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专业资料
微信QQ群
考生网QQ群

群号:517231281

扫码加群
点击二维码加群

考生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zikaosw

课程试听
最新资讯

手机端访问

1、直接输入www.zikaosw.cn
2、扫描左侧二维码

登录 | 注册
登录/注册后,可享受
  • 课程免费试听
  • 试做在线题库
  • 学习提升指导
自考生网
当前位置 自学考试 > 自考复习资料 >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复习资料 > 文章详情

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串讲笔记(8)

来源:自考生网 时间:2019-06-15 09:01:05 编辑:西瓜

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串讲笔记(8)由自考生网为考生们整理、提供。

注:由于各省教材每年都有更新、变动,自考复习资料并不一定出于同一自考教材版本,但考生们仍可参考使用。

更多学前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可查看“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栏目。

自考资料及真题购买请点击这里》》》

(二)师幼互动中的教师心理

1.教育活动的互动分析

(1)教育活动的互动过程

(2)教育活动的互动分析系统

2.有效互动型教师的心理特征

(1)教师对儿童宽容尊重

(2)教师在情绪上的安全感

(3)教师的职业态度

(4)教师的教学风格

(5)灵活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3.师幼互动中的应激

(1)应激及教师的应激源

(2)教师应激及对策

(3)教师的职业压力症

(三)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

1.幼儿园教育任务与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

(1)幼儿园教育任务

(2)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

2.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

(1)幼儿教师的能力

(2)幼儿教师的性格

(3)幼儿教师的气质

四、考核要求

(一)师幼互动概述

1.互动的概念(识记)

2.符号互动论(理解)

3.师幼互动(识记)

4.构成师幼互动行为的要素(了解)

5.师幼互动行为的主体(理解)

6.师幼互动行为的性质(识记)

7.师幼互动行为的主题与结果(了解)

8.师幼互动行为的类型(了解)

9.影响师幼互动行为的因素(识记)

10.师幼互动行为的外部特征(了解)

11.师幼互动行为的客观环境(了解)

12.我国当前师幼互动行为的基本特征(理解)

13.我国当前师幼互动行为的功能分析(理解)

14.建立和谐师幼互动的初步构想(了解)

(二)师幼互动中的教师心理

1.教育活动的互动过程(理解)

2.教育活动的互动分析系统(应用)

3.有效互动型教师的心理特征(理解)

4.应激及其过程(了解)

5.教师应激的成因(理解)

6.教师应激的对策(应用)

7.教师职业压力症的表现(了解)

8.教师职业压力症的成因(理解)

9.教师职业压力症的对策(应用)

(三)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

1.幼儿园教育任务(识记)

2.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理解)

3.幼儿教师的能力(了解)

4.幼儿教师的性格(了解)

5.幼儿教师的气质(了解)

第十四章亲子互动与家庭教育心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家庭互动与亲子互动的基本概念;了解良性家庭互动的特征;理解亲子互动的结构;理解亲子互动与儿童人格发展关系;理解不同类型的不良亲子互动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相应的心理辅导对策。

2.理解家庭教育中各因素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理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各种心理误区及其形成原因。

3.了解不同时期独生子女教育心理研究的特点,理解独生子女心理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理解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心理学原则。

本章重点:良性家庭互动的特征;亲子互动的结构;不同类型的不良亲子互动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相应的心理辅导对策;家庭教育中各因素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心理学原则。

本章难点:亲子互动的结构;不同类型的不良亲子互动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相应的心理辅导对策。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亲子互动概述

(一)家庭中的互动

1.家庭互动

2.良性家庭互动的特征

(二)亲子互动的结构

1.亲子互动结构的三个层次

2.三个层次的相互关系

(三)亲子互动与儿童心理健康

1.亲子互动与儿童人格特点

2.不良亲子互动与心理辅导

第二节家庭教育与幼儿心理发展

(一)家庭教育与幼儿心理发展

1.父母的心理健康与幼儿心理发展

2.教养类型与幼儿心理发展

3.亲子关系与幼儿心理发展

4.家庭结构与幼儿心理发展

5.家庭气氛与幼儿心理发展

6.家庭生活情境与幼儿心理发展

(二)幼儿家庭教育中的心理误区

1.私有性心理

2.情绪性心理

3.主观性心理

4.虚荣性心理

5.补偿性心理

6.侥幸性心理

第三节独生子女教育心理

(一)独生子女教育的心理学研究

1.早期研究

2.中期研究

3.近期研究

(二)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及其成因

1.良好的心理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不良的心理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三)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心理学原则

1.“儿童教育儿童”

2.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3.教育要求的一致性

三、考核知识点

(一)亲子互动概述

1.家庭互动的概念

2.良性家庭互动的特征

3.亲子互动结构的三个层次

4.三个层次的相互关系

5.亲子互动与儿童心理健康

6.亲子互动风格

7.不良亲子互动的类型与特点

8.不良亲子互动的不同类型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9.不良亲子互动的心理辅导

(二)家庭教育与幼儿心理发展

1.父母的心理健康与幼儿心理发展的关系

2.教养类型的概念

3.教养类型的行为维度

4.鲍姆林特的研究

5.亲子关系与幼儿心理发展

6.依恋的类型

7.母子关系与幼儿心理发展

8.父子关系与幼儿心理发展

9.家庭结构的概念

10.家庭结构与幼儿心理发展的联系

11.家庭气氛与幼儿心理发展的关系

12.家庭生活情境与幼儿心理发展

13.幼儿家庭教育中的心理误区

(三)独生子女教育心理

1.独生子女教育的心理学研究

2.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及其成因

3.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心理学原则

四、考核要求

(一)亲子互动概述

1.家庭互动的概念(识记)

2.良性家庭互动的特征(识记)

3.亲子互动结构的三个层次(识记)

4.三个层次的相互关系(理解)

5.亲子互动风格(识记)

6.佐俊宪的研究(理解)

7.贝尔斯凯的研究(理解)

8.不良亲子互动的类型与特点(识记)

9.不良亲子互动的不同类型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理解)

10.不良亲子互动的心理辅导(运用)

(二)家庭教育与幼儿心理发展

1.父母的心理健康与幼儿心理发展(理解)

2.教养类型的概念(识记)

3.教养类型的行为维度(理解)

4.鲍姆林特的研究(理解)

5.依恋的类型(识记)

6.母子关系与幼儿心理发展(理解)

7.父子关系与幼儿心理发展(理解)

8.家庭结构的概念(识记)

9.家庭结构与幼儿心理发展(理解)

10.家庭气氛的概念(识记)

11.家庭气氛与幼儿心理发展(理解)

12.家庭生活情境与幼儿心理发展(理解)

13.幼儿家庭教育中的心理误区(了解)

14.家庭教育中心理误区出现的原因(了解)

(三)独生子女教育心理

1.独生子女教育的心理学研究(了解)

2.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及其成因(理解)

3.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心理学原则(应用)

III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为了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准确执行本课程大纲的规定,有必要对有关问题作如下的说明,并提出具体实施要求。

一、考试目标的说明

(一)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1.大纲是学习与考核的依据,教材是学习、掌握课程知识的基本内容和范围,教材的内容是大纲所规定课程内容的具体化。

2.大纲与教材在课程内容上基本一致,大纲中课程内容和考核知识点,教材中均以不同形式介绍或分析。

(二)考核目标的说明

1.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为了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在列出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对各章规定了考试目标,包括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考试目标是课程考试内容的明确化和具体化。明确考试目标,可使考生进一步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有目的地学习教材;使命题者明确命题范围,准确地确定考试难度,安排试题的层次与类型。

2.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本大纲在考试目标中,根据了解、识记、理解和应用四个层次规定考试应达到的能力要求。四个能力层次是等级递进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了解:能对本课程中有关基础知识做到初步理解,并服务于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识记,这是最低层次的要求。

识记:在初步了解基础上,能准确表达本课程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深刻地把握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和联系。这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本课程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一般分为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前者涉及到单个知识点,后者涉及到多个知识点。

二、自学方法指导

(一)系统学习与重点思考相结合

本课程既属于理论课程,又是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既属于人文科学,又有自然科学的色彩。

为此,考生必须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识(技能)。首先,在了解学习的原理和学习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准确识记其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其次,重点研究幼儿学习的一般特点和幼儿各类学习过程的基本原理与指导方法,把学习的一般原理和基本理论与幼儿学习过程及其教育指导有机结合,深刻理解其中的基本规律。再次,理解各章之间的联系,从中发现幼儿学习与教育活动指导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三)理论思考与应用反思相结合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偏向应用,带有一自然科学色彩的综合性科学。其中,大量的试验研究与基本理论紧密相连,许多基本理论本身就是实验研究的概括;同时,大量的一般原理和基本方法又往往是对教育实践的大量观察、调查的基础上的提炼和总结。为此,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必须联系幼儿教育实践,充分利用感性经验,把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如果条件可能,还可以根据教材中介绍的研究方法,选择一些课题进行验证性研究,把课题研究与课程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这样,理论学习与课题研究、教育实践一体化,不仅可以全面深刻掌握课程内容,而且可以培养科研能力和提高理论修养。

四、对社会助学的建议

(一)正确处理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社会助学者应全面把握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并根据其系统钻研教材,明确本课程的学科特点和学习要求,对考生进行切实可行的辅导:集中精力,准确讲解重点和难点,对相关心理学知识和教育学(特别是教学知识)要进行必要的补充。帮助考生快速突破难点,有效把握重点,从而引导考生避免自学中的误区或偏向。

(二)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

在自学辅导过程中应努力引导考生将背景了解、知识识记和原理理解同方法应用有机结合起来,把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应用能力。初步的了解有助于准确的识记,而必要的识记又是深刻理解的前提。方法应用则建立在这三者基础上,是检验识记准确性和理解的深刻性的一种有效方式。

(四)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

课程内容又重点和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重点与一般是相对而言的,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难以绝对分开。社会助学者应引导考生全面、系统的钻研教材,掌握全部考试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根据大纲规定的教学重点进行反复钻研。相应的,这对社会助学者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考生缺乏相关的学科知识,那么必然难以迅速把握本学科的特点,这就需要社会助学者的“指点迷津”。

五、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

(一)考试范围与要求

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确定考试范围和要求。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知识点及其细目均属考试的内容。不得任意扩大或缩小考试范围,提高或降低考试要求。命题考试要覆盖到章节,并适当突出重点,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但同时不能明显地回避难点或偏向难点。

(二)不同能力层次的分数比例

本课程的卷面分以百分制评定,在试卷中不同能力层次的分数比例大致为:了解占10%,识记占20%,理解占40%,简单性应用占15%,综合性应用占15%。

(三)试题的难度结构

试题的难度结构应尽可能安排合理,其难易程度可以划分: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比例一般为:易占30%,较易占30%,较难占25%,难占15%。但要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不是同一个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不同的考生都存在不同的难度。考生必须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特长来确定各个能力层次中的难易程度,以便形成符合自己特点的自学方法和应考策略。

(四)试卷的题型

本课程命题考试采用的题型一般分为: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或实验分析题等。以教材的第十二章为例,各种题型举例如下:

一、单项选择

(在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符号互动论成型于()

A.20世纪初

B.20世纪末

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30年代

2.典型的应激过程和它的第二阶段是()

A.警觉阶段

B.抵抗阶段

C.衰竭阶段

D.焦虑阶段

二、名词解释

1.师幼互动

2.应激

三、简答题

1.简述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

2.当教师出现“职业压力症”时,一般会有哪些异常现象?

四、论述题

1.结合具体事例分析有效互动型教师的心理特征。

2.试论我国当前师幼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五、案例分析题或试验分析题

1.一位性格开朗的、温和的幼儿教师最近经常对幼儿发脾气,与同事也缺乏交流,整天打不起精神,教育效果明显下降。请根据应激原理帮助这位教师分析她最近变化的成因及其对策。

2.根据弗兰德斯的互动分析系统及相应方法,设计一份简要的教育活动分析方案。

以上“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串讲笔记(8)”由自考生网www.zikaosw.cn收集、提供。更多自考复习资料可查看我办“自考复习资料”栏目。

温馨提示: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参考,考试政策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更多优惠课程课程推荐
资料套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