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专业资料
微信QQ群
考生网QQ群

群号:517231281

扫码加群
点击二维码加群

考生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zikaosw

课程试听
最新资讯

手机端访问

1、直接输入www.zikaosw.cn
2、扫描左侧二维码

登录 | 注册
登录/注册后,可享受
  • 课程免费试听
  • 试做在线题库
  • 学习提升指导
自考生网
当前位置 自学考试 > 自考复习资料 >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自考复习资料 > 文章详情

自考考前押题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复习资料(1)

来源:自考生网 时间:2023-09-23 14:01:25 编辑:sun

自考考前押题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复习资料(1)由自考生网为考生们整理、提供,自考教材每隔几年都会更新、变动,但相关知识大体不变,考生们抓住考点进行复习即可。

点此查看:最新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自考押题

精读课文

小说

 

1.鲁迅《阿Q正传》

1.作家作品

(单选、多选)

★★

(1)鲁迅,原名周树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2)他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是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小说集《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主要作品还有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二心集》《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等。

(3)《阿Q正传》于192112月至19222月在《晨报副刊》上连载,小说成功塑造了阿Q这一艺术典型。理解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创作思想,及其对阿Q“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2.简析阿Q的“革命”及其“大团圆”结局

(简答)

★★★

(1)Q的思想中有革命的一面,体现了贫苦农民要求改变被压迫被欺辱的现状的基本愿望,又表现出狭隘报复、享受、取压迫者而代之等落后农民的错误观念

(2)Q“大团圆”结局说明他不可能完全抛弃精神胜利法。

(3)小说通过对阿Q“大团圆”结局的描写,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3. 分析阿Q的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论述)

★★★★

(1)Q是生活在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农村(未庄)的一个贫苦而未觉悟的普通雇农

(2)他主要的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表现为不敢正视现实、盲目自尊、自轻自贱、欺软怕硬、自欺欺人等。

3)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是在长期封建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普遍存在于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国民劣根性

4.《阿Q正传》的艺术成就

(简答、论述)

★★★★★

(1)小说以精湛的现实主义手法,塑造了阿Q这一艺术典型。阿Q身上以精神胜利法为核心的性格与思想是中国人身上封建专制压抑下国民劣根性的集中表现。

(2)小说传神的白描手法。

(3)小说采取了漫画式的、边议论边叙述的叙事方式

(4)小说采取悲喜交融的手法。

(5)小说用夸张、怪诞的艺术手法,具有强烈的讽刺性

 

2.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

5.作家作品

(单选、多选)

★★

(1)郁达夫,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新文学社团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他1921年出版的小说集《沉沦》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集

(2)他把小说当作作家的自叙传”,主人公往往是作者的化身,生活的“零余者”。

(3)他喜欢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多抒发苦闷的情绪,表达了“五四”时期青年人个性解放的要求。

4)郁达夫的文学见解是“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

6.《春风沉醉的晚上》的艺术特色

(论述)

★★★★

1)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把小说当作自叙传刻画人物。

2)小说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手法。

3)小说注重社会环境自然景物的刻画。

7.分析作品中“我”和陈二妹交往的几个阶段及其所表达的思想

(论述)

★★★★

小说里的“我”女工人陈二妹的交往过程具有浓重的抒情色彩,可以分为个阶段:

(1)刚开始时疑惧、戒备

(2)接着,她对“我”消除疑惧同情、信赖“我”。

(3)重回疑惧状态,并且满含责备规劝。

(4)明真相,释前疑,友谊升华。

作品通过对知识分子“我”女工陈二妹的生活境遇、相互交往的描写,表达的思想:

(1)同处于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和工人,有着相同的命运和遭遇。

(2)歌颂了知识分子和工人的真诚友谊。

3)表现了产业工人艰难的生存处境以及反抗资本家的阶级意识。

 

3.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

8.作家作品

(单选、多选)

★★

(1)叶圣陶,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多收了三五斗》和童话集《稻草人》等。

(2)《潘先生在难中》写于1924年年底,小说的背景是1924年爆发的江浙军阀混战。小说主人公潘先生体现了小市民和小知识分子灰色而卑琐的人生

    3)叶圣陶早期的的小说叙事冷静客观,描写准确细致,语言贴切精练茅盾曾盛赞叶圣陶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人生”。

9.分析叶圣陶小说《潘先生在难中》的现实主义特色

(简答)

★★★

1)作者以冷静的笔墨刻画潘先生的病态人生,既是对潘先生自私卑琐人生的批判,也是对那个军阀混战的社会的批判。

2)冷静地描写现实生活细节,以展示人物的卑琐人生是这部小说的一大特色。

3)借助人物自身动作和心理过程,在冷静的描写中寄寓讽刺、批判的含义。

 

4.沈从文《萧萧》

10.《萧萧》的思想内容

(简答)

★★★

1)《萧萧》写于1929年,表现的是湘西农村的生活场景。

2)小说塑造了萧萧作为童养媳的一生的悲剧的形象。

3)小说一方面表现了童养媳制度的不合理,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湘西世界拒绝新事物、落后于时代的封闭局面。

11.简析沈从文小说《萧萧》中萧萧这一人物形象

(简答)

★★★

(1)小说塑造了萧萧这一悲剧形象,她是个无依无靠的孤儿,天真善良、勤劳朴实,十二岁被当作童养媳出嫁。

(2)“什么事也不知道,就做了人家的媳妇了”,后被花狗诱惑而怀了身孕,面临着“沉潭”或者“发卖”的命运。最后,她因为生下的是个儿子而得以继续在婆家生活。

3)她的一生是被动的一生没有一点儿选择的权利麻木得让人痛心。

12.分析沈从文小说《萧萧》中萧萧的形象及刻画这一人物所用的对比手法。

(论述)

★★★★

1)小说塑造了萧萧这一悲剧形象,她是个无依无靠的孤儿,天真善良、勤劳朴实,十二岁被当作童养媳出嫁。

2)她“什么事也不知道,就做了人家的媳妇了”,后被花狗诱惑而怀了身孕,面临着“沉潭”或者“发卖”的命运。最后,她因为生下的是个儿子而得以继续在婆家生活。

3)她的一生是被动的一生没有一点儿选择的权利麻木得让人痛心。

4)小说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湘西世界之外的追求个性解放的女学生与湘西世界内部的做童养媳的萧萧进行对比。萧萧作为童养媳的身份与她儿子娶的仍然是童养媳构成一种对照,暗示着萧萧悲剧重演的可能。

 

5.茅盾《春蚕》

13.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春蚕》的主题意蕴

(论述)

★★★★

1)《春蚕》通过描写20世纪30年代初期江南农民老通宝一家养蚕丰收却破产的悲剧命运,反映了“一·二八”战争后江南农村经济凋敝、农民贫困化的现实,形象地揭示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压垮了民族工业经济,是造成农村经济崩溃的根本原因。

2)作品深刻揭示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资本主义等多重压迫下,靠辛勤劳动无法摆脱贫困的真理。

 

6.吴组缃《菉竹山房》

14.简析《菉竹山房》结尾“窥房”的艺术作用。

(简答)

★★★

1)两个“女鬼”——二姑姑兰花,偷听年轻夫妻两性生活的行为,渲染了二姑姑活在“坟墓”中的悲剧命运,表现出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扼杀的主题。

2)结构上,“窥房”将小说渲染得令人毛骨悚然的阴森鬼气推到了极致,故事达到高潮后戛然而止,余味无穷,是一处神来之笔。

3)“窥房”的描写把二姑姑二十多年来如何遭受人性煎熬的痛苦作为空白留给读者去思考,更能激发读者对封建礼教的批判。

 

7.林徽因《九十九度中》

15.试论林徽因小说《九十九度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征

(论述)

★★★★

主题思想:

(1)小说中体现了一种贫富的对照,如挑夫的艰辛暴死张宅的奢华热闹的对比描写。

(2)也暗含着人生的诸多不如意,如阿淑与逸九心想对方,近在咫尺,但并不知道。

艺术特征:

(1)小说的结构采用全景的视角,形成了以场所为基点以时间为基准同一时间内不同场所的故事齐头并进的多点开花的结构。

(2)小说表现方式类似电影的蒙太奇手法,打破故事的时间性,以空间的重组来表现生活。

(3)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既有中国传统所重视的白描手法,也有“五四”时期从西方学习的心理描写,还有电影的浓缩时空的表现手法。

(4)小说的语言明快跳跃,简洁有力。

 

8.老舍《断魂枪》

16.老舍小说《断魂枪》中王三胜、孙老者的性格特点有哪些,刻画他们对塑造主要人物沙子龙有何作用

(简答)

★★★

五虎断魂枪”为中心,成功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了三个性格迥然不同的人物:

沙子龙对时代潮流认识清醒,处事周全。

王三胜孙老者虽然都沉迷在东方大梦中,但两者区别甚大。王三胜庸俗自私,争强好胜;孙老者嗜艺如命,豪爽固执,有磊落果断的一面。

王三胜、孙老者这两个人物对塑造主要人物沙子龙起到了烘托的作用,通过对比烘托使沙子龙的形象更加鲜明。

 

9.萧红《小城三月》

17.简析《小城三月》中的翠姨形象

(简答)

★★★

(1)翠姨是出身于旧式家庭的少女,身世不幸,父亲早亡,寡母改嫁,她聪明、美丽、沉静、内向。

(2)翠姨虽然是传统女性,没有读过书,但是在与大学生的偶尔接触交往中产生了对具有现代文明的爱情与婚姻的向往。

3)翠姨是一个“梦醒了无路可以走”的觉醒妇女的形象。

18.简述萧红小说《小城三月》刻画翠姨这一艺术形象的方法

(简答)

★★★

本篇运用多种手法刻画翠姨的性格、心理特点。

1)小说借用“我”的童年视角,通过对女性日常琐事的艺术描写,把笔触深入到女主人公的心灵深处,刻画了翠姨丰满的形象。

2)作者善于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刻画人物。

3)作者通过翠姨的动作描写隐含深意的语言,来揭示人物的心灵世界

 

10.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19.简述《小二黑结婚》在民族大众化方面取得的成就

(简答)

★★★

1民族化

①小说采用传统艺术形式如说书等的结构形式,以矛盾冲突为中心,不断设置悬念,取得了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②小说采用以人物引出人物、以故事引出故事、大故事套小故事的艺术手法,在解开悬念的同时又推动悬念。

③小说大团圆的结局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情节结构特点。

④作品也多采用中国古典的白描手法,注重细节、动作的描写。

2大众化

①小说语言通俗易懂、简洁生动、质朴明快、幽默风趣。

②大量使用经过提炼加工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民的方言口语,表现力强,语言大众化、通俗化。

20.简析小二黑、小芹的性格特征

(简答)

★★★

1)他们积极进取、正直纯洁,是解放区新一代农民的代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力量。

2小芹美丽大方、伶俐乖巧;小二黑俊俏聪明,正义凛然。

3)他们对新政权、新时尚充满信心,痛恨恶势力和旧思想、旧习惯,并敢于做无畏的斗争。

21.结合作品,论述《小二黑结婚》的艺术特点

(论述)

★★★★

1)小说采用了传统艺术形式如说书等的结构形式,以矛盾冲突为中心,不断设置悬念,取得了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2)小说采用以人物引出人物、以故事引出故事、大故事套小故事的艺术手法,在解开悬念的同时又推动悬念,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又是人物性格成长的过程,强烈地吸引着读者。

3)小说运用了多重对比手法来刻画人物。

4)小说语言个性化,口语化,通俗易懂,生动传神,活泼有趣。

 

11.张爱玲《金锁记》

22.简析张爱玲小说《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心理变态过程

(简答)

★★★

1)小说成功塑造了曹七巧这一典型形象,对她隐秘复杂的可怕人性以及心理变态过程进行了深入描写。

2)曹七巧本是麻油店老板的女儿,泼辣而富有风情;嫁到姜公馆后,因出身卑微而戴上了黄金(物质)的枷锁,变得自私刻薄;当她丈夫去世后,因害怕失去财产而闭绝了自己的情欲,表明她对黄金的占有欲战胜了情欲,成了黄金的奴隶。

3)她把自己遭受的不幸与压抑自觉地转化为对子女幸福的毁灭,展示了人性扭曲的最可怕的一面,颠覆了传统母亲的慈爱形象。

 

12.孙犁《荷花淀》

23.分析孙犁小说《荷花淀》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论述)

★★★★

思想内容:

(1)小说写于1945年,反映了抗战时期冀中人民的斗争生活。

(2)作者以轻松明快的笔调,通过对白洋淀妇女由送夫参军到自觉地组织起一支战斗队伍的细致描绘,歌颂了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美丽心灵。

(3)小说突出地表现了在战争的艰苦年代里劳动人民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艺术特色:

(1)小说把自然风光的美丽人物心灵的美好融为一体,具有诗情画意般的意境

(2)小说的构思自然中见精巧,以水生嫂们的成长为线索,贯穿的是日常生活片段,似断实连。

3)小说语言生动浅显,明快干净,又不失耐人寻味之趣。

以上为“自考考前押题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复习资料(1)”内容,更多自考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押题资料点此查看:完整版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自考押题


温馨提示: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参考,考试政策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更多优惠课程课程推荐
资料套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