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专业资料
微信QQ群
考生网QQ群

群号:517231281

扫码加群
点击二维码加群

考生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zikaosw

课程试听
最新资讯

手机端访问

1、直接输入www.zikaosw.cn
2、扫描左侧二维码

登录 | 注册
登录/注册后,可享受
  • 课程免费试听
  • 试做在线题库
  • 学习提升指导
自考生网
当前位置 自学考试 > 自考模拟试题 > 课程自考模拟试题 > 文章详情

2019年00031心理学自考模拟试题(8)

来源:自考生网 时间:2019-06-30 09:20:38 编辑:西瓜

自考生网为考生收集整理了“2019年00031心理学自考模拟试题(8)”

注:不同省份、不同专业的自考本科模拟试题,只要课程代码和课程名称相同,都可参考使用。

更多自考心理学模拟试题可查看“自考00031心理学模拟试题”栏目。

相关推荐:2019年00031心理学自考模拟试题汇总

自考模拟试题答案购买》》》

2019年00031心理学自考模拟试题(8)

二、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表现为人在感知事物时,总是根据过去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它、判断它,把它归入一定的事物系统之中,从而能够更深刻地感知它。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从事不同职业和有不同经验的人,在知觉上是有差异的。如工程师检查机器时能比一般人看到、听到更多的细节;成人的图画知觉与儿童相比,能更深刻地了解图画的内容和意义,知觉到儿童所看不到的细节。

影响知觉理解性的条件有三个。

1.言语的指导作用

言语是语言在交际过程中的应用。人的知觉是在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活动中实现的,词的作用有助于对知觉对象的理解,使知觉更迅速、更完整。例如,天空中的云彩,自然景色中的巨石形状,在感知时加以词和言语的指导,很快就能知觉到。

2.实践活动的任务

当有明确的活动任务时,知觉服从于当前的活动任务,所知觉的对象比较清晰、深刻,任务不同对同一对象可以产生不同的知觉效果。比如,对天安门的素描和用文字的描写,任务不同,感知效果就不同。

3.对知觉对象的态度

如果对知觉对象抱着消极的态度,就不能深刻地感知客观事物;只有对知觉对象发生兴趣,抱积极的态度才能加深对它的理解。

三、知觉的整体性

人在知觉客观对象时,总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知觉对象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各部分具有不同的特征,但是人们并不把对象感知为许多个别的、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是客观对象的许多部分形成的复合刺激物,大脑皮层对复合刺激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反映客观对象各种属性的关系,形成关于对象的完整映象。例如,走进教室,人们不是先感知桌椅,后感知黑板、窗户……而是完整地同时反映它们。

知觉的整体性是多种感知器官相互作用的结果。知觉的整体性与感知的快慢,同过去经验和知识的参与有关,阅读速度就是随着人的阅读经验的积累及把较小的单元(词)组成较大的单元(句子)而逐渐加快的。

四、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例如,对过去认识的人,决不会因为他的发型、服装的改变而变得不认识;一首熟悉的歌曲,不会因它高八度或低八度而感到生疏,或因其中个别曲子走调,就认为是别的歌曲;教师判断学生的错别字,如“尖瑞科学”,不会因“端”字写成了“瑞”字,而不去感知尖端科学。

知觉的恒常性对生活有很大的作用,正确地认识物体的性质比单纯地感知局部的物理刺激物有较大的实际意义,它可以使人们在不同情况下,按照事物的实际面貌反映事物,从而能够根据对象的实际意义去适应环境。如果知觉不具有恒常性,那么个体适应环境的活动就会更加复杂,在不同情况下,每一认识活动,每一反应动作,都要来一番新的学习和适应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使适应变为不可能的了。

27.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来访者、咨客)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郭念锋)

心理咨询不同于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心理治疗师对求助者(病人、患者)的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矫治的过程。

心理咨询在英文中被称为Counseling("咨询"),从字面上看,是洽商与顾问指导的意思;或者称为Psychological Counseling("心理咨询"),意即在心理方面给予咨询对象以帮助、劝告、教导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纳对咨询的定义是:"咨询是指一种专门向他人提供帮助与寻求这种帮助的人们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助人者的手段及其所创造的气氛使人们逐步学会以更积极的方法对待自己和他人。"

咨询在国外是一个涵盖非常广的概念,涉及职业指导、教育辅导、心理健康咨询、婚姻家庭咨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种各样的咨询虽不尽相同,但都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即它们都是一种职业性的帮助关系,是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向求询者提供帮助。

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技术,通过咨询者与求询者的协商、交谈和指导过程,提供可行性建议,针对正常人及轻度心理障碍者的各种适应和发展问题,帮助求询者进行探讨和研究,从而达到自立自强、增进健康水平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实践证明,心理咨询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是非常明确的。在心理咨询中通过帮助关系可以使求询者心理健康朝着好的方向转化。这里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可以帮助求询者提高对待自身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能力;第二,通常的咨询不仅可以消除某些病症,而且也可以促进人格的重建和发展;第三,不仅有心理障碍的人可以寻求咨询,就是在自身发展中遇到阻力的正常人,也同样可以寻求咨询并从中获益。

心理咨询的原则

一.平等性原则,建立平等信赖的关系是咨询能否取得成效的前提和基础。在学校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双方都应积极地调整心态,解决好角色转换问题。平等更重要是一种平等相待的态度。

二.发展性原则,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员要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来访者的问题,不仅要在问题分析和本质把握时善于用发展的眼光做动态考察,而且在对问题的解决和咨询结果的预测上也应如此。

三.保密性原则,保密性原则是诊治双方建立和维系信赖关系的基础,也是维护心理咨询工作信誉以及心理咨询工作能否有效开展的根本性问题。坚持为来访者保守秘密,尊重来访者的个人隐私,是每一个咨询者的基本职业道德,也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互动性原则,咨询过程是一个需要双方都积极参与的过程,因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

五.尊重性原则,在咨询过程中,每一个来访者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咨询员必须一视同仁地尊重每一个来访者的人格。

六.关怀性原则,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要出自真诚的关怀,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与爱护,体现真正的人道主义精神,这是心理咨询取得积极效果的根本出发点。

七.灵活性原则,这要求咨询员在不违反其他咨询原则的前提下,视具体情况,灵活地应用各种咨询理论、方法,采用灵活的步骤,以便最有效地达到咨询的效果。

八.防重于治原则,防患于未然是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者应该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

九.开发潜力原则,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员应更多地启发、调动来访者自身的积极性、创造性,把更多的注意力***于人的发展,更多地对来访者抱有乐观精神和信心。

十.对来访者负责的原则,咨询员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一言一行应以来访者的利益为重。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以来访者利益为重的同时不能有损于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所以在咨询中有正当泄密的情况,如来访者有自杀或攻击他人、破坏公共设施的企图。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咨询的对象主要是正常人,他们的困难主要表现再现实生活中的适应和发展问题,解决发展性问题是咨询的特色,而心理治疗的对象主要是具有心理障碍的人,如存在人格障碍、神经症和情绪障碍等;咨询主要是教育性的,帮助来访者澄清认识、作出决策为主,而治疗则主要是“医治”,以克服、消除各种精神症状、心身症状为主。但目前从咨询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时候两者没办法很好分开,尤其是门诊咨询,来访者大多都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心理障碍才来咨询的,咨询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因此很多文献中将这两个词经常混用。

我校心理咨询的范围是

①学习问题②情绪压力问题③人际交往问题④恋爱问题⑤性心理问题⑥环境适应问题⑦危机咨询⑧家庭问题⑨就业心理指导等。

心理咨询的技巧

心理咨询是一个过程,其间心理咨询者与当事人的关系能给予后者一种安全感,使其可以从容地开放自己,甚至可以正视自己,做出统合。它要求心理咨询员认真地听当事人讲话,准确地认同其内心体验,积极地响应其讲话内容,推动其从不同角度审视其成长过程中的障碍与挫折,并通过适时的自我披露相关经历来增进与当事人的情合。这一过程通常要求心理咨询员要注意八个方面的问题。

一、贯注

贯注(attending)是心理咨询的首要条件之一。它要求心理咨询员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全神贯注地聆听当事人讲话,认真观察其细微的情绪与本能的变化,并做出积极的回应。它还要求心理咨询员运用其言语与体语来表现对当事人主述内容的关注与理解,以使当事人感到他讲的每一句话,表露的每一情感都受到了心理咨询员的充分重视。由此,贯注是尊重的体现,也是同感的基石。

在贯注当中,心理咨询员要随着当事人的主述做出一系列言语与体语的表示。其中言语的表示通常包括"嗯、噢、是的、我明白了"等伴语。而体语表示则通常包括点头、注视、面部表情的变化,适宜的坐姿及一定的沉默等。这些言语与体语的表示应随着当事人主诉的喜、怒、哀、乐的变化而变化,藉以加深当事人对心理咨询员的信任,并强化其继续讲话的欲念。在这层意义上讲,贯注是使当事人打开"话闸子"的开关。

美国心理咨询学家基伯森(Gibson,1993)曾言:好的贯注表现了一个人对另一个的全神贯注(focused intensity),而差的贯注则表现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心不在焉(detached passivity)。所以,贯注表现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心理咨询关系的确立及其功能。

二、倾听

倾听(listening)是贯注的关键,也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基伯森(Gibson,1993)言:学会倾听是心理咨询的先决条件。心理咨询条件下的倾听不同于一般社交谈话中的聆听,它要求心理咨询员认真地听对方讲话,认同其内心体验,接受其思维方式,以求设身处地之功。由此,它不可以像在日常谈话中那样可以随意插嘴讲话或任加是非评论乃至争辩。与此相反,它要求心理咨询员在听对方讲话过程中,尽量克制自己插嘴讲话的欲念,不以个人的价值观念来评价当事人的主述(除非涉及法律等问题),并以贯注的积极表示来表现心理咨询员对当事人内心体验的认同。因此,倾听是尊重与接纳的化身。

在实践中,倾听意味着学会沉默,学会贯注,学会设身处地地去体验当事人的内心感受并做出富于同感的反应。同时,倾听不是要心理咨询员放弃个人的信念与价值观,而是要让他学会兼容并蓄,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学会在不放弃个人的信念与价值观的条件下,接受他人的信念与价值观,以能够更好地体验其感受,把握其思路,做出由衷的同感反应。

所以,倾听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活动,而是主动的、积极的活动,它使人学会用心去听人讲话。可以说,整个心理咨询的学习过程也是倾听的学习过程。

三、沉默

心理咨询既是听与说的艺术,也是沉默的艺术。沉默可以是尊重与接纳的表示,也可以是自我反省的需要。由此,沉默的意义在于给当事人提供充分的时间与空间来反省,思考其个人成长的过程。前面提到,心理咨询不同于一般的社交谈话,它需要心理咨询员表现出大量的贯注与倾听,并少做逻辑分析、少说教别人,而是多认同他人的观念,多体验其感受。换言之,它要求心理咨询员首先置身于当事人的境地当中,然后再帮助他认清其成长中的障碍,寻求自救良方。凡此种种都要求心理咨询员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多听寡言,学会以沉默来传达对当事人的贯注和尊重,藉以强化他自我剖白的愿望。

所以,在心理咨询中,沉默一般具有两个功能,一个是暗示功能,一个是同感功能。前者通常表现为对当事人的讲话及其停顿不做言语回应,以暗示对方继续讲话;后者则通常在当事人讲述精神创伤事件或做深入的自我剖白时,以沉默来确保其自我宣泄与反省的时间与空间,并表现心理咨询员对当事人此时此刻心情的由衷理解。

沉默的运用通常需要体语的积极辅助。具体地说,在运用沉默时,心理咨询员通常需要以点头、注视表情变化及诸如嗯、噢等语言助词来表现对当事人内心体验的同感。总之,沉默的意义在于交流同感与尊重。适时的沉默可令人感到亲切、善解人意,而失时的沉默可令人感到冷漠无情。沉默表达的得体与否取决于心理咨询员对当事人内心体验的同感功夫。

四、宣泄

宣泄(catharsis)指当事人将淤积已久的情绪烦恼与精神苦恼倾放给心理咨询员的过程。它是一种发泄痛苦的方式,可给当事人带来极大的精神解脱,使人感到由衷的舒畅。由此,它可使当事人摆脱其恶劣心境,寻找其病结,并强化其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勇气。

在心理咨询中,宣泄是使当事人自我认识与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它需要心理咨询员以贯注、倾听、沉默等手段来促进、强化当事人的情绪宣泄过程,以增进心理咨询员对当事人的同感及后者对前者的信任,并建立起有效的情合(rapport)。由此,宣泄不仅可以使当事人倾吐内心的精神压抑与困惑,还可以使心理咨询员深入了解当事人面临困难与挫折的滋生条件与过程。在这层意义上讲,宣泄是心理咨询的必经阶段。没有宣泄的产生就不可能有深入的自我剖白。宣泄是自我认识与自我成长的催化剂。

总之,作为一种心理咨询技能,宣泄的意义在于强化当事人自我剖白的意愿,增进心理咨询员与当事人的情合,并为进一步的自我探讨奠定基础。

二、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表现为人在感知事物时,总是根据过去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它、判断它,把它归入一定的事物系统之中,从而能够更深刻地感知它。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从事不同职业和有不同经验的人,在知觉上是有差异的。如工程师检查机器时能比一般人看到、听到更多的细节;成人的图画知觉与儿童相比,能更深刻地了解图画的内容和意义,知觉到儿童所看不到的细节。

影响知觉理解性的条件有三个。

1.言语的指导作用

言语是语言在交际过程中的应用。人的知觉是在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活动中实现的,词的作用有助于对知觉对象的理解,使知觉更迅速、更完整。例如,天空中的云彩,自然景色中的巨石形状,在感知时加以词和言语的指导,很快就能知觉到。

2.实践活动的任务

当有明确的活动任务时,知觉服从于当前的活动任务,所知觉的对象比较清晰、深刻,任务不同对同一对象可以产生不同的知觉效果。比如,对天安门的素描和用文字的描写,任务不同,感知效果就不同。

3.对知觉对象的态度

如果对知觉对象抱着消极的态度,就不能深刻地感知客观事物;只有对知觉对象发生兴趣,抱积极的态度才能加深对它的理解。

三、知觉的整体性

人在知觉客观对象时,总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知觉对象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各部分具有不同的特征,但是人们并不把对象感知为许多个别的、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是客观对象的许多部分形成的复合刺激物,大脑皮层对复合刺激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反映客观对象各种属性的关系,形成关于对象的完整映象。例如,走进教室,人们不是先感知桌椅,后感知黑板、窗户……而是完整地同时反映它们。

知觉的整体性是多种感知器官相互作用的结果。知觉的整体性与感知的快慢,同过去经验和知识的参与有关,阅读速度就是随着人的阅读经验的积累及把较小的单元(词)组成较大的单元(句子)而逐渐加快的。

四、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例如,对过去认识的人,决不会因为他的发型、服装的改变而变得不认识;一首熟悉的歌曲,不会因它高八度或低八度而感到生疏,或因其中个别曲子走调,就认为是别的歌曲;教师判断学生的错别字,如“尖瑞科学”,不会因“端”字写成了“瑞”字,而不去感知尖端科学。

知觉的恒常性对生活有很大的作用,正确地认识物体的性质比单纯地感知局部的物理刺激物有较大的实际意义,它可以使人们在不同情况下,按照事物的实际面貌反映事物,从而能够根据对象的实际意义去适应环境。如果知觉不具有恒常性,那么个体适应环境的活动就会更加复杂,在不同情况下,每一认识活动,每一反应动作,都要来一番新的学习和适应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使适应变为不可能的了。

27.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来访者、咨客)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郭念锋)

心理咨询不同于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心理治疗师对求助者(病人、患者)的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矫治的过程。

心理咨询在英文中被称为Counseling("咨询"),从字面上看,是洽商与顾问指导的意思;或者称为Psychological Counseling("心理咨询"),意即在心理方面给予咨询对象以帮助、劝告、教导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纳对咨询的定义是:"咨询是指一种专门向他人提供帮助与寻求这种帮助的人们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助人者的手段及其所创造的气氛使人们逐步学会以更积极的方法对待自己和他人。"

咨询在国外是一个涵盖非常广的概念,涉及职业指导、教育辅导、心理健康咨询、婚姻家庭咨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种各样的咨询虽不尽相同,但都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即它们都是一种职业性的帮助关系,是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向求询者提供帮助。

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技术,通过咨询者与求询者的协商、交谈和指导过程,提供可行性建议,针对正常人及轻度心理障碍者的各种适应和发展问题,帮助求询者进行探讨和研究,从而达到自立自强、增进健康水平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实践证明,心理咨询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是非常明确的。在心理咨询中通过帮助关系可以使求询者心理健康朝着好的方向转化。这里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可以帮助求询者提高对待自身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能力;第二,通常的咨询不仅可以消除某些病症,而且也可以促进人格的重建和发展;第三,不仅有心理障碍的人可以寻求咨询,就是在自身发展中遇到阻力的正常人,也同样可以寻求咨询并从中获益。

心理咨询的原则

一.平等性原则,建立平等信赖的关系是咨询能否取得成效的前提和基础。在学校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双方都应积极地调整心态,解决好角色转换问题。平等更重要是一种平等相待的态度。

二.发展性原则,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员要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来访者的问题,不仅要在问题分析和本质把握时善于用发展的眼光做动态考察,而且在对问题的解决和咨询结果的预测上也应如此。

三.保密性原则,保密性原则是诊治双方建立和维系信赖关系的基础,也是维护心理咨询工作信誉以及心理咨询工作能否有效开展的根本性问题。坚持为来访者保守秘密,尊重来访者的个人隐私,是每一个咨询者的基本职业道德,也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互动性原则,咨询过程是一个需要双方都积极参与的过程,因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

五.尊重性原则,在咨询过程中,每一个来访者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咨询员必须一视同仁地尊重每一个来访者的人格。

六.关怀性原则,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要出自真诚的关怀,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与爱护,体现真正的人道主义精神,这是心理咨询取得积极效果的根本出发点。

七.灵活性原则,这要求咨询员在不违反其他咨询原则的前提下,视具体情况,灵活地应用各种咨询理论、方法,采用灵活的步骤,以便最有效地达到咨询的效果。

八.防重于治原则,防患于未然是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者应该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

九.开发潜力原则,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员应更多地启发、调动来访者自身的积极性、创造性,把更多的注意力***于人的发展,更多地对来访者抱有乐观精神和信心。

十.对来访者负责的原则,咨询员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一言一行应以来访者的利益为重。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以来访者利益为重的同时不能有损于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所以在咨询中有正当泄密的情况,如来访者有自杀或攻击他人、破坏公共设施的企图。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咨询的对象主要是正常人,他们的困难主要表现再现实生活中的适应和发展问题,解决发展性问题是咨询的特色,而心理治疗的对象主要是具有心理障碍的人,如存在人格障碍、神经症和情绪障碍等;咨询主要是教育性的,帮助来访者澄清认识、作出决策为主,而治疗则主要是“医治”,以克服、消除各种精神症状、心身症状为主。但目前从咨询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时候两者没办法很好分开,尤其是门诊咨询,来访者大多都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心理障碍才来咨询的,咨询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因此很多文献中将这两个词经常混用。

我校心理咨询的范围是

①学习问题②情绪压力问题③人际交往问题④恋爱问题⑤性心理问题⑥环境适应问题⑦危机咨询⑧家庭问题⑨就业心理指导等。

心理咨询的技巧

心理咨询是一个过程,其间心理咨询者与当事人的关系能给予后者一种安全感,使其可以从容地开放自己,甚至可以正视自己,做出统合。它要求心理咨询员认真地听当事人讲话,准确地认同其内心体验,积极地响应其讲话内容,推动其从不同角度审视其成长过程中的障碍与挫折,并通过适时的自我披露相关经历来增进与当事人的情合。这一过程通常要求心理咨询员要注意八个方面的问题。

一、贯注

贯注(attending)是心理咨询的首要条件之一。它要求心理咨询员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全神贯注地聆听当事人讲话,认真观察其细微的情绪与本能的变化,并做出积极的回应。它还要求心理咨询员运用其言语与体语来表现对当事人主述内容的关注与理解,以使当事人感到他讲的每一句话,表露的每一情感都受到了心理咨询员的充分重视。由此,贯注是尊重的体现,也是同感的基石。

在贯注当中,心理咨询员要随着当事人的主述做出一系列言语与体语的表示。其中言语的表示通常包括"嗯、噢、是的、我明白了"等伴语。而体语表示则通常包括点头、注视、面部表情的变化,适宜的坐姿及一定的沉默等。这些言语与体语的表示应随着当事人主诉的喜、怒、哀、乐的变化而变化,藉以加深当事人对心理咨询员的信任,并强化其继续讲话的欲念。在这层意义上讲,贯注是使当事人打开"话闸子"的开关。

美国心理咨询学家基伯森(Gibson,1993)曾言:好的贯注表现了一个人对另一个的全神贯注(focused intensity),而差的贯注则表现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心不在焉(detached passivity)。所以,贯注表现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心理咨询关系的确立及其功能。

二、倾听

倾听(listening)是贯注的关键,也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基伯森(Gibson,1993)言:学会倾听是心理咨询的先决条件。心理咨询条件下的倾听不同于一般社交谈话中的聆听,它要求心理咨询员认真地听对方讲话,认同其内心体验,接受其思维方式,以求设身处地之功。由此,它不可以像在日常谈话中那样可以随意插嘴讲话或任加是非评论乃至争辩。与此相反,它要求心理咨询员在听对方讲话过程中,尽量克制自己插嘴讲话的欲念,不以个人的价值观念来评价当事人的主述(除非涉及法律等问题),并以贯注的积极表示来表现心理咨询员对当事人内心体验的认同。因此,倾听是尊重与接纳的化身。

在实践中,倾听意味着学会沉默,学会贯注,学会设身处地地去体验当事人的内心感受并做出富于同感的反应。同时,倾听不是要心理咨询员放弃个人的信念与价值观,而是要让他学会兼容并蓄,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学会在不放弃个人的信念与价值观的条件下,接受他人的信念与价值观,以能够更好地体验其感受,把握其思路,做出由衷的同感反应。

所以,倾听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活动,而是主动的、积极的活动,它使人学会用心去听人讲话。可以说,整个心理咨询的学习过程也是倾听的学习过程。

三、沉默

心理咨询既是听与说的艺术,也是沉默的艺术。沉默可以是尊重与接纳的表示,也可以是自我反省的需要。由此,沉默的意义在于给当事人提供充分的时间与空间来反省,思考其个人成长的过程。前面提到,心理咨询不同于一般的社交谈话,它需要心理咨询员表现出大量的贯注与倾听,并少做逻辑分析、少说教别人,而是多认同他人的观念,多体验其感受。换言之,它要求心理咨询员首先置身于当事人的境地当中,然后再帮助他认清其成长中的障碍,寻求自救良方。凡此种种都要求心理咨询员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多听寡言,学会以沉默来传达对当事人的贯注和尊重,藉以强化他自我剖白的愿望。

所以,在心理咨询中,沉默一般具有两个功能,一个是暗示功能,一个是同感功能。前者通常表现为对当事人的讲话及其停顿不做言语回应,以暗示对方继续讲话;后者则通常在当事人讲述精神创伤事件或做深入的自我剖白时,以沉默来确保其自我宣泄与反省的时间与空间,并表现心理咨询员对当事人此时此刻心情的由衷理解。

沉默的运用通常需要体语的积极辅助。具体地说,在运用沉默时,心理咨询员通常需要以点头、注视表情变化及诸如嗯、噢等语言助词来表现对当事人内心体验的同感。总之,沉默的意义在于交流同感与尊重。适时的沉默可令人感到亲切、善解人意,而失时的沉默可令人感到冷漠无情。沉默表达的得体与否取决于心理咨询员对当事人内心体验的同感功夫。

四、宣泄

宣泄(catharsis)指当事人将淤积已久的情绪烦恼与精神苦恼倾放给心理咨询员的过程。它是一种发泄痛苦的方式,可给当事人带来极大的精神解脱,使人感到由衷的舒畅。由此,它可使当事人摆脱其恶劣心境,寻找其病结,并强化其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勇气。

在心理咨询中,宣泄是使当事人自我认识与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它需要心理咨询员以贯注、倾听、沉默等手段来促进、强化当事人的情绪宣泄过程,以增进心理咨询员对当事人的同感及后者对前者的信任,并建立起有效的情合(rapport)。由此,宣泄不仅可以使当事人倾吐内心的精神压抑与困惑,还可以使心理咨询员深入了解当事人面临困难与挫折的滋生条件与过程。在这层意义上讲,宣泄是心理咨询的必经阶段。没有宣泄的产生就不可能有深入的自我剖白。宣泄是自我认识与自我成长的催化剂。

总之,作为一种心理咨询技能,宣泄的意义在于强化当事人自我剖白的意愿,增进心理咨询员与当事人的情合,并为进一步的自我探讨奠定基础。

以上“2019年00031心理学自考模拟试题(8)”由自考生网www.zikaosw.cn收集、提供。更多模拟试题资料可查看我办“模拟试题”栏目。

温馨提示: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参考,考试政策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更多优惠课程课程推荐
资料套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