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生网为考生们整理提供了“2023年4月自考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真题及答案(部分)”,更多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内容可点击查看自考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卷及答案汇总。
注:不同省份、不同专业的自考真题及答案,只要课程代码和课程名称相同,都可参考使用。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题干】带过曲
【答案】(1)是元散曲的形式之一,介于小令和套数之间,一般由同一宫调的两个或三个小令连在一起,共同表达一个内容。(2分)
(2)带过曲在曲牌之问用“带过”二字连接,也可只用“带”或只用“过”。(1分)
【考点】元代散曲——元散曲的创作情况和基本特点
【知识点】元散曲的创作情况和基本特点
37.【题干】汤沈之争
【答案】(1)沈璟论曲的主张对于纠正传奇创作中不合音律、脱离舞台的弊病有积极意义,但过于强调合律,便易于束缚作者的才情。(1分)
(2)他曾因汤显祖的《牡丹亭》不合昆腔音律而将其改为《同梦记》,引起了汤显祖的不满,导致了著名的“汤沈之争”。(2分)
【考点】汤显祖与明代戏剧——明代的传奇——明后期传奇的繁荣局面
【知识点】明后期传奇的繁荣局面
38.【题干】新派诗。
【答案】(1)为黄遵宪所提倡。(1分)
(2)反拟古,尊独创。(1分)
(3)取材新,表现方法上,利用古代艺术传统,力求变化多样。(1分)
【考点】近代诗词——诗界革命与清末诗坛
【知识点】诗界革命与清末诗坛
39.【题干】姚门四弟子
【答案】(1)“姚门四弟子”指管同、方东树、姚莹和梅曾亮。(2分)
(2)其中就古文而言,梅曾亮成就最高。(1分)
【考点】清代文章——桐城派古文
【知识点】桐城派古文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题干】辛弃疾词的题材内容。
【答案】(1)辛弃疾为“一世之豪,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范开《稼轩词序》)。他首先是一个爱国志士,英雄本色表现于词,成就了他的一代词名。(1分)
(2)辛词最突出的题材是抒发报国豪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驰骋疆场杀敌立功,是稼轩一生的向往。(2分)
(3)辛弃疾词的题材十分广泛,穷达出处、儿女之情、田园感受都在词中有充分的表现。辛弃疾的感情世界十分丰富,除了对国家民族的饱满激情之外,亦有缠绵之情。(2分)
【考点】辛弃疾与辛派词人——辛词的题材内容
【知识点】辛词的题材内容
41.【题干】元杂剧兴盛的原因。
【答案】元杂剧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里迅速崛起、兴盛,进而风靡全国,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以下几点:
(1)城市经济的繁荣和艺术表演的社会化、商业化,是促使戏剧成熟与兴盛的必要基础。(2分)
(2)蒙古贵族的爱好,对元杂剧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提倡和推动作用。(2分)
(3)文人的参与创作和演出,高水平作家队伍的形成,是元杂剧繁荣的重要因素。(1分)
【考点】元杂剧的兴盛和代表作家——元杂剧的兴盛及其基本面貌——元杂剧的兴盛
【知识点】元杂剧的兴盛
42.【题干】《牡丹亭》杜丽娘形象内涵及特征。
【答案】(1)杜丽娘生活在一个压抑自由人性的环境中,深受礼教的束线,为情而死,是她性格的一次升华。(1分)
(2)她执着于爱情,虽为鬼魂仍对柳梦梅一往情深,在历经艰险之后,又为情再生,性格得以再次升华。(1分)
(3)杜丽娘由生而死,又由死而生,体现了“至情”的力量的强大。在回到现实之后,敢于在朝堂之上抗拒父命,完成了性格的最后升华。(1分)
(4)杜丽娘这一形象反映了明代后期张扬个性、肯定真情的社会思潮,有力地冲击和批判了程朱理学桎梏人性的本质。(2分)
【考点】汤显祖与明代戏剧——汤显祖和《牡丹亭》——《牡丹亭》
【知识点】《牡丹亭》
43.【题干】归有光文学主张与散文创作。
【答案】(1)归有光是唐宋派中成就最高的作家。他处在后七子声势煊赫的时代,不但不为所固,而且讥其为“妄庸巨子”,推崇司马迁的《史记》,又尊尚唐宋诸家,转益多师,博观约取。(1分)
(2)标榜六经,主张文道合一,但他所说的“道”并不完全于儒家道统,而是有贴近日常的生活的一面。(1分)
(3)注重散文的抒情功能和审美特质。他有许多记事写人的散文,如《项脊轩志》《先她事略》《见村楼记》、《寒花葬志》等,叙家人之谊,朋友之情,写得感情真挚,文笔生动,富有亲切动人的艺术魅力。(2分)
(4)尽管归有光的文集中大量充斥着应酬文章和宣扬儒家理念的高头讲章,这一类寄托着深厚感情的散文数量不多,但在当时的文坛上却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奠定了他在明代散文史上的较高地位。(1分)
【考点】明代散文——归有光与唐宋派散文——归有光
【知识点】归有光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44.【题干】简述苏轼记叙文的艺术特点。
【答案】(1)记叙文是苏轼散文中文学价值最高、最具独创性的部分,包括碑传文、叙记文及文赋等,而以山水游记和亭台堂阁记为代表。(4分)
(2)好发议论,苏轼的游记不仅记叙、描写、议论并重,而且议论成分占的比重较大,往往凭借议论给文章辟出新的境界,如《前赤壁赋》对“水与月”的议论。(5分)
(3)重视诗情覃思,苏轼的记叙文多是文学性散文,诗情画意,触处皆是;覃思妙理,一出自然,如《石钟山记》。亭台阁记如《喜雨亭记》等,融记事、抒情与思辨为一体。(5分)
注:需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考点】苏轼的文学成就——苏轼的散文成就——记叙文
【知识点】记叙文
45.【题干】试述《长生殿》的思想蕴涵。
【答案】(1)《长生殿》的主旨是描写和歌颂真情乃至理想化的幻情。洪昇将李隆基和杨玉环的“钗后情缘”理想化,使之成为不朽的至情,这与前代写同一题材故事的文学作品明显不同。剧本最后一出《重圆》,备写“情缘总归虚幻”的“虚幻”,人世间一切生死悲欢,是非善恶,如烟云梦痕,转瞬即逝。(4分)
(2)在讴歌“真情”的同时,传奇用了相当大的篇幅描写当时的社会政治,反映了天宝之乱的历史背景。在《赂权》、《游》、《疑谶》、《进果》、《侦报》、《舞盘》、《骂贼》、《弹词》等曲里,描绘了宫廷的荒淫腐朽,宰相的专横误国,贵妃姊妹的奢侈淫荡,边将的骄横跋扈,抗降官吏的卑鄙无耻,社会的尖锐矛盾和人民生活的痛苦。在批评唐明皇失政之外,还表现了“乐极哀来,垂戒来世,意即寓焉。(4分)
(3)作品中,“占了情场”的爱情主题和“弛了朝纲”的政治主题交织一起。二者互为表里,没有社会政治内容,就没有李、杨爱情展开的实际形态;不集中描写李、杨爱情,社会政治内容就不能产生审美情感的效能。我们所说的历史兴亡感,更多依凭的是具体历史中的个人命运和情理冲突。作品用政治和爱情的矛盾说明具体社会中的个人命运之无常、人生之幻从而使作品呈现悲剧意味,具有感染力。(3分)
(4)作品所表达的兴亡之感,既非强烈的反清民族意识,也非思念故国的遗民心态,更不是对明亡历史的沉痛反思,毋宁说是洪异对历史兴亡的理解,这种理解基于他对于历史进程中的道德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不可调和的理性认识。因而,作者的审美关注点,显然不在作为背景存在的社会历史之境,而是李、杨的情缘之境,即“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3分)
注:需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考点】清代戏剧——洪昇与《长生殿》
【知识点】洪昇与《长生殿》
全专业电子资料、题库、学位、网课
最高直省2344元
上千+科次精品网课
买网课即送全真模考题库
五千+科次教材资料
电子资料满三件9折
五千+科次在线题库
全真呈现历年考试试题
自考生题库
专业智能,巩固提分
历年真题
真题全景再现
进入做题
模拟考场
海量题随机做
进入做题
考前点题
部分科目押题
进入做题
章节练习
章节专项突破
进入做题
错题收纳
试题收藏复习
进入做题
易错题
高频易错习题
进入做题
微信公众号
网课试听
教材大全
做题闯关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