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生网为考生收集整理了“04269人格心理学自考复习资料:人格心理学的建立(2)“以供考生们复习使用。自考教材每隔几年都会更新、变动,但相关知识大体不变,考生们抓住考点进行复习即可。
更多资料点此查看:人格心理学自考教材、人格心理学题库、其他自考网课
2.欧洲近代临床精神病学
欧洲近代临床精神病学是现代人格心理学产生的另一个主要根源。
在西方古代、中世纪,甚至文艺复兴时期,精神病人都未作为病人来治疗,而是把他们视为魔鬼附身,或中了邪,采用非常残酷的方法来对待他们。直到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后,一些提倡人权与人道主义的进步人士开始反对关于精神病人的迷信看法和非人道的做法,主张以理性与慈善的态度对待精神病人。19世纪欧美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宗教迷信的影响减弱,精神病人身上的脚链手铐打开了,从而为精神病的科学研究、诊断与治疗铺平了道路。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扫除了封建迷信,科学与人道主义思想盛行,精神病学首先在法国发展起来。
法国著名学者皮奈尔首先肯定精神异常是一种疾病,有其自然的病因,应该对精神病患者给予治疗。在皮奈尔之后,相继出现了布雷德、沙可、伯恩海姆与让内等一大批杰出的精神病学家,大大推进了精神病学的发展。
19世纪精神病学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精神病的病因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围绕这个问题产生了很大的争议,形成了精神病病因学上的两大学派。一派是以德国精神病学家格里辛格尔与法国学者沙可为代表的躯体派,主张以脑的器质性病变来解释精神异常。另一派以魏斯麦、伯恩海姆等人为代表的精神派,主张从精神与心理方面去寻找精神病的原因。在19世纪,总的说来是躯体派占优势,但同时,精神派也在迅速发展中。
奥地利医生魏斯麦是精神病心理病因研究的前驱,他曾经用一种称之为“通磁术”(亦称魏斯麦术)的方法为病人治疗,包括各种精神疾病。这种方法实际上是通过暗示与催眠让病人进入昏睡状态来进行治疗。
1843年英国医生布雷德经研究确认催眠现象的存在,他提出以精神催眠说代替动物磁力说,认为催眠并不是一种磁力作用,而是一种心理暗示作用,从而在科学上确立了“催眠术”的概念。
布雷德的催眠术后经法国乡村医生李厄保的传递,在柏恩海姆那里发扬光大,创立了催眠术的南锡学派。与此同时,巴黎精神病学家沙可创立了与此相对立的巴黎学派。这两个学派都相信催眠术,并用以治疗精神疾病。但是,这两个学派对催眠的性质与作用有不同的看法,南锡学派主张催眠是暗示的结果,与神经障碍无关,因而他们侧重探讨催眠的心理方面。相反,巴黎学派主张催眠状态是一种变态,是由神经症所引起,因而侧重研究催眠的神经生理变化。
欧洲临床精神病学对精神疾病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探讨了精神疾病的分类、病因,以及催眠和暗示等心理疗法的运用等等,在理论上和方法上为人格心理学,特别是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与方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弗洛伊德是欧洲第一个系统的人格心理学理论与临床研究方法和治疗方法——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在病因学理论上,弗洛伊德倾向于心理病因观,他沿着心理病因观的道路继续前进,深入探讨,从而创立精神分析的理论体系,开辟了人格心理学的临床研究传统。
更多相关内容可查看“自考复习资料”栏目。
全专业电子资料、题库、学位、网课
最高直省2344元
上千+科次名师精品网课
买网课即送全真模考题库
五千+科次教材资料
电子资料满三件9折
五千+科次在线题库
全真呈现历年考试试题
视频课程 | 优惠价格 | 免费试听 |
自考精讲班 | 198元 | |
自考串讲班 | 98元 | |
学位英语视频课 | 398元 | |
统招专升本 | 298元 | |
网络教育视频 | 298元 | |
成人高考视频课 | 198元 | |
更多视频课程点击查看 | 98-398元 |