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专业资料
微信QQ群
考生网QQ群

群号:517231281

扫码加群
点击二维码加群

考生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zikaosw

课程试听
最新资讯

手机端访问

1、直接输入www.zikaosw.cn
2、扫描左侧二维码

登录 | 注册
登录/注册后,可享受
  • 课程免费试听
  • 试做在线题库
  • 学习提升指导
自考生网
当前位置 自学考试 > 自考考试大纲 > 浙江自考考试大纲 > 文章详情

2020年浙江00164劳动经济学自考考试大纲

来源:自考生网 时间:2019-10-31 10:47:24 编辑:fyt68
免费试听

《自考视频辅导课程》轻松易懂,助你拿证!点击试听,综合优惠低至69元/科!

自考生网为考生们整理提供了“2020年浙江00164劳动经济学自考考试大纲”内容,更多专业考试大纲内容可点击查看我办“自考考试大纲”栏目。

点击查看:浙江自考真题、资料、教材》》》

本大纲对应教材版本:《劳动经济学》,杨河清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三版

点击购买>>>浙江自考00164劳动经济学教材

劳动经济学自学考试大纲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2012年12月

 

自学用书:《劳动经济学》,杨河清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三版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劳动经济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一门基础课,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劳动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主要以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为讲授对象,是集理论性与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

《劳动经济学》全书分为12章,集中考察和阐述了劳动力的需求与供给、劳动力市场、劳动时间、生命周期和劳动参与决策、工资理论、就业与失业、人力资本投资、劳动歧视、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劳动关系等内容,附录部分特别介绍了劳动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全书在系统探讨相关理论的同时,突出体现我国劳动经济领域的现实,不仅介绍理论和分析工具、分析方法,还将其与实际及大众关注的各种劳动问题相结合。在自学考试命题中应充分体现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自学应考者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劳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其基本方法和手段,并应用这些理论去指导实践,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自学应考者应在已有的经济学基础上,掌握对于劳动力这种特殊资源进行使用、开发的机制和原理。使得自学应考者能够从微观和宏观层面,用实证和规范的研究方法,对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工资和就业、劳动关系等相关问题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

二、考核目标

第一章劳动力需求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劳动力需求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本章在在抽象掉劳动时间、劳动强度等差别的基础上考察有关劳动力需求的各方面问题,重点研究企业短期、长期劳动力需求模型、市场劳动力需求模型、劳动力需求弹性及其影响因素等。

本章重点:劳动力需求、劳动力需求模型、劳动力需求弹性及其影响因素

本章难点:劳动力需求模型

二、考核知识点

(一)劳动力与劳动力需求

(二)企业劳动力需求行为

(三)资本积累与长期劳动力需求

(四)劳动力需求弹性

(五)技术进步与劳动力需求

(六)短期劳动力需求和长期劳动力需求

(七)政府的特殊政策与劳动力需求

三、考核要求

(一)劳动力与劳动力需求

1、识记:(1)劳动力的概念;(2)与劳动力相关的概念;(3)劳动力需求的概念。

2、领会:(1)与劳动力需求概念密切相关的三个问题;(2)劳动力需求的分类;(3)劳动力需求的假设;(4)劳动力需求表、需求曲线。

(二)企业劳动力需求行为

领会: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基本内容。

(三)资本积累与长期劳动力需求

领会:(1)资本的变化与总成本的变化;(2)成本最小化与劳动力需求;(3)工资的变化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四)劳动力需求弹性

1、识记:劳动力需求弹性概念;

2、领会:()劳动力需求弹性类型;(2)劳动力需求工资弹性;(3)劳动力需求工资弹性的决定要素;(4)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

(五)技术进步与劳动力需求

领会:技术进步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六)短期劳动力需求和长期劳动力需求

应用:分析比较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与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的差异。

(七)政府的特殊政策与劳动力需求

应用:(1)分析政府对特殊社会群体采取特殊就业促进政策的经济效果;(2)分析政府对特定劳动者的工资补贴的经济效果。

第二章劳动力供给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劳动力的供给是由劳动力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共同决定的,影响劳动力数量的因素包括:人口规模及由此决定的劳动适龄人口数量;劳动力参与率;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劳动量等等。本章中将劳动力作为同质来看待,抽象掉劳动时间、劳动能力差异等问题来对劳动力供给问题进行考察。其他内容将在后面介绍。

本章重点:劳动力供给及其影响因素、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本章难点: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二、考核知识点

(一)劳动力供给的含义

(二)人口与劳动力供给

(三)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供给曲线

(四)最佳劳动供给时间的选择机制

(五)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

(六)不同时期的劳动力分配

(七)劳动力流量表

三、考核要求

(一)劳动力供给的含义

1、识记:劳动力供给的概念

2、领会:(1)劳动力供给的含义;(2)劳动力供给的假设。

(二)人口与劳动力供给

1、识记:劳动力参与率的概念

2、领会:(1)人口结构的变化与劳动力的关系;(2)人口结构的变化与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

3、应用:(1)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2)分析两种劳动力参与率假说的关系。

(三)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供给曲线

1、识记:劳动力供给弹性概念;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概念;劳动力供给的变动概念

2、领会:劳动力供给弹性的类型。

(四)最佳劳动供给时间的选择机制

1、领会:(1)影响劳动力个人供给的主要因素;(2)个人劳动力供给的无差异曲线;(3)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4)个人和家庭的劳动力供给曲线。

2、应用:运用所学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知识分析相关案例。

(五)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

领会:市场的劳动力供给曲线。

(六)不同时期的劳动力分配

应用:分析何时工作的时间选择问题。

(七)劳动力流量表

1、识记:(1)劳动力的流量的概念;(2)劳动力流量表的概念;(3)转移率的概念。

2、应用:使用劳动力流量表进行政策分析。

第三章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分割与内部劳动力市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劳动力市场是实施劳动力资源配制、实现劳动力资源有效利用的基本机制。本章将在前面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的分析基础上对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均衡展开研究,并介绍内部劳动力市场。

本章重点:劳动力及其相关概念、劳动力市场及其运行机制和规律

本章难点: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和规律

二、考核知识点

(一)均衡的基本含义

(二)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三)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

(四)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

(五)劳动力市场分割

(六)内部劳动力市场

三、考核要求

(一)均衡的基本含义

领会:(1)古典均衡的概念;(2)现代均衡的含义;(3)劳动力供求关系的类型。

(二)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1、领会:(1)动态均衡的基本假设;(2)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的三种模型。

2、应用:(1)分析劳动力市场静态均衡形成的原因;(2)劳动力供求变化对静态均衡的影响。

(三)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

领会: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

(四)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

1、识记:U-V分析方法。

2、领会:U-V分析

3、应用:(1)分析劳动力市场是比较典型的非均衡市场的原因;(2)分析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过剩现象。

(五)劳动力市场分割

领会: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六)内部劳动力市场

1、识记: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概念。

2、领会: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构成要素。

3、应用:(1)内部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原因;(2)内部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

第四章劳动时间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在前面章节的分析中,为了简化说明,把劳动力作为同质来对待,完全没有涉及劳动时间。本章讨论以劳动时间为主,并将论及劳动强度。通过本章的讨论,将回归到劳动投入量的完整的实际状态,从而可以从整体的量的角度出发,更准确地把握劳动经济现象。

本章重点:从供需双方的角度看劳动时间、劳动时间供给

本章难点:制度劳动时间、不规则劳动时间和有效劳动时间供给

二、考核知识点

(一)劳动投入量的计量尺度

(二)从劳动供给者的立场看劳动时间

(三)从企业的立场看劳动时间

(四)制度劳动时间、不规则劳动时间和有效劳动时间供给

(五)经济状况对劳动时间的影响

(六)劳动时间的变化趋势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七)劳动时间的国际比较

三、考核要求

(一)劳动投入量的计量尺度

1、识记:劳动时间。

2、领会:劳动劳动时间的特征和功能。

3、应用:分析劳动时间与劳动投入量的关系。

(二)从劳动供给者的立场看劳动时间

应用:根据劳动供给者方面的理由说明劳动时间不会超出一定范围。

(三)从企业的立场看劳动时间

1、识记:准固定成本。

2、应用:分析在劳动力供需双方眼中,劳动时间的主要差异。

(四)制度劳动时间、不规则劳动时间和有效劳动时间供给

1、识记:有效劳动时间的概念。

2、领会:超时工作与兼职工作的区别。

3、应用:影响有效劳动时间供给的因素。

(五)经济状况对劳动时间的影响

应用:分析经济状况对劳动时间的影响。

(六)劳动时间的变化趋势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1、领会:(1)劳动时间的变化趋势;(2)缩短劳动时间对经济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

2、应用:缩短劳动时间对经济造成影响的重要因素。

(七)劳动时间的国际比较

领会:(1)美国劳动时间的特点;(2)德国劳动时间的特点;(3)日本劳动时间的特点;(4)中国的劳动时间。

第五章生命周期与劳动参与决策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将从经济学角度说明人生各阶段与就业相关的选择决策,包括结婚、育儿、上学、就业、转换工作等,研究政策与制度会给这些选择决策带来什么影响。

本章重点:劳动参与决策

本章难点:结婚、育儿决策

二、考核知识点

(一)生命周期的变化

(二)就业与就学的决策

(三)结婚、育儿决策

(四)就业与转换工作决策

(五)退休决策

三、考核要求

(一)生命周期的变化

1、识记:生命周期的概念。

2、领会:生命周期的变化趋势。

(二)就业与就学的决策

应用:影响就业与就学选择决策的因素。

(三)结婚、育儿决策

应用:家庭生产函数与婚姻、养育子女的经济性决策之间的关系。

(四)就业与转换工作决策

应用:影响转换工作与否决策的因素。

(五)退休决策

应用:影响退休决策与否决策的因素。

第六章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生成理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工资是经济生活中最具挑战性的、十分复杂的现象。因此,不论是在经典的政治经济学中,还是在西方经济学、劳动经济学乃至人力资源管理学中,工资问题都成为研究、讨论的重点。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生成理论是工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章重点:工资形式与工资职能、西方经济学中的工资生成理论、按要素分配的工资生成理论

本章难点:按要素分配的工资生成理论

二、考核知识点

(一)工资形式与工资职能

(二)西方经济学中的工资生成理论

(三)按要素分配的工资生成理论

(四)中国工资改革展望

三、考核要求

(一)工资形式与工资职能

1、识记:(1)工资的概念;(2)工资形式的概念;(3)基本工资的概念;(4)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的概念。

2、领会:(1)现代工资形式的种类;(2)工资形式选择的原则;(3)具体工资形式的选择。

3、应用:工资的职能。

(二)西方经济学中的工资生成理论

1、领会:(1)古典经济学派的工资生成理论;(2)现代西方经济学工资理论。

2、应用: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和均衡价格工资理论的联系和区别。

(三)按要素分配的工资生成理论

1、领会:(1)按要素分配理论的基本要点;(2)按要素分配的方式。

2、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理论。

(四)中国工资改革展望

1、领会:中国工资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2、应用:如何建立市场化的工资形成与增长机制。

第七章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水平与工资差别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讨论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劳动生产率水平等因素对宏观工资水平的决定作用,工资差别形成的主要原因,以及工资水平的调控等问题。

本章重点:工资水平控制、工资差别

本章难点:工资水平控制、工资差别

二、考核知识点

(一)工资水平的相关概念

(二)影响工资水平变动的因素

(三)工资水平控制和决定

(四)工资差别

三、考核要求

(一)工资水平的相关概念

识记:(1)工资水平的概念;(2)货币工资水平的概念;(3)实际工资水平的概念。

(二)影响工资水平变动的因素

领会:(1)影响宏观工资水平的主要因素;(2)影响微观工资水平的因素。

(三)工资水平控制和决定

1、识记:(1)工资指导线的概念;(2)工资指数化的概念;(3)工资谈判的概念。

2、领会:(1)最低工资的相关概念;(2)最低工资制度的重要作用;(3)最低工资制度的构成;(4)最低工资率的测算方法;(5)最低工资动态调整方式;(6)工资指导线的意义;(7)工资指导线的主要内容;(8)工资指导线的制定与发布;(9)保证实际工资水平的主要手段;(10)工资谈判制度的基本类型;(11)工资谈判制度运行的基本条件;(12)工资谈判的主要内容;(12)工资谈判的一般过程;(13)工会和政府在工资谈判中的主要手段。

3、应用:(1)如何从宏观经济管理角度对工资水平进行控制;(2)工资水平的决定;(3)中国工资水平决定机制。

(四)工资差别

1、识记:(1)工资差别的概念;(2)洛伦茨曲线的概念;(3)基尼系数的概念。

2、领会:(1)工资差别的类型;(2)工资与收入分配差别程度的度量。

3、应用:应用工资差别的有关知识分析具体案例。

第八章就业与失业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就业和失业问题是劳动经济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问题之一。西方就业理论对我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章将把注意力集中在劳动力市场的宏观领域,考察整个社会的就业与失业总水平的影响。

本章重点:就业与失业的界定、就业理论、就业结构分析、失业的类型及其成因

本章难点:失业的类型及其成因

二、考核知识点

(一)就业与失业的界定

(二)就业理论综述

(三)就业结构分析

(四)失业类型及成因分析

三、考核要求

(一)就业与失业的界定

1、识记:(1)就业的概念;(2)充分就业的概念;(3)失业的概念;(4)失业率的概念;(5)自然失业率的概念。

2、领会:(1)就业的度量;(2)失业的测量;(3)研究就业与失业状况的重要意义。

3、应用:影响就业的因素分析。

(二)就业理论综述

领会:西方具有代表性就业理论的主要观点和政策主张。

(三)就业结构分析

1、识记:就业结构的概念

2、领会:(1)就业结构的特点;(2)研究就业结构的意义;(3)就业结构与产业机构的变化规律。

(四)失业类型及成因分析

1、识记:(1)摩擦性失业的概念;(2)结构性失业的概念;(3)周期性失业的概念;(4)隐性失业的概念;(5)季节性失业的概念;(6)技术性失业的概念;(7)自愿失业的概念。

2、领会:(1)摩擦性失业的特点;(2)结构性失业的特点;(3)周期性失业的特点;(4)隐性失业的特点;(5)失业的主要类型及成因。

3、应用:应用本章所学知识分析具体案例。

第九章人力资本投资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是劳动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在现实生活中,劳动力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而这些差异主要是因为不同的劳动力之间存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不同。人力资本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经济学领域迅速发展的一种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都证明人力资本理论对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贡献,人们也认识到人力资本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资本。

本章还涉及了劳动力流动问题,劳动力流动是劳动力市场机制运行的基本条件。劳动力流动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是经济、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表现。

本章重点:人力资本及其投资和类型、投资成本与收益、劳动力流动的动因

本章难点:投资成本与收益、劳动力流动的动因

二、考核知识点

(一)人力资本投资概述

(二)教育投资分析

(三)培训的成本效益分析

(四)劳动力流动

三、考核要求

(一)人力资本投资概述

1、识记:(1)人力资本的概念;(2)人力资本投资的概念。

2、领会:(1)人力资本的特点;(2)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及特点。

(二)教育投资分析

1、领会:(1)教育投资的成本与收益;(2)教育投资分析模型;(3)教育投资的均衡。

2、应用:教育投资的理性依据。

(三)培训的成本效益分析

1、领会:培训的成本与收益。

2、应用:分析一般培训与特殊培训成本和收益的不同。

(四)劳动力流动

1、领会:(1)劳动力流动的类型;(2)劳动力流动的基本假设;(3)劳动力流动的条件。

2、应用:(1)劳动力流动的成本收益分析;(2)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

第十章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劳动力市场歧视是社会偏见在劳动力市场中反映。本章主要介绍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将以性别因素引起的劳动力市场歧视现象为中心,讨论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问题。

本章重点:劳动力市场歧视及其类型

本章难点:各种歧视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二、考核知识点

(一)歧视的概念及类型

(二)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

(三)雇佣歧视

(四)工资收入歧视

(五)消除歧视的对策

三、考核要求

(一)歧视的概念及类型

1、识记:劳动力市场歧视的概念。

2、领会:劳动力市场歧视的类型。

(二)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

领会:劳动力市场具有代表性的歧视理论。

(三)雇佣歧视

1、识记:雇佣歧视的概念。

2、领会:雇佣歧视的种类。

(四)工资收入歧视

1、识记:工资收入歧视的概念。

2、领会:(1)歧视性工资差别的表现形式;(2)歧视性工资的测量方法。

(五)消除歧视的对策

应用:运用本节其他国家和地区消除歧视对策分析相关案例。

第十一章政府行为与劳动力市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市场机制本身并不能解决劳动力市场运行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由于劳动力市场失灵的存在,必然要求政府通过一系列手段对市场进行干预。本章主要讨论影响劳动力首次会的制度结构体系、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干预和调节。

本章重点: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与竞争、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

本章难点: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与竞争

二、考核知识点

(一)国家财政与劳动力市场

(二)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与竞争

(三)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

三、考核要求

(一)国家财政与劳动力市场

1、领会:政府支出中的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的区别。

2、应用:(1)分析公共部门就业决策与企业部门就业决策的差异;(2)分析公共部门工资水平是如何决定的;(3)政府转移支付和补贴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4)分析政府税收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二)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与竞争

1、识记:(1)最低工资;(2)最低工资标准;(3)最低社会保障制度;(4)工会。

2、领会:(1)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2)最低劳动标准的内容;(3)决定最低工资水平时应考虑的因素;(4)最长劳动时间标准的内容;(5)其他劳动条件标准的内容。

3、应用:(1)分析说明劳动力市场制度结构要素的作用;(2)分析劳动力市场制度结构体系存在的原因。

(三)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

1、识记:(1)财政政策的概念;(2)货币政策的概念;(3)收入政策的概念;(4)人力政策的概念。

2、领会:(1)政府对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政策的种类;(2)财政政策的类型;(3)政府实行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4)货币政策的类型;(5)政府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6)收入政策的目标;(7)收入政策的形式;(8)人力政策的目标;(9)人力政策的类型;(10)人力政策的新内涵。

3、应用:结合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说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第十二章劳动关系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劳动力市场工资的确定与经济社会就业水平的决定都是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实现的,这种社会关系即劳动关系。本章主要讨论劳动关系的本质与特征,劳动关系的运行与调整。

本章重点:劳动关系调整

本章难点:集体谈判模型

二、考核知识点

(一)劳动关系概述

(二)劳动关系的调整

三、考核要求

(一)劳动关系概述

1、识记:(1)劳动关系的概念;(2)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

2、领会:(1)劳动关系的特征;(2)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3)劳动关系的基本类型;(4)我国劳动关系的深刻变化;(5)构建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应遵守的原则。

3、应用:分析我国劳动关系构建的目标取向。

(二)劳动关系的调整

1、识记:

2、领会:(1)企业劳动关系调整的形式;(2)集体谈判决定劳动条件的社会前提;(3)劳动关系调整的基本原则的特征;(4)劳动关系调整的基本原则的内容。

3、应用:(1)如何理解集体谈判的约束条件;(2)如何理解效率合约模型的效率含义;(3)影响集体谈判范围的因素。

三、题型举例(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题型仅作参考,实际命题不受此限)

(一)单项选择题(在写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题号写在题后括号内)1分×15题=15分

1、我国将劳动年龄人口的下限定为:()。

A.15周岁B.16周岁C.17周岁D.18周岁

(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正确的,并把它们的题号写在题后括号内。错选或漏选均不给分)2分×5题=10分

1、企业劳动关系调整的形式有哪些?()

A.集体协商制度

B.雇员参与企业管理制度

C.工会参与国家和社会经济决策

D.建立协调劳动关系的机构

E.雇员参股制

(三)名词解释题3分×5题=15分

1、劳动就业

(四)简答题5分×5题=25分

1、简述影响宏观工资水平的主要因素

(五)论述题10分×2题=20分

1、劳动力市场制度结构包括哪些要素?为什么应存在这些制度结构体系?它们如何发挥作用?

(六)案例分析题15分×1题=15分

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自从“晒工资”现象在网络上流行开以后,工资问题一直是网友们关注的热点,“晒工资”将过去相对隐秘的个人收入一一曝光,许多人看了别人晒的工资后,特别是看了垄断行业一些员工的收入后,产生了跳槽的想法,因为“对照别人的收入,感觉很不平衡”,为了解职工对自己工作满意度及对垄断行业工作的看法,人民论坛杂志联合人民网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96.5%的人对自己当前工资状况不满意,73.5%的人认为国有垄断行业内工资差距最大。

(1)国有垄断行业工资收入及其他收入太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如何看待这种高收入现象?

 

以上“2020年浙江00164劳动经济学自考考试大纲”内容由自考生网www.zikaosw.cn收集、提供。如有疑问,欢迎咨询。

温馨提示: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参考,考试政策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更多优惠课程课程推荐
自考押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