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专业资料
微信QQ群
考生网QQ群

群号:517231281

扫码加群
点击二维码加群

考生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zikaosw

课程试听
最新资讯

手机端访问

1、直接输入www.zikaosw.cn
2、扫描左侧二维码

登录 | 注册
登录/注册后,可享受
  • 课程免费试听
  • 试做在线题库
  • 学习提升指导
自考生网
当前位置 自学考试 > 自考复习资料 > 临床心理学自考复习资料 > 文章详情

05622临床心理学自考资料:心理干预

来源:自考生网 时间:2024-03-28 09:23:41 编辑:紫薇

考生网为考生收集整理了“05622临床心理学自考资料:心理干预“以供考生们复习使用。自考教材每隔几年都会更新、变动,但相关知识大体不变,考生们抓住考点进行复习即可。

更多资料可查看:临床心理学考试题库自考教材(相同课程各省教材不一定相同,请按省搜索)。

心理干预

第一节心理干预概述

1、心理干预的概念:

从广义上来讲,心理干预是指引导人的心理和行为发生改变的各种专业活动。

心理干预的分类:①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心理疗法(包括个体心理疗法和集体心理疗法等)和生物学方法(包括药物疗法、电痉挛疗法和精神外科疗法等)。②根据干预的目标、形式和过程的不同,可分为:健康促进、心理预防和心理治疗三种形式。

从狭义上来讲,心理干预就是心理治疗,即在良好的治疗关系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过程,以消除或缓解来访者的问题或障碍,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

心理干预的分类:①根据所依据的理论和使用技术的不同,可分为:心理分析疗法、行为疗法、人本—存在疗法和认知疗法等。②按照心理治疗进行的方式,可分为:个别心理治疗和集体心理治疗。③按照治疗疗程的长短,可分为:长程心理治疗和短程心理治疗。

2、心理治疗的适应症:

①各种神经症性障碍。

②心身疾病。

③其他躯体疾病伴有各种心理问题的情况。

④应激相关障碍。

⑤人格障碍。

⑥精神分裂症。

⑦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

⑧其他。(包括非器质性睡眠障碍、进食障碍、性心理障碍等)

3、各种心理疗法的共同因素包括:

①温暖和信赖的治疗关系。

②保证和支持。

③脱敏。

④理解或领悟。

⑤适应反应的强化和学习。

⑥宣泄。

第二节心理干预的结果评估

1、心理治疗结果评估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①对心理治疗进行结果评估,可以帮助临床心理学家们弄清楚众多心理治疗方法中哪一种的疗效最佳,也就是说,对于某种特殊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来说,哪种预防或治疗措施最有效。

②从职业道德的角度来说,临床心理学家们有责任和义务对来访者采用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且这种方法的疗效已经得到了对照研究的证实。心理治疗效果评估恰好能帮助临床心理学家们采用最有效的方法帮助来访者。

③对心理治疗的结果评估可以促进临床心理学的发展,并由此确定针对不同心理障碍的有效预防和治疗措施。

④对心理治疗的结果评估还可以为各种心理治疗方法的基础理论提供效度资料,促进基础理论的发展。

2、目前认为,必须采用多种来源的评定,才能对治疗结果做出科学评估。具体应包括:

①病人自己的报告。

②治疗者的判断与估计。

③受过训练的“盲法下的观察者”(指不知病人接受何种处理的人)对病人的观察结果。

④病人身边人的估计。

⑤专业人员的独立判断。

3、评定内容包括:

①有效性。

②治疗结果的持久性。治疗结果的持久性是指治疗效果能保持多长时间。

③治疗的效率。

④不良结果。

4、心理治疗结果评估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个案研究、组间设计和元分析法等。

5、个案实验设计最常用的两种方法是A—B—A—B设计和多基线设计。在A—B—A—B设计中,实验的次序是:基线阶段(A)—治疗阶段(B)—基线阶段(A)—治疗阶段(B)。

第三节心理分析的理论观点和治疗技术

1、潜意识理论是经典心理分析的最核心理论之一。

2、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结构理论,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遵循“不可抗拒的”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是人格结构中最道德的部分,遵循道德原则。自我在本我、超我和现实之间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自我一方面要同时满足超我、本我和现实这三者的要求,又要抵御它们的过分要求。当本我和超我威胁到自我的控制的时候,一个人便会感到焦虑。自我被削弱,自我的能量被耗竭,是许多心理障碍的根源。

3、心理分析理论家认为,防御机制的极端的和毫无变通的应用不仅会妨碍个体准确地考察现实和从根本上解决所面对的问题,而且会成为心理障碍的一个根源和表现形式。

4、按照出现的先后和同心理障碍的联系,防御机制被分成四类:

①精神病性防御机制。包括否认、曲解和投射等。

②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包括倒退、幻想和内向投射等。

③神经症性防御机制。包括合理化、抵消、反向形成、隔离和转移等机制。

④成熟的防御机制。包括升华、幽默和理智化等。

5、弗洛伊德将性本能所具有的这种内在力量称作“力比多”。性心理发展也称心理—性发展,包括五个发展的过程:

①口欲区(0岁—1岁)

②肛欲区(1岁—3岁)

③前生殖器期(性蕾期)(3岁—5、6岁):在这个时期男孩会出现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结),女孩会出现爱莉克拉情结(恋父情结)

④潜伏期(6岁—11、12岁)

⑤生殖器期(12、13岁—17、18岁)

6、心理分析的治疗技术:

①自由联想:治疗者坚持让病人说出心中所想的事情,不要琢磨,甚至说出他们认为是不真实的,可能伤害治疗者的或者他们所爱的人的内容。这种方式被称为自由联想。

②梦的解析:弗洛伊德将梦的内容分为两个水平:梦的显意和梦的隐意。

③阻抗:阻抗是病人抵制治疗过程的各种力量,主要包括:安于现状;害怕引起良心上的过分谴责;不肯放弃那些形成心理疾病的幼稚的冲动。

④移情:移情是指在心理分析过程中,病人对治疗者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情感,是病人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转移到治疗者身上的过程。

⑤解释:解释的目的是让病人正视他所回避的东西或尚未意识到的东西,使无意识之中的内容变成意识的。

第四节行为治疗的理论观点和治疗技术

1、人出生后获得新行为(包括适应不良行为)的基本的学习方式是经典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和观察学习。经典性条件反射是由巴甫洛夫提出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是由斯金纳提出的;观察学习是由班杜拉提出的。

2、基本的学习规律:

①强化

A、在经典条件反射中,强化物出现于欲增强的反应之前;而在操作条件反射中,强化物出现于被增强的反应之后。

B、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将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指通过提供当事人所欢迎的事物或奖赏(正性强化物)来增强行为或反应的过程。负强化是指通过移除个体希望避开的刺激来增强某一行为或反应的过程。负强化的过程又称作“回避学习”。

C、强化可分为连续强化和间断强化。

②惩罚

A、惩罚也有正负之分。正惩罚是指通过提供当事人希望获得的结果来减少一种行为的强度或频率的过程。负惩罚是指通过提供当事人希望避免的结果来减少某一行为的强度与频率的过程。

B、在区分是正负强化,还是正负惩罚时,可以采取以下步骤:第一步,确认靶行为与靶结果;第二步,确定靶行为被增加了(强化)还是减少了(惩罚);第三步,确定这一变化的影响是获得靶结果(正的)还是避免靶结果(负的)。

③消退通过终止条件作用而消除其所造成的反应的过程,称作消退。

④泛化与分化

A、泛化指条件反应由条件刺激物自然地转向类似刺激物的现象。

B、分化是指将某反应只限于针对某一特殊刺激物的现象。

⑤习惯化通过反复地暴露于某一刺激物以减少对该刺激物的反应频率与强度的过程,称作习惯化。

3、行为治疗的常用技术:

①放松训练:放松训练对紧张、焦虑不安、愤怒等情绪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主要包括渐进放松术、想象放松术和深呼吸法。渐进放松术是最常用的一种放松方法。放松的顺序一般是从手臂部→头部→躯干部→腿部。

②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适用于焦虑或恐怖症。

③模仿学习:

④角色扮演:

⑤决断训练:决断训练又称肯定性训练和自信训练。决断训练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A、确认需要进行决断训练的问题;B、提高来访者进行决断训练的动机;C、定义适当的行为;D、决断行为的训练阶段。

⑥塑造:塑造是利用强化的原理,矫正人的行为。

第五节人本—存在主义治疗的理论观点和治疗方法

1、人本主义、存在主义和经验性心理治疗模式的发展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是罗杰斯。

2、人本—存在主义二者共同的一些基本理论(大多数人本—存在主义心理学家赞同下述观点):

①采用现象学方法:心理学家必须进入当事人的内心世界,这是了解一个人的唯一可靠的方法,这种探讨人的心理的方法,便称作现象学方法。

②强调个体的独特性:

③重视人的潜能:每个人既有自己的长处,又有短处或局限,每个人都有能力改变自己,有潜力变成自己理想中的人,因此每个人都值得受到别人的积极关心、接纳与尊重。

④强调自由与责任:

3、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与其他动物的最主要区别是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或内驱力。当一个人的自我实现的内驱力受阻、自我实现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一个人便可能会产生心理障碍。造成自我实现的内驱力受阻碍的原因有:①由于个人的行为同其真实的自我之间不协调一致(罗杰斯的观点);②由于个人的基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马斯洛的观点)。

4、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有自我指导的能力。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目的不仅仅是帮助那些心理上受到伤害或心理有障碍的人,而且应当帮助那些心理功能正常或适应良好的人过上更加丰富多彩、富有意义的生活。

5、人本—存在主义心理学的最大贡献是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原则和有价值的看法,包括:

①真诚、共情、积极关注来访者。

②对人性的积极看法,如相信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来访者有能力自己改变自己。

③将关注的重点放到当前而不是遥远的过去,更多地关心来访者的心理成长而不仅仅是治疗心理障碍和调适。

④将来访者视作一个整体,强调整体性,而不仅仅是他的心理障碍。

6、罗杰斯指出,治疗者的主观态度可以被理解为是以人为中心疗法的主要技术,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

①共情:

②真诚: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A、从角色中解放出来;B、自发性的交流;C、非防御的态度;D、一致性;E、自我暴露;

③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第六节认知治疗的理论观点和治疗技术

1、合理情绪治疗对人性的看法(埃利斯的对人的本性的看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①人既可以是有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无理性的、不合理的,当人们按照理性去思维、去行动时,他们就会是愉快的,富有竞争精神以及行有成效的人。

②情绪是伴随着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情绪上或心理上的困扰是由不合理的、不合逻辑的思维所造成的。

③人同时具有生物学的和社会学的倾向性,倾向于存在有理性的合理思维和无理性的不合理思维。即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的思维与信念。

④人是有语言的动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而进行。不断地用内化语言重复某种不合理的信念就会导致无法排解的情绪困扰。

⑤情绪困扰的持续是由于那些内化语言持续的结果。

2、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3、不合理信念的特征(埃利斯经过归纳研究,总结出了不合理信念的几个特征):

①绝对化要求。

②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

③糟糕至极。

4、合理情绪治疗的基本步骤:

①向来访者指出其信念是不合理的,帮他们搞清楚为什么会这样,怎么就变成现在这样了,讲清楚不合理的信念与他们的情绪困扰之间的关系。

②向来访者指出,他们的情绪困扰之所以延续至今,是由于他们自身所存在的不合理信念所导致的。

③通过使用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为主的治疗技术,帮助来访者认清自己信念中的不合理性,进而放弃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帮助来访者产生某种认知层面的改变。这是治疗中最重要的一环。

④不仅要帮助来访者认清并放弃某些特定的不合理信念,而且要从改变他们常见的不合理信念入手,帮助他们学会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避免重做不合理信念的牺牲品。

5、合理情绪疗法的技术:

①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

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几个具体问题:A、找到不合理信念;B、苏格拉底式积极提问;C、辩论的具体方法(按提问形式分类,可以分为质疑式和夸张式两种)。

②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合理情绪想象技术的主要步骤如下:A、使来访者在想象中进入他产生过不适当的情绪反应或自感最受不了的情境之中,体验在这种情境下的强烈的情绪反应;B、帮助来访者改变这种不适当的情绪反应并体验适度的情绪;C、停止想象,让对方讲述他是怎么想的,就使自己的情绪发生了变化的。此时治疗者要强化来访者的新的合理的信念,纠正某些不合理的信念,补充其他有关的合理信念。

更多复习资料可查看“自考复习资料”栏目。

温馨提示: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参考,考试政策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更多优惠课程课程推荐
资料套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