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专业资料
微信QQ群
考生网QQ群

群号:517231281

扫码加群
点击二维码加群

考生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zikaosw

课程试听
最新资讯

手机端访问

1、直接输入www.zikaosw.cn
2、扫描左侧二维码

登录 | 注册
登录/注册后,可享受
  • 课程免费试听
  • 试做在线题库
  • 学习提升指导
自考生网
当前位置 自学考试 > 自考历年真题 > 课程自考历年真题 > 文章详情

浙江2002年7月自考00290农村社会学真题及答案

来源:自考生网 时间:2021-10-19 10:11:15 编辑:fyt68

自考生网为考生们整理提供了“ 2002年7月自考00290农村社会学真题及答案”,更多00290农村社会学真题内容可点击查看00290农村社会学真题及答案汇总。

注:不同省份、不同专业的自考历年真题及答案,只要课程代码和课程名称相同,都可参考使用。

点击查看:自考00290农村社会学题库

 2002年7月自考00290农村社会学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影响劳动力资源的首要因素是()

A.农村社会发展

B.农村人口状况

C.农村城镇化

D.农村教育质量

2.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应向()转移。

A.农业内部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乡镇企业

3.根据美国家庭社会学家波沙特提出的计算公式,五人之家有()种家庭关系。

A.20

B.15

C.10

D.5

4.按辈份确立婚姻关系的家庭形式是()

A.血缘家庭

B.普那路亚家庭

C.对偶家庭

D.群婚家庭

5.下列家庭功能中,()属于家庭的基本功能。

A.抚育和赡养功能

B.生育功能

C.婚姻生活功能

D.休息和娱乐功能

6.家庭的起点和基础是()

A.血缘

B.婚姻

C.生育

D.爱情

7.村民委员会属于农村政治组织中的()

A.政党组织

B.政权组织

C.群众组织

D.基层组织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社会主义人际关系特征的是()

A.平等

B.互促

C.互惠

D.竞争

9.刘易斯•芒福德是社区发展理论中的()的代表人物。

A.自然生态决定论

B.社会文化论

C.空间决定论

D.再开发理论

10.农村社区是由()农业劳动人口所组成。

A.异质性

B.同质性

C.混质性

D.合质性

11.“温州模式”属于我国社区发展的()

A.注入式模式

B.混合式模式

C.自发式模式

D.乡镇群落发展模式

12.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山东邹平县开展乡村建设运动的领导人是()

A.晏阳初

B.梁漱溟

C.杨开道

D.费孝通

13.社会学的创始人是()

A.孔德

B.斯宾塞

C.韦伯

D.迪尔凯姆

14.认为农村社会学是研究提高农民思想意识、增进农民团结、加强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联系问题的美国农村社会学家是()

A.桑德森

B.霍桑

C.索罗金

D.巴特菲尔德

15.社区的第一构成要素是()

A.社区意识

B.一定的地域

C.管理体系

D.人口

16.农村社会问题产生和存在的思想基础是()

A.科学文化落后

B.思想政治工作薄弱

C.封建思想和传统观念影响

D.精神生活贫乏

17.恩格尔系数处于40%—50%,属于()。

A.富裕生活

B.小康生活

C.最富裕生活

D.勉强度日

18.我国农村的首要社会问题是()

A.婚姻家庭问题

B.贫困问题

C.犯罪问题

D.人口问题

19.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

A.社会保险

B.社会福利

C.社会救助

D.社会服务

20.当代社会关于社会发展的共识之一,社会发展最主要是()。

A.人的发展

B.科学技术发展

C.经济增长

D.政治稳定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社会管理的行政手段具有______等特点。

2.我国传统的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养育责任是______。

3.社会组织管理的基本形式是______。

4.农村社会群体是农村居民长期直接交往的______。

5.社区从动态上看是______。

6.马克斯•韦伯提出的划分社会层次的标准是______。

7.性比例的计算公式为______。

8.社会现代化的先导是______。

9.农村社会控制在内容和措施上,具有______的特征。

10.农村社会学是研究______的学科。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典型调查

2.主干家庭

3.人际关系

4.农村社会组织

5.实验调查法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简述我国农村家庭的常见问题及其直接原因。

2.简述农村城镇化的客观必然性。

3.简述农村社会流动的意义。

4.简述建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社会生活方式的途径。

5.简述建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则。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论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新战略。

2.试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类型及其形成原因。

温馨提示: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参考,考试政策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更多优惠课程课程推荐
资料套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