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专业资料
微信QQ群
考生网QQ群

群号:517231281

扫码加群
点击二维码加群

考生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zikaosw

课程试听
最新资讯

手机端访问

1、直接输入www.zikaosw.cn
2、扫描左侧二维码

登录 | 注册
登录/注册后,可享受
  • 课程免费试听
  • 试做在线题库
  • 学习提升指导
自考生网
当前位置 自学考试 > 自考考试大纲 > 文章详情

2020年北京01172数字制作技术基础自考考试大纲

来源:自考生网 时间:2020-02-16 09:40:05 编辑:fyt68
免费试听

《自考视频辅导课程》轻松易懂,助你拿证!点击试听,综合优惠低至69元/科!

自考生网为考生们整理提供了“2020年北京01172数字制作技术基础自考考试大纲”内容,更多专业考试大纲内容可点击查看我办“自考考试大纲”栏目。

点击查看:北京自考真题、资料、教材》》》

 

本大纲对应教材版本:《电视制作技术》  王灏 孟群编著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9年版

点击购买>>>北京自考01172数字制作技术基础教材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数字制作技术基础       

课程代码:01172      

2013年4月版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针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设置的专业基础课,是文科类学生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涉及电视节目制作的各个环节,内容通俗易懂、突出实用性、概念性和指导性。使学生掌握实用的电视节目制作的技术知识。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课程反映了电视媒介设备和制作技术方面的变化以及如何进行电视节目制作。

要求学生了解电视技术的产生发展、电视的各种特性、掌握电视设备的性能及基本操作原理,最大限度地发挥电视的特点和发掘电视制作手段对艺术的表现力。

实践环节要求:

熟练使用摄录设备、独立完成电视片的制作。

(1)摄录实习:分组操作摄像机、录像机;拍摄素材10-15分钟。

(2)编辑实习:分组操作使用编辑机,编辑完成电视片5分钟。

(3)综合练习:独立完成3分钟的电视片。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影视摄影技术、摄影构图等。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电视节目制作概况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阐述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发展的现状与未来。论述了数字制作环境下,如何合理运作电视节目制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要求掌握电视节目制作手段、电视节目制作方式和电视节目制作流程的知识。了解电视制作技术原理基础。

要求学生随时更新电视节目制作新技术的知识,关注电视制作新技术的发展。掌握电视节目制作的必要知识。在实践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不断完善所学知识。

学习重点和难点:

要求学生随时更新电视节目制作新技术的知识,关注电视制作新技术的发展。

掌握电视节目制作的必要知识。在实践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不断完善所学知识。

学习建议:

编写电视节目的拍摄制作脚本。

亲自参与电视节目的制作工作。

浏览相关网站,了解动态情报。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发展

一、数字化的优点

电视系统的全面数字化,给节目制作、传输直到播出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电视系统全面数字化将导致信息业务的三大媒体(通信、广播和计算机)因广播电视数字化而最终融合,使多种业务能在各种通道中传送。信息和业务将会发生很大变化,不再是简单的声音、图形和图像,而是多种格式和媒体的组合。

全面数字化的影响是数字电视业务的可分级性带来的各种业务的统一性。

二、数字电视系统的构成

     电视数字化是电视技术的发展方向,电视广播实现全数字化是必然趋势。数字化演播室设备、数字化传输设备、数字化电视接收机都将出现。

三、电视节目制作环境

传统概念的节目制作环境中,节目制作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制作阶段和后期制作阶段。

数字系统为基础的制作环境。图像、声音及有关信息统一作为数字数据处理,同时,一些基本工作如选材、合成和编辑都是以综合方式来完成的。

第二节  电视节目制作手段及方式

    一、电视节目制作手段

电视节目制作常用的手段有实况直播、电视影片制作、录像制作和电子制作。

1、实况直播是在摄取图像、声音的同时进行广播的方式。它的特点是制作和广播这两个过程同步进行。现场性、即兴性和观众参与性十分强烈。

2、电视影片制作是采用电影胶片来摄制电视节目。

3、录像制作是采用磁带来摄制电视节目。

4、电子制作是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电视技术的融合应用,是崭新的制作手段。完全依靠计算机的制作来完成电视节目的创作及制作,人物、景物全部是计算机虚拟制作,可以没有真实的人物、景物。

二、电视节目制作方式

1、ENG方式——即“电子新闻采集”(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制作特点是前期拍摄,后期编辑。

2、EFP方式——即电子现场制作(Electronic Field Production)。制作特点是多机拍摄,同时编辑。

3、ESP方式——即“电视演播室制作”(Electronic Studio Production)。制作特点是完善的照明、音响设施,机动灵活。

 

第三节  电视节目制作流程

一、前期制作工作包括构思创作、拍摄录制。前期制作工作流程图。

二、后期制作工作包括画面编辑、录音合成。后期制作工作流程图。

三、考核知识点

(一)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发展以及关键技术的出现。

(二)电视节目制作环境的变化以及带来的特性。

(三)电视节目制作手段的特性及应用范围。

(四)电视节目制作方式的特性及应用范围。

(五)电视节目制作流程的关键环节及注意事项。

四、考核要求

(一)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发展

1、识记:电视节目制作技术数字化的优点。数字电视系统的构成。

2、领会: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发展趋势的根源及其具体原因。

3、应用:宏观地与时俱进地了解电视节目制作新技术的发展动向。

(二)电视节目制作环境

1、识记:(1)传统概念的节目制作环境的涵义。(2)数字系统为基础的制作环境的涵义。

2、领会:(1)传统概念的节目制作环境的特点。(2)数字系统为基础的制作环境的构成。(3)数字系统为基础的制作环境的特点。

3、应用:探讨传统概念的节目制作环境与数字系统为基础的制作环境交织并存的现状。

(三)电视节目制作手段

1、识记:(1)实况直播的涵义。(2)电视影片制作的涵义。(3)录像制作的涵义

(4)电子制作的涵义。

2、领会:(1)实况直播类型节目的特点、制作方法。(2)录像制作类型节目的特点、制作方法。(3)电子制作类型节目的特点、制作方法。

3、应用:根据实况直播手段、录像制作手段和电子制作手段的特性,说明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发展的变化与联系。

(四)电视节目制作方式

1、识记:(1)ENG方式即“电子新闻采集”的涵义。(2)EFP方式即“电子现场制作”的涵义。(3)ESP方式即“电视演播室制作”的涵义。

2、领会:(1)ENG方式的制作特征。ENG方式的设备组成。(2)EFP方式的制作特征。EFP方式的设备组成。(3)ESP方式的制作特征。ESP方式的设备组成。

3、应用:应用ENG方式,制作电视节目短片。根据EFP方式的制作特性,构建EFP方式的制作系统。

(五)电视节目制作的流程

1、识记:(1)电视节目制作工作的全部流程。(2)前期制作工作包括的内容。前期制作工作流程图。(3)后期制作工作包括的内容。后期制作工作流程图。

2、领会:(1)掌握前期制作工作的内容。 (2)掌握后期制作工作的内容。

3、应用:(1)根据前期制作工作流程图,能够进行电视节目前期制作工作。(2)根据后期制作工作流程图,能够进行电视节目后期制作工作。

 

第二章    电视摄像技术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前面论述了电视节目制作手段、电视节目制作方式和电视节目制作流程的知识。本章将进一步阐述如何具体地拍摄制作电视节目。

要求掌握现代摄像机性能。熟练使用摄像机。掌握ENG方式工作要点,并自我总结实习经验。强调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熟练掌握摄录一体机的操作使用技巧。因地制宜地使用数字摄像机常用的调节功能。

学习重点、难点所在:

熟练掌握数字摄像机的性能及常用的调节功能。

熟练掌握不同制作环境下的摄录一体机的操作使用技巧。

学习建议:

学习电视节目拍摄时期的必备知识。

实际动手操作摄录一体机。

实际拍摄短片,验证所学知识,总结自己的拍摄经验。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彩色摄像机的主要性能

1、分类。摄像机种类繁多,用途越来越广泛。按用途分类:广播电视用摄像机;特殊用途用摄像机;广播级摄像机;业务级摄像机;家用级摄像机。

2、摄像机的原理。

3、CCD摄像器件。行间转移式(IT式);帧间转移(FT式);帧-行间转移式(FIT式)。

4、新技术特性。

长期以来,无论是早期的模拟信号经调制后直接记录,还是目前大量采用的不同压缩方式的数字信号经调制后间接记录,磁带都是存储的主流载体。但随着节目制作量的增加以及对记录图像的完美程度需求的提高,对载体记录数据量的要求越来越大,同时IT技术在专业广播电视领域的渗透和发展,磁带这种单一的、线性的流媒体记录方式已经不是IT环境的最佳选择。在固定应用环境下,出现了硬盘的应用。移动编辑和存储领域出现了专业光盘和半导体存储技术。

专业光盘摄像机性能。

半导体存储摄像机性能。

第二节  彩色摄像机的操作使用

一、摄录一体机镜头功能部分。

聚焦功能,聚焦的一般方法为:将景物画面推成特写,转动聚焦环,使图像清楚(即透镜聚焦被摄体上),然后拉开成所需要的景别,进行拍摄。

变焦功能,变焦镜头具备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变化焦距而成像位置不变的性能,在拍摄中对景物画面取景的大小可相应地连续变化,即景别可从大到小、从小到大连续变化。

光圈功能,镜头的光圈是一个由许多互相重叠的金属片的组成的开度可调的圆形光阑,能在一个很大范围内变化镜头的有效孔径,控制镜头的透光能力。

近摄功能,当拍摄对象距镜头前面的距离小于约90cm时,需使用近摄功能。

后焦距的调整。

二、摄录一体机其他功能部分。

寻像器功能。滤色片部分功能。音频部分功能。录像部分功能。

三、摄录一体机的调整操作

第一项:白平衡调节与黑平衡调节。

第二项:电子快门功能与增益功能。

第三项:DCC功能与拐点校正。

第四项:其他调节。

第三节  前期拍摄阶段制作要点

1、基本要领。稳,平,准,匀。

2、拍摄注意事项。维护保养。

三、考核知识点

(一)摄录一体机的主要性能以及如何应用。

(二)摄录一体机的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

(三)白平衡调节和黑平衡调节的规范化操作。如何应用白平衡调节和黑平衡调节。

(四)电子快门功能和增益功能的特点以及如何操作。

(五)前期拍摄阶段的制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四、考核要求

(一)摄录一体机的主要性能

1、识记:(1)摄录一体机的分类。(2)CCD器件的类型。(3)新型摄像器件的类型。

2、领会:(1)摄录一体机分类的具体原因。(2)CCD器件类型的应用场合。(3)新型摄像器件的应用。

3、应用:(1)根据摄录一体机的分类和CCD器件的类型来判断分析摄录一体机的档次。(2)正确合理使用摄录一体机,制作相应档次的电视节目。

(二)摄录一体机的基本操作

1、识记:(1)聚焦功能的涵义。(2)变焦功能的涵义。(3)光圈功能的涵义。(4)近摄功能和后焦距功能的涵义。

2、领会:(1)聚焦功能的性能及使用方法。(2)变焦功能的性能及使用方法。(3)光圈功能的性能及使用方法。(4)近摄功能和后焦距功能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3、应用:灵活应用聚焦功能、变焦功能、光圈功能、近摄功能和后焦距功能的特性。掌握摄录一体机镜头部分的操作使用,拍摄电视节目画面。

(三)白平衡调节和黑平衡调节

1、识记:(1)白平衡调节的涵义。(2)白平衡调节的具体步骤。(3)黑平衡调节的涵义。(4)黑平衡调节的具体步骤。

2、领会:(1)白平衡调节的条件。(2)白平衡调节的步骤。(3)白平衡调节的应用。(4)黑平衡调节的条件。(5)黑平衡调节的步骤。(6)黑平衡调节的应用。

3、应用:(1)根据拍摄现场的情况,正确调节摄像机的白平衡和黑平衡。(2)运用白平衡调节和黑平衡调节的原理,说明如何进行画面影调色调的艺术处理。

(四)电子快门功能和增益功能

1、识记:(1)电子快门功能的涵义。(2)电子快门功能调节的具体步骤。(3)增益功能的涵义。(4)增益功能调节的具体步骤。

2、领会:(1)电子快门功能调节的条件。(2)电子快门功能调节的步骤。(3)电子快门功能调节的应用。(4)增益功能调节的条件。(5)增益功能调节的步骤。(6)增益功能调节的应用。

3、应用:(1)根据拍摄现场的情况,正确调节摄像机的电子快门功能和增益功能。(2)运用电子快门功能的原理,说明如何更好地拍摄运动画面。(3)运用增益功能的原理,说明如何在环境条件不好的情况下,拍摄出满意的画面。

(五)前期拍摄阶段制作要点

1、识记:(1)操作基本要领。(2)拍摄注意事项。(3)维护保养知识。

2、领会:(1)掌握操作基本要领。(2)拍摄注意事项的发展变化。

3、应用:根据拍摄现场的具体情况,正确思考拍摄注意事项的合理性与灵活性。

 

 

第三章    磁带录像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论述磁带录像机的发展历程及分类。重点讲述数字录像机格式的特点。详尽地讲解数字录像机的基本调节与操作。

要求熟练掌握数字录像机的应用范围。掌握操作调节数字录像机的技巧。熟悉各种后期制作环境下的数字录像机配置情况。

学习重点、难点所在:

掌握数字录像机格式的特点。针对不同的制作环境应用不同的数字录像机。

熟练掌握数字录像机的操作技巧。

学习建议:

进行操作使用数字录像机的实践。

比较不同数字录像机格式的型号特征及相应的磁带特征。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磁带录像机概述

1、磁带录像机类别。按磁带记录方式分为两大类:模拟方式和数字方式。数字记录方式原理:数字式录像机在记录与重放原理上与一般的磁带录像机相同,只不过记录在磁带上的不是模拟信号而是数字信号。电视信号通过A/D转换器,先把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再经过校正编码器,变成可以检出误差并可以校正的码型。最后,经过记录调制编码变成适合于磁带高密度记录的脉冲数据,送入磁头记录在磁带上。而重放时,先要对由磁带上拾取下来的信号进行放大和频率均衡。然后经过解码器还原为普通的码型,经过误码校正器,把丢失和错误校正过来,变成正确的码型,最后经过D/A转换器就可以还原成电视信号。

2、数字录像机技术。Digital Betacam 数字录像机采用10bit数字分量记录,图像质量优异,具有多代复制的能力。具有Betacam和Betacam SP模拟磁带的重放能力,可以将Betacam及Betacam SP格式存档素材直接用于数字节目制作,分量数字记录保证了录制的节目适合于最终的存储和数字服务器播出。

数字录像机常用类别有数字Betacam格式、Betacam SX格式、DVCAM格式、DVCPRO格式、Digital-S格式。

 

第二节  录像机操作使用

1、基本程序:设置,电平的调整,记录操作,重放节目。

2、连接电视,连接录像机。数字录像机的操作与模拟录像机的操作大同小异,要特别注意一下新功能方面。尝试着去操作每个按钮并了解它们的作用。熟练地使用它们,为电视节目的制作打下基础。

三、考核知识点

(一)磁带录像机发展历程及关键技术。

(二)数字录像机常用类别,如何合理的选择录像机。

(三)磁带录像机的规范化操作及注意事项。

四、考核要求

(一)磁带录像机发展概述

1、识记:磁带录像机发展变革的趋势。

2、领会:磁带录像机发展变革的根源及其具体原因。硬盘录像机产生的技术环境。

3、应用:与时俱进地了解磁带录像机的发展变革状态及硬盘录像机诞生的时代环境。

(二)数字录像机常用类别

1、识记:(1)数字Betacam格式的涵义。(2)Betacam SX格式的涵义。(3)DVCAM格式的涵义。(4)DVCPRO格式的涵义。(5)Digital-S格式的涵义。

2、领会:(1)数字Betacam格式录像机的应用范围。(2)DVCAM格式录像机的应用范围。(3)DVCPRO格式录像机的应用范围。(4)Digital-S格式录像机的应用范围。

3、应用:(1)掌握数字录像机格式的特点。(2)针对不同的制作环境应用不同的数字录像机。

(三)磁带录像机操作使用

1、识记:(1)磁带录像机操作面板的标识。(2)磁带录像机操作使用的基本程序。

2、领会:(1)磁带录像机的调整操作。(2)数字录像机的操作技巧。

3、应用:(1)熟练掌握数字录像机的应用范围。(2)掌握操作调节数字录像机的技巧。

 

第四章    电子编辑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重点讲述电子编辑系统的建立,阐述了不同电子编辑方式的应用,详尽地讲解编辑控制器的操作使用技巧。

要求掌握电子编辑方式及其发展变化,了解电子编辑系统,熟练掌握电子编辑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所在:

由于电子编辑技术在不断发展着,电子编辑方式也在不断变化着,需要随时更新知识。掌握线性编辑系统的原理及组成。熟练操作线性编辑设备。

学习建议:

练习掌握编辑设备的操作使用。

寻找适合自己条件的线性编辑设备进行练习。

参与编辑电视片的实践活动。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电子编辑系统

一、电子编辑制作电视节目时,常常要把不同磁带上的素材内容按一定顺序汇集到一起。如果只有摄像机和录像机,想做出丰富的画面转换是不可能的,还需要更多的电视设备,如电视编辑控制器、特技效果发生器等。电子编辑充分利用了磁性记录的特点,不对磁带本身进行剪接,而只是对节目素材进行有选择地复制,编辑精度高,操作方便,可以快速搜索编辑点,画面和声音可以同时编辑或单独编辑。随着电子技术与录像技术的发展,电子编辑技术会越来越丰富多彩。

二、电子编辑系统

1、一对一编辑系统

本系统是最普遍、最常用的一种简单的编辑系统,由一台编辑放像机、一台编辑录像机、两台监视器和一个编辑控制器所构成。

放机是重放素材内容,录机内放空白带,作为编辑母带。一台监视器为素材的内容的监看,另一台为编辑母带的监看。编辑控制器所具备的功能为控制两台录像机的全部操作功能并进行逻辑编辑。

由于这种编辑系统操作容易,可以由编导直接操作。一般情况下,画面的组接效果为直接切换。

2、二对一编辑系统

由两台放机与一台录机组成的电子编辑系统称二对一编辑系统,它具有一对一编辑系统的全部功能,最大特点是可以一次与两台放机联合编辑,即每次编辑可完成两个镜头的组接,称之为A/B带编辑。

这种编辑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是特技效果制作的一个基础。特技效果的制作最少需要有两个信号源,才能出现叠、扫换等效果。此系统中接入特技效果发生器就可实现特技效果的制作。

3、多机编辑系统

两台以上放像机的编辑系统称为多机编辑系统。它的自动编辑性能高,不仅能进行画面的编辑,同时还可以进行声音的编辑。多机编辑系统通常由带微机功能的编辑控制器控制,特点是通过微机程序的设置,可操纵多台录像机,进行自动寻找编辑的入、出点,自动预卷和自动编辑,还可以控制特技画面的实施及声音的编辑,是一种自动程序控制的编辑系统。

第二节  电子编辑方式

一、电子编辑的方法针对不同的工作流程,有不同的方法:直接编辑和间接编辑、CTL(控制磁迹)编辑和TC(时间码)码编辑、联机编辑和脱机编辑、组合编辑和插入编辑、线性编辑和非线性编辑、离线编辑和在线编辑。最基本的电子编辑方式是组合编辑和插入编辑。

二、直接编辑:将一台或若干台录像机上的素材内容直接编录到录像机的工作母带上,是最常用的编辑方法。

间接编辑:利用时间码特性,将原始素材带(带时间码)转录到工作带上,即低档录像机的磁带上,编导在低档录像系统中进行画面的选择、编辑预演和实际编辑等,无需考虑图像质量的损失,更不会增加高档设备的损耗。对于每个镜头的编辑入点及编辑出点可以反复进行修改,最后将全部编辑点的数据整理成编辑程序(镜头组接清单),将编辑程序输入到高档设备编辑系统中(原版带与工作带上的时间码是一致的),用原版素材带进行高效率的编辑。

脱机编辑是一个粗编过程,操作简单与一般电子编辑方法相同。编导完全可以熟练掌握,主要任务是将所需镜头的时间码记下来,形成编辑清单(EDL)。

联机编辑是一个编辑母带的过程,利用脱机编辑后得到的编辑清单(EDL),可以很快地找到要编辑的镜头并编辑。

线性编辑是用电子手段根据节目内容的要求将素材连接成新的连续的画面。通常使用组合编辑将素材顺序编成新的连续的画面,然后可以用插入编辑方式,对某一段进行同样长度的替换,但是要想删除、缩短或加长中间的某一段就不可能了,除非将那一段以后的画面全部抹去重录。就像打字一样,打字机的稿子中间是不可能像计算机打字那样进行插入和修改的。

非线性编辑是指素材的长短和顺序可以不按制作的先后长短进行任意编辑。可以随意地改变素材的顺序,缩短或加长其中的某一段。

在线编辑就是直接编辑直接播出。离线编辑主要是编辑EDL表。

CTL(控制磁迹)编辑是利用CTL(控制磁迹)信号进行编辑。TC(时间码)编辑是利用TC(时间码)信号进行编辑。

组合编辑是将节目素材磁带上的画面及其声音按照事先编排好的顺序,一个接一个地记录在母带上,串编成为一个完整的录像节目带。在组合编辑时,素材带上的视频信号、音频信号和控制信号都同时被记录在新编节目带上,它们全都是全新记录的。

插入编辑是在一个有节目磁带上的某一部分换上新节目,即将母带上不需要的部分用有用的素材替换下来。在插入编辑时,不记录新的控制磁迹,仍保留原有磁带上的控制磁迹。

第三节  电子编辑方法

一、一对一编辑系统即切换编辑

切换编辑是一个画面瞬时转换到另一个画面的技术。在组合模式下,音频和视频信号在同一时间切换;在插入模式下,可独立切入音频和视频信号。

1、选择编辑模式:选择组合方式或者插入方式。

2、选择放像机,寻找素材画面,设定编辑点。

3、选择录像机,寻找完成带画面,设定编辑点。

4、预演编辑。

5、执行编辑。

6、编辑检查。

二、电子编辑过程的逻辑功能

1、预演(PREVIEW)

在一个镜头的编辑程序设置完成后,可进行编辑效果的模拟,编辑人员可通过监视器对画面的编辑进行检查,可以反复多次。

2、自动编辑(AUTO EDIT)

确定了编辑入、出点后,按下自动编辑钮,编辑过程自动完成。首先,录像机和放像机快速搜寻编辑点,并完成预卷功能,然后同时正常放像,到达编辑入点,放像机继续重放图像,而录像机自动进入录制状态,到编辑出点,录像机自动解除录制状态,编辑结束,放像机、录像机均暂停于出点位置。

3、编辑编辑结束和插入编辑结束(END)

组合编辑方式结束与插入编辑方式结束是不相同的。

组合编辑时,当按下结束钮(END)时,放像机仍要继续走带2s,录像机也要在结束点后多录2s,然后再返回结束点。这是因为编辑误差会造成漏信现象,所以要多录2s的图像信息。

插入编辑时,当按下结束钮(END)时,放机继续放像2s,而录像机则立即由录制状态转换为放像状态,走带2s,然后返回结束点。由于是插入编辑方式,所以在编辑出点后肯定有画面存在,不会出现漏信现象。

4、检查重演(REVIEW)

编辑结束后,如果想检查编辑效果时,可以利用重演功能来进行检查。此时,只有录像机重演,而放像机是停止不动的。

三、电子编辑工作程序

1、审看素材。

2、素材镜头记录。

3、纸上预编。

4、按照编辑顺序实际编辑。

5、利用插入编辑进行局部修改。

6、混录。

7、检查复制。

8、填写表格。

三、考核知识点

(一)电子编辑系统构成以及如何应用。

(二)电子编辑方式的特性及应用范围

(三)电子编辑德规范化操作方法。

(四)电子编辑工作程序的关键环节。

四、考核要求

(一)电子编辑系统构成

1、识记:(1)电子编辑系统的涵义。(2)一对一编辑系统的特征。(3)二对一编辑系统的特征。

2、领会:(1)一对一编辑系统的构成。(2)一对一编辑系统的应用范围。(3)二对一编辑系统的构成。(4)二对一编辑系统的应用范围。

3、应用:如何合理地建立电子编辑系统的概念。

(二)电子编辑方式应用

1、识记:(1)电子编辑方式的各种不同表达涵义。(2)各种不同的电子编辑方式适用范围。

2、领会:(1)直接编辑和间接编辑、线性编辑和非线性编辑、离线编辑和在线编辑。(2)CTL(控制磁迹)编辑和TC(时间码)码编辑、联机编辑和脱机编辑。(3)组合编辑和插入编辑。

3、应用:(1)掌握电子编辑方式的特点。(2)针对不同的制作环境应用不同的电子编辑方式。(3)运用直接编辑和间接编辑的原理,说明选择编辑方式的重要性。

(三)电子编辑操作方法

1、识记:(1)时间码编辑的应用。(2)组合编辑的应用。(3)插入编辑的应用。

2、领会:(1)时间码编辑的应用范围、工作步骤和操作方法。(2)组合编辑的应用范围、工作步骤和操作方法。(3)插入编辑的应用范围、工作步骤和操作方法。

3、应用:(1)掌握时间码编辑的操作技巧。(2)掌握组合编辑的操作技巧。(3)掌握插入编辑的操作技巧。

(四)电子编辑工作程序

1、识记:电子编辑工作程序的要点。

2、领会:电子编辑工作程序的灵活性。

3、应用:总结编辑工作经验。总结各种不同电视节目类型的实用编辑工作程序。

 

 

第五章 硬盘编辑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前面章节阐述了不同电子编辑方式的应用,详尽地讲解了编辑控制器的操作使用技巧。本章将进一步阐述电子编辑技术的发展--硬盘编辑技术即非线性编辑技术。重点论述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原理及组成。详尽地讲解非线性编辑软件的使用。

要求掌握非线性编辑技术,掌握非线性编辑方法。灵活应用非线性编辑进行电视片编辑。

学习重点、难点所在:

由于电子编辑技术在不断发展着,电子编辑方式也在不断变化着,需要随时更新知识。

掌握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原理及组成,能够自己搭建非线性编辑系统。熟练操作非线性编辑软件。

学习建议:

练习掌握非线性编辑设备的操作使用。

寻找适合自己条件的非线性编辑软件进行练习。

参与编辑电视片的实践活动。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非线性编辑概述

1、非线性编辑的概念就是对镜头的任意编辑,可以按顺序从前到后进行编辑,也可以从任意位置开始编辑。当需要修改时,可以把一个镜头直接插入到节目的中间位置;也可以把任意位置的镜头或几帧画面从节目中删除,丝毫不会影响后面的内容;还可以进行镜头的移动和对换或者让一个镜头覆盖另一个镜头。这种对素材的灵活编辑是在传统线性设备上不可能实现的。在非线性编辑中,每段素材都能够以帧画面的形式显示在屏幕上,可以进行非线性的镜头搜索,直接快速地找到所需素材,从而避免了传统设备搜索寻找素材困难的问题。

非线性编辑系统集各种功能设备于一体,减少了设备以及设备之间的连线、接口,免去了信号之间的重复转换,提高了可靠性。设备的小型化、零维护费用、功能集成以及开放式软件使设备综合能力大大提高,而成本却大大低于传统的设备。主机记录介质采用硬盘,硬盘为非接触式记录设备,记录时磁头与磁盘之间不直接接触,不存在磁头与介质磨损的问题,因而故障率极低,工作寿命远远长于录像机。

2、非线性编辑编辑系统

视频质量。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最小压缩比是评价系统视频质量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整个系统传输数据的能力,因为压缩比越小,数据量越大,从而要求系统的数据传输能力要更强。系统的最小压缩比主要是由系统中计算机主板的带宽、硬盘传输速率、视音频处理板的最小压缩比这三方面因素来决定的。

音频质量。在广播电视里,音频的质量与视频质量的同等重要。非线性编辑系统是否拥有CD质量或更好的采样频率(44.1KHZ或更高)。低于这个指标的系统不能提供专业的音频指标。非线性编辑系统能对多轨音频进行实时回放、调音和编辑,并且进行均衡、延时、混响和变调等声音效果处理。依靠软件的支持,音频制作的优势是可直观地对声音波形进行处理,使音频剪辑做到天衣无缝。

计算机平台。视音频采集卡。

第二节  非线性编辑应用

一、适合节目类型

由于电视台各种节目和栏目各自的要求不同,也不能一概而论地对所有节目和栏目都使用非线性编辑系统来制作。那么,非线性编辑系统究竟适合于那些类型的节目呢?

栏目制作通常的栏目和节目板块长度一般有十几分钟,要求能够对视频画面进行各种修正处理,对字幕和特技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制作这类节目通常采用非线性编辑系统进行编辑。

节目包装在电视片头、广告片及专题片的制作中,选用非线性编辑比较合适。因为,在电视片头和广告片中,大量使用多层画面的运动、叠加、透明,画面的快、慢动作,三维动画、颜色的特殊处理,字幕的特殊处理等效果。在专题片中,除了应用特技效果以外,还大量使用长于5s的镜头。针对这些要求,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实现起来非常容易。

新闻制作,电视台业务中的新闻节目和专题节目是时事性强、时效性强的板块型节目,经常具有很强的突发性。这类节目的制作对技术要求不高,镜头基本是硬切、叠化,或者只需要很少的特技,制作手段几乎都是重复的。如果新闻要求滚动播出,还要经常变更新闻串编的次序。通常用线性编辑把每条新闻编辑完成后,再采集到非线性编辑系统中,加入口播头、字幕和适当的特技等,进行整个新闻片的串接。这样编辑的速度很快,信号的质量高、效果好。现在播出用硬盘技术后,就更加方便,编辑完的节目直接传送到硬盘播出服务器进行播出。

二、非线性编辑工作流程

1、素材准备。

2、素材量化采集。

3、节目制作。

①素材浏览。②素材剪辑。③素材长度调整。④素材的组接。⑤联机编辑和脱机编辑。⑥特技处理。⑦图文的制作。⑧音频混录。

4、非线性编辑节目输出

三、考核知识点

(一)非线性编辑发展历程及关键技术。

(二)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组成及特性。

(三)非线性编辑的规范化操作方法。

(四)非线性编辑工作流程的主要环节及注意事项。

四、考核要求

(一)非线性编辑概述

1、识记:非线性编辑的涵义。

2、领会:(1)非线性编辑的特性。(2)线性编辑与非线性编辑的比较。

3、应用:根据非线性编辑的原理,分析和正确认识电子编辑方式的发展变革。

(二)非线性编辑系统

1、识记:(1)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构成。(2)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技术指标。

2、领会:(1)不同档次的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特性。(2)如何构建不同档次的非线性编辑系统。

3、应用:根据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原理及组成要求,能够自己搭建非线性编辑系统。

(三)非线性编辑操作方法

1、识记:(1)非线性编辑软件的涵义。(2)非线性编辑的操作方法。

2、领会:(1)不同非线性编辑软件的特性。(2)不同非线性编辑软件的应用范围。(3)不同非线性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

3、应用:掌握一、二种非线性编辑软件的操作使用。

(四)非线性编辑工作流程

1、识记:(1)非线性编辑工作流程。(2)素材量化采集操作方法的具体步骤。

2、领会:(1)非线性编辑工作流程的灵活性。(2)不同非线性编辑软件的具体操作方法会有差异。(3)不同非线性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

3、应用:熟练掌握非线性编辑软件的操作使用。

 

 

第六章    电视特技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阐述电视特技的类别及应用的范围。论述了电视特技的艺术效果及作用。讲解如何应用电视特技手段制作电视节目。

要求掌握电视特技的视听语言作用。熟悉键控特技、数字特技的概念。了解电视特技的系统。

学习重点、难点所在:

电视特技的制作手段不断发展变化着,要求不断提炼电视特技在各种类型节目中的作用。

熟练掌握电视特技设备的操作,掌握电视特技软件的使用。

学习建议:

参与利用电视特技制作电视节目的实践活动。

观摩特技手段丰富的电视节目,总结完善电视特技的作用。

使用电视特技软件进行练习。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电视特技概述

一、“特技”一词,顾名思义,就是特殊技巧。电视特技是依赖于电子信号完成各种各样的特技效果。电视特技范围相当广泛,从最简单的字幕叠入,到最复杂的数码特技、计算机特技等。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电视特技的运用越来越普及和多样化。特技手段的表现目的,是想尽一切办法,将一切“不可能实际拍摄”的场景变成可能,把编剧、导演、摄影师和美工等节目制作人员的创作意图,真实、形象地表现出来。计算机技术、数字电路技术与电视工程技术的相结合,产生出了优异的电视制作系统,如数码特技系统。其画面特殊效果变化万千、新颖别致,丰富和开拓了节目制作者的艺术创造能力。

二、电视特技的作用

特技制作能够形成一套独特的画面语法,丰富并扩展画面语言,增强画面表现力,使画面的表达更加细腻。

字幕和时间标志的加入,能对屏幕上的部分画面起强调作用,突出地体现主题。可以增强信息传播效果。节目中提及的重要的对比性的数据,仅靠播音给人印象不深,如果充分利用图文创作系统,将有关数据制成图表、闪动的数字、运动的箭头或高低变化的彩色图柱叠印在相关画面上,就会变得直观而生动。

改变画面的节奏,扩展或压缩了运动的持续时间,即加快或放慢了运动的速度,以产生抒情或喜剧效果等。以假代真、以假乱真,做到天衣无缝,消除或减轻制作工作中的危险性。节省大量资金,缩短制作周期。

能够进行电视画面的意境创新,改变画面的构成,并组合成新的整体结构,伴随着翻转、移动、缩放和旋转等多种运动形式以及光与色彩的变化,给观众以超现实的奇幻美妙的视觉感受和丰富的联想。

具有创造性和修补性。它所给予的画面是人们从未去过的地方,或者从未见过的东西。在特技的帮助下,人们终于能够将创意和想象力发挥到极致。

三、特技类别

1、光学特技。利用特殊效果镜头,可得到一些特技画面,如简单实用的幻像镜头和中心聚焦镜头。文艺晚会中常常用到的星光镜、十字镜和柔光镜等。通过照明手段也能获得引人入胜的效果,将电光、色彩和阴影三者有机地组合起来,可以烘托场面气氛,使节目内容、形式更加吸引人。光学特技也有利用光源形成效果的,如利用电路控制光源的亮暗程度,按时间、情节或音乐节奏变化,使屏幕呈现闪光的效果,光学特技能控制光照的方向和区域,多用于大型舞台演出等等。

2、机械特技。机械特技效果是建立在模型摄影和特技道具上的,常常只在电视剧的制作中使用,要求是真实可信,制作和操作都要简单。最常见的是雨、雪、雾、风、烟、火、闪电和爆炸。

3、数字特技。电视特技中的数字特技是利用了数字电视技术,将数字电视信号记入存储器中,然后再取出。改变取出的速度与方式就能改变电视信号的时间轴及像素的顺序。因此,如果改变了画面的尺寸、形状和位置等,就实现了画面的放大、缩小、翻转、翻滚、卷曲、翻页以及产生三维空间运动的效果。

第二节  键控特技

一、键控特技是一种分割电视屏幕的画面效果,其分界线多为不规则的形状,如文字、符号、复杂图形或自然景物等。两个画面被镶嵌在一起,也称其为“抠像”特技。键控特技包括自键、外键和色键。

1、自键。自键是以参与键控的某一图像的亮度信号作为信号进行组合画面。

2、外键。外键是键信号不是由参与键控特技的两路图像信号所提供,而是利用第三种图像信号的亮度电平作为键信号进行组合画面。

3、色键。色键是指利用参与键控特技的两路图像信号之一的一路信号中的任一彩色作为键信号来分割和组合画面。

二、色键特技制作注意事项:

光照要均匀,键电平调节要恰当;人物不要离蓝幕布太近,蓝幕布本身避免强光照射;人物的阴影不要落在蓝幕或蓝色地板上;前景中避免过细的线条,可加轮廓光。

第三节  数字特技

一、数字特技装置能对电视画面进行整体处理,将整个画面的参数(宽高比、位置、亮度和色度等)存储起来,然后进行任意的处理,将会得到各种新奇的效果。数字特技效果包括二维数字特技和三维数字特技。二维数字特技所实现的图像变化和运动仅在X-Y平面上完成,在反映深度的Z轴上并无透视效果。三维数字特技则能使图像在围绕某个轴旋转时,同时产生远近变化的透视感,从而使图像呈现立体感。

三维特技具有空间运动和旋转的效果,即画面呆在空间任意旋转、翻滚、漂移和扭曲,同时能产生远近变化的透视感。

画面进行处理后,图像边缘是直线的称线性特技;图像边缘是曲线的称非线性特技。非线性特技可以将图像卷成柱面、球面或其他曲面形状,最常用的是翻页,翻页有多种方式,然而其中最基本的是,翻开上一页显露下面一页的画面。

如果是透明特技,经过180°的翻转会得到原来的镜像,如果不是透明特技,应该显示原物体背面的图像。

形成特技时,只用到一个数字处理通道,称为单通道特技效果,即在同一时间只处理(模拟数字转换、存储、控制、数字模拟转换)一个信号,被处理的信号与其他信号的混合通常要由一个切换台来实现。如果给数字特技配备更多的工作通道,称多通道特技,可以同时处理两个或更多的信号,每一个通道的特技处理不影响其他通道,多通道特技能在一个画面中组合多个活动的图像,如旋转立方体之类的组合图像。

二、数字特技屏幕效果

1、压缩、扩大。2、移位。3、裂像。4、旋转。5、冻结。6、多重活动画面(多画屏)。7、间歇。8、镜像。9、马赛克效果。10、色缺损效果。11、负像效果。12、曲线移位。13、透视淡变。14、照明特技。15、阴影特技。16、循环特技。

三、制作要点

1、了解所要使用的特技系统的功能、特点。

2、制定出所需特技效果的草图或构思。

3、所需特技效果有几种实现的可能,要经过全方位比较,选择既省事、质量又高且成本相对适宜的效果方案。

4、制作的重点在于构图问题和制作。做特技效果的原画面。在拍摄时,就应考虑到它的构图是否适合。例如划像、主体的位置是在画面左边还是在画面右边,是用切换特技还是用数字特技。特技效果画面也是要符合构图规律的,要有一定的节奏感、平衡感。

5、当使用压缩、合成等效果时,尽量用特写镜头为宜,否则会看不清楚。

6、注意主画面与分画面的和谐统一。

7、不可无目的地滥用电视特技效果、哗众取宠。电视特技作为形式的修饰手法,是使内容表达更加富有创意的途径,电视特技终究是为内容服务的。

三、考核知识点

(一)电视特技发展历程及关键技术。

(二)电视特技的作用,在节目中如何应用。

(三)电视特技类别、特点以及适用范围。

(四)键控特技的特点以及如何应用。

(五)数字特技的特点及如何应用。

四、考核要求

(一)电视特技概述

1、识记:(1)电视特技的涵义。(2)电视特技的发展状况。(3)电视特技的目的。

2、领会:电视特技的制作手段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

(二)电视特技的作用

1、识记:电视特技的作用。

2、领会:(1)电视特技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画面语言,丰富和扩展了画面语言。(2)具有创造性和修补性。

3、应用:总结电视特技在各种类型节目中的作用。

(三)电视特技类别

1、识记:(1)光学特技。(2)机械特技。(3)切换特技。(4)数字特技。

2、领会:电视特技制作是贯穿整个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的。

3、应用:数字特技效果在烘托电视节目主题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键控特技应用

1、识记:(1)自键特技。(2)外键特技。(3)色键特技。

2、领会:(1)键控特技的应用条件。(2)色键特技的应用效果。(3)色键特技制作的注意事项。

3、应用:色键特技是电视节目制作中应用最广泛的特技之一。

 

 

第七章  虚拟演播室技术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论述虚拟演播室系统的组成及应用,探讨了如何掌握虚拟演播室知识,策划制作电视节目。

要求了解虚拟演播室技术原理以及不同的虚拟演播室系统的组成。掌握虚拟演播室制作技术的知识。能够分析虚拟演播室电视节目。

学习重点、难点所在:

掌握虚拟演播室技术原理,如何把握虚拟与现实的紧密结合。

学习建议:

大量观摩电视台应用虚拟演播室技术制作的电视节目,分析此类节目的特点,思考如何充分利用虚拟演播室技术丰富拓展电视节目的类型。

关注相关网站及专业杂志的有关内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虚拟演播室概述

一、虚拟演播室是视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产物,它把传统的色键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结合起来,是一种新颖的、独特的电视节目制作技术。传统的色键技术是将演播室蓝色幕布前的人物叠加在另一个背景上,其局限性是当摄像机做任何运动(推、拉、摇、移等)时,背景不能相应变化,只是前景图像发生变化,所以,前景与背景的透视关系不符,人物飘浮在背景上,合成图像失去真实感,而虚拟演播室技术可以保证前景与背景的透视关系正确。

虚拟演播室是由真实演播室摄像机(用以拍摄真实的道具和演员)与虚拟摄像机(用以拍摄虚拟场景)协同来进行工作的。虚拟演播室系统的基本概念就是准确反映真实演播室摄像机拍摄到的景物,并将相关数据送入虚拟演播室的超级计算机,相应调整虚拟摄像机以配合真实演播室摄像机的状态,由虚拟演播室的超级制图计算机ONYX IR生成图像,然后从镜头中将可以看到它是否融入到虚拟世界中,以替代现实中的演播室。这两个图像(真实的及虚拟的)通过色键合成为一幅图像,于是生成虚幻的景象和真实的道具及演员出现在了虚拟的世界当中。当摄像师将景物推拉、摇移、俯仰和聚焦时,虚拟演播室超级制图计算机在虚拟的世界中将进行同样的调整,并形成一个正确的透视关系,从而达到更加逼真的效果。

二、在电视节目制作中,虚拟演播室的优势:

1、降低了节目的制作成本。

2、拓宽了节目制作者的创作空间。

3、增加了节目的真实感。

第二节  虚拟演播室制作特征

一、二维虚拟演播室系统是一个允许摄像机和镜头运动的视频图像处理系统。它使用串行分量数字信号,可以将背景图像增大8倍而不出现马赛克现象,虚拟背景是平滑的,能够处理的背景素材范围不受限制,合成背景可以是活动画面,也可以是静止图像。

    二维虚拟演播室系统是一个不需要生成实时前景的大型计算机,它比较适合于制作上具有连续性和重复性的节目(如新闻、体育、天气预报和现场事件报道等)。它也适合于直播节目。

    三维虚拟演播室系统摄像机在演播室中是可以移动的,摄像机的位置参数发生了变化,计算机跟踪处理的数据量变大而且复杂,需用大型计算机,三维虚拟演播室需要制作实时的三维场景,制作三维动画的场景,它所制作的场景的镜头变化是受计算机跟踪处理的控制,场景的变化与现场摄像机镜头的变化是一致的。

二维半虚拟演播室系统和真三维虚拟演播室系统的根本区别在于场景生成器。二维半虚拟演播室系统的场景生成比较简单,按照摄像机机位的参数对背景图和遮挡膜进行处理后生成演播室背景信号。而真三维系统包括场景调度、物件运动、灯光调节和特殊效果调节等模块,功能更为强大,灵活度更高。

 

二、虚拟场景设计。在虚拟演播室技术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就是场景的设计与制作。虚拟场景通常可用3DMAX、SOFTIMAGE、MAYA等三维软件制作。虚拟场景的制作是在计算机上完成的,虚拟场景设计的特点是充满了灵活性和自由性,能从不同的视角生成场景,以满足制作的整体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

(一)虚拟演播室制作的关键技术。

(二)虚拟演播室制作的优势如何体现。

(三)虚拟演播室制作特征以及注意事项。

四、考核要求

(一)虚拟演播室制作技术

1、识记:(1)虚拟演播室的涵义。(2)虚拟演播室的特征。

2、领会: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应用虚拟演播室技术的具体原因。

(二)虚拟演播室制作的优势

1、识记:(1)虚拟演播室制作的具体优点。(2)虚拟演播室制作的环境要求。

2、领会:(1)虚拟演播室制作的优势。(2)虚拟演播室制作的劣势。

3、应用:合理应用虚拟演播室制作技术。

(三)虚拟演播室制作特征

1、识记:(1)二维虚拟演播室系统的涵义。(2)三维虚拟演播室系统的涵义。(3)虚拟场景设计的涵义。

2、领会:(1)电视台应用虚拟演播室技术制作的电视节目的特点。(2)电视节目制作新技术的发展变化。

3、应用:利用虚拟演播室技术丰富和拓展电视节目的类型。

 

第八章    高清晰度电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讲解高清晰度电视标准,以及高清晰度电视节目的状况。介绍了高清晰度电视摄像机的特性,论述了高清晰度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

要求了解电视清晰度的标准以及高清晰度电视标准。了解高清晰度电视发展的历程。关注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并分析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制作的特点。

学习重点、难点所在:

高清晰度电视节目的播出及制作正在摸索发展中,尚待规范化。

学习建议:

大量观摩电视台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分析此类节目的特点,思考如何充分利用高清晰度电视技术丰富拓展电视节目的类型。

关注相关网站及专业杂志的有关内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高清晰度电视概述

一、高清晰度电视(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简称HDTV)在CCIR(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801报告中是这样描述的:“高清晰度电视系统的设计要求使观看者在图像高度大约3倍距离处,能看到或接近看得清楚细节的程度,达到视力正常的观看者看原始景物时相同的感觉。”数字高清晰度电视是指HDTV节目全部采用数字方式制作、传输和接收,能使百姓在家中真正收看到近似于电视台中的节目原始质量,没有重影和“雪花”。

高清晰度电视(HDTV)的“高清晰度”是与现行电视相比而言的,其主要优点在于能实现无失真传输,并能充分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它可提供相当于标准清晰度电视画面5倍的信息量,最高清晰度超过1300线,相当于目前模拟电视画面清晰度的2~3倍,具有极高的图像分辨率和清晰度,它采用16 : 9的图像模式的宽屏显示效果,更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在音频方面,高清晰度电视采用杜比公司的AC-3解码技术,可接收和输出5·1声道信号,并具有极好的音质和真正的环绕音效,连接上家庭影院音响后,可实现左、中、右、左后、右后和超重低音6声道环绕音效。

二、模拟电视与数字电视。数字化电视与数字电视。普通电视与高清晰度电视。数字标准清晰度电视与数字高清晰度电视。

第二节  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制作

一、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制作流程并不复杂,与标准清晰度电视节目制作流程非常相近,从前期拍摄到最后制成节目,两者的过程基本一样。

二、高清晰度电视节目素材。高清晰度电视节目拍摄。高清晰度电视节目转播中信号的传送。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制作播出。高清晰度电视节目的制作。

三、考核知识点

(一)高清晰度电视技术的关键点。

(二)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制作的特点。

(三)高清晰度电视节目的特征以及制作注意事项。

四、考核要求

(一)高清晰度电视技术

1、识记:(1)高清晰度电视的涵义。(2)高清晰度电视的标准。

2、领会:高清晰度电视技术发展趋势的根源及其具体原因。

(二)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制作

1、识记:(1)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制作流程。(2)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制作设备。

2、领会:(1)不同技术环境下的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制作。(2)高清晰度电视节目拍摄设备的特性。(3)高清晰度电视节目编辑设备的特性。(4)高清晰度电视节目与标准清晰度电视节目的兼容。

3、应用: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制作的范围。

(三)高清晰度电视节目特征

1、识记:(1)高清晰度电视节目的涵义。(2)高清晰度电视节目的特征。

2、领会:(1)高清晰度电视节目的技术特征。(2)高清晰度电视节目的艺术特征。

3、应用:高清晰度电视节目与标准清晰度电视节目的互换交流。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

使考试内容拘役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在列出考试内容的基础上,对各章规定了考核目标,包括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明确考核目标,使自学应考者能够进一步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更有目的地系统学习教材;使考试命题能够更加明确命题范围,更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易度。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等级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能够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够正确认识和表述。这是低层次的要求。

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这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用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能用学过的一两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简单的问题。更高层次是能用学过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这是高层次的要求。

 

二、指定教材

《电视制作技术》  王灏 孟群编著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9年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课程内容知识范围广泛,应注意把握各章节之间的相互联系。自学应考者应首先全面系统地学习各章,记忆应当识记的基本概念、名词,深入理解基本理论,弄懂基本方法的内涵;其次,要认识各章之间的联系,注意区分相近的和相类似的概念,并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再次,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重点,有目的地深入学习重点章节,但切忌在没有全面学习教材的情况下孤立地去抓重点。

2、把学习技术和学习理论结合起来。本课程内容既有理论,又有技术,自学应考者既应重视技术,又应重视理论及方法,要学会电视节目制作的方法。在理论部分的学习中,要善于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电视节目制作实践中的问题。

3、要理论联系实际,将课程内容与电视节目制作实践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深刻领会教材的内容,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对社会助学者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试者将识记、领会同应用联系起来,把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应用能力,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试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社会助学者应能提供DV摄像机、磁带编辑机、非线性编辑软件等实验设备,帮助自学应试者完成实践环节的学习。

4、要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与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而且重点与一般是相互联系的,不是截然分开的。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自学应试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考试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总之,要八种电学系统兼顾一般结合起来,切勿孤立地抓重点,把自学应试者引向猜题押题的歧途。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

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不要任意扩大或缩小考试范围,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考试命题要覆盖到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内容重点。

2、本课程在试题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为:识记占25%;领会占35%;应用占40%。

3、试题要合理安排难度结构。试题难易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易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必须注意,试题的难易度与能力层次不是一个概念,在各能力层次中都会存在不同难度的问题,切勿混淆。

4、本课程考试试卷采用的题型一般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各种题型的具体形式可参见本大纲附录。

 

六、题型示例(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

1、ENG制作方式的特点(        )。

A、单机拍摄   B、多机拍摄   C、多机切换    D、现场编辑

2、连续电子快门在(     )情况下使用。

A、画面曝光不足  B、画面曝光过度   C、拍摄计算机屏幕  D、拍摄运动物体

(二)多项选择题

1、影响景深的因素有(           )。

A、光圈大小

B、景物大小

C、焦距长短

D、物距远近

2、电视节目制作手段有(         )。

A、现场直播

B、电视影片

C、磁带录像

D、数字技术

 

(三)名词解释

1、白平衡

2、非线性编辑

(四)简答题

1、影响画面色调的因素有哪些?

2、简述如何调节白平衡? 

(五)论述题

1、试论数字电视特技效果在电视节目中的作用。

2、结合实习作业,论述电视节目制作过程。

 

以上“2020年北京01172数字制作技术基础自考考试大纲”内容由自考生网www.zikaosw.cn收集、整理。如有疑问,欢迎咨询

 

温馨提示: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参考,考试政策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更多优惠课程课程推荐
资料套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