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专业资料
自媒体账号群
微信小程序

账号名:自慧考题库

扫二维码刷题搜题

微信服务号

微信号:zikaosw

账号名:考生学习网

网课试听在线模考

微信订阅号

微信号:zikaosw-cn

账号名:zikao资料库

自考考试动态资讯

微信群

1、扫描左侧二维码
2、加群领自考资料

QQ群

群号:892287306

扫二维码加群

小红书号

账号名:自考生网

扫二维码关注

登录 | 注册
登录/注册后,可享受
  • 课程免费试听
  • 试做在线题库
  • 学习提升指导
自考生网
当前位置 自学考试 > 自考学士学位 > 广东自考学士学位 > 文章详情

广州大学自学考试本科学位申报信息填报规则

来源:自考生网 时间:2025-05-15 09:43:44 编辑:xy
免费试听

《学士学位培训课程》轻松易懂,助你拿证!点击试听,立省300元!

广州大学自学考试本科学位申报信息填报规则内容见下:

广州大学自学考试本科学位申报信息填报规则

点此查看:学士学位证书有什么用

广州大学自学考试本科学位申报信息填报规则

一、填报规则

1、姓名:与身份证件上的姓名一致,国际学生填护照姓名。

2、性别:选填“男”、“女”。

3、出生日期:CCYYMMDD(如19910422),与身份证件上的出生日期一致。

4、民族:执行GB/T3304-1991《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穿青人”等56个民族之外的情形填写“其他”。

国际学生不填。

5、身份证件类型:选填“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港澳居民居住证”、“台湾居民居住证”、“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护照”、“华侨护照”。非上述类型的填写“其他”。

6、身份证件号码:与“身份证件类型”相对应的证件号码。

7、国家或地区:参照执行GB/T2659.1-2022《世界各国和地区及其行政区划名称代码第1部分:国家和地区代码》。港澳台人士填写所在地区,华侨填写“中国”。

8、考生号:

(1)学历学位获得者(不含自考)填写学籍注册的考生号;

(2)自学考试毕业生填写其学历证书编号;

(3)同等学力硕士、博士填写其申请学位编号;

(4)硕士在职联考人员填写全国联考录取库中的考生号。

9、培养单位码:依据高等学校及科研机构代码表,填写培养单位对应的代码。非学历学位获得者填写学位授予单位码。

10、培养单位:学历学位获得者的培养单位应当与学历注册信息保持一致。非学历学位获得者填写学位授予单位。

11、学科/专业代码:依据学科/专业代码表,填写学科/专业名称对应的代码。双学士学位不填。

12、学科/专业名称:与学位证书保持一致。

13、学位授予单位码:依据高等学校及科研机构代码表,填写学位授予单位对应的代码。与学位证书编号前5位保持一致。

14、学位授予单位:与学位证书保持一致。

15、学位授予单位校长姓名:与学位证书保持一致。

16、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姓名:与学位证书保持一致。

17、学位类别码:填写学位类别对应的代码。

18、学位类别:与学位证书保持一致。

19、获学位日期:CCYYMMDD(如20240630)。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授予学位的日期,且与学位证书上的发证日期一致。学位获得者有对应学历的,获学位日期不应早于其毕业日期。

20、学位证书编号:按照《学位证书和学位授予信息管理办法》(学位〔2015〕18号)要求编号。与学位证书保持一致。

21、导师姓名:可填多个导师,用中文或英文分号分隔。

22、论文类型:硕士博士选填“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综合研究”;学士选填“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涉密论文”。非上述类型的填写“其他”。不需要写论文的填写“无”。

23、论文题目:若论文类型为“无”,则论文题目、论文关键词、论文选题来源、论文研究方向、论文撰写语种均不填。(题目输入长度应在240个字节内。其中,汉字以每个汉字占用两个字节计算,英文不论大小写,每个字母占用1个字节)

24、论文关键词:可填多个关键词,用中文或英文分号分隔。(关键词不能与论文题目、研究方向两两一致)

25、论文选题来源:按照下表选填。表格之外的选题来源填写“其他”。

论文选题来源

论文选题来源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

与港、澳、台合作研究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

中央、国家各部门项目

外资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国防项目

省(自治区、直辖市)项目

学校自选项目


非立项

26、论文研究方向:可填2个方向,用中文或英文分号分隔。(研究方向不能与论文题目、专业名称两两一致)

27、论文撰写语种:参照执行GB/T4881-1985《中国语种代码》和GB/T4880.1-2005《语种名称代码第1部分:2字母代码》。

文章来源:http://cj.gzhu.edu.cn/info/1065/6625.htm

温馨提示: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参考,考试政策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更多优惠课程课程推荐
资料套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