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专业资料
微信QQ群
考生网QQ群

群号:517231281

扫码加群
点击二维码加群

考生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zikaosw

课程试听
最新资讯

手机端访问

1、直接输入www.zikaosw.cn
2、扫描左侧二维码

登录 | 注册
登录/注册后,可享受
  • 课程免费试听
  • 试做在线题库
  • 学习提升指导
自考生网
当前位置 自学考试 > 自考考试大纲 > 文章详情

2019年浙江00137农业经济学(一)自考考试大纲

来源:自考生网 时间:2019-10-30 10:52:25 编辑:fyt68
免费试听

《自考视频辅导课程》轻松易懂,助你拿证!点击试听,综合优惠低至69元/科!

自考生网为考生们整理提供了“2019年浙江00137农业经济学(一)自考考试大纲”内容,更多专业考试大纲内容可点击查看我办“自考考试大纲”栏目。

点击查看:浙江自考真题、资料、教材》》》


本大纲对应教材版本:《西方经济学》,梁小民编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版。

《西方经济学自测练习》,王社荣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

点击购买>>>浙江自考农业经济学(一)教材

《农业经济学(一)》自学考试大纲

浙江教育考试院

2012年7月

指定用书:《西方经济学》,梁小民编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版

《西方经济学自测练习》,王社荣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的目的

农业经济学(一)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产品营销专业专科阶段的专业课程。选用的教材是:主教材《西方经济学》(第2版)(梁小民编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年),辅助教材《西方经济学自测练习》(王社荣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年)。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一方面使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财经类的专业课程及将来从事经济工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分析和运用现代经济学知识,即根据实际情况有分析地把这些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导言、上编、下编三个部分。导言,介绍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编是微观经济学的内容,主要介绍价格理论、弹性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厂商均衡理论、分配理论、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等。下编是宏观经济学的内容,主要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和宏观经济指标、长期宏观经济分析、短期宏观经济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及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等问题。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有所了解;能够运用基本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为以后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媒体与教学形式

本课程的教学媒体建议选用文字教材及其配套的录像教材、IP课件等。其中文字教材是课程的基本媒体,包含所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考核要求,是学生学习的核心教材。录像教材、IP课件是强化媒体,主要是分层次讲授课程的重点、难点以及分析问题的方法与思路,是对文字教材内容的强化与补充。

本课程的教学形式包括:

1.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和钻研大纲与教材。自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学习《西方经济学》教材的相关章节,全面系统地掌握教材所阐述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自学者应深入学习各章的内容,掌握基本原理,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内涵。同时自学者应将系统学习和重点深入相结合,在全面系统学习教材的基础上,对重点章节进行深入学习,掌握对学习经济学具有关键意义的重要原理和概念,以更好地把握本课程的全部内容。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习经济学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把课程内容学习同分析研究经济领域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保证必要的学习时间。自学者应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自学时间。

2.面授助学

社会助学者应明确本课程的性质与设置要求,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把握指定教材的基本内容,对自学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纠正自学中的各种偏向,体现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要正确处理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者将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学者对经济学的认识水平。

要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本课程的理论性强,内容广泛;自学考试命题的题型多样、覆盖面广。社会助学者应根据这门课程和考试命题的特点,指导自学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章节和重点问题,把重点问题和一般问题有机结合起来。

四、课程考核要求的层次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等级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懂得所学名词、概念、知识的意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考核要求(按章节)

说明:章节前面“△”表示该章节为本课程重点章节。

第一章导言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方法,掌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概况,了解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特征及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稀缺性: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机会成本和选择

(三)经济学与资源利用

(四)经济学与经济制度

第二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一)微观经济学

(二)宏观经济学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

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

(二)实证分析方法

(三)实证分析工具

(四)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稀缺性的含义;选择的含义;机会成本的含义;微观经济学的含义;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区别。

难点: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区别

四、考核要求

识记:(1)稀缺性的含义;(2)选择的含义。

领会:(1)机会成本的含义;(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联系;(3)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区别。

△第二章需求、供给、价格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需求理论与价格的决定,掌握供给理论与价格如何调节经济,了解价格政策。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需求理论

(一)需求、需求表、需求曲线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函数

(三)需求定理

(四)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第二节供给理论

(一)供给、供给表、供给曲线

(二)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函数

(三)供给定理

(四)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第三节价格的决定

(一)均衡价格

(二)均衡价格的形成

(三)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第四节价格对经济的调节

(一)市场经济与价格机制

(二)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

(三)价格是调节经济的“看不见的手”

第五节 对价格的干预的市场结果

(一)价格上限

(二)价格下限

(三)放开价格的意义与局限性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需求的定义;需求曲线与需求定理;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区别;供给理论;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价格上限与价格下限的影响。

难点: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区别;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价格如何调节经济。

四、考核要求

识记:(1)需求的定义;(2)价格上限;(3)价格下限。

领会:(1)需求曲线与需求定理;(2)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区别;(3)价格上限与价格下限的影响。

应用:(1)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弹性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及运用,掌握其他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需求价格弹性

(一)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

(二)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

(三)需求弹性的分类

(四)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第二节 其他弹性(不作考核要求)

(一)需求收入弹性

(二)需求交叉弹性

(三)供给弹性

第三节 弹性理论的运用

△(一)需求弹性与总收益

(二)需求弹性、供给弹性与税收分摊(不作考核要求)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和计算;需求富有弹性与缺乏弹性;决定一种商品需求弹性的因素;需求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如何用弹性理论解释谷贱伤农与薄利多销。

难点:需求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如何用弹性理论解释谷贱伤农与薄利多销。

四、考核要求

识记:(1)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

领会:(1)需求富有弹性与缺乏弹性;(2)决定一种商品需求弹性的因素;(3)需求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

应用:(1)如何用弹性理论解释谷贱伤农与薄利多销。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掌握消费者剩余的概念,了解消费者的其他决策。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欲望与效用

(一)欲望

(二)偏好

(三)效用

(四)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

△第二节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

(一)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三)消费者均衡

△第三节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一)无差异曲线

(二)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三)消费可能线

(四)消费者均衡

第四节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运用(不作考核要求)

(一)消费者剩余

(二)消费者行为与需求定理

(三)消费者行为对企业决策的启示

第五节 消费者的其他决策(不作考核要求)

(一)劳动供给决策

(二)消费与储蓄决策

(三)投资决策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效用与边际效用;边际效用分析与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消费可能线;序数效用分析与效用最大化的条件。

难点:边际效用;边际效用分析与效用最大化的条件。

四、考核要求

识记:(1)效用;无差异曲线

领会:(1)边际效用;(2)边际效用分析与效用最大化的条件;(3)无差异曲线的特征;(4)消费可能线;(5)序数效用分析与效用最大化的条件。

应用:(1)运用边际效用分析方法分析消费者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

第五章生产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企业的委托-代理理论、生产要素最优投入与规模经济,掌握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了解企业理论。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企业理论(不作考核要求)

(一)企业的形式

(二)现代企业的实质:委托-代理关系

(三)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效率

第二节 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

(一)生产函数

(二)短期中的技术效率:一种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

(三)长期中的技术效率:规模经济

第三节 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一)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边际分析

(二)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等产量线分析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技术效率与经济效率;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规模经济与企业最适规模;边际分析与两种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等产量线与两种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难点: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

四、考核要求

识记:(1)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2)等产量线;(3)规模经济

领会:(1)技术效率与经济效率;(1)边际产量递减规律;(2)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3)规模经济与企业最适规模;(4)边际分析与两种生产要素最适组合;(5)等产量线与两种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第六章成本与收益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短期成本的概念与分类和利润最大化原则,掌握长期成本概念,了解机会成本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成本

(一)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

(二)机会成本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

(三)短期与长期成本

△第二节短期成本分析

(一)短期成本的分类

(二)各类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关系

第三节 长期成本分析

(一)长期总成本

(二)长期平均成本

(三)长期边际成本

△第四节收益与利润最大化

(一)总收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二)利润最大化原则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短期与长期的区别;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的不同;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的不同;短期成本分类;各种短期成本变动的规律;短期中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长期平均成本的规律与形状;总收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的关系;利润最大化原则。

难点:各种短期成本变动的规律。

四、考核要求

识记:(1)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2)总收益、平均成本、边际收益。

领会:(1)短期与长期的区别;(2)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的不同;(3)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的不同;(4)短期成本分类;(5)各种短期成本变动的规律;(6)短期中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7)长期平均成本的规律与形状;(8)总收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的关系。

应用:(1)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分析企业的产量决定。

△第七章厂商均衡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四种市场结构的特征,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与长期均衡,垄断市场上的歧视价格,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产品差别竞争,掌握寡头市场均衡的特点,了解围绕垄断的争论。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市场结构

(一)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

(二)市场结构类型

(三)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的关系

△第二节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价格、需求曲线、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二)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

(三)完全竞争市场上的长期均衡

(四)对完全竞争市场的评论

第三节 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二)垄断市场上的短期均衡

(三)垄断市场上的长期均衡

△(四)垄断企业的定价策略:单一定价与歧视价格

(五)对完全垄断市场的评论

第四节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均衡

(二)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的比较

△(三)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产品差别竞争

第五节 寡头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

(二)传统寡头理论(不作考核要求)

(三)现代寡头理论:博弈论的运用(不作考核要求)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四种市场结构的特征;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与长期均衡;垄断市场上的单一定价与歧视价格;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产品差别竞争。

难点:各种短期成本变动的规律。

四、考核要求

识记:(1)完全竞争;(2)垄断竞争;(3)寡头垄断;(4)垄断。

领会:(1)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2)四种市场结构的特征;(3)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与长期均衡;(4)垄断市场上的单一定价与歧视定价。

应用:(1)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产品差别竞争。

第八章分配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衡量收入分配平等状况的标准与收入再分配政策,掌握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了解收入分配的一般原则。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收入分配的原理

(一)生产要素的需求

(二)生产要素的供给

(三)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四)工资、利率、地租、利润理论

第二节 社会收入分配

(一)衡量社会收入分配状态的标准:劳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

(二)引起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

第三节 收入再分配政策(不作考核要求)

(一)过程公平论与结果公平论

(二)收入再分配政策

(三)平等与效率:一个永恒的难题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劳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的决定。

难点:工资的决定。

四、考核要求

识记:(1)劳伦斯曲线;(2)基尼系数。

领会:(1)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的决定。

△第九章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公共物品、外部性和垄断所引起的市场失灵,掌握信息不对称下的行为,了解政府失灵问题。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市场失灵

(一)公共物品

(二)外部性

(三)垄断

△第二节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一)市场机制解决公共物品与外部性的局限

(二)政府的作用

第三节 风险、信息不对称与市场行为

(一)不确定与风险

(二)信息不对称下的道德危险与逆向选择

(三)信息不对称下的市场行为

第四节 政府失灵论(不作考核要求)

(一)公共选择理论

(二)官僚主义行为模型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外部性与市场失灵;垄断与市场失灵;政府在解决市场失灵中的作用;信息不对称的含义;信息不对称下的道德危险与逆向选择。

难点:公共物品;政府在解决市场失灵中的作用。

四、考核要求

识记:(1)市场失灵;(2)公共物品;(3)外部性;(4)信息不对称。

领会:(1)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2)外部性与市场失灵;(3)垄断与市场失灵;(4)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

应用:(4)政府如何解决由公共物品、外部性、垄断所导致的市场失灵。

△第十章宏观经济学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国内生产总值及核算方法,掌握其他宏观经济指标,了解宏观经济学中两派之争。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及核算方法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三)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及其相互关系

(四)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五)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

(六)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第二节其他宏观经济指标

(一)物价指数

(二)失业率

(三)遗憾指数及其他

第三节 宏观经济学的内容与流派(不作考核要求)

(一)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

(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发展演变的历史

(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发展演变的历史

(四)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分歧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最终产品的含义;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支出法);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通货膨胀的含义与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失业的含义与失业率的计算;经济周期的含义。

难点: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支出法)。

四、考核要求

识记:(1)国内生产总值;(2)失业;(3)通货膨胀;(4)经济周期。

领会:(1)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1)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

应用:(1)运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2)通货膨胀率的计算;(3)失业率的计算。

第十一章长期中的宏观经济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与自然失业,掌握货币数量论,了解各种经济增长模型。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与特征

(二)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制度、资源与技术

(三)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不作考核要求)

第二节 长期中价格的决定

(一)货币的基本知识

(二)货币数量论

(三)货币中性论

(四)货币数量论的检验(不作考核要求)

第三节 自然失业

(一)自然失业与自然失业率

(二)摩擦性失业

(三)结构性失业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经济增长的含义与特征;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货币数量论;自然失业及其原因。

难点: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四、考核要求

识记:(1)经济增长;(2)自然失业。

领会:(1)经济增长的特征;(2)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3)货币数量论;(4)自然失业的原因。

△第十二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总需求与总供给如何决定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水平,掌握总需求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特征与原因,了解长期总供给曲线的特征。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一)总需求曲线的含义

(二)总需求曲线与财产效应

(三)总需求曲线与利率效应

(四)总需求与汇率效应

(五)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

△(一)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含义

(二)短期总供给曲线与粘性工资理论

(三)短期总供给曲线与粘性价格理论

(四)短期总供给曲线与错觉理论

(五)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六)长期总供给曲线

△第三节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均衡国内生产总值与物价水平的决定

(二)均衡国内生产总值与充分就业国内生产总值

(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运用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总需求曲线的含义;总需求曲线的移动;总供给曲线的含义;不同的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的移动;总需求与总供给如何决定实际GDP与物价水平;如何运用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分析宏观经济。

难点:不同的总供给曲线;如何运用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分析宏观经济。

四、考核要求

识记:(1)总需求;(2)总供给。

领会:(1)总需求曲线的含义及移动;(2)总供给曲线的含义及移动;(3)不同的总供给曲线;(4)总需求与总供给如何决定实际GDP与物价水平。

应用:(1)如何运用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分析宏观经济。

第十三章短期中的宏观经济与总需求分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总需求决定理论和乘数理论,掌握消费函数理论,了解投资函数理论。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消费函数理论

(一)消费函数的含义

(二)消费函数的稳定性及原因(不作考核要求)

(三)消费函数稳定性的意义(不作考核要求)

第二节 投资函数

(一)投资及其组成

(二)投资函数

(三)加速原理(不作考核要求)

(四)投资的波动性(不作考核要求)

第三节 总需求决定原理

(一)总支出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决定

(二)乘数理论

(三)总需求分析的适用性与局限性(不作考核要求)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消费函数的含义;投资函数的含义;总需求如何决定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乘数原理。

难点:乘数原理。

四、考核要求

识记:(1)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2)平均储蓄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

领会:(1)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的关系;(2)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的关系;(3)乘数原理

应用:(1)总需求如何决定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

第十四章货币与经济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IS-LM模型,掌握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了解货币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货币与金融体系

(一)中央银行

(二)金融中介机构

(三)金融工具与金融市场

第二节 货币市场与利率的决定

(一)货币需求理论

(二)货币供给理论

(三)利率的决定

第三节 IS-LM模型(不作考核要求)

(一)IS曲线

(二)LM曲线

(三)IS-LM模型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央银行;金融中介机构;金融工具与金融市场;货币需求理论与货币供给理论;利率的决定。

难点:利率的决定。

四、考核要求

识记:(1)中央银行;(2)金融中介机构;(3)金融工具与金融市场。

领会:(1)货币需求理论(2)货币供给理论

应用:(1)利率的决定。

第十五章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如何用总需求决定理论分析失业与通货膨胀及菲利普斯曲线,掌握通货膨胀的其他原因,了解经济周期理论。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失业

(一)周期性失业

(二)失业的影响:奥肯定理

△第二节通货膨胀理论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与分类

(二)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三)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理论

(四)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

(五)其他通货膨胀理论

第三节 菲利普斯曲线(不作考核要求)

(一)菲利普斯曲线与新古典综合派的解释

(二)货币主义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三)理性预期学派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

(四)新凯恩斯主义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

第四节 经济周期(不作考核要求)

(一)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

(二)内生经济周期理论:乘数----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

(三)外生经济周期理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四)关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争论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周期性失业及其原因;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

难点: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四、考核要求

识记:(1)周期性失业的含义;(2)通货膨胀的含义。

领会:(1)失业的影响:奥肯定理;(2)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3)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4)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

应用:(1)通货膨胀的成因与影响分析。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运用,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了解各派经济学家有关宏观经济政策的争论。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概况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二)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三)宏观经济政策决策机制

△第二节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

(二)内在稳定器

(三)赤字财政政策

(四)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第三节货币政策

(一)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

(二)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

第四节 宏观经济政策争论(不作考核要求)

(一)反馈规则:相机抉择

(二)固定规则:以不变应万变

(三)宏观经济政策之争的实质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财政政策的运用;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赤字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运用。

难点: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

四、考核要求

识记:(1)财政政策;(2)货币政策;(3)自动稳定器;。

领会:(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2)财政政策的运用;(3)货币政策的运用。

应用:(1)结合现实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

第十七章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

(不作考核要求)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开放经济中一国宏观经济的决定与调节,掌握国际贸易对一国经济的影响,了解国际金融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际贸易与一国经济

(一)当代世界国际贸易的特征

(二)自由贸易理论:从亚当·斯密到当代

(三)保护贸易理论:从重商主义到当代

(四)国际贸易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第二节 国际金融与一国经济

(一)国际收支

(二)汇率理论

(三)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市场

(四)国际金融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第三节 开放经济中一国经济的调节

(一)开放经济中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

(二)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调节

(三)开放经济中的最优政策配合

第三部分考核方式与试题类型

一、考试大纲是命题的根据,试卷中的命题不要任意扩大或缩小考试范围,也不能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考试命题要覆盖到各章,适当突出重点章,体现本课程的重点。

二、课程考核采取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过程性考核占总成绩的40%,由平时作业成绩和学习过程考核成绩两部分。其中,平时作业成绩占60%,学生要独立完成4次平时作业。平时作业以辅助教材中的习题为主,通过这些习题的练习,逐步加深对课程中各种概念的理解、熟悉分析和计算方法,达到基本掌握本课程主要内容的目的,成绩由辅导教师按完成的质量进行确定。学习过程占40%,要求撰写一份学习心得,辅导老师根据学生参加过程学习的情况给出学习过程考核成绩。

终结性考核,即书面考试,占总成绩的60%。终结性考核围绕教学考试大纲的考核要求,重点突出,难度适当。

三、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分数比例为:识记占10%,领会占60%,简单应用占30%。主要题型有:名词配伍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30分)、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四、题型举例(考试大纲中题型举例仅作参考,实际命题时不受此限)

1.名词配伍题(本题有5个题干和5个备选答案组成,每个题干对应一个正确的备选答案,要求在5个备选项中选择一个能与题干相配任的最适合的答案,在括号内用英文序号表示。)

名词

备选项

生产可能线(A)

价格上限(B)

等成本线(E)

国内生产总值(D)

范围经济(C)

 

A: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物品最大产量的组合。

B:是政府为了限制某种商品价格上升而规定的这种商品的最高价格。

C:扩大经营范围所带来的好处。

D:是指一国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E:又称企业预算线,是一条表明在生产者的成本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的最大组合的线。

 

2.单项选择题

最全面反映经济中物价水平变动的物价指数(C)

A.消费物价指数B.生产物价指数

C.GDP平减指数D.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3.判断题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相互补充的。(√)

4.问答题

根据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这两句话的含义。

提示:(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薄利”就是降价,降价能“多销”,“多销”则会增加总收益。“薄利多销”是指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小幅度降价使得需求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从而引起总收益的增加。(7分)

(2)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谷,即粮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缺乏弹性,其弹性系数很小,在粮食丰收、粮价下跌时,需求增加得并不多,这样就会使总收益减少,农民受到损失。(8分)

以上“2019年浙江00137农业经济学(一)自考考试大纲”内容由自考生网www.zikaosw.cn收集、提供。如有疑问,欢迎咨询。

温馨提示: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参考,考试政策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更多优惠课程课程推荐
资料套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