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专业资料
微信QQ群
考生网QQ群

群号:517231281

扫码加群
点击二维码加群

考生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zikaosw

课程试听
最新资讯

手机端访问

1、直接输入www.zikaosw.cn
2、扫描左侧二维码

登录 | 注册
登录/注册后,可享受
  • 课程免费试听
  • 试做在线题库
  • 学习提升指导
  • [主观题] 分析题:根据新闻评论写作原理,分析下面作品的写作特点。(字数600左右)
    政府“拍脑袋”决策。好事也难办好
    广州市政府昨晚(6日)紧急叫停刚刚实行了一周的“亚运公共交通全民免费”政策,取而代之的是向市民发放现金交通补贴,补贴的标准是户籍家庭及居住半年以上外来家庭每户150元,集体户口每人50元。
    朝令夕改,政府的决策显得儿戏,无形中暴露了现在政府运作中的一大软肋:决策缺乏科学的程序,即便是给老百姓谋福利的好事,也不一定能把好事办好。
    在免费政策实行的第一天,广州市交委主任洗伟雄曾高调宣称广州将创造一项史无前例的纪录:
    【(录音)无论是在国内或者国际上,举办这么大规模的运动会的盛事,一个城市敢于提出来,公共交通免费,我感觉到目前好像还没看到一个城市。】但没有多少人知道,这项“创举”来源于领导的追求“创意”和“大胆”决策。据知情人透露,广州市政府当初要各部门提交“亚运公交优惠礼包”的设想,没有一个部门提出“免费”的方案,提议最多的是参照北京奥运和上海世博的做法,发放交通补贴或降价。但这些提议被一位领导批评为不够创意和大胆而被否决。领导“免费”的设想提出后,地铁公司经过反复论证,还是担心承受不了增长的客流,但这种担心并不能左右领导的“大胆”决策。
    回想起免费坐地铁一周的经历,很多市民觉得不可思议。
    【(录音)(市民欧阳先生)我想引用那几天坐地铁一个老太婆说的话,她说,免费好是好,
    但是真的出了问题就不得了,好几次真的就差点从楼梯那推下去,基本上是这样子。】
    【(录音)(市民陈先生)坐车都不用钱了,好象进入了共产主义一样,但是地铁的人流实在是太大了,排队的时候都要排两、三次或者是要等一刻钟甚至一刻钟以上才可以
    进到地铁里去坐车,对上下班就不方便。】
    现实面前,广州市相关政府部门不得不承认之前的政策存在失误,广州市交委副主任颉亚林:【(录音)公交和地铁客流高达1700多万每天,地铁的客流创下了历史新高,大大超过了地铁运输的能力,对安全、秩序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也对市民上下班出行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
    但不少市民对此不依不饶,市民王先生:【(录音)既然给大家说是有免费乘坐公交、免费乘坐地铁,大家都挺高兴,到了现在说安全原因(要取消)。在制定政策之前就应该考虑这些问题了,而不是到了现在一个星期以后说,免费取消,我觉得太儿戏了,这样搞法。】
    为什么好事办坏了?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一针见血:【(录音)这本来是一项民心工程,但很多地方政府做民心工程的时候,反正我是有种恩赐、有种赐予的意思,这个东西我给你的,没有经过民主决策,完全没有听求民意就这么出台了。现在怕出事,就来个朝令夕改,这种随意性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困扰。】 “
    从番禺垃圾焚烧场选址等公共事件来看,广州市政府已经努力在一些决策上做到科学民主。但民主建设的进程显然还很漫长,在这次惠民的好事上,政府就犯了“拍脑袋出政策”的错误,就算在后来的纠错过程中也是如此。
    作为纠错措施出台的《发放交通现金补贴方案》,同样受到不少质疑。
    市民陈小姐:【(录音)每户l50块钱,那我一户有6个人,每天都要坐车,那怎么算呢?对不对?这样就觉得不合理嘛。】
    《补贴方案》昨晚9点在广州政务中心公布,昨晚6点一场匆忙的“征求意见会”在
    广州市交委召开,与会的大多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都提出能不能直接降低公交票价或为羊城通充值,以减少群众麻烦和行政成本。但征求意见会结束还不到一个小时,补贴方案就正式公布,方案内容一字未改,各方的意见和建议都成了走过场的声音。
    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指出,政府再次犯了“拍脑袋决策”的错误:
    【(录音)现在已经是资讯社会了,都地球村了,是吧,政府在出这项政策的时候,为什么不征求一下大家意见呢?比如说,交通补贴发多少、怎么发,上个网、甚至是发个微博,如果这些问题事关老百姓利益的话,一个钟头,就会有成千上万的市民的响应。】
    垃圾处理等影响公众利益的事,政府已经能做到事前征求民意,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惠民的好事也需要科学决策。但在部分官员的脑子里,公共交通全民免费也好、现金补贴也罢,反正是政府给老百姓的,我政府爱怎给就怎么给。
    广州市交委副主任颉亚林已经代表政府部门为之前的政策不当公开向市民道歉:
    【(录音)我在这里对市民造成的不便表示歉意,希望市民给予谅解!】
    知错能改,显示出政府应有的勇气和魄力,但对现代政治文明来说,这还远远不够。现代社会的基石是法治,权力只有在完善的监督下才能发挥良好的作用。政府如果还不能够明确和恪守“凡是涉及公众利益的事情必须征求民意”这个原则,不把好现代社会中政府必须走的“程序关”,好事就不一定能办好。政府“拍脑袋决策”这种瞎折腾不仅会造成社会资源和财富的巨大浪费,还极大地影响着政府形象,进而危及到社会运行秩序。
    来源:广东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道《午间半小时》2010年11月7日

     纠错    

  • 助考班推荐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1、[单选题]《“用谁谁行”还是“谁行用谁”》这则标题的修辞手法是

    • A、借代
    • B、双关
    • C、对照
    • D、回环
  • 2、[单选题]我们把介乎文学和政论之间的边缘的新闻体裁称之为

    • A、述评
    • B、短评
    • C、社论
    • D、杂文
  • 3、[名词解释]电视评论

  • 4、[主观题]操作题:就下面报道写一篇专栏评论,题目自拟。(字数700左右)
    昨日凌晨l点多,l6岁的杨某从看守所获释,与家人团聚。此前,他因在微博发布“虚假信息”被刑拘,后又被改为行政拘留。
    昨日,记者采访了引发各种关注的杨某和其父杨牛胡,两人谈了经历此事时的心路历程。
    新京报:出来这一天主要做了些什么?
    杨某:上午接受采访。下午三点多去了趟学校,上了物理和化学两节自习课,明天就开始正式上课了。
    新京报:能回忆一下事发经过吗?
    杨某:9月12日,早上8点多,我和同学在网吧上网,不到9点的时候,网吧里一个
    收拾卫生的阿姨说钻石国际死人了。当天我没去现场,l3日也没去,14日中午吃完饭从家里去街上玩,从巷子里出来,看到围观的人挺多的,我就围上去了。围观的人说那是个杀人案,警察打人了什么的。我在现场发了条微博。
    新京报:发了几条微博?
    杨某:第一条是9月14日中午12时多;第二条是l4日下午6点到8点之间发的。
    这两条都是在现场拿手机发的。第三条是l5日发的,后来警察主要是说我14日微博的问题。
    新京报:当时怎么被带走的?杨某:9月17日下午两点多,我正在上数学课,副校长进来把我叫出去了,叫到办公
    室。有4个警察,其中3个便衣,l个穿制服。问我手机在哪?我说在教室。副校长给数学老师打了个电话,也不知道谁把手机送过来了。警察一看我手机型号就直接把我
    带走了。
    带到公安局,问我发了什么东西,啥时候发的,让我把我发的三条东西一个一个都说一遍。我当时也想不起来了,勉强说了几句。他们把我发的东西打印出来了,问我为
    什么发这些,还-f-7我个别词的意思。下午6点多,他们管我要了我爷爷的电话,让我爷爷送被褥过来。7点多就直接给我送看守所里了。
    新京报:你当时为何说“必须得游行了”?
    杨某:当时我不知道警察是来尸检的,就说了那些话。
    新京报:有没有想到自己的事情引起这么大的关注?
    杨某:当时在里面的时候不知道,我昨晚被放出来的时候,才知道网上这么多人关注。
    新京报:你现在后悔吗?
    杨某:后悔(发微博时)没有核实内容,自己微博的语言也太粗俗。警察殴打家属是我听说的,案件是杀人案也是我听说的。
    新京报:在看守所想得最多的是什么?
    杨某:刚开始没想什么,后来天天想出来上学,也担心爸妈会生气。看守所里早晨吃方便面,中午吃馒头和疙瘩汤,也不习惯。
    新京报:你曾说,在看守所三天之后发现自己又被延长四天,你害怕了。
    杨某:第三天我被提审的时候,看到材料里写的是寻衅滋事,同一监室说寻衅滋事就是要判刑,我就害怕了。
    新京报:对现在这个结果你满意吗?为什么?
    杨某:我还算满意。
    新京报:为什么?
    杨某:我发了一些话,的确是未经核实,也太激进,知道自己错了,所以愿意接受治安处罚,被行政拘留。但不能接受刑拘。
    新京报:同学和老师对你什么看法?
    杨某:同学们都没跟我提这个事。我估计是学校交代过了,怕我有心理压力。
    班主任说这事已经过去了,让我放下心理负担,好好学习。副校长也找过我了,说外面的事情解决了,来学校好好学习就行。
    新京报:自己能承受目前的压力吗?
    杨某:能,我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是挺强的。
    新京报: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如何?
    杨某:在北京上学的时候考过年级第二,现在在张家川,一直是班里的前十名。
    新京报:对于你来说,关注时事是一个常态吗?你的同学们呢?
    杨某:是的。每天有时间就会从手机上看网站的新闻,北京的同学多,张家川县的少。可能是受条件限制。
    新京报:是什么让你有了关心时事新闻的习惯?
    杨某:跟我爸学的,他一直喜欢看报纸。
    新京报:这个事情发生之后,你以后会对时事新闻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这个事情会怎么改变你?
    杨某:还会继续跟帖,但发帖会谨慎,要有事实依据,也不会爆粗口。
    新京报:你(杨牛胡)对Ifl前的处理结果满意吗?
    杨牛胡:从刑拘转到行政拘留,这个结果我还是比较满意的。
    新京报:你目前最担心什么?
    杨牛胡:最担心他在学校里,因为这件事跟老师和同学们有隔阂,对他以后的学习和成长有很大的影响。我希望能够给他转学,即使是差一点的学校也行。
    新京报:如何看待孩子发微博这件事?
    杨牛胡:我生气的是,他发的微博内容的确过分,一是未经核实,二是还爆粗话,这是我没教育好。但这件事也说明他对社会事件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新京报:从小对他的教育严吗?
    杨牛胡:很严,但现在看来方式不对。因为我经常打他,比方说他玩游戏时间太长了,我不让他玩,他还嘴犟,我就打。以后就不打了,小孩长大了。
    新京报:以后还会支持他发微博吗?
    杨牛胡:支持,只要是正能量的,包括监督批评政府的,只要是不超出法律规定的范围,我就支持。

  • 5、[主观题]简答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

Copyright © 2010 - 2023 湖南求实创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

温馨提示:如您需要的资料本网暂时没有,请于工作日08:00-18:00,点击这里,联系客服及时补充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