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专业资料
微信QQ群
考生网QQ群

群号:517231281

扫码加群
点击二维码加群

考生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zikaosw

课程试听
最新资讯

手机端访问

1、直接输入www.zikaosw.cn
2、扫描左侧二维码

登录 | 注册
登录/注册后,可享受
  • 课程免费试听
  • 试做在线题库
  • 学习提升指导
自考生网
当前位置 自学考试 > 自考考试大纲 > 内蒙古自考考试大纲 > 文章详情

管理会计(一)自考大纲下载_内蒙古自考2022年10月00157教材大纲

来源:自考生网 时间:2022-07-24 14:34:29 编辑:自考生网编辑

2022年10月内蒙古自考管理会计(一)考试大纲有哪些内容?下文将为考生们详细介绍。除00157管理会计(一)自考大纲主要内容外,还为考生提供了管理会计(一)大纲下载版。内蒙古更多考试科目的自考专升本大纲、自考专科大纲可于本站内查看。

00157管理会计(一)自考考试大纲(2009版)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学分

大纲名称

教材/推荐用书名称

主编

出版社

版次

管理会计(一)

00157

6

*管理会计(一)自学考试大纲

管理会计(一)

余恕莲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9年版

 注:1、本目录内的课程学分含实践性环节学分。

2、大纲名称前加“*”的,表示大纲允许考试过程中携带不具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点击下载:00157管理会计(一)自考考试大纲

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特点、基本内容和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深刻理解管理会计住处的质量特征,了解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一)财务会计

(二)管理会计及其演进

第二节管理会计的内容和基本特点

(一)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

1.决策与规划会计

2.执行与控制会计

(二)管理会计的特点

1.服务于企业的内部管理

2.方法灵活多样性

3.面向未来的时间特征

4.会计信息不受会计准则约束

5.重视人的行为问题

第三节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和信息质量

(一)企业目标和管理职能

1.企业的目标

以盈利为导向,以酬报其投资者并保证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2.企业管理职能

企业的管理职能主要包括:决策、计划预算、组织实施和评价控制四个方面。

(二)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

1.为决策提供客观可靠信息

2.制定计划编制预算

3.实施经营计划,评价业绩实施控制

4.成本确定和成本计算

(三)管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准确性

2.相关性

3.可理解性

4.及时性

5.成本和效益原则

第四节现代企业环境和当代管理会计发展

(一)信息技术与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设计

(二)代理人理论

(三)价值链分析、作业管理和作业成本计算

(四)目标成本计算和价值分析

(五)质量成本与全面质量管理

(六)适时生产(存货)系统

(七)综合记分卡

三、考核知识点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

(二)管理会计的内容和基本特点

(三)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

(四)管理会计的信息质量

(五)现代管理会计的新发展

四、考核要求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

识记:(1)管理会计的定义;(2)财务会计定义。

(二)管理会计的内容和基本特点

1.识记:(1)管理会计主要特点;(2)管理会计的财务会计目标区别。

2.领会:管理会计的内容

(三)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

识记:管理会计的职能

(四)管理会信息的质量要求

领会:管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五)现代管理会计发展

识记:现代管理会计新发展的主要表现。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述管理会计的成本性态分析方法,以及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区别。学习本章,要求深刻理解成本按性态的分类,重点掌握总成本的函数模型及利用其进行成本预测;了解常用的混合成本分解方法,并重点掌握其中的高低点法;理解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含义以及两种成本计算法的区别;熟练掌握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损益表的编制;理解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对营业利润计算的影响,以及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成本性态分析

(一)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还进一步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

(二)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又可进一步分为设计变动成本和酌量性变动成本。

(三)混合成本

混合成本的含义。

常见的混合成本包括阶梯成本和半变动成本。

(四)相关范围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的确定。

(五)总成本的函数模型

Y=a+bx

第二节混合成本分解和成本预测

(一)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

1.工程分析法

2.账户分析法

3.合同确认法

4.历史成本分析法

(1)高低法;

(2)散布图法;

(3)最小平方法。

(二)成本预测

第三节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

(一)完全成本法

完全成本法的含义及采用的原因。

(二)变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的含义及理论依据。

(三)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区别

1.成本划分的标准、类别及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2.存货计价及成本流程不同

第四节两种成本计算法下的损益表

(一)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编制的损益表

职能式损益表和贡献式损益表。

(二)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对利润计算的影响

1.举例说明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对营业利润计算的影响

2.两种成本计算法下营业利润差额的计算公式

3.两种成本计算法下营业利润差额的变动规律

(三)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1.变动成本法的优点

2.变动成本法的据点

三、考核知识点

(一)成本性态分析

1.固定成本

2.变动成本

3.混合成本

4.相关范围

5.总成本的函数模型

(二)混合成本分解和成本预测

1.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

2.成本预测

(三)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

1.完全成本法

2.变动成本法

3.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区别

(四)两种成本计算法下的损益表

1.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编制的损益表

2.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对利润计算的影响

3.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四、考核要求

(一)成本性态分析

1.知识:(1)成本性态;(2)业务量;(3)固定成本;(4)约束性固定成本;(5)酌量性固定成本;(6)变动成本;(7)设计变动成本;(8)酌量性变动成本;(9)混合成本。

2.领会:(1)固定成本的特点;(2)变动成本的特点;(3)阶梯成本和半变动成本;(4)相关范围;(5)总成本的函数模型。

(二)混合成本分解和成本预测

1.领会:(1)工程分析法;(2)账户分析法;(3)合同确认法;(4)散布图法;

2.简单应用:(1)高低点法;(2)成本预测。

(三)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

1.识记:(1)完全成本法;(2)变动成本法。

2.领会: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区别。

(四)两种成本计算法下的损益表

1识记:(1)职能式损益表;(2)贡献式损益表

2.领会:(1)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差额计算公式;(2)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差额变动规律;(3)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3.简单应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损益表的编制。

4.综合应用:比较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对损益计算的影响,并说明原因。

第三章本量利分析

一、学习目的要求

本章阐述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习本章,要求理解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定,熟练掌握本量利关系的基本公式和边际贡献指标;重点掌握盈亏平衡分析和安全边际分析;掌握保利分析和本量利与相关因素变动分析;理解经营杠杆原理及经营杠杆系数在利润预测中的应用,掌握本量利分析在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本量利关系概述

(一)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定

1.销售价格固定

2.成本是线性的

3.产销平衡

4.销售组合固定

(二)本量利关系的基本公式

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三)边际贡献及相关指标的计算

单位边际贡献、边际贡献、边际贡献率和变动成本率等指标的计算。

第二节本量利分析

(一)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平衡的概念。

1.盈亏平衡点确定

盈亏平衡点的概念

盈亏平衡点的表现形式:盈亏平衡点销售量、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盈亏平衡点的计算方法:(1)基本等式法(2)边际贡献法;(3)本量利分析图。

2.多品种产品盈亏平衡点分析

多品种产品盈亏平衡点的计算方法:加权平均法

3.安全边际分析

安全边际概念;安全边际的作用

安全边际指标的计算:安全边际销售量、安全边际销售额、安全边际率。

营业利润与安全边际的关系。

(二)保利分析

1.目标利润的确定

目标利润预计资产平均占用额×投资报酬率

2.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的确定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和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额的计算。

3.因素变动对实现目标利润销售量的影响

4.实现目标利润的其他因素的确定

第三节本量利与相关因素变动分析

(一)销售价格变动的影响

(二)单位变动成本变动的影响

(三)固定成本变动的影响

(四)多因素同时变动的影响

第四节本量利分析的应用

(一)经营杠杆在利润预测中的应用

敏感性分析测算每个因素变动对利润的影响程度。

1.经营杠杆作用

2.经营杠杆系数

3.经营杠杆与经营风险

影响经营杠杆系数大小的两个重要因素:

(1)固定成本对经营杠杆系数的影响

(2)销售量对经营杠杆系数的影响

(二)本量利分析在经决策中的应用

成本无差别点的计算及其在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三、考核知识点

(一)本量利关系概述

1.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定

2.本量利关系的基本公式

3边际贡献及相关指标的计算

(二)盈亏平衡分析

1.盈亏平衡点的确定

2.多品种产品盈亏平衡点分析

3.安全边际分析

(三)保利分析

1.目标利润的确定

2.实现目标利润销售量的确定

3.因素变动对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的影响

4.实现目标利润的其他因素的确定

(四)本量利与相关因素变动分析

1.销售价格变动的影响

2.单位变动成本变动的影响

3.固定成本变动的影响

4.多因素同时变动的影响

(五)经营杠杆在利润预测中的应用

1.经营杠杆作用

2.经营杠杆系数

3.经营杠杆与经营风险

(六)本量利分析在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成本无差别点的计算及其在经决策中的应用。

四、考核要求

(一)本量利关系概述

1.识记:(1)本量利分析;(2)边际贡献

2.领会:(1)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定;(2)本量利关系的基本公式。

3.简单应用:边际贡献指标的计算。

(二)盈亏平衡分析

1.识记:(1)盈亏平衡;(2)盈亏平衡点;(3)安全边际。

2.领会:(1)本量利分析图;(2)安全边际的作用。

3简单应用:(1)盈亏平衡点的计算;(2)多品种产品盈亏平衡点的计算;(3)安全边际指标的计算。

(三)保利分析

1.识记:保利分析的含义

2.简单应用:(1)目标利润的计算;(2)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额)的计算;(3)因素变动对实现目标利润销售量影响的计算。

3.综合应用:分析多因素变动影响确定目标利润。

(四)本量利与相关因素变动分析

1.简单应用:(1)销售价格变动对盈亏平衡点影响的计算;(2)单位变动成本变动对盈亏平衡点影响的计算;(3)固定成本变动对盈亏平衡点影响的计算。

2.综合应用:多因素同时变动对盈亏平衡点的影响。

(五)经营杠杆在利润预测中的应用

1.识记:经营风险的含义

2.领会:(1)经营杠杆作用;(2)经营杠杆系数与经营风险的关系;(3)固定成本对经营杠杆系数的影响;(4)销售量对经营杠杆系数的影响。

3.简单应用:(1)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2)经营杠杆系数在利润预测中的应用。

(六)本量利分析在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1.识记:成本无差别点

2.简单应用:利用成本无差别点进行经营决策

3.综合应用:运用经营杠杆系数进行利润决策

第四章经营决策分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述经营决策的基本原理、相关成本概念以及生产决策分析方法。学习本章,要求理解决策和决策分析的含义、决策的特征、分类以及决策分析程序;深刻理解相关成本的含义以及各种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概念;理解经或决策的差错量分析法、边际贡献分析法和本量利分析法;熟练掌握是否接受特殊订单、亏损产品是否停产或亏损部门是否撤消、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以及合理利润有限资源安排生产等各种生产决策分析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决策分析概述

(一)决策及决策分析含义

(二)决策的特征

1.决策总是面向未来

2.决策要是明确的目标

3决策要考虑人的因素

(三)决策的分类

1.按决策对经营活动影响期的长短分类

分为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两大类

2.按决策者所掌握的信息特点分类

分为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和不确定性决策

3.按决策方案之间的关系分类

分为接受或拒绝方案决策、互斥方案决策和组合方案决策。

(四)决策分析的程序

1.确定决策目标

2.收集与决策目标相关的信息

3.提出实现目标的各种备选方案

4.选择最满意方案

5.决策方案是实施和跟踪反馈

第二节经营决策分析中的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概念

(一)相关成本含义

相关成本必须具有以下两方面的基本特征:

(1)相关成本是预计的未来成本;

(2)相关成本是有判别的未来成本

(二)常见的相关成本概念

1.增量成本

包括差量成本、边际成本

2.机会成本

3.重置成本

4.可避免成本

5.专长属成本

6.可分成本

(三)无关成本概念

1.沉没成本

2.不可避免成本

3.共同成本

4.联合成本

识别与决策相关的成本

(四)相关收入与无关收入概念

第三节经营决策分析方法

(一)差量分析法

(二)边际贡献分析法

(三)本量利分析法

第四节生产决策分析

(一)特殊订单的决策

(二)亏损产品是否停产或亏损部门是否撤消的决策

(三)自制或外购的决策

(四)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

(五)有限资源利用的决策

单位资源边际贡献指标的计算。

第五节风险和不确定条件下的生产决策分析

(一)风险性决策

期望值的计算。

(二)不确定性决策

1.保守决策方法

小中取大法

2.乐观决策方法

大中取大法

3.折衷决策方法

方案预期收益的计算。

三、考核知识点

(一)决策及决策分析含义

1.决策及决策分析的含义

2.决策的特征

3.决策的分析

(二)经营决策分析中的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

1.相关成本的含义

2.常见的相关成本概念

3.无关成本概念

4.相关收入与无关收入概念

(三)经营决策分析方法

1.差量分析法

2.边际贡献分析法

3.本量利分析法

(四)生产决策分析

1.特殊订单的决策

2.亏损产品是否停产或亏损部门是否撤消的决策

3.自制或外购的决策

4.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

5.有限资源利用的资源

四、考核要求

(一)决策分析概述

1.识记:(1)决策的含义;(2)决策分析的含义;(3)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4)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和不确定性决策;(5)接受或拒绝方案决策、互斥方案决策和组合方案决策。

2.领会:决策的特征。

(二)经营决策分析中的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

1.识记:(1)相关成本的含义;(2)增量成本;(3)差量成本;(4)边际成本;(5)机会成本;(6)重置成本;(7)可避免成本;(8)专属成本;(9)可分成本;(10)沉没成本;(11)不可避免成本;(12)共同成本;(13)联合成本;(14)相关收入。

2领会:(1)相关成本的基本特征;(2)判断每个方案相关成本的步骤。

(三)经营决策分析方法

1.领会:(1)差量分析法;(2)边际贡献分析法;(3)本量利分析法。

2.简单应用:(1)应用差量分析进行决策分析;(2)应用边际贡献分析法进行决策分析。

3.综合应用:本量利综合分析进行决策。

(四)生产决策分析

1.识记:(1)特殊订单;(2)单位资源边际贡献。

2.简单应用:(1)特殊订单的决策;(2)亏损产品是否停产或亏损部门是否撤消的决策;(3)自制或外购的决策;(4)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5)有限资源利用的决策。

3.综合应用:综合决策分析。

第五章经营与定价决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章,要求理解定价目标及影响价格的因素;了解以市场为导向的定价决策,熟练掌握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决策和最低定价法,理解差别对待定价策略和新产品定价策略。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定价目标及影响价格的因素

(一)定价目标

1.以获得最大利润为定价目标

2.以提高市场占有率为定价目标

3.以适应或避免竞争为定价目标

(二)影响产品价格的因素

1.产品价值

2.市场供求关系

3.价格政策

4.产品寿命周期

5.市场竞争类型

第二节以市场为导向的定价决策

(一)以市场为导向的定价原理

(二)非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定价决策

1.公式法

2.列表法

第三节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决策

(一)成本加成定价法

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含义及基本公式

1.全部成本加成定价法

包括单位产品总成本和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两种全部成本基础。

以全部成本为基础的成本加成定价法的优缺点。、

2.变动成本加成定价法

包括单位产品变动总成本和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两种变动成本基础。

以变动成本为基础的成本加成定价法的优缺点。

(二)加成率的确定

第四节其他定价策略

(一)最低定价法

(二)差别对待定价策略

(三)新产品的定价策略

1.撇油性定价

2.渗透性定价

三、考核知识点

(一)定价目标及影响价格的因素

1.定价目标

2.影响产品价格的因素

(二)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决策

1.成本加成定价法

2.全部成本加成定价法

3.变动成本加成定加法

4.加成率的确定

(三)其他定价策略

1.最低定价法

2.差别对待定价策略

3.新产品的定价策略

四、教材要求

(一)定价目标及影响价格的因素

领会:(1)以获得最大利润的定价目标;(2)以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定价目标;(3)以适应或避免竞争的定价目标;(4)影响产品价格的主要因素,包括产品价值、市场供求关系、价格政策、产品寿命周期和市场竞争类型。

(二)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决策

1.识记: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含义。

2.领会:(1)以全部成本为基础的成本加成定价法的优缺点;(2)以变动成本为基础的成本加成定价法的优缺点。

3.简单应用:(1)全部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应用;(2)变动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应用;(3)加成率的确定。

4.综合应用:全部成本加成率与变动成本加成率计算。

(三)其他定价策略

1.识记:(1)最低价格的含义;(2)差别对待定价。

2.领会:(1)差别对待定价策略;(2)撇油性定价策略;(3)渗透性定价策略。

3.简单应用:最低定价法的应用。

第六章长期投资决策分析

一、学习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货币时间价值和现金流量;重点掌握长期投资决策分析方法和几种主要长期投资决策;能够运用长期投资方案经济评价的主要数量方法进行资本投资方案的对比与选优。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长期投资决策概述

(一)长期投资决策的意义

(二)长期投资决策的类型

第二节长期投资决策分析的基本因素

(一)货币时间价值

1.一次性收付款项的终值和现值的计算

2.普通年金终值和现值的计算

3.先付年金终值和现值的计算

4.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

(二)现金流量

1.初始现金流量

包括以下部分:

(1)固定资产投资;

(2)增加的营运资金;

(3)其他投资费用;

(4)原有固定资产的出售收入。

2.营业现金流量

一般包括以下部分:

(1)营业收入

(2)付现成本

(3)各项税款

3.终结现金流量

(1)固定资产残值收入

(2)劳动资金的收回

(三)资本成本和要求报酬率

1.资本成本

2.要求报酬率

第三节长期投资方案分析评价的基本方法

(一)非折现的现金流量法

1.回收期去

2.平均报酬率法

(二)折现的现金流量法

1.净现值法

2.获利指数法

3.内部报酬率法

第四节长期投资决策案例分析

运用决策分析方法进行扩充型投资的决策分析

(一)购置设备扩大生产能力

(二)建设新生产线

(三)专卖权:扩大市场

三、考核知识点

(一)长期投资决策概述

长期投资决策的类型

(二)长期投资决策分析的基本要素

1.货币时间价值

2.现金流量

3.资金成本和要求报酬率

(三)长期投资方案分析评价的基本方法

1.非折现的现金流量法

2.折现的现金流量法

(四)扩充型投资决策分析

四、考核要求

(一)长期投资决策的类型

1.识记:长期投资决策的类型。

2.领会:(1)扩充型投资与重置型投资区别;(2)独立方案与互斥方案区别。

(二)长期投资决策分析的基本要素

1.识记:(1)一次性收付款项的终值与现值的概念;(2)的金的概念;(3)年金的终值与现值的概念;(4)初始现金流量;(5)营业现金流量;(6)终结现金流量;(7)资金成本;(8)要求报酬率。

2.领会:(1)终值与现值的意义;(2)现金流量的含义及作用;(3)确定现金流量应考虑的因素。

3.简单应用:(1)一次性收付款项的终值与现值的计算;(2)年金的终值与现值的计算;(3)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估计。

4.综合应用:(1)能把一次性收付款项和年金的终值与现值计算与长期投资决策分析评价的基本方法结合起来应用;(2)将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估计与长期投资决策分析评价的基本方法结合起来应用。

(三)长期投资方案分析评价的基本方法

1.识记:(1)回收期法;(2)平均报酬率法;(3)净现值法;(4)获利指数法;(5)内部报酬率法。

2.领会:(1)回收期法的优缺点;(2)平均报酬率法优缺点;(3)净现值法的优缺点;(4)获利指数法优缺点;(5)内部报酬率法优缺点。

3.简单应用:(1)投资项目的非折现的现金流量法计算与扩充型投资决策分析结合起来应用;(2)将投资项目的折现的现金流量法计算与扩充型投资决策分析结合起来应用。

(四)扩充型投资决策分析

综合应用:应用各种长期投资决策分析方法对扩充型投资决策分析评价。

第七章生产经营的全面预算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全面预算体系的内容,编制程序;要求能重点掌握生产经营全面预算中一系列预算的编制方法以及具体应用。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全面预算的意义和内容

(一)全面预算的意义

1.明确企业各级各部门工作的目标

2.是企业内部各部门间工作的协调工具

3.有助于收入提升与成本节约

4.提供了企业进行工作业绩评价的标准

(二)全面预算的特点

1.全员参与

2.全额预算

3.全程实施

(三)全面预算的内容

1.营业预算

制造业的营业预算包括:

(1)销售预算;

(2)生产预算;

(3)直接材料采购预算;

(4)直接人工预算;

(5)制造费用预算;

(6)期末存货预算;

(7)销售成本预算;

(8)营业费用预算或称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

(9)预计损益表

内容包括:

(1)资本支出预算;

(2)现金预算;

(3)预计资产负债表

第二节全面预算的编制

(一)全面预算编制程序

总预算的编制程序

(1)明确的战略规划;

(2)预算委员会提出预算期的企业生产经营总体目标及各部门的具体任务,确定预算的总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方针和原则;

(3)编制分项预算草案;

(4)汇总上报分项项算草案,编制全面预算草案;

(5)确定全面预算;

(6)审议批准;

(7)下达执行;

(8)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取得反馈信息用于监控及决策。

(二)全面预算编制原理

1.销售预算

2.生产预算

3.直接材料预算

4.直接人工成本预算

5.制造费用预算

6.单位生产成本预算

7.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

8.其他现金收支预算

9.现金预算

10.预计收益表

11.预计资产负债表

第三节预算编制的其他方法

(一)固定预算

1.固定预算的特点

2.固定预算的不足之处

(二)弹性预算

1.弹性预算特点

2.弹性预算编制

(三)滚动预算

1.滚动预算的优点

2.滚动预算的缺点

(四)零基预算

1.零基预算的优点

2.零基预算的缺点

三、考核知识点

(一)全面预算的意义和内容

1.全面预算意义

2.全面预算特点

3.全面预算内容

(二)全面预算的编制

1.全面预算编制程序

2.全面预算编制原理

(三)预算编制的其它方法

1.固定预算

2.弹性预算

3.滚动预算

4.零基预算

四、考核要求

(一)全面预算的意义和内容

1.识记:(1)全面预算的概念;(2)营业预算的内容;(3)财务预算的内容。

2.领会:(1)全面预算的意义;(2)全面预算的特点。

(二)全面预算的编制

1.识记:全面预算的编制原理。

2.领会:全面预算的编制程序。

3.简单应用:全面预算中各个具体预算的编制

4.综合应用:能编制一套完整的全面预算表格。

(三)预算编制的其他方法

1.识记:(1)固定预算;(2)弹性预算;(3)滚动预算;(4)零基预算。

2.领会:(1)固定预算特点;(2)弹性预算特点;(3)滚动预算优缺点;(4)零基预算基本程序。

3.简单应用:(1)弹性成本预算编制;(2)弹性利润预算编制;(3)零基预算编制。

第八章标准成本和差异分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标准成本系统内容和作用,掌握标准成本制定和成本差异分析的基本方法。通过成本差异分析,了解成本差异的原因,评价工作绩效,根据例外原则对差异进行管理和控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标准成本系统及其作用

(一)标准成本系统

标准成本系统包括:

成本标准的制定、成本差异分析和成本计算及账务处理三大部分。

(二)标准成本系统的作用

1.控制成本,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2.正确评价和考核工作成果,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3.为企业的预算编制和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4.简化成本计算,为对外财务报表的编制提供资料

(三)标准成本的类型

1.理想的标准成本

2.正常的标准成本

3.现行可达到的标准成本

(四)实施标准成本系统的基本条件

1.工艺操作过程的标准化

2.健全的成本管理系统

3.全体员工成本意识的提高

第二节标准成本的制定

(一)成本要素和标准成本计算的基本模式

每一成本要素的标准成本都包括“数量”标准和“价格”标准两项内容。计算式如下:

标准成本=数量标准×价格标准。

(二)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计算公式: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用量×直接材料标准价格)

(三)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确定

计算公式: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工时×直接人工标准工资率

如果产品加工需要不同工艺而由不同工人进行加工,公式为: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各项作业标准工时×相应的标准工资率)

(四)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分配基础标准用量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分配基础标准用量

产品单位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变动制作费用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第三节成本差异分析

(一)成本差异分析的基本模式

价格差异计算公式:

价格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

=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数量差异计算公式:

数量差异=(实际用量×标准价格)-(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实际用量-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二)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分析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计算公式: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材料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材料实际用量×标准价格)

=材料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计算公式: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材料实际用量×标准价格)—(材料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材料实际用量—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三)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分析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包括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和直接人工工资差异。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实际工时×标准工资率)

=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资率)—(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四)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分析

1.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包括变动制造费用支出差异和变动制造费效率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支出差异=(实际费用分配率-标准费用分配率)×分配基础实际用量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分配基础实际用量-分配基础标准用量)×标准费用分配率

2.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完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分解为:支出差异、效率差异和生产能力利用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支出差异=固定费用实际发生总额-固定费用预算总额

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按实际工时总数和标准分配率计算的固定制造费用

=(分配基础预计用量-分配基础实际用量)×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按实际工时数和标准分配率计算的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应分配的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分配基础实际用量-分配基础标准用量)×标准费用分配率

(五)成本差异的追踪调查

1.例外管理原则与成本差异调查分析

(1)差异的规模;

(2)差异发生的频率;

(3)差异的发展趋势;

(4)成本差异的追踪调查同成本与效益原则。

2.业绩的评价和成本差异的控制

(1)差异的可控性

(2)差异之间的相关联性

第四节成本差异处理和标准成本下的成本账务处理

(一)成本差异的处理

1.在相关账户之间进行分配

2.作为产品销售成本的调整

(二)标准成本下成本账务处理

在标准成本系统下,各成本要素是按标准成本在账户之间流动的。

三、考核知识点

(一)标准成本系统及其作用

1.标准成本系统的作用

2.标准成本类型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

1.成本要素和标准成本计算基本模式

2.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

3.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

4.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

(三)成本差异分析

1.成本差异分析的基本模式

2.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分析

3.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析

4.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析

(四)成本差异账务处理

1.在相关账户之间进行分配

2.作为产品销售成本的调整

四、考核要求

(一)标准成本系统及其作用

1.识记:(1)标准成本;(2)基本标准成本;(3)理想标准成本;(4)正常标准成本;(5)现行可达到标准成本。

2.领会:标准成本作用。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

1.识记:(1)价格标准;(2)用量标准。

2.领会:(1)直接材料标准成本;(2)直接人工标准成本;(3)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3.简单应用:(1)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2)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3)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

(三)成本差异分析

1.识记:(1)成本差异;(2)价格差异;(3)用量差异;(4)不利差异;(5)有利差异。

2.领会:成本差异分析方法。

3.简单应用:(1)分析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和价格差异;(2)分析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3)分析变动制造费用支出差异和效率差异;(4)分析固定制造费用支出差异。

4.综合应用:产品成本总差异分析。

(四)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领会:成本差异处理方法。

第九章责任会计与业绩评价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了解责任会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使学生重点掌握责任会计的体系,责任中心的条件和划分各种中心的业绩考核指标;掌握内部价格转移问题。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企业环境与分权管理

(一)集权管理和分权管理

1.集权管理

(1)集权管理的优点

(2)集权管理的缺点

2.分权管理

(1)分权管理的优点

(2)分权管理的缺点

(二)后分权管理时代的高层控制

(三)分权管理与责任会计

第二节责任中心与责任会计

(一)责任中心

1.责任中心的基本特征

(1)拥有与企业总体管理目标相协调、且与其管理职能相适应的经营决策权;

(2)承担与其经营决策权相适应的经济责任;

(3)建立与其责任相配套的利益机制;

(4)各责任中心的目标与企业整体目标协调一致。

2.成本中心

其特点:

(1)只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投入的成本或费用负责,无需对利润情况和投资效果承担责任;

(2)只对可控成本承担责任;

(3)只对责任成本评价和控制。

类型:标准成本中心;费用中心

3.收入中心

4.利润中心

5.投资中心

(二)责任会计

1.基本概念

2.责任会计的内容体系

(1)合理划分责任中心;

(2)编制责任预算;

(3)合理的内部转让价格;

(4)建立健全严密的记录、报告系统;

(5)分析和评价实际工作业绩;

(6)建立公正、权威的内部协调机制。

第三节责任中心的业绩评价

(一)成本中心的业绩评价

1.成本中心的目标

2.成本中心的控制

要求:

(1)成本中心的责任成本必须是可控成本;

(2)成本中心的责任划分必须明确

(3)为各成本中心编制成本预算;

(4)建立责任成本计量体系。

3.成本中心的业绩评价

(1)标准成本中心的业绩评价;

(2)费用中心的业绩评价。

(二)利润中心的业绩评价

1.利润中心的目标

2.利润中心的控制要求

包括:

(1)各利润中心经营决策权的授权必须明确;

(2)利润评价指标的确定要合理;

(3)制定合理的内部转让价格;

(4)建立利润中心评价体系。

3.利润中心的业绩评价

(三)投资中心的业绩评价

1.投资中心的目标

2.投资中心的控制要求

主要包括:

(1)投资中心的投资决策权必须落实;

(2)利润中心的所有控制要求都适合投资中心;

(3)投资决策讲究科学化;

(4)各投资中心共同使用的资产必须划分清楚;

(5)当企业是由几个投资中心组成的时候,每个投资中心的战略目标应与企业整体的目标保持一致。

3.投资中心的业绩评价

(1)投资报酬率;

(2)剩余收益。

第四节企业内部转让价格的制定

(一)内部转让价格的概念及作用

(二)内部转让价格的类型

1.以成本为基础的转让价格

2.以市场为基础的转让价格

3.根据协商价格制定转让价格

4.双重内部价格

三、考核知识点

(一)企业环境与分权管理

1.识记:(1)集权管理;(2)分权管理;(3)责任会计系统。

2.领会:(1)集权管理优缺点;(2)分权管理优缺点。

(二)责任中心与责任会计

1.识记:(1)责任中心;(2)成本中心;(3)利润中心;(4)投资中心;(5)责任会计的内容体系。

2.领会:(1)责任中心的基础特征:(2)标准成本中心与费用中心区别;(3)自然的利润中心与人为的利润中心的区别;(4)一个有效的责任会计制度必须具备的三个特征。

(三)责任中心的业绩评价

1.识记:(1)成本中心的目标与要求;(2)利润中心的目标与控制要求;(3)投资中心的目标与控制要求。

2.领会:(1)责任成本与产品成本的区别联系;(2)可控成本与非可控成本的关系;(3)投资报酬率的优缺点;(4)剩余收益的优缺点。

3.简单应用:(1)预算成本节约额与节约率计算;(2)分部边际贡献、分部经理可控边际、分部边际、分部税前利润指标的计算;(3)投资报酬率和剩余收益的计算。

4.综合应用:能应用各种指标对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的业绩时行综合评价。

(四)企业内部转让价格。

1.识记:内部转让价格。

2.领会:(1)内部转让价格的作用;(2)内部转让价格的四种类型。

3.简单应用:对企业的内部转让产品时行内部转让价格制定。

4.综合应用:分析不同情况制定内部转让价格。

第十章现代管理会计新发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第一章中提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有许多新的发展,本章将对其中的作业成本法、上档成本计算、适时生产系统、质量成本和质量管理及综合记分卡等进行介绍,希望读者对现代管理会计的内容有进一步的了解,为将来的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作业成本法与作业管理

(一)制造费用分配与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为适用新环境下管理的要求对成本计算方法的改进。

1.市场环境对生产的影响

2.高新技术应用对成本的影响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内容

1.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程序

(1)按工作内容辨别区分不同类型的作业;

(2)分析成本与作业之间的关系、确定每种作业的成本动因;

(3)按作业建立同成本动因相关的同质成本库,归集同质成本;

(4)以每种作业的成本动因为分配基础,计算各作业成本库的成本分配率;

(5)根据每种产品消耗的成本动因和成本分配率,将作业成本库归集的作业成本分配于产品。

2.成本动因的确定

在作业成本法下,作业的划分和作业成本动因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

(三)作业成本法的例解

(四)作业成本法与作业管理

1.价值链管理和作业管理

作业是指为达到一定目的、其内容能够与其他业务区分开来的活动。

价值链分析包括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行业价值链分析和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

2.作业成本法与作业管理

(1)作业分析步骤;

(2)作业管理改进。

第二节目标成本计算与管理

(一)成本与企业竞争和生存

成本是制约和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1.成本领先战略作用

2.实现成本优势的措施

(二)目标成本法与价值工程分析

1.目标成本法的概念

2.目标成本法的实施程序

包括三个阶段。

(1)以市场为导向设定目标成本——市场驱动的成本规划;

目标成本计算公式:

产品目标成本=目标售价-目标利润

(2)实现目标成本;

目标成本与估计成本的差额为成本规划目标L

成本差距(成本规划目标)=估计成本-目标成本

(3)运用持续改善成本法以达到设定的目标成本

(三)目标成本法所体现的成本管理思想特色

1.拓宽了成本管理的范围

2.确立立足未来市场的成本竞争优势

3.调整了成本管理的重点

4.深化了成本管理的目标

5.丰富了成本管理的手段

第三节适时生产系统的内容和特点

(一)适时生产系统的内容和特点

传统产品生产周期构成:

产品生产周期=加工时间+材料整理+运送时间、存储时间+等待时间+检验时间

适时生产系统产品生产周期构成:

产品生产周期=增值时间+非增值时间

(三)适时生产系统的特点

1.以制造单元组织生产活动

2.掌握多种技能的技术工人

3.实施全面的质量控制

4.减少机器设备的调整和准备时间

5.防护性的设备维护

6.与供应商建立良好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

(三)适时生产系统产生的效益

1.存货库存方面的成本节约

2.质量控制方面的效益

3.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工作效率

4.成本数据收集和成本计算方面的效益

第四节质量成本和质量管理

(一)产品质量和基本概念

1.设计质量

设计质量是指产品或服务适合消费者需要和需求而设计的规格及功能。

2.符合质量

符合质量是指产品或服务符合其设计功能和特征规格的程度。

(二)质量成本

1.预防成本

2.鉴定成本

3.内部故障成本

4.外部故障成本

5.显性成本和隐性质量成本

(三)质量成本报告

1.质量成本的计算与报告

2.质量成本评价

第五节综合记分卡

(一)综合记分卡的产生

(二)综合记分卡的概念

(三)综合记分卡与经营战略的计量

1.财务方面

(1)企业的创业阶段;

(2)企业的成长阶段;

(3)企业的成熟阶段;

(4)企业的衰退阶段。

2.客户方面

(1)市场份额;

(2)客户保持和客户忠诚;

(3)赢得新客户;

(4)客户的满意程度;

(5)源于客户的获得能力;

(6)核心指标之外的指标;满足客户期望。

3.内部业务流程

(1)研究开发过程(创新过程);

(2)营运过程;

(3)售后服务过程。

4.学习和成长方面

(1)员工满意程度;

(2)员工保持率;

(3)员工的生产率。

三、考核知识点

(一)作业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程序

1.作业成本程序

2.成本动因

(二)目标成本

1.目标成本概念

2.目标成本计算公式

(三)适时生产系统

(四)质量成本与质量管理

质量成本分类。

(五)综合记分卡

综合记分卡四个维度。

四、综合记分卡

(一)作业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程序

识记:(1)作业;(2)成本动因;(3)作业成本分配率。

(二)目标成本

识记:(1)目标成本定义;(2)目标成本计算公式。

(三)适时生产系统

识记:适时生产系统特点。

(四)质量成本与质量管理

识记:(1)质量成本类型;(2)内部故障成本;(3)外部故障成本。

(五)综合记分卡

识记:(1)构成综合记分卡四个维度;(2)客户方面主要评价指标。

以上“管理会计(一)自考大纲下载_内蒙古自考2022年10月00157教材大纲”由自考生网收集整理,如管理会计(一)大纲调整、变动,以内蒙古考试院最新公布为准。内蒙古自学考试大纲是考试复习的必备资料,同学们熟读教材之前,最好先将内蒙古考试大纲对应的考点标注在书上,再开始进行学习,这样复习目标明确,复习效率更高。关于自考大纲的更多内容,同学们可关注“内蒙古自考大纲”栏目。

温馨提示: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参考,考试政策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更多优惠课程课程推荐
自考押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