事中获得各种知识。

(2)间接价值:体现于对社会成员的习俗养成及道德规范培养。既对群体协调和规范作用,又对个体人格模塑、社会规范、社会有序化发展具有潜移默化作用。

(3)对孩子的教育影响。①民间故事的情节、语言诗意化,适于对孩子讲述。②插有儿歌风格的韵语,便于讲述、记忆,加强故事艺术表现力。调动孩子听故事的兴趣,从中接受品德教育、美学教育,培养建立符合社会要求的人生规范。

三、心理补偿价值☆☆☆☆

民间故事在人们的心理上可以形成一种审美的愉悦感,对民众具有一种心理补偿价值。

(1)民间故事的深层结构,与喜好民间故事的广大社会民众的心理,恰好形成一种契合与共鸣,异质同构。

(2)人生理想在现实生活中的破灭,使人们渴望获得精神上的求助和满足,实现心理平衡。民间故事具有这样的心理补偿功能。

(3)在民间故事中,人们可以摆脱现实生活的桎梏与束缚,自由发挥想像,宣泄心中不平,倾吐理想,获得审美愉悦和积极生存、进取的快乐。

更多复习资料可查看“自考知识点”栏目。

温馨提示: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参考,考试政策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更多优惠课程课程推荐
资料套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