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专业资料
微信QQ群
自考生网QQ群

群号:892287306

扫左侧二维码加群

考生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zikaosw

课程试听
最新资讯

扫码加群领资料

1、打开微信扫一扫
2、扫描左侧二维码

登录 | 注册
登录/注册后,可享受
  • 课程免费试听
  • 试做在线题库
  • 学习提升指导
自考生网
当前位置 自学考试 > 自考考试大纲 > 文章详情

北京方剂学自考考试大纲(13535免费下载)

来源:自考生网 时间:2024-10-28 11:07:59 编辑:xy

北京方剂学自考考试大纲(13535免费下载)内容包括:13535方剂学自考课程性质与目标、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等,更多可点此查看本站“北京自考大纲”栏目。详情见下文:

北京方剂学自考考试大纲(13535免费下载)

北京方剂学自考考试大纲(13535免费下载)

点此下载:北京方剂学自考考试大纲(13535免费下载)

13535方剂学自考题库>>点此在线刷题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方剂学  课程代码:13535(笔试) 2024年9月版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方剂学》是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药学(专科)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是在完成公共基础课程学习后开设的选考课。《方剂学》的内容涉及方剂的基本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方剂是中医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是理、法、方、药的有机统一,本课程以中医基础理论和中药学为基础,使学生熟悉方剂的基本组成、主治、功用、主要配伍意义和基本临床应用。本课程的学习对学生全面掌握中药学各学科的知识起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目标是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满足本专业培养适应中药鉴定、炮制、调剂、制剂等中药应用型人才和基层管理人员的相关知识要求,为以后学习本专业相关知识和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学习方剂学的治法、组方理论,剂型、煎服方法,掌握各类方剂的药物组成、主治、功效,熟悉代表方剂的制方原理和基本临床应用。

本课程的考核章节为总论:第一章、第二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各论:第一章到第十八章;重点考核章节为总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五章,各论:第一章至第九章,第十一章至第十七章;不考核章节为总论:第三章,各论:第十九章。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方剂学》课程在中药学(专科)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被列为必修课,本课程与中医基础理论、药用植物学、中药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等课程之间有承前启后的相互联系作用,是中药药理学、中成药学、中成药学(实践)、中药商品学、中药管理学的先导课,本课程的学习对全面掌握中药学专业各学科的知识起重要的桥梁作用。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总论

第一章方剂学发展简史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方剂学的发展简史,熟悉历代代表性著作和人物。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先秦时期

识记:现存最古老的方书《五十二病方》。

(二)两汉时期

识记:《黄帝内经》奠定了方剂学的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概括性的界定君、臣、佐使的概念。

(三)魏晋南北朝

识记:东晋著名医家葛洪撰《肘后备急方》,其显著特点是简便验廉。

《刘涓子鬼遗方》为现存最早的外科方书。

(四)隋唐时期

识记: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载方5300余首,《千金翼方》载方2200余首。

(五)宋元时期

识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组织编制的成药典。

成无己《伤寒明理论》开方论先河。

(六)明清时期

识记:吴昆第一部方论专著《医方考》。

《本草纲目》中单方11000余首。

《普济方》是现存我国古代载方最多的方书。

(七)近现代时期

识记:南京中医药大学主编《中医方剂大辞典》载方96592首

第二章方剂与治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掌握八法的概念和适用病证。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治法概述

识记:治法的概念。

(二)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理解: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三)常用治法

识记:八法的概念。

应用:八法的适用病证。

第四章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方剂配伍的作用,掌握方剂组成的基本结构,了解方剂的变化形式。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方剂配伍的目的

理解:药物配伍的作用。

(二)方剂组成的基本结构

理解:君、臣、佐、使的涵义。

(三)方剂的变化形式

识记:方剂的三种变化形式。

第五章剂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常用剂型及主要特点和制备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识记:常用剂型汤、散、丸、膏、酒、丹剂的制备方法和主要特点。

第六章方剂的服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服药时间和服药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服药时间

识记:不同功能药物的服药时间。

(二)服药方法

理解:不同剂型和功能药物的服药方法。

各论

第一章解表剂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解表剂的概述、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败毒散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和运用;熟悉: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止嗽散、正柴胡饮、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及主要配伍意义;了解香苏散、柴葛解肌汤、升麻葛根汤、参苏饮、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葳蕤汤的组成功用及主治证候。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辛温解表

识记: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止嗽散、正柴胡饮、香苏散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止嗽散、正柴胡饮的主要配伍意义。

应用:麻黄汤、桂枝汤的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二)辛凉解表

识记: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升麻葛根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主要配伍意义。

应用:银翘散的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三)扶正解表

识记:败毒散、参苏饮、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葳蕤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败毒散的主要配伍意义。

应用:败毒散的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第二章泻下剂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泻下剂的概述、分类、应用注意事项;大承气汤、温脾汤、麻子仁丸、十枣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运用;熟悉:大黄牡丹汤、大黄附子汤、济川煎、黄龙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了解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大陷胸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寒下

识记: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大黄牡丹汤、大陷胸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的配伍意义。

应用:大承气汤的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二)温下

识记:大黄附子汤、温脾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温脾汤、大黄附子汤的配伍意义。

应用:温脾汤的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三)润下

识记:麻子仁丸、济川煎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麻子仁丸、济川煎的配伍意义。

应用:麻子仁丸的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四)逐水

识记:十枣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十枣汤的配伍意义。

应用:十枣汤的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五)攻补兼施

识记:黄龙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黄龙汤的配伍意义。

第三章和解剂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和解剂的概述、分类、应用注意事项;小柴胡汤、四逆散、逍遥散、半夏泻心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运用。熟悉大柴胡汤、蒿芩清胆汤、痛泻要方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了解达原饮的组成、功用和主治证候。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和解少阳

识记:小柴胡汤、大柴胡汤、蒿芩清胆汤、达原饮的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小柴胡汤、大柴胡汤、蒿芩清胆汤的配伍意义。

应用:小柴胡汤的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二)调和肝脾

识记:四逆散、逍遥散、痛泻要方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四逆散、逍遥散的配伍意义。

应用:四逆散、逍遥散的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三)调和肠胃

识记:半夏泻心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半夏泻心汤的配伍意义。

应用:半夏泻心汤的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第四章清热剂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清热剂的概述、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白虎汤、清营汤、凉膈散、清胃散、龙胆泻肝汤、芍药汤、青蒿鳖甲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运用。熟悉竹叶石膏汤、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普济消毒饮、导赤散、泻白散、玉女煎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了解仙方活命饮、葛根芩连汤、左金丸、苇茎汤、白头翁汤、当归六黄汤、清骨散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清气分热

识记:白虎汤、竹叶石膏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白虎汤的配伍意义。

应用:白虎汤的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二)清营凉血

识记:清营汤、犀角地黄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清营汤、犀角地黄汤的配伍意义。

应用:清营汤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三)清热解毒

识记:凉膈散、普济消毒饮、黄连解毒汤、仙方活命饮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凉膈散、黄连解毒汤、普济消毒饮的配伍意义。

应用:凉膈散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四)清脏腑热

识记:导赤散、龙胆泻肝汤、左金丸、苇茎汤、泻白散、清胃散、玉女煎、葛根芩连汤、芍药汤、白头翁汤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清胃散、玉女煎、龙胆泻肝汤、导赤散、芍药汤的配伍意义。

应用:清胃散、龙胆泻肝汤、芍药汤的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五)清虚热

识记:青蒿鳖甲汤、清骨散、当归六黄汤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青蒿鳖甲汤的配伍意义。

应用:青蒿鳖甲汤的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第五章祛暑剂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祛暑剂的概述、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掌握香薷散、清暑益气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运用;熟悉清络饮、六一散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了解桂苓甘露饮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识记:香薷散、清络饮、六一散、桂苓甘露饮、清暑益气汤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香薷散、清络饮、六一散、清暑益气汤的配伍意义。

应用:香薷散、清暑益气汤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第六章温里剂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温里剂的概述、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理中丸、小建中汤、四逆汤、当归四逆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运用。熟悉吴茱萸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了解回阳救急汤、阳和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温中散寒

识记:理中丸、小建中汤、吴茱萸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理中丸、小建中汤的配伍意义。

应用:理中丸、小建中汤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二)回阳救逆

识记:四逆汤、回阳救急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四逆汤、回阳救急汤的配伍意义。

应用:四逆汤的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三)温经散寒

识记:当归四逆汤、阳和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当归四逆汤的配伍意义。

应用:当归四逆汤的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第七章补益剂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补益剂的概述、分类及其应用注意事项;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生脉散、四物汤、归脾汤、炙甘草汤、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一贯煎、肾气丸、地黄饮子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运用。熟悉玉屏风散、完带汤、八珍汤、右归丸、左归丸、当归补血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了解龟鹿二仙胶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补气

识记: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生脉散、玉屏风散、完带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生脉散、玉屏风散、完带汤配伍意义。

应用: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生脉散的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二)补血

识记:四物汤、归脾汤、当归补血汤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四物汤、归脾汤的配伍意义。

应用:四物汤、归脾汤的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三)气血双补

识记:八珍汤、炙甘草汤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八珍汤、炙甘草汤的配伍意义。

应用:炙甘草汤的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四)补阴

识记: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一贯煎、左归丸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一贯煎的配伍意义。

应用: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一贯煎的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五)补阳

识记:肾气丸、右归丸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肾气丸的配伍意义。

应用:肾气丸的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六)阴阳双补

识记:地黄饮子、龟鹿二仙胶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地黄饮子的配伍意义。

应用:地黄饮子的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第八章固涩剂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固涩剂的概述、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牡蛎散、真人养脏汤、四神丸、桑螵蛸散、固冲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运用。熟悉金锁固精丸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了解九仙散、固经丸、易黄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固表止汗

识记:牡蛎散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牡蛎散的配伍意义。

应用:牡蛎散的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二)敛肺治咳

识记:九仙散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三)涩肠固脱

识记:真人养脏汤、四神丸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真人养脏汤、四神丸的配伍意义。

应用:真人养脏汤、四神丸的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四)涩精止遗

识记:桑螵蛸散、金锁固精丸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桑螵蛸散的配伍意义。

应用:桑螵蛸散的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五)固崩止带

识记:固冲汤、固经丸、易黄汤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固冲汤的配伍意义。

应用:固冲汤的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第九章安神剂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安神剂的概述、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朱砂安神丸、酸枣仁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运用。熟悉天王补心丹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了解甘麦大枣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镇安神

识记:朱砂安神丸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朱砂安神丸的配伍意义。

应用:朱砂安神丸的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二)滋养安神

识记:天王补心丹、酸枣仁汤、甘麦大枣汤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天王补心丹的配伍意义。

第十章开窍剂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开窍剂的概述、分类及应用注意;安宫牛黄丸、紫雪、至宝丹、苏合香丸的功用、主治证候。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凉开

识记:安宫牛黄丸、紫雪、至宝丹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应用:安宫牛黄丸、紫雪、至宝丹的功用主治区别。

(二)温开

识记:苏合香丸的功用、主治证候。

第十一章理气剂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理气剂的概述、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越鞠丸、半夏厚朴汤,枳实薤白桂枝汤、苏子降气汤、旋覆代赭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运用。熟悉天台乌药散、定喘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了解厚朴温中汤、金铃子散、暖肝煎、小半夏汤、橘皮竹茹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行气

识记:越鞠丸、枳实薤白桂枝汤、半夏厚朴汤,金铃子散、厚朴温中汤、天台乌药散、暖肝煎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越鞠丸、枳实薤白桂枝汤、半夏厚朴汤、厚朴温中汤、天台乌药散的配伍意义。

应用:越鞠丸、枳实薤白桂枝汤、半夏厚朴汤的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二)降气

识记:苏子降气汤、旋覆代赭汤、定喘汤、小半夏汤、橘皮竹茹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苏子降气汤、旋覆代赭汤的配伍意义。

应用:苏子降气汤、旋覆代赭汤的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第十二章理血剂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理血剂的概述、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温经汤、生化汤、黄土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运用。熟悉桃核承气汤、桂枝茯苓丸、复元活血汤、咳血方、小蓟饮子、槐花散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了解鳖甲煎丸、十灰散、失笑散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活血化瘀

识记:桃核承气汤、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复元活血汤、温经汤、生化汤、桂枝茯苓丸、鳖甲煎丸、失笑散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桃核承气汤、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复元活血汤、温经汤、生化汤、桂枝茯苓丸的配伍意义。

应用: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温经汤、生化汤的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二)止血

识记:黄土汤、咳血方、小蓟饮子、槐花散、十灰散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黄土汤、咳血方、小蓟饮子、槐花散的配伍意义。

应用:黄土汤的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第十三章治风剂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治风剂的概述、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川芎茶调散、羚角钩藤汤、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运用。熟悉大秦艽汤、消风散、小活络丹、大定风珠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了解牵正散、玉真散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疏散外风

识记:川芎茶调散、大秦艽汤、消风散、小活络丹、玉真散、牵正散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川芎茶调散、大秦艽汤、消风散、小活络丹的配伍意义。

应用:川芎茶调散的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二)平息内风

识记:羚角钩藤汤、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大定风珠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羚角钩藤汤、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的配伍意义。

应用:羚角钩藤汤、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的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第十四章治燥剂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治燥剂的概述、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杏苏散、清燥救肺汤、麦门冬汤、养阴清肺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运用。熟悉桑杏汤、百合固金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了解益胃汤、增液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轻宣外燥

识记:杏苏散、清燥救肺汤、桑杏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杏苏散、清燥救肺汤、桑杏汤的配伍意义。

应用:杏苏散、清燥救肺汤的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二)滋阴润燥

识记:麦门冬汤、养阴清肺汤、百合固金汤、增液汤、益胃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麦门冬汤、养阴清肺汤、百合固金汤的配伍意义。

应用:麦门冬汤、养阴清肺汤的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第十五章祛湿剂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祛湿剂的概述、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平胃散、藿香正气散、三仁汤、茵陈蒿汤、五苓散、实脾散、独活寄生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运用。熟悉甘露消毒丹、二妙散、八正散、苓桂术甘汤、防己黄芪汤、真武汤、羌活胜湿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了解当归拈痛汤、连朴饮、猪苓汤、五皮散、萆薢分清饮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燥湿和胃

识记:平胃散、藿香正气散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平胃散、藿香正气散的配伍意义。

应用:平胃散、藿香正气散的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二)清热祛湿

识记:三仁汤、茵陈蒿汤、甘露消毒丹、二妙散、连朴饮、当归拈痛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三仁汤、茵陈蒿汤、八正散、甘露消毒丹、二妙散的配伍意义。

应用:三仁汤、茵陈蒿汤的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三)利水渗湿

识记:五苓散、防己黄芪汤、猪苓汤、五皮散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五苓散、防己黄芪汤的配伍意义

应用:五苓散的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四)温化寒湿

识记:实脾散、苓桂术甘汤、真武汤、萆薢分清饮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实脾散、苓桂术甘汤、真武汤的配伍意义。

应用:实脾散的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五)祛风胜湿

识记:独活寄生汤、羌活胜湿汤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独活寄生汤、羌活胜湿汤的配伍意义。

应用:独活寄生汤的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第十六章祛痰剂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祛痰剂的概述、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二陈汤、贝母瓜蒌散、半夏白术天麻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运用。熟悉温胆汤、清气化痰丸、小陷胸汤、止嗽散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了解茯苓丸、苓甘五味姜辛汤、三子养亲汤、定痫丸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燥湿化痰

识记:二陈汤、温胆汤、茯苓丸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二陈汤、温胆汤的配伍意义。

应用:二陈汤的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二)清热化痰

识记:清气化痰丸、小陷胸汤、滚痰丸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应用:清气化痰丸、小陷胸汤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三)润燥化痰

识记:贝母瓜蒌散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贝母瓜蒌散的配伍意义。

应用:贝母瓜蒌散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四)温化寒痰

识记:苓甘五味姜辛汤、三子养亲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五)化痰息风

识记:半夏白术天麻汤、定痫丸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半夏白术天麻汤的配伍意义。

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的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第十七章消食剂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消食剂的概述、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保和丸、健脾丸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运用。熟悉枳实导滞丸、枳实消痞丸组成、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了解葛花解酲汤的组成、功用和主治证候。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消食化滞

识记:保和丸、枳实导滞丸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保和丸、枳实导滞丸的配伍意义。

应用:保和丸的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二)健脾消食

识记:健脾丸、枳实消痞丸、葛花解酲汤的组成、功用和主治证候。

理解:健脾丸、枳实消痞丸的配伍意义。

应用:健脾丸的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第十八章驱虫剂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熟悉驱虫剂的概述及应用注意事项;乌梅丸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运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识记:乌梅丸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理解:乌梅丸的配伍意义。

应用:乌梅丸的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及现代应用。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指定教材

《方剂学》,邓中甲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年版。

注意:虽然自考教材不会每年都进行全面的更新,‌但会根据学科知识的更新和社会需求的变化适时地进行修订和调整。‌具体请以当次教育考试院官网公布的教材版本为准。

点此购买:13535方剂学自考教材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5学分,建议总课时90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章 次

内 容

学时

总 论:



第一章

方剂学发展简史

4

第二章

方剂与治法

4

第四章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3

第五章

剂型

4

第六章

方剂的服法

3

各 论:



第一章

解表剂

4

第二章

泻下剂

4

第三章

和解剂

4

第四章

清热剂

5

第五章

祛暑剂

4

第六章

温里剂

4

第七章

补益剂

5

第八章

固涩剂

4

第九章

安神剂

4

第十章

开窍剂

3

第十一章

理气剂

4

第十二章

理血剂

4

第十三章

治风剂

4

第十四章

治燥剂

4

第十五章

祛湿剂

 6

第十六章

祛痰剂

4

第十七章

消食剂

 3

第十八章

驱虫剂

 2

合     计

90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笔试的比例一般为识记占40%,理解占30%,应用占30%。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中等难度、难。难题部分比例不超过20%。

4.笔试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

5.笔试采用闭卷考核方式,考试时间150分钟,按百分制计分,60分为及格。

六、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

小青龙汤中敛肺止咳的药物是

A.白果B.乌梅C.罂粟壳D.五味子

(二)多项选择题

下列各项,能治疗痢疾的方剂是

A.败毒散B.归脾汤C.白头翁汤D.真人养脏汤E.四神丸

(三)填空题

四逆散的组成药物是______、柴胡、______、甘草。

(四)简答题

方剂配伍的作用有哪些?

(五)论述题

结合证候病机论述镇肝熄风汤的配伍意义?

文章来源:https://www.bjeea.cn/html/selfstudy/xxfbt/2024/0930/85799.html

温馨提示: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参考,考试政策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更多优惠课程课程推荐
自考押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