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专业资料
微信QQ群
考生网QQ群

群号:517231281

扫码加群
点击二维码加群

考生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zikaosw

课程试听
最新资讯

手机端访问

1、直接输入www.zikaosw.cn
2、扫描左侧二维码

登录 | 注册
登录/注册后,可享受
  • 课程免费试听
  • 试做在线题库
  • 学习提升指导
自考生网
当前位置 自学考试 > 自考复习资料 > 训诂学自考复习资料 > 文章详情

自考00819训诂学复习资料(2)

来源:自考生网 时间:2020-02-13 15:06:52 编辑:紫薇

自考生网为考生收集整理了“自考00819训诂学复习资料(2)“以供考生们在考试前用复习资料巩固所学到的知识,得到更好地复习效果。

注:由于各省教材每年都有更新、变动,自考复习资料并不一定出于同一自考教材版本,但考生们仍可参考使用。

更多可查看“自考00819训诂学复习资料”栏目。

点击查看:更多00819训诂学复习资料及答案

第三章训诂的方式

一、解释词义的方式互训、义界、推因。

二、互训就是指意义和用法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相互解释。

三、互训的根据是古书中训释词和被训释词在词义上的基本共同点为依据的。

四、互训的类型1.从时代上着眼,互训有同时的,也有异时的2.从地域上着眼,互训有以通言释方言的。3.从体例上着眼,互训是甲乙两词互相直接训释,又叫“直训”。还有甲乙两词用丙来训释,叫做“同训”。再有甲用乙来训释,乙用丙来训释,甲、乙、丙三词递相为训,又叫递训或转训。4.从类属上着眼,有以共名释别名的,指出某一事物所属的种类,又叫做类训。类与一般互训的不同,主要在不能反复为训。5.另外从使用频率上看,互训有以常用词释非常用词的。

五、互训的局限:互训只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组词有相对的同义,而不是指在一切语言环境中一组词有绝对的同义,互训只能彰其同,不能辨其异。

六、互训的发展。由于词义的灵活性和模糊性不利于思想表达,也不利于明确理解有很多互训词往往逐渐相互结合成同义复词。复合词的义素互相补充和制约,意义便比较稳定和明显。这是词汇发展的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

七、示的概念的内涵作出阐述或定义。

原则:必须确切而简要地说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局限:定义难以精确;文字往往冗长,不是所有场合都能适用

八、推因:.推因的原则、途径是什么?

①推因的原则便是根据词的声音线索探求词义的由来。

②途径便是从实际语言材料中找出“信而有证”的线索来,进而探求其本源。

九、推因的意义:推因方式,对于今天和今后编纂语言工具书,特别是编写同源字典,颇有参考价值。

十、结合材料介绍并评价从“声训”、“右文说”到“音近义通”的发展;

(1)“声训”是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进行解释,推求得名之由;注重单个词的音义关系;但是往往带有主观性和随意性,缺乏系统性。

(2)宋代王子韶(舜美、圣美)提出”右文”说。“右文”说就是从声符求字义的学说。取名“右文”,是就大部分声符在右而言。如云:“所谓右文者,如戋,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如此之类,皆以戋为义也。”

(3)清焦循进一步发挥了“右文”说。沈兼士作《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其推阐》,把“右文”说更具体化、系统化、科学化了。它不仅阐述了形声字的声符有意义,还表明了同一声符的形声字多属同义。如:“倚(偏、歪)”、“崎(山路不平)”、“琦(弯曲的岸)”都从“奇”声,同含偏义。又如:“秾”和“浓”,都从“农“声,同含“厚”义。“右文”说从形声字的形符与字义的关系着眼,通过字族来研究汉字,揭示汉字孳乳变易的某些特征,为古代语言文字的研究指示了新途径。随着“右文”说的发展,清代发生了“音近义通”说。“右文”说限于同一声符,“音近义通”说却把范围扩大到异形的字;异形字只要音近,义就可通,把“右文”说向前推进了一步。如:“地”字并不从“氐”,而含“低”、“底”义,“弟”字亦因其身材视兄低小而得名。“音近义通”说由王念孙章太炎在《语言缘起说》里面,从语根研究音近义通,又在《文始》里面,从音近义通出发研究汉字的孳乳,不但总结了过去的音近义通说,并且扩大了它的范围。该说摆脱了汉字形体的限制,具有科学的语言学的意义。

十一、反训:用反义词来解释词义。

1.事物本身包含好坏两面内容,表示某一事物总体的词也就包含好坏两种相反意义,可用于好的方面,也可用于坏的方面,于是产生“美恶同辞”的情况。

2.动作行为的施事者和受事者相对立而又相依存,表示某一动作行为的词由于在实现动作行为的过程中所处地位不同而有正反两义,于是有时产生“施受同辞”的情况。

3.词所表示的概念自身具有程度的性对性,随着意义的引申而产生了反义。

4.词义引申向对立面转化而产生反义。

以上“自考00819训诂学复习资料(2)”由自考生网收集、提供。更多自考专升本复习资料可查看我办“自考复习资料”栏目。

温馨提示: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参考,考试政策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更多优惠课程课程推荐
资料套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