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专业资料
自媒体账号群
微信小程序

账号名:自慧考题库

扫二维码刷题搜题

微信服务号

微信号:zikaosw

账号名:考生学习网

网课试听在线模考

微信订阅号

微信号:zikaosw-cn

账号名:zikao资料库

自考考试动态资讯

微信群

1、扫描左侧二维码
2、加群领自考资料

QQ群

群号:892287306

扫二维码加群

小红书号

账号名:自考生网

扫二维码关注

登录 | 注册
登录/注册后,可享受
  • 课程免费试听
  • 试做在线题库
  • 学习提升指导
自考生网
当前位置 自学考试 > 自考考试大纲 > 文章详情

上海建筑结构抗震自考考试大纲(14966免费下载/2026年版)

来源:自考生网 时间:2025-07-05 09:52:54 编辑:cll

自考14966建筑结构抗震考试资料:

上海建筑结构抗震自考考试大纲(2026年版)内容包括: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考核目标、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等,更多可点此查看本站"上海自考大纲"栏目。详情见下文:

上海建筑结构抗震自考考试大纲(14966免费下载/2026年版)

上海建筑结构抗震自考考试大纲(14966免费下载/2026年版)

点此下载:上海建筑结构抗震自考考试大纲(2026年版)

点此查看>>上海自考教材真题题库资料大全

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土木工程专业(专升本)(081001)

建筑结构抗震(14966)自学考试大纲2026年版

同济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编

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组编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的目的和要求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以下简称本课程)

一、本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的目的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 500 万次地震,其中造成严重破 坏的强烈地震每年发生约十几次。地震破坏程度不仅取决于地震释放的能量,还 取决于该地区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的抗震能力和人口密度。中国是一个多地震国 家,每年均有较强地震发生。因此,为了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土木工程专业学 生应该认识到对建筑结构进行抗震设计的重要性。

本课程性质:《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是同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土木工程(建 筑工程)专业的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特色课程,也是专业核心必修课程。本课 程主要介绍地震作用的基本原理及结构抗震的设计方法,使学生掌握结构抗震的 基本理论及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本课程设置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建筑结构抗震的基本知识、基本理 论及设计方法,为学生从事建筑结构专业工作,解决工程中常见的抗震问题,以 及进一步研究打下一定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 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建立抗震设防的基本概念。

2.掌握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基本计算方法,熟练掌握结构抗震验算一般规定。

3. 了解并掌握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方法,可以初 步进行简单结构的抗震设计验算。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涉及结构力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混凝土结构、砌 体结构、钢结构等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的相关知识,涵盖内容非常丰富。

因此,在自学《建筑结构抗震》课程前,学生必须先行复习(或自学)上述 相关课程内容,具有相应的知识储备。

四、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建筑结构抗震设防、液化地基的判别与处理、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 震验算、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抗震设计、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难点: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验算。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地震基本知识与抗震设防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地震的基础知识和地震波传播的规律,认识地震灾害;熟 练掌握我国建筑结构抗震的"三水准"设防目标和"两阶段"设计方法,掌握建筑物 抗震设防分类与抗震设防标准;熟悉抗震概念设计要求,熟悉建筑结构抗震性能 化设计目标。

二、课程内容

1.1 初识地震

1.2 地震波及其传播

1.3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

1.4 地震活动与地震灾害

1.5 建筑结构抗震设防

1.6 抗震概念设计

1.7 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地震基本知识

1. 识记:

1)地震有哪几种类型?

2)地震按震源深浅分为哪几类?

3)地震波包含哪几种波?它们的传播特点是什么?

4)地震波的三要素是什么?

5)什么是地震震级?什么是地震烈度?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6)常见的地震震害包括哪几类?何谓次生灾害?

2. 领会:

1)地震有哪几种类型?

2)地震按震源深浅分为哪几类?

3)地震波包含哪几种波?它们的传播特点是什么?

4)地震波的三要素是什么?

5)什么是地震震级?什么是地震烈度?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6)常见的地震震害包括哪几类?何谓次生灾害?

(二)抗震设防

1. 识记:

1)如何确定基本烈度和设防烈度?

2)何谓我国《抗震规范》的"三水准"设防目标?

3)何谓"两阶段"设计方法?

4)如何确定基本烈度和设防烈度?

5)我国《抗震规范》将建筑物分为哪几个抗震设防类别?其抗震设防标 准分别是什么?

2. 领会:

1)如何确定基本烈度和设防烈度?

2)何谓我国《抗震规范》的"三水准"设防目标?

3)何谓"两阶段"设计方法?

4)如何确定基本烈度和设防烈度?

5)我国《抗震规范》将建筑物分为哪几个抗震设防类别?其抗震设防标 准分别是什么?

(三)抗震概念设计

1. 识记:

1)什么是抗震概念设计?其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2)建筑场地的地段分为几种?

3)建筑场地的选址原则是什么?

4)建筑的平面和竖向布置要求分别是什么?

2. 领会:

1)什么是抗震概念设计?其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2)建筑场地的地段分为几种?

3)建筑场地的选址原则是什么?

4)建筑的平面和竖向布置要求分别是什么?

四、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地震波及其传播、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建筑结构抗震设防、抗震概 念设计。

难点:建筑抗震设防、抗震概念设计。

第二章 场地、地基和基础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熟悉场地类别的划分依据,掌握天然地基承载力的抗震验算方 法,了解地基土液化的原因及其震害,掌握液化判别方法及消除液化的措施。

二、课程内容

2.1 建筑场地

2.2 天然地基和基础的抗震验算

2.3 液化地基的判别与处理

2.4 地基基础抗震加固处理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建筑场地

1. 识记:

1)建筑场地的地震影响。

2)土层等效剪切波速的定义。

3)场地覆盖层厚度的确定。

2. 领会:

1)建筑场地的地震影响。

2)土层等效剪切波速的定义。

3)场地覆盖层厚度的确定。

3. 综合应用:

1)判定场地类别。

(二)液化地基的判别与处理

1. 识记:

1)地基土的液化定义及其影响因素。

2)地基土的液化判别。

3)地基土的液化指数与液化评价。

4)地基抗液化措施。

2. 领会:

1)地基土的液化定义及其影响因素。

2)地基土的液化判别。

3)地基土的液化指数与液化评价。

4)地基抗液化措施。

四、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建筑场地划分、地基和基础的抗震验算、液化地基的判别与处理。

难点:液化地基的判别与处理。

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验算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地震作用的概念;掌握单自由度体系和多自由度体系抗震 计算原理和方法,掌握地震反应谱和地震影响系数的确定方法;熟练掌握用振型 分解反应谱法、底部剪力法对地震作用及其作用效应的计算;掌握地震作用计算 的一般规定,掌握建筑结构抗震验算的内容和方法。

二、课程内容

3.1 概述

3.2 单自由度体系的振动

3.3 单自由度体系的地震反应谱

3.4 多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

3.5 多自由度体系的振型分解法

3.6 多自由度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及效应

3.7 竖向地震作用

3.8 地震作用计算的一般规定

3.9 结构抗震验算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1. 识记:

1)地震影响系数的定义是什么?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2)何谓振型的正交性?

3)如何确定振型参与系数?

4)如何确定重力荷载代表值?

5)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有几种?

6)何种情况下应该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7)楼层最小水平地震剪力的规定。

2. 领会:

1)地震系数和动力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地震影响系数与它们两者的 关系是什么?

2)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步骤是什么?

3)底部剪力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步骤是什么?

4)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有几种?其适用范围分别是什么?

5)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作用时如何考虑"鞭梢效应"的影响?

3. 简单应用:

1)计算单自由度体系结构的自振特性。

2)计算两自由度体系结构的自振特性和主振型。

4. 综合应用:

1)计算多自由度体系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效应。

(二)抗震验算

1. 识记:

1)结构抗震验算包括哪些内容?其目的分别是什么?

2)结构抗震验算时,如何确定内力组合设计值?

3)楼层屈服强度系数的定义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2. 领会:

1)结构无地震作用设计与抗震设计在构件截面承载力验算时有何不同?

2)为什么可以提高结构的抗震设计承载力设计值?

3)怎样判断结构薄弱层(部位)?

3. 综合应用:

1)计算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效应,并进行侧移验算。

四、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多自由度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及效应、地震作用计算的一般规定、结 构抗震验算。

难点:多自由度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及效应。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震害特点及其原因;掌握钢筋混 凝土框架结构房屋抗震概念设计的一般规定;熟练掌握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 抗震设计的内容与计算方法;理解并掌握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抗震构造措 施。

二、课程内容

4.1 概述

4.2 框架结构房屋震害及原因分析

4.3 框架结构房屋抗震概念设计的一般规定

4.4 框架结构的抗震计算

4.5 框架结构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4.6 框架结构房屋抗震设计实例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框架结构房屋震害分析以及抗震概念设计的一般规定

1. 识记:

1)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震害特点。

2)混凝土结构房屋的抗震等级。

3)建筑及其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以及立面和竖向剖面布置要点。

4)防震缝的布置要点。

2. 领会:

1)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震害特点。

2)混凝土结构房屋的抗震等级。

3)建筑及其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以及立面和竖向剖面布置要点。

4)防震缝的布置要点。

(二)框架结构的抗震计算

1. 识记:

1)内力组合及抗震承载力验算

2)什么是延性框架的内力调整原则?

3)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侧移验算。

2. 领会:

1)内力组合及抗震承载力验算。

2)"三强三弱"延性框架的内力调整原则?

3)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侧移验算。

(三)框架结构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1. 识记:

1)何谓柱的轴压比?为何必须满足柱的轴压比限值要求?

2. 领会:

1)何谓柱的轴压比?为何必须满足柱的轴压比限值要求?

四、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框架结构房屋抗震概念设计的一般规定、框架结构的抗震计算、框架 结构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难点:框架结构的抗震计算。

第五章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砌体结构房屋震害特点及其原因;掌握砌体结构房屋抗震 概念设计原则,熟悉砌体结构房屋层数、高度、高宽比、横墙间距、房屋局部尺 寸等的限制规定;熟练掌握多层砌体房屋的地震剪力计算及其分配方法;掌握砌 体结构抗震承载力验算方法;熟悉砌体结构的构造措施要求。

二、课程内容

5.1 概述

5.2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震害及原因分析

5.3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概念设计

5.4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计算

5.5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5.6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实例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概念设计

1. 识记:

1)砌体结构房屋的震害特点。

2)建筑布置与结构选型的基本要求。

3)多层砌体房屋结构选型时主要有哪些限制?

2. 领会:

1)砌体结构房屋的震害特点。

2)建筑布置与结构选型的基本要求。

3)多层砌体房屋结构选型时主要有哪些限制。

(二)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计算

1. 识记:

1)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地震作用计算。

2)楼层地震剪力在各墙体间的分配。

3)确定抗震不利墙段所处的位置。

4)墙体抗震承载力验算。

2. 领会:

1)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地震作用计算。

2)楼层地震剪力在各墙体间的分配。

3)确定抗震不利墙段所处的位置。

4)墙体抗震承载力验算。

3. 综合应用:

1)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验算。

(三)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1. 识记:

1)多层砌体结构房屋主要有哪些抗震构造措施?

2)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圈梁的作用。

2. 领会:

1)多层砌体结构房屋主要有哪些抗震构造措施?

2)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圈梁的作用。

四、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概念设计、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计算、多层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难点: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计算。

第六章 多层钢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多层钢结构的结构体系、震害特点及其原因;掌握钢结构

房屋抗震概念设计的一般规定;掌握钢结构房屋的抗震计算方法;熟悉钢结构房 屋抗震设计的主要构造措施。

二、课程内容

6.1 概述

6.2 钢结构房屋的主要震害特征

6.3 多层钢结构房屋的结构体系和抗震防线

6.4 多层钢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

6.5 多层钢结构房屋的抗震计算要点

6.6 多层钢结构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多层钢结构房屋的结构体系和抗震防线

1. 识记:

1)钢结构房屋的震害特点。

2)多层钢结构房屋有哪几种主要结构体系?

3)框架-支撑结构体系的支撑布置形式有哪几类?各有何特点?

4)多层钢结构房屋多道抗震防线的设置。

2. 领会:

1)钢结构房屋的震害特点。

2)多层钢结构房屋有哪几种主要结构体系?

3)框架-支撑结构体系的支撑布置形式有哪几类?各有何特点?

4)多层钢结构房屋多道抗震防线的设置。

(二)多层钢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

1. 识记:

1)钢结构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

2)钢结构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宽比。

3)钢结构房屋抗震等级的划分。

4)钢结构房屋防震缝的设置。

5)楼盖体系的选择。

2. 领会:

1)钢结构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

2)钢结构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宽比。

3)钢结构房屋抗震等级的划分。

4)钢结构房屋防震缝的设置。

5)楼盖体系的选择。

(三)多层钢结构房屋的抗震计算要点

1. 识记:

1)地震作用计算方法。

2)阻尼比的取值。

2. 领会:

1)地震作用计算方法。

2)阻尼比的取值

四、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多层钢结构房屋的结构体系和抗震防线、多层钢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的 一般规定、多层钢结构房屋的抗震计算要点。

难点:多层钢结构房屋的结构体系和抗震防线。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

考核目标的说明详见表 1。

表 1 能力层次及分值比例表

能力层次 识记 领会 简单应用 综合应用

适用知识类型

事实性知识

概念性知识

概念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

概念性知识 学科观念 概念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

事实性知识

行为表现

默写/概述

(知识) 运用知识:

解释现象/解释原因/进行比 较/

进行推理/做出推断/ 运用知识:

进行计算/完成操作

运用知识: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适用试题形式

单项选择题

填空题

是非题

简答题 单项选择题

填空题

是非题

简答题

计算题

计算题

分值比例 20% 30% 30% 20%

二、关于自学教材的说明

1. 指定教材

《建筑结构抗震》,郑晓芬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07

2. 参考教材

1)《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与实例》(第四版) ,吕西林主编, 同济大学 出版社,2015 年 1 月。

2)《建筑结构抗震》,吕西林,熊海贝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年 9 月。

三、 自学方法指导

1. 制定计划、规范自学。

2. 通读教材、抓住重点。

3. 全面复习、查遗补缺。

4. 完成习题、发现不足。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 讲授基础知识,培养自学能力。

2. 传授自学方法,提升运用知识的能力。

3. 重视教育学习的过程,培养良好道德品质。

五、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

1. 题型:一般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简答题、计算题。具体题 型样式参见本大纲附录。

2. 考试时长:150 分钟。

3. 考试形式:闭卷。

4. 试卷满分为 100 分,60 分为及格。

5. 能力层次分值比例(详见表 1):识记占 20% ,领会占 30% ,简单应用 占 30% ,综合应用占 20% 。试题的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 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分数占比一般为:易 20% 、较易 30% 、较难 30% 、难 20%。

6. 覆盖度:第 1 章至第 6 章。

7. 重点:第 1 章至第 5 章。

8. 可以使用不带存储功能计算器。

附录:题型举例

题型一:单项选择题

1. 地震发源的地方称为什么的是能量释放的中心;其在地表的投影又被称为什 么?

A. 震中;震源 B. 震中;震中距

C. 震源;震源深度 D. 震源;震中

2. 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将建筑分为几类?其中,中小学的教学楼又属于哪种类型 建筑?

A. 三;特殊设防类 B. 三;标准设防类

C. 四;重点设防类 D. 二;适度设防类

题型二:填空题

1. 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 α 的大小取决于设防烈度、 、 自振周期、 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

2. 是表示地震本身强弱的一种指标,是地震释放多少能量的尺度。

题型三:是非题

3. 我国抗震设计规范的"三水准"设防目标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 )

4. 地震波的传播以横波最快、纵波次之,面波最慢。 ( )

题型四:简答题

1. 影响地基液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 地震影响系数的定义公式是什么?它与地震系数和动力系数三者之间有何 关系式?

题型五:计算题

1. 某建筑场地地质钻探资料(详见表2),试根据表 3 确定该建筑场地的类别。

表 2 场地的地质钻探资料

层底深度(m) 土层厚度(m) 土层名称 土层剪切波速 (m/s)

4.5 4.5 淤泥质粘土 135

8.8 4.3 淤泥质粉质粘土 200

16.8 8 细 砂 330

36.8 20 砾石夹砂 550

表 3 各类建筑场地的覆盖层厚度(m)

等效剪切波速

/(m · s-1) 场 地 类 别

Ⅰ0 Ⅰ1 Ⅱ Ⅲ Ⅳ

vse>800 0

800≥vse>500 0

500≥vse>250 <5 ≥5

250≥vse>150 <3 3~50 >50

vse≤150 <3 3~15 15~80 >80

2. 如题图 1 所示,已知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自振圆频率为w1 = 11.081(1/s), 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0. 15g ,场地的类别为Ⅱ类,设计地震分 组为第二组。试用底部剪力法,求:

(1)结构的总层间剪力Vi ,并绘出层间剪力分布图;

(2)结构的层间侧移V ui ,并验算该房屋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层间弹性变形是否 满足要求?(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θe ] = 1 / 550 );

(3)顶层总位移u3 。

m3=4000 kg

温馨提示: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参考,考试政策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更多优惠课程课程推荐
资料套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