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专业资料
微信QQ群
考生网QQ群

群号:517231281

扫码加群
点击二维码加群

考生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zikaosw

课程试听
最新资讯

手机端访问

1、直接输入www.zikaosw.cn
2、扫描左侧二维码

登录 | 注册
登录/注册后,可享受
  • 课程免费试听
  • 试做在线题库
  • 学习提升指导
自考生网
当前位置 自学考试 > 自考复习资料 > 儿童发展心理学自考复习资料 > 文章详情

自考儿童发展心理学03585复习资料(5)

来源:自考生网 时间:2022-08-05 09:00:00 编辑:贝

自考03585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资料:

以下为“自考儿童发展心理学03585复习资料(5)”由自考生网为考生们整理、提供。更多自考儿童发展心理学03585复习资料可查看“自考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栏目。

点击查看:自考儿童发展心理学03585题库》》》

第四部分:

1.试述小学生道德感的基本特点以及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道德感

(1)道德感是关于人的言论、行动、思想或者意图是否符合人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情感。

在形式上,道德感大致包含如下三种类型:

①直觉的情感体验;

②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体验;

③意识到道德理论的情感体验。

(2)小学生的道德感从内容上来说已经大大超过了幼儿。

他们已经有了集体感、荣誉感、自尊感、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感。他们已能区别一些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

不过这种区分还十分粗浅,相当绝对。他们的道德感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带有直接的、经验的性质。

(3)小学生的道德情感在形式上来说还属于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

榜样很容易激发起他们学习的热情,他们力求与榜样保持一致,但这种一致,主要是具体行动上的一致,还不是思想高度上的一致。

(4)培养策略:

① 为儿童树立切实、可学、生动、形象的榜样;

②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断激发小学生的情感共鸣;

③ 随着儿童认识的发展、阐明道德理论、道德标准,使道德体验不断概括化和深化。

2.述评皮亚杰思维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智慧不是单纯的来自客体,也不是单纯的来自主体,而是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心理发展可以区分为不同水平的连续阶段,阶段之间具有质的差异;前一阶段的行为模式总是整合到下一阶段;发展的阶段性不是阶梯式,而是有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叠;各阶段出现的年龄因智慧程度和社会环境影响而略有差异,但先后次序不变。

⑴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儿童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构筑动作格式,开始认识客体永久性(Object permanent),末期出现智慧结构。开始区分自己和物体,逐渐的了解动作与效果之间的关系,获得初步的时空观念。

⑵ 前运算阶段(2~7岁)

出现了符号、表象和直觉思维;又分为两个小的阶段: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2~4岁);直觉思维阶段(4~7岁)。

这个阶段主要智慧特点:自我中心(egocentrism);不可逆性;直觉性;泛灵论(Animism);现象学因果性(Phenomenalistic Causality);自我中心言语。

⑶ 具体运算阶段(7 ~ 11、12岁)

认识大多数仍限制于此时此地的具体客体和关系。这一阶段的儿童已经形成了量和数的守恒,并且能够对实物加以排序和分类,但是他们不能就抽象的、假设的命题或虚构的事件进行推理。

⑷ 形式运算阶段

儿童思维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内容和形式区分开来,能根据种种的假设进行推理。它们可以想象尚未成为现实的种种可能,相信演绎得出的结论,使认识指向未来。

评价:

⑴ 皮亚杰在儿童认知发展领域的影响是划时代的,特别强调了儿童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第一次最为详尽地论述了儿童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⑵皮亚杰深受机能主义的影响,过多地强调了生物学因素的作用,贬低了环境、教育以及语言的作用;

⑶ 临床法本身有缺陷,往往把许多变量混淆起来;

⑷ 形式运算思维并非思维的最高形式。

3.试论游戏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游戏在幼儿的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⑴ 游戏可以推动儿童认知的发展,允许儿童自由地探索各种客体;

1游戏使儿童愉快,是满足探索内驱力的一种途径,儿童在没有外界评定的压力下,自由地对客体进行探索、观察和试验,是推动儿童认知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

2儿童在游戏早期表现出来的探索性与好奇心的差异可能跟儿童以后的认知发展和人格发展的差异有联系。

⑵ 游戏可以推动儿童社会能力的发展,尤其使在想象性游戏中,儿童学会了解别人,还可以实践一下自己想要担任的角色。

①在游戏中,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各种角色,体验各种角色的思想和情感;

②通过游戏儿童学会自己如何在游戏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并与别的儿童相协调;

③通过游戏学会使自己的行动与自己扮演的角色相协调。

⑶ 游戏还可以使儿童解决一些情绪上的问题,在没有成人的威胁之下,学会处理焦虑和内心的冲突。

1游戏为儿童表现情感和控制情感提供了种种机会;

2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儿童的情绪状态。

⑷ 游戏还可以促进儿童想象力、创造性、耐心和持久性、灵活性等发面的发展,对儿童个性特征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4.述评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柯尔伯格(Lawrence & Kohlberg)(美,哈佛大学)自50年代末对皮亚杰的理论框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系统的扩充。柯尔伯格鉴于上述考虑,于是采用“开放式”的手段来揭示儿童道德发展水平,同时保留皮亚杰成对故事中的冲突性特征。他选古代哲学家常采用的“假设两难情境”,编制“道德两难故事”作为引发儿童道德判断的工具。

柯尔伯格的3水平6阶段道德发展理论:

㈠3种水平

第1水平:前习俗水平。大约在学前至小学低中年级阶段。此水平分两个阶段。

第2水平:习俗水平。大约自小学高年级开始,此水平又分两个阶段。

第3水平:后习俗水平。大约自青年末期接近人格成熟时开始。此水平又分两个阶段。

㈡6个阶段

第1阶段:惩罚和服从的定向。

第2阶段:朴素的快乐主义和工具定向。

第3阶段:好孩子道德。

第4阶段:权威性与维持社会秩序的道德。

第5阶段:契约、个人权利和XX承认的法律的道德。

第6阶段:个体内在良心的道德。

评价:

⑴方法上的问题:理论从道德两难问题中获得的关于儿童对于道德的判断分数是凭直觉的,其内部相关性不高,与皮亚杰“临床法”一样,这种方法上主观性太强,以至影响儿童真实的判断结果。此外,量表的效度也值得怀疑。

⑵社会习俗与道德规则区分:特里尔(Turiel,1983)认为柯尔伯格没有很好的区分习俗规则和适用于公平、真理和是非原则的道德规则,把两者混为一谈。

⑶被试性别问题:研究中的被试都是男性。这种性别单一化只是表明了男性道德发展的阶段和男性性别偏向。

5.结合自己的教育见习经历与体验,举实例阐述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所体现出的特点。

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主要包括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它是个性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衡量个体成熟水平的标志,是整合、统一个性各个部分的核心力量,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内在动因。

总体来说,小学生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水平还是很低的,处于过渡阶段。

学龄初期儿童的特点:

从外部条件制约过渡到受内部条件道德认识的制约;

从注重行为的效果过渡到注重行为的动机;

从注重行为的直接后果过渡到注重行为的性质;

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发展,并且有了一定的批判性

从对具体行为的评价到有了一定概括程度的某些个性品质的评价。

小学高年级生的自我概念较多地从受赞许的方面评价自己。

以上就是“自考儿童发展心理学03585复习资料(5)”的全部内容。

温馨提示: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参考,考试政策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更多优惠课程课程推荐
资料套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