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专业资料
微信QQ群
考生网QQ群

群号:517231281

扫码加群
点击二维码加群

考生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zikaosw

课程试听
最新资讯

手机端访问

1、直接输入www.zikaosw.cn
2、扫描左侧二维码

登录 | 注册
登录/注册后,可享受
  • 课程免费试听
  • 试做在线题库
  • 学习提升指导
自考生网
当前位置 自学考试 > 自考复习资料 > 经济学自考复习资料 > 文章详情

自考00800经济学复习资料(12)

来源:自考生网 时间:2020-02-15 11:56:27 编辑:紫薇

自考生网为考生收集整理了“自考00800经济学复习资料(12)“以供考生们在考试前用复习资料巩固所学到的知识,得到更好地复习效果。

注:由于各省教材每年都有更新、变动,自考复习资料并不一定出于同一自考教材版本,但考生们仍可参考使用。

更多可查看“自考00800经济学复习资料”栏目。

点击查看:更多00800经济学复习资料及答案

第九章国民收入分析与计算

1.流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种经济变量变动的数值;存量是指某一经济量在某一时间上的数值。流量来自存量,又归入存量,存量的改变量是流量。

2.国民经济内部环流:企业使用家庭提供的生产要素生产出商品和劳务,家庭则用其取得的要素收入向企业购买商品和劳务。

3.国民经济循环流程中漏出的部分有:(1)净储蓄S(存入-借出)(2)净税收T(总税收-政府的转移支付)(3)进口支出M。//总漏出(W)=S+T+M。

4.国民经济循环流程中注入部分有:(1)投资I(固定资产和存货投资)(2)政府支出G(政府购买)(3)出口X。//总注入(J)=I+G+X。

5.漏出与注入的关系及国民收入环流的均衡:只有当注入等于漏出时,国民收入循环流程才能处理均衡,并保持不变,所以国民收入处理均衡的条件是:W=J。

6.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国民收入的重要概念,指在一定的时期内一国国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及其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各种最终产品市场价值就是用这些最终产品的价格乘以相应的产量之后的加总;

(2)GDP测度是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的价值不计入GDP,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3)GDP是一定期内所生产的而不是所销售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4)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5)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中。

7.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有三种:

(1)生产法:是把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物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减去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

(2)收入法:即用要素收入亦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GDP;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工资包括工作的酬金津贴和福利还有收入者的所得税和社地保险税

利息指在本期的净利息收入。不包括政府公债及消费信贷利息。

公司税前利润包括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及公司未分配利润

企业转移支付包括对非营利组织的捐款和消费者呆账

间接税包括货物税销售税和流转税

(3)支出法:就是核算经济社会(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GDP=消费支出(C)+投资支出(I)+政府购买(G)+净出口(X-M)。

消费支出不包括住宅支出;投资支出: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包括固定资产和存货的支出。政府的转移支付及公债利息不作为支出计入GDP而是做为与税收相反的收入来处理。

净出口是指一国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额。出口是指一个国家的物品和劳务输出到国外由国外的居民企业政府形成的对这些物品和劳务的购买。进口是指本国居民企业政府对外国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购买。

8.国民生产总值(GNP):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本国生产的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GNP=GDP+对外要素收入净额

GDP和GNP的区别:GDP是国土原则,凡是在本国领土上创造的收入;GNP是国民原则,凡是本国国民所创造的收入,不管生产要素是否在国内。GNP=GDP+对外要素收入净额(本国居民国外要素收入-外国居民在本国的收入)

9.国民生产净值(NDP):NDP=GDP-资本折旧。

10.国民收入即狭义的国民收入(NI):是指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报酬的总各,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是国民生产净值扣除间接税和企业的转移支付,再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之后的余额。NI=NDP-间接税和企业的转移支付+政府转移支付。

11.个人收入(PI):是指个人实际得到的收入。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政府转移支付。

12.个人可支配收入(DPI):DPI=PI-个人所得税。

14.名义GDP:又称货币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折算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15.GDP的缺点:(1)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国家的真实产出(2)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国家的真实生活水平(3)无法说明收入如何分配。

16.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一般是指一切生产要素(包括劳动)都有机会在现行的价格下参加生产的状态。但由于测量各种经济资源的就业程度非常困难,因此经济学家以失业情况衡量就业量的尺度。

17.失业指符合工作条件、有工作愿望并且愿意接受现行工资的人没有找到工作的一种状况。正处于这种状态的人称为失业者。

自愿失业者:符合工作条件但又不愿意按现行工资率寻找工作的人。经济学中指的是非自愿失业者

劳动力:在法定工作年限内具有工作能力的人它是正在工作和已经失业的人的全体。基用N表示正在工作的人总数即就业量,用U表示失业者总数即失业是不是;L表示劳动力总量则L=N+U

失业率:为失业人口在总劳动力中所占的比例u(失业率)=U(失业者总数)/L(劳动力总量);就业率=1-失业率

18.自然失业率:是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

潜在就业量:是指在现有的激励条件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参加生产时所达到的就业量。当就业量达到潜在就业量时失业率并不为零而等于自然失业率。因此潜在就业量可以说成是与自然失业率相对应的就业量。与潜在就业量相对应的状态又称为充分就业状态。

19.失业的种类有:

(1)摩擦性失业(属“自愿”失业)是由于人们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职业或一生中的不同阶段的工作变动所引起。

(2)结构性失业(供求不一致时产生,如“技术性”、“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性别”、“地区”等)。

(3)周期性失业:它是在对劳动的总需求下降时产生的,主要是经济周期造成的。经济学家关注。

(4)季节性失业:由于对劳动的需求随季节发生变化而产生的

失业又分非均衡失业(指劳动的总供给大于劳动的总需求而使劳动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和均衡失业(指在劳动市场上劳动的供求相等,处于均衡,但均衡就业量小于充分就业量)。

20.价格水平通常由价格指数加以衡量,价格指数是表示若干种商品价格水平的指数。

21.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总水平相当程度的普遍而持续上涨的现象,它的程度通常用通货膨胀来衡量。

通货膨胀率:是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一般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t=Pt/P0。

22.通货膨胀的起因:

(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化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

(2)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称成本通化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可分为工资推动和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

(3)结构性通货膨胀: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也会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这种现象称为结构性通货膨胀。

(4)预期和通货膨胀惯性:无论是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还是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它们在拉动需求或推进成本之后最终会使得价格总水平停止上涨。然而在实际中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除非受到其他的冲击,通货膨胀倾向于持续保持相同的水平这种现象被称为通货膨胀惯性。预期是人们对未来经济变量作出的一种估计。预期对人们的经济行为有重要的影响,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会导致通货膨胀惯性。

23.通货膨胀的成本包括:(1)菜单成本:厂商调整价目表需要支付的成本;(2)形成对收入的再分配:A、对固定工资的人不利B、对储蓄不利C、对债权人不利;D对变动工资者有利E、对发行公债的国家有利F、对债务人有利;(3)不确定性增加;(4)使国际收支状况恶化;(5)对付通货膨胀的资源增加。

24.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根据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具有此消彼长的交替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当货币工资率增大时,失业率变小,当货币工资率减少时,失业率变大。后来萨缪尔森等人用物价上涨率(通货膨胀率)代替货币工资上涨率,表明物价上涨率与失业率之间也有对应的负向关系。当物价上涨率增加时,失业率下降,当物价上涨率下降时,失业率上升,用曲线表示这种关系就是菲利普斯曲线

以上“自考00800经济学复习资料(12)”由自考生网收集、提供。更多自考专升本复习资料可查看我办“自考复习资料”栏目。

温馨提示: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参考,考试政策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更多优惠课程课程推荐
资料套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